-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口算除法》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口算除法》,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口算除法》1
教學目的
1.理解除數是整百數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
2.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除數是整百數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的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并口算出結果.
300×5=(3個500是多少)×800=800個7是多少)
你能根據這兩個乘法算式,試著說出兩個除法算式嗎?說說每個除法算式的`意義.
1500÷5=(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7=(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1500÷300=(1500里面有幾個300)÷800=(5600里面有幾個800)
2.象1500÷300,5600÷800的除法,如果沒有乘法算式,我們該怎樣算出商呢?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嘗試探索:
1.以前我們學過什么樣的口算除法?請舉例說明.
在學生舉例之后,教師舉例:200÷5 270÷9 320÷10 450÷
說一說這些算式的意義,你是怎樣口算的?
歸納:
(1)看被除數里面有幾個除數.
(2)被除數與除數末尾都有一個0,先不看,直接用0前面的數相除.
2.這樣的除法你還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3.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例4、例5(如果學生中出現了這樣的例子,就可以用學生中的例子作例題.)
500÷100=2400÷100=1200÷400=3600÷300=
這些題目與剛才的題目有什么不同?(除數是整百數)
這些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又該怎樣進行口算呢?(教師補充板書課題)
4.獨立試算這些題目,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00里面有幾個100;2400里有幾個100;12個百里面有幾個4百;36個百里有幾個3百.)
5.用你找到的方法口算:
7200÷800=4500÷500=1200÷600=2800÷400=
討論交流
1.通過口算剛才的題目,你有什么發現?
當被除數與除數都是整百數的時候,口算的方法與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一樣.
2.怎樣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
把被除數與除數分別劃去末尾的兩個0,用0前面的數相除.
鞏固練習
1.同桌之間互相出幾道這樣的口算題目,練一練.
2.700÷100800÷4005500÷
400÷1005400÷600 2400÷
上面的口算對嗎?為什么?
35000÷500=
4.列式計算:
(1)3600是400的幾倍?
(2)3800與800的差是600的幾倍?
(3)945里減去多少個300后剩45?
(4)一頭大象的體重是20xx千克,一頭牛的體重是500千克,一頭大象的重量相當于多少頭牛的重量?
質疑發展
1.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怎樣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如果除數是整千或整萬的數,又該怎樣進行口算呢?舉例說明.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口算除法》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例1。
課標要求:
能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并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它是在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三年級上冊《有余數除法》和三年級下冊《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本課時包括整十數除整十數和整十數除幾百幾十的運算,這對后續學習筆算除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口算方法,這對除法的意義及除法的算理及算法已有認識,并能利用知識的遷移過渡到本課的學習。
學生的起點,可能有一部分學生已經會算本課所學的內容,但卻對算理和算法的具體含義及表述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和估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探索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及應用能力。
3.體會口算方法的多樣化,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和估算。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設想:
1.力求每一個活動都具有其明確的目的性。
本節課,始終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思考、去感悟,發現知識的真諦。用豐富的活動去激發他們參與和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不知不覺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2.力爭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在教學中,教師既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為學生創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見解,在與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1.復習數的組成
導入:我們天天與數字打交道,看看這些老朋友,你知道它的組成嗎?
80里面有()個十。
80里面有()個二十。
120里面有()個三十。
200里面有()個十。
2.創設情境,復習除法的意義和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
小明存了40元硬幣,想去買東西,但帶著不方便,于是跟媽媽換紙幣,可以換成哪些面值的紙幣?
預設:2元、5元、10元、20元
如果都換成5元的紙幣,可以換多少張?
如果都換成2元、10元、20元的紙幣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兌換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復習了除法的.意義和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為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動一:整十數除整十數的口算除法
1.出示:書包40元筆8元文具盒20元格尺4元
老師一共有80元。
2.提數學問題,并列示。
80÷8= 80÷20=
80÷4= 80÷40=
3.觀察兩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板書課題。
5.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預設:
(1)因為4個20是80,所以80÷20=4。
(2)8個十里面有4個2個十,所以80÷20=4.
(3)因為4乘20等于80,所以80÷20=4……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具體的生活情境,以此展開教學,這樣更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
6.小反饋
80÷40= 60÷30= 90÷30= 40÷20=
活動二:探究整十數除幾百幾十的數
情境:老師現在有160元錢,可以買幾個書包?
方式:獨立解決,匯報方法。
【設計意圖:有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對于整十數除幾百幾十的數,學生會很輕松的掌握,因此,放手讓學生獨立進行解決。】
活動三:估算
60÷20= 120÷40= 420÷60=
62÷20≈ 123÷40≈ 421÷60≈
60 ÷18≈ 120÷38≈ 420÷63≈
方式:獨立解決,總結估算方法。
三、多層訓練,鞏固練習
1.請你當小老師
300÷50=60(為什么錯?)
600÷20=3(為什么錯?)
349÷50=7(怎樣改正?)
2.口算挑戰賽:每組派1人點將(在其他組里指名1人),各出題考對方,答對又難倒對方者得紅旗2面。(可多進行幾輪)
3.拓展練習:
在橫線上添0使算式成立
8_÷4_=2 3_÷5_=6
【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對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四、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設計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有針對性,與本節課主題密切相關。】
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80÷20=4
(1)20×4=80(2)8÷2=4
所以80÷20=4所以80÷20=4
83÷20≈4
83≈80 80÷20=4
教學效果預測:本節課學習內容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學生身邊的學習素材,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口算除法》】相關文章:
除法口算數學教案12-21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3-19
口算除法的教學反思04-16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03-20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口算除法例1》數學教案06-01
小學數學《口算除法》教案(通用14篇)08-24
四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案01-11
三年級數學教案:《口算除法》206-02
《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11篇)04-10
《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說課稿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