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8-20 12:32:5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懂得要善于動腦,運用積累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學習中的難題。

      2、學會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3、同音字組詞,以區別字的音、形、義,做到正確使用。

      4、進行詞語積累,能運用其他詞語進行替換。

      5、運用以掌握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言簡意賅地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2、自覺積累詞語,使語句更形象、生動。

      教具:

      投影儀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投影)

      1、寫下面加點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在練習本上抄寫,并組詞。

      二、比一比,組成詞語(投影)

      場、廠、威、危、修、休、拖、脫

      1、引導學生比較字的音、形、義的異同。

      2、口頭組詞,在本子上進行書寫練習。

      三、抄一抄(投影)

      疑惑、輕蔑、胸有成竹、轉敗為勝

      淤泥、笨重、沉沒、繃緊、出色

      徘徊、驅散、跳躍、恢復、束手無策

      1、讀一讀,哪些字比較容易讀錯?

      2、哪些字容易寫錯?

      3、你都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嗎?選一個你最喜歡的詞造句。

      4、第五單元的課文中,你還有要積累的詞語嗎?寫在書上。

      5、在抄寫的過程中,是否發現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四、閱讀課文片段

      1、朗讀的時候,注意文中的句號和嘆號。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卷有益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閱讀短文《發明大王的秘訣》。

      2、默讀短文,查字典或與他人交流解決其中的生字。

      3、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4、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5、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6、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7、背誦課文最后一段中愛迪生說的話。

      二、初顯身手

      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沖稱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國王等。

      三、暢所欲言

      回憶剛才所聽的故事,說一說怎樣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

      四、金鑰匙

      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閱讀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教學后記:

      學生對本單元的字詞掌握的字詞通過聽寫掌握的較好,但在仿照課文寫一寫這個環節學生掌握的不好,通過老師的反復舉例講解,學生漸漸明白,這也折射出學生的生活能力和語言表達的欠缺。閱讀部分領悟的不錯,作文從草稿來還存在很多問題。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農諺作為中華民族一種特有文化現象的魅力,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2、掌握隨圖、隨文識字的方法。掌握引讀、接讀、拍手讀、看插圖背等多種朗讀和背誦的策略。在查資料、問父母的過程中增強語文實踐能力。

      3、認識7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一個新筆畫“豎彎”。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導入。

      寒冷的冬天就快到了,你知道什么時候最冷嗎?河水什么時候結冰。什么時候開化嗎?你知道大雁什么時候從南方飛回來嗎?

      我可都知道,因為我會《九九歌》。和老師一起書空,你注意到老師寫“九”的筆順了嗎?再次共同書空。

      你們也想知道這么多的秘密嗎?那就跟我來吧!

      二、以圖引文,順勢學字。

      1、先來看幾幅畫,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他們排列起來嗎?

      2、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先自由說再指名說。

      當學生說到哪幅圖的`內容時,把哪幅圖畫面內容簡要的概括出來。板書:不出手、冰上走、河邊看柳、河開、雁來、耕牛遍地走。

      3、這里面有幾個字我們沒有學過,大家多讀幾遍,說說你是如何記住的。小組內交流一下。

      4、同桌互相考一考這些需要認識的字,然后老師出示卡片考大家,看誰認的快、記得牢。

      三、多種形式,背誦諺語。

      1、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記住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可是更聰明的,他們把這段寒冷時期從冬至那天起,第九天為一個“九”,數到“九九”共八十一天,編成了小詩歌,即形成了《九九歌》。

      2、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農業諺語,有了它人們就可以盡早地知道天氣的變化,不會耽誤農時了。

      (1)自己來讀一讀吧。

      (2)齊讀后同桌練讀。可以看著圖練習記一記。

      (3)師引讀后男女同學接讀。

      (4)拍手讀,看誰記得快。

      (5)比賽讀。

      四、范寫生字,指導書寫。

      1、在老師剛才板書的時候,誰還記得“四”的筆順?教“四”的筆順,并教授筆畫“豎彎”。

      2、學寫“四、九”。

      3、老師范寫,學生書空,后仿寫,注意“九”的筆順。

      五、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1、搜集更多的農業諺語。

      2、翻看日歷,查查“一九”“二九”……都是哪一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背誦《九九歌》

      (1)齊背。

      (2)指名背。

      (3)小組比賽背。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組詞讀。

      二、說說你查到的日歷。

      三、完成課后練習。

      1、讀一讀

      要指導學生把六個詞語讀正確,并說說“牛耕地”“雁回來”“河開化”“看柳樹”是從文中什么地主變化來的。

      2、加一加

      這是組合體字練習。第一行是“樣子”,以后就逐漸開放,答案不求統一。

      師補充介紹:華北黃河流域一帶關于播種和收獲的農諺:“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當時。”“麥到芒種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等。

      四、說說你還了解到了哪些農諺?

