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范例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稱贊》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chǎn)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4幅插圖,初步了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復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后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4、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讀通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學習生字,并且書寫8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1、隨機表揚:
(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贊你!)
(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啊!我也稱贊你!)
(你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老師,我稱贊你們!你們真棒!)
聽了老師的稱贊,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2、我知道你們都非常的聰明、能干,平時得到的稱贊一定少不了。
請同學們用上“稱贊”一詞來說一句話。
師:(你表現(xiàn)得那么好,的確該得到稱贊;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優(yōu)點,是該好好稱贊一番啊!)真為你們高興,得到了那么多的稱贊!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以“稱贊”為題目的文章,隨機出示:稱贊(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讓學生問)
4、同學們問的題目非常好,這些問題讓我們共同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朗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看圖,思考課文講了誰稱贊誰?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贊)
學習生字“猬”跟讀正音(注意:詞語連讀時這個字念輕聲)
看圖片:我們對刺猬已經(jīng)很熟悉了,渾身長滿了刺,圓滾滾的,可愛極了!可對于獾我們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長相吧!看圖片點擊這兩個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腳的帶皮毛的小獸類,所以都是反犬旁。
2、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讀通每句話,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小組內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三、認讀感知(檢查自讀效果)
1、我能認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語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氣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學生讀,教師及時正音)
認讀沒帶拼音的生字詞語(開火車讀)
2、我能記
出示生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3、我能讀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指名讀。
四、書寫指導。
1、我發(fā)現(xiàn)
出示本課的8個生字,讓學生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我會寫
每個生字寫三個。
五、小結
這節(jié)課的收獲真不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知道了課文講小刺猬和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贊的事,那他們?yōu)槭裁词露Q贊對方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美麗的大森林,講了小刺猬和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贊,他們?yōu)槭裁炊Q贊對方呢?今天我們去大樹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課件)你瞧,這是一座美麗的大樹林,森林里有許多小動物,小刺猬和小獾在歡迎我們呢,他們身上背著五個生字,原來他們也愛學習呀。我們來讀讀字,跟他們比比看。(點擊身上的字)
二、學習課文
(一)師:這篇課文老師自己也很喜歡,我在這讀一讀,請小朋友仔細聽,邊聽邊記:哪句是小刺猬稱贊小獾的話?哪句是小獾稱贊小刺猬的話?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有關互相稱贊的句子。
他對小獾說:“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
小獾接過蘋果聞了聞,說:“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蘋果。”
師:稱贊別人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帶著這樣的`語氣自己來練讀是試試吧!(再請同學來讀讀)
(老師注意到了,他把“真、一個比一個、香極了、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地方讀好了,一下子就讀出了稱贊別人的語氣,真好!)(誰愿意再來試試)
我們一起來朗讀這兩句話。(師生配合讀)
(二)那這樣的稱贊會起到怎樣的神奇效果呢?請同學再細細讀讀課文,找找相關的語句。(口頭交流兩句稱贊作用的句子)
(三)簡短的幾句稱贊的話,為什么會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我們來看看小獾是怎樣說的?(出示小獾的話)
小獾拉著小刺猬的手,說:“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jīng)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氣”,給“泄氣”找一個近義詞來說說它的意思。(灰心)
自由讀讀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再齊讀。
(四)請同學快速讀讀1-7小節(jié),找找小獾在什么情況下感到泄氣了?
出示課件和有關句子。
小獾已經(jīng)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
理解生字“粗糙”(看圖理解:粗糙的小板凳會是怎樣的呢?)(出示三個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亂順序給學生看,先讓學生直觀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再讓學生排列一下,哪個是他做的第一個板凳,哪個是第二、第三個,引導學生從刺猬的話中“一個比一個好”體會)。小組自由讀讀,你讀懂了什么?然后齊讀。
(五)看著這樣一個個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當時會怎樣想呢?
師:是啊!小獾雖然做得并不怎樣,但當時的他卻更需要別人的稱贊啊!
這時,是誰發(fā)現(xiàn)了小獾的優(yōu)點?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稱贊的話)引讀:所以小刺猬——————
(六)聽了小刺猬的稱贊,小獾高興極了,它接著會怎樣做呢?出示課件,想想再說。
師:是啊!別人做得好我們需要稱贊,當別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難時,我們就更應該稱贊,因為稱贊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棄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終于做成了板凳。
(七)那么,當小刺猬把蘋果送給小獾,聽了小獾的稱贊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課件,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決不能吝嗇對別人的稱贊,因為稱贊有著巨大的魔力:(出示)
因為稱贊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是啊!稱贊多有魅力啊!綜合剛才小朋友說的,我們一起來聽記這樣一句話:稱贊帶給我們勇氣和自信,稱贊帶給我們進步,稱贊帶給我們成功和喜悅。(出示)
齊讀這句話。
三、組內分角色讀,在分角色表演讀。
四、總結:
稱贊給予我們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帶給我們那么多的歡樂,那么在生活
中,我們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給予周圍人更多的稱贊。
五、練習說話:
1、舉例:
