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美術《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美術《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什么是透視,以及視平線和消失點在透視現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視規律,能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觀察和分析等方法,了解生活中的透視現象,建構出繪畫中的透視規律,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視現象給畫面帶來的美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了解視平線和消失點在透視現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視規律,感受透視現象給畫面帶來的美感。
【難點】
如何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抓拍了一張照片,大家站的很整齊,第一張照片是從正面拍攝的,第二張是從側面拍攝的,對比一下這兩張照片,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得出,第一張照片中第一排的同學們身高基本上是相同的,而第二張照片中后面的卻變矮了,這是為什么?引出課題《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環節二:欣賞作品,探究規律
(一)透視的概念
1.出示霍貝瑪的油畫作品《村道》,霍貝瑪運用透視現象描繪了一條鄉間小路,小路兩旁矗立著細而高的樹木,大家仔細觀察近處和遠處的樹木一樣嗎?有哪些不同?遠處的樹木有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欣賞并回答:這張畫構圖獨特,畫面中鄉間小路兩旁的樹木由近及遠,越來越小,最后消失在遠方,形象地再現了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作品體現了鄉村生活的甜美、洋溢著明朗而寧靜的樂觀情緒。
2.追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路燈、鐵軌等
(二)視平線
1.出示北京頤和園長廊圖片,同學們嘗試把頤和園長廊柱子的頂端與底端連起來看看有什么規律?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總結,柱子由近及遠越來越短小,最后消失于一點,這個點就是消失點。通過消失點并與眼睛平行的水平線就是視平線,平視時,視平線與地平線重合。
2.引導學生欣賞霍貝瑪的《村道》,并提出問題:這幅作品中同樣隱藏著消失點和視平線,你能找到它們嗎?嘗試著畫一畫。
環節三:實踐練習,運用透視
1.提出問題:畫透視的場景時,應該注意哪幾個問題呢?
①能夠有目的地安排視平線和消失點的位置;
②能夠運用透視現象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
2.藝術實踐:運用透視知識,創作一幅有透視現象的風景畫。
環節四:展示評價,小結作業
1.學生自愿展示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從透視的規律出發進行評價,并提出問題:看一看,同學們的作品是如何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的?
2.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視平線和消失點,并運用透視現象成功地表現了一幅風景畫。透視現象可以表現室外風景,也可以表現室內空間,以后我們可以繼續研究。
四、板書設計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一、透視現象
近大遠小、近高遠矮、近粗遠細、近疏遠密
二、透視規律
消失點、視平線、消失線
【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美術《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教案】相關文章:
畫中的線條美術教案01-31
美術教案-繪畫中的黑白02-26
石頭畫中班美術教案07-19
繪本美術教案10-13
樹葉印畫中班美術教案03-09
種子的圖畫中班美術教案03-03
蔬菜印畫中班美術教案05-25
透視校園現象解析德育工作02-24
畫中的線條美術教案(精選15篇)02-13
小學美術教育未來趨勢透視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