      五、指導書寫剩下的幾個生字“六、手、力、加”。強調“手”的第四筆是“彎鉤”,力的筆順是先寫橫折鉤后寫撇。“加”是先寫“力”再寫“口”。

    語文教案 篇3

      《翠鳥》是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五冊第六課,課文內容如下:

      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雙又尖又長的嘴。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盡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起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老漁翁跟我們說:“孩子們,你人知道翠鳥的家在哪里?沿著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們只好打消了這個想法。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1、分解課目內容,將課文內容劃分成三個知識點。

      課目內容分解表 表1

      課目

      名稱知識點學習水平知識理解簡單應用綜合應用翠鳥1“鮮艷、小巧玲瓏、注視、銳利、疾飛”等詞語√

      √

      2

      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

      3

      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

      定下各個知識的學習水平等級,如表1所示。

      學習水平描述表 表2

      知識點學習水平描述語句行為動詞1知識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鮮艷、疾飛、小巧玲瓏、注視理解2知識理解指出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理解指出3理解概括課文內容,說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概括說出

      2、具體描寫各個知識的學習水平等級,如表2所示。

      選用媒體情況表 表3

      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類型媒體內容要點使用時間(分)資料來源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媒體使用方式1知識理解文字投影重點理解的詞語自備在情境及語言文字中理解詞語觀察講解VCD翠鳥的表態及飛的動態2知識理解文字投影描寫翠鳥外形的句子,熱鍵顯示表特點的詞。自制加深理解讀、劃

      議、說電腦動畫按描寫順序寫出翠鳥外形各部分自制激發興趣

      加深印象

      幫助理解看、說3理解圖畫投影音樂翠鳥外形圖自備展現外形

      突出特點看、說VCD翠鳥飛行、等魚、捕魚動態自備顯現動態

      在情境中

      理解特點看、想

      說、文字投影表現翠鳥活動特點的文字,熱鍵顯示重點詞自制加深印象

      幫助理解讀、劃

      議

      3、媒體的選擇及使用。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選擇多媒體輔導教學(CAI),主要運用了圖畫投影、文字投影、VCD、動畫設計及翠鳥標本等媒體。各種媒體共同協調,相互補充,從而更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如表3所示。

      4、課堂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本課的課堂教學過程結構流程圖如表4所示,在設計時,主要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1)課時安排。為完成本課教學設計了兩課時。第一課時,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導學,學習1—3節;第二課時,學習第四節,總結課文,簡單運用,鞏固字詞。之所以把教學的重點段放在第一課時,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在第一課時的學習興趣正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憑借學生的濃厚興趣,教學的重點就可以更好地突破。

      (2)恰當安排媒體出現的`時機,創設出生動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觀察練說翠鳥外形,并將敘說順序同作者描寫順序比較,同時利用按作者描寫順序出現的翠鳥身體各部分動畫圖,加深理解按順序觀察翠鳥的方法。另外,還借助動畫及圖像,結合上下文理解了文章的重點詞,借助重點詞體會作者抓翠鳥的特點來描寫翠鳥的方法,從而使重點及難點得到突破。

      5、設計形成性練習,針對知識點2、3設計兩道填空題,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圖5所示。

      形成性練習題 表5

      知識點學習水平題目內容2知識理解 填空題:

      課文第一自然段2——5句,先總寫翠鳥羽毛的顏色非常( ),再按( )、( )、( )的順序具體描寫了翠鳥羽毛的顏色。3理解 真空題:讀句子,想想括號里詞語的意思。

      翠鳥( )葦稈,( )飛過去,( )小魚,( )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表4 開始