***最近寫字寫得很端正,我想對他說:“你進步可真大啊!”
學生說話訓練、交流。
2、做心情卡
()月()日,()夸我(),我心里覺得()。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生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不屑一顧”、“破天荒”、“黯淡”、 “溫順”、“悲喜交集”的意思。
2、品味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有感情朗讀相關內容。
3、學會歸納三次家長會的不同情形,理解兒子成功的關鍵是母親善意謊言的鼓勵,感受母愛的無窮力量,學會體諒父母,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
教學重點:
品味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理解母親說謊的真實動機,感受母親說謊時內心的感受,并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感受母親說謊時強顏歡笑的悲痛 ,理解兒子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師生從自身出發(fā),交流父母在自己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的真切感受。
2、總結: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其目的都處于對孩子的愛。但你們可知道父母為這深深的期望往往會付出了很多很多。
3、有這樣一位母親的故事,聽來催人淚下。師板書課題,生讀題。
說明: 在導入部分請學生談談父母各個階段對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對此的感受,讓學生初步感知父母為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良苦用心;同時,為研讀重點部分體驗文中母親聽到老師的批評、指責時心理的無比痛苦,以及面對兒子時的耐心和鼓勵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老師小結引出課題,為學生奠下情感基調。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出示:聽了這話,兩鬢已經(jīng)斑白的母親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引讀,理解“悲喜交集”。
自讀第4小節(jié),了解母親“喜”的原因。 板書:高中 考上清華大學
2、那母親為什么又“悲”呢?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思考:母親悲的是什么? 并用簡要的語言例舉相關的事情。
3、自讀課文后,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板書
4、小結:由于兒子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差,屢受教師的批評、指責。板書:批評 指責本文篇幅比較長,按“我”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這一時間發(fā)展順序講述了母親開家長會后對兒子說的三次謊言,最后一小節(jié)既是課文的**,又集中表達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一個“悲喜交集”概括了母親十幾年的內心感受,這個詞是全文的行文線索。教學時,先通過老師的引讀,讓學生初步感知母親淺層次的“喜”——兒子考上了清華大學,然后帶著問題“母親為什么悲?”讀課文,了解并概括使母親感到“悲”的相關事例,為展開對課文的研讀作準備。
三、研讀重點,感受母親豐富的內心世界
品讀家長會老師對母親說的話,感受老師對母親的態(tài)度。
1、出示老師的前兩次對“我”評價: “你的兒子可能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住,最好你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 “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shù)學考試,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最好你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
⑴自讀,嘗試著讀出語氣。
⑵指名讀,引導學生想象面對一個這樣的孩子,老師的態(tài)度。在基礎上理解“不屑一顧”。⑶再指名讀,要求讀出“不屑一顧”的語氣。
2、引讀第三次家長會時,母親因沒有聽到老師點兒子的名字而感到出乎預料,不習慣,引導學生用詞語想象母親面對老師時的心情,感受母親內心的惶恐,不安。
說明:前兩次家長會上老師的話內容相似,都是老師批評、指責兒子,因此同時出示兩次家長會上老師說的話,讓學生先自讀體會,在讀中初步感受老師對待兒子的態(tài)度,進而理解“不屑一顧”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次有感情朗讀。而第三次家長會則通過老師的引讀,通過想象體會母親心情,從中感受母親因屢遭指責后誠惶誠恐的心理。
品讀家長會后母親對兒子說的“謊言”,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期待和內心的`悲痛。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父母家長會上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后的態(tài)度。
2、出示母親對兒子說的話: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別的孩子的媽媽都非常羨慕你的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老師對你充滿了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一定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⑴對比朗讀,老師讀在家長會上說的話,學生讀母親對兒子說的話。
⑵自讀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從母親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⑶組織交流,隨機板書:表揚 充滿信心 非常滿意 小結: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期待和鼓勵 板書:鼓勵 期待 3結合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后的感受,談談母親說話時的心情,學生交流。
4、在朗讀中體會母親內心悲痛,但為了兒子卻強顏歡笑,用謊言來激勵兒子。
指導朗讀帶這份感情再讀課題。
說明: 很多學生都有在家長會后被父母批評的經(jīng)歷,因此讓他們結合生活經(jīng)歷談父母的態(tài)度,他們有話可說,體會更深,而文中母親的做法卻決然不同。學生在朗讀母親的話時,從話語表面的意思來看,母親是高興的、喜悅的,可一旦結合上文,就可深深感受到母親內心深處的那種痛苦,為了鼓勵兒子,她在強顏歡笑。因此,教學時,教師先采用對比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母親內心和表面的不一,再引導學生從母親的謊言中了解她對兒子的鼓勵和期待,在此基礎上讀好母親說的話,體會母親說話時的心情,通過層層推進,使學生真正理解“謊言”背后的深刻含義。 ㈢從兒子的變化中,感受母親的“謊言”給兒子帶來的力量和勇氣。
1、假設母親前兩次家長會后都把老師的批評、指責如實地告訴兒子,兒子會怎樣。
2、找出文中描寫兒子行為發(fā)生變化的句子。
3、交流兒子的變化,理解“破天荒”、“黯淡”、“溫順”, 想象兒子變溫順后的表現(xiàn)。板書:破天荒 溫順 等 小結:在母親的鼓勵下,兒子在不斷的進步。板書:進步
4、出示兒子考入清華大學后說的話: “媽媽,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盡管你說的都是騙我的話。我知道這些話只是一層紙,一捅就破,但我還是喜歡聽,因為它成了我學習的動力。”
⑴讀了這句話,你想對兒子或母親說些什么?