      展示翠鳥標本、導言入課

      投影學習目標 投影學習方法

      學生質疑

      據疑板書導學

      學生再讀,找出課文從幾方面寫翠鳥可愛

      學生讀文,找出翠鳥外形特點的段落 學生讀文,找出寫翠鳥活動特點的段落

      投影翠鳥外形圖 VCD翠鳥鳴叫、飛行、等魚時畫面

      學生看圖、說圖 文字投影描寫翠鳥飛行、等魚的語句

      投影文字 描寫翠鳥外形特點讀文、勾重點詞,并聯系圖畫及上下文理解

      讀課文,勾句子,理解重點詞 VCD翠鳥捉魚時動作

      動畫按作者描寫順序出現翠鳥身體各部分 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

      對比體會作者描寫順序與自我說圖的順序 完成形成生習題2

      完成形成性練習題1 查標,對照學習目標,總結課文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我先朗誦一首詩,如果有知道這首詩的同學,可以和我一起朗讀--《月之故鄉》。

      "天上一個月亮,水里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里/抬頭看天上/看月亮,思故鄉/一個在水里/一個在天上。"

      有沒有同學知道這首詩的意思?

      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一個人離開家鄉很久,又很遠,時間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她),也會有這種思鄉之情嗎?--這,就是蕭乾在《棗核》里所要告訴我們的。

      這首詩表達的是思念家鄉的感情。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詩人難抑思鄉之情,仰天望月,對著月亮傾訴自己思念家鄉的感情。

      2整體感知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完成2個任務。

      (1)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圈點勾畫,利用頁下注和手頭資料(包括詞典)解決疑難字詞。

      讀課文,作概括。(同窗離開故土50余年,在美國家庭事業都如意的情況下,托"我"捎帶幾枚生棗核給他試種。表達了身在異國,心系故土之情。)

      作圈點,排疑難。

      3研讀課文

      (1)具體說來,文章共寫了哪幾件事?這些事情是如何融為一體的?

      (2)文章以"棗核"為題好在什么地方?

      索棗核--用途蹊蹺

      見棗核--如獲至寶

      說棗核--為解鄉愁

      議棗核--民族之情

      棗核是全文的線索,用棗核設置懸念,用棗核推進懸念,用"棗核"揭示懸念。棗核將海外游子之心與吾鄉吾土緊緊連在一起,棗核雖小,在文中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4布置作業

      (1)找一篇具有以小見大、以某物作為線索之特點的文章,與之比較。

      (2)誦讀課文,品味語言的精妙。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認識12個生字;

      2、學習朗讀問句,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從小自覺保護動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字、朗讀

      難點:問句的朗讀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生每人一個頭飾

      教學過程:

      故事導入,趣味揭題

      今天,王老師要領同學們去森林里看一項特別的比賽——比尾巴。百靈鳥主持道:第一個出場的是小彌猴,只見它長尾巴往樹枝上一掛,擺出一個海底撈月的動作。(師動作演示)第二個出場的是小灰兔,它頂著小絨球似的`尾巴向大家問好。還有誰能扮小百靈幫助松鼠、公雞、鴨子、孔雀介紹它們的尾巴呢?(邊說邊出示動物頭飾)

      同學們說得真好,現在讓我們聽聽小動物們自己是怎么說的吧!揭示課題:比尾巴。

      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師放錄音讓學生傾聽課文,感受文中的語言美。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小組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帶拼音的),每個字請一個小老師領讀,其他同學跟讀。讀的不正確幫助糾正。(重點講猴、松、鼠的讀音)

      小組內拿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先用帶拼音的卡片,然后用去

      拼音的卡片)

      全班齊讀生字。

      小組討論怎樣識記自己最喜歡的漢字。

      全班交流。(師引導介紹“八”字頭,“鳥”字邊)

      松=(木)+(公)

      把=(扌)+(巴)

      精讀學文,理解詞句

      同學們說的真好,現在請你們把生字寶寶送進課文,用百靈鳥那動聽的聲音朗讀課文。

      指導生品讀第一、二小節。

      a.師范讀第一小節。

      b.請你們也來讀讀。

      c.生進行評價,引出問號的教學。

      d.標注法:讀問話時語氣上揚,問號前的字要重讀。

      誰的尾巴長?

      e.小組對讀,交流、評議。

      f.師指名讀,糾正。全班齊讀。

      3、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第二小節。理解長、短這組反義詞,用好像說句話。

      4、小百科:百靈鳥想讓大家說說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好處。(教育孩子保護動物)

      5、齊讀一、二小節。

      6、生小組自學課文第三、四小節。

      7、對讀感悟。

      師生一問一答,師生三問一答,生生互問互答,男生問女生答。

      學中玩、玩中學

      全班齊讀課文。

      游戲小結:小百靈還想和大家一起做個游戲,你們愿意嗎?

      師問,誰的尾巴長?帶著猴子頭飾的學生回答:猴子的尾巴長。

      師:誰的尾巴短?生:兔子的尾巴短。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4、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1、記得上個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愛如茉莉》嗎?誰來說說講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愛,一個溫馨的字眼,一個永恒的話題。在那飄雪的寒夜,愛就是一股驅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種克服萬難的力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課題:愛之鏈。

      2、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這是一種怎樣的愛?這“愛”發生在誰與誰之間?這“愛”又是怎樣被鏈接起來的?)讓我們一起來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平翹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讀詞語。

      喬依 顛簸 凄涼 矮小 腳腕 蹭破 車胎 癟了

      襪子 油污 絕望 餐館 親吻 粗糙 臉頰

      荒蕪人煙 天經地義 潸然淚下

      3、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荒蕪人煙:指沒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經地義:指非常正確不容質疑的道理。

      潸然淚下: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三、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

      2、按提綱“喬依幫助老婦人——老婦人幫助女店主”給全文分段,再試著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講一天晚上在鄉間的小路上下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喬依非常熱情地無償幫助一位在寒風中幾乎絕望的老婦人修好了汽車,老婦人非常感動。

      第二段(9—11自然段) 寫老婦人來到喬依妻子開的小餐館,得到了女店主的熱情服務和細心照顧,老婦人深受愛的感染,留給女店主一些錢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喬依的妻子發現老婦人留下的錢和字條以后非常感動,心中充滿了愛的暖流。

      四、作業

      1.生字描紅、臨寫,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文言文的教學不必每課都弄得特別細,尤其是自讀課文,要允許學生“囫圇吞棗”。在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多讀讀,多議議,甚至可以找來同題材或同體裁或同時期同一作家的作品,開展比較閱讀,從不同方面啟發學生。

      課時安排:

      本文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通過學生自讀課文,檢查預習。讀后,教師正音。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作者介紹”和“寫作背景”。

      三、學生自助解決重點實詞和虛詞的用法,不懂的地方存疑。

      四、教師釋疑,師生共同疏通文章大意。

      五、有條件的可以找來記錄北方初春的錄像帶播放,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六、分組鑒賞。可以從文章內容、表達的情感、寫景方法、文章結構、語言表達、寫作意圖、讀后感等諸多角度入手。

      七、教師總結。

      中國歷代的文學作品,以“春”為題材的不少,但從時節看,大多是寫仲春、暮春之景;從地域來看,又多鐘情“南國之春”;從情愫來看,且多“傷春”之作。本文寫北國的初春景象,清新清俊,意趣盎然,堪為寫春佳構。作者先放著線兒,并不急著寫滿井,也不急著寫春風解春情,而是將筆鋒一轉,點染出春寒料峭,余寒猶厲,緊要處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這一筆,可謂據實招來,北國的早春,本就如此。不像南國:風最輕柔雨最時,根芽長就六朝枝。“春”自是不急,可人卻憋得慌,“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我們甚至可以想象,這只如籠中鳥的北國客人,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中來回地踱著方步了。人是關不住的,他終于不想忍下去了,“冒風馳行”,但每次都是“未百步輒返”。盼春之情切,猶如那脹鼓鼓的弓箭,一觸即發。

      北國的春了無痕,可不,從春朝節到二十二日,這才幾天的工夫,春就駐到北國了。且看這滿井的春水、春山,山有人的體態,水有人的情意,水像乍出匣的明鏡,山像剛梳洗過的美女。這一切是那么秀氣傳神,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初春,這一處景致準是: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一個“將”字,一個“未”字,寫盡春意處處,令人遐想聯翩,比起東坡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揚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里去,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更有意境。“柔梢披風”,豈不正是那個剛梳妝的美女子嗎?“柔”大概是初春的身胚,在北國的風中,一定更具豐姿了。“綠淺黃深二月時,傍檐臨水一枝枝。迎風無力纖纖掛,待月多情細細垂。”我們不禁要問:是哪個詩人曾經這般鐘愛呢?這般的春色,這般的春意,惹來尋春客,他們或“泉而茗”,或“罍而歌”,或“紅裝而蹇”;這般的春色,這般的春意,惹來“曝沙之鳥,呷浪之鱗”。這便是北國的春天,難怪作者“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八、小組匯報鑒賞成果。

      九、作業。就鑒賞成果,寫成一篇400字以上的文學評論。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樹教案12-1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 |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