⑵組織交流,體會兒子的懂事和母親的良苦用心。板書:懂事
⑶指導朗讀。
5、帶這份感情再讀課題。
6、聯(lián)系學生實際,明確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其用意都是善意的。
說明: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兩種完全不同結果的對比,感受母親說謊的真實動機,感受母親教育的高明,再帶著這種理解讀題。兒子的哭聲里既有對母親深深的感謝,也是為自己這些年艱難的求學經(jīng)歷而哭,正確理解了兒子哭聲里包含的豐富情感,就不難體會兒子的懂事。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根據(jù)板書回顧全文:讀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說兒子有多動癥,而母親 ,小學的時候,老師說兒子 ,而母親 ;初中時老師說兒子 ,而母親 ;高中畢業(yè)后,兒子 。母親悲的是——,喜的是——。
2、音樂渲染,讀文章的最后兩句話。
3、總結:兒子能考入清華大學,是因為 ,因為 。
說明:回顧三次家長會,既是讓學生再次整體感受課文內容和母親的良苦用心,進一步理解母親此時為什么悲喜交集,在背景音樂的渲染下,學生的情緒也很容易被調動起來。最后再通過一個填空,突破難點,讓學生明白兒子的成功離不開母親的鼓勵,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
板書設計:
母親的謊言 (鼓勵 期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分析】
這篇課文選自義務教育課程規(guī)范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課堂上,教師從小朋友們那兒了解到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知道自身小朋友的生日并向他們祝賀,而知道家長生日的都沒有幾個,老師抓住了這一契機,引導小朋友們懂得了要關心家長、回報家長。本文以師生對話交流為主要形式,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細致、生動地描述,從而再現(xiàn)場景,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同學分析】
本班的小朋友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不懂關心他人,關心家長,處處以俺為中心,缺乏愛心,因此,本文是一個很好的教本。
【設計理念】
在本課中,“愛”至始至終貫穿于其中,抓住“感受家長之愛──回報家長之愛”是本文的主線、關鍵,而“故事導入、激起愛潮;朗讀、感悟、喚發(fā)愛意;拓展延伸、掀起愛浪”這一系列教學活動,都是為了拔動同學愛的心弦,使真愛滲透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在設計本節(jié)課教學時,俺采用了資源整合的方法,使課內閱讀與課外延伸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
要有意識地感受家長對自身的保護,學習如何去關心和保護他人。
2、知識要點:認識本課生字。
3、能力訓練:
⑴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領會為什么說緘默是可貴的?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激起愛潮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喜歡聽故事,所以上課之前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故事。(課件出示資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附近閱讀資料:
媽媽的禮物
有個小朋友,他出生的那天,媽媽就離開了人生。
從此,每當看到他人從媽媽那么得到了禮物,他就非常傷心:“啊,俺真命苦。俺的媽媽,竟來不及給俺一件禮物!”
一天,這小朋友想起這件事,又傷心地哭了。他兒個兒在街頭徘徊,淚水模糊了雙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氣,卻關心地問:“小朋友,你哭什么?”
小朋友向老人傾吐了自身的憂傷。
老爺爺聽罷,嚴肅地說:“小朋友,你錯了!其實你媽媽為你留下了最珍貴的禮物,你應該珍惜才對!。”
“那……俺怎么不知道呢?”小朋友驚訝地問。老人撫摸著小朋友的頭,語重心長地說:“首先,媽媽從你出生的.那天起,就把整個世界都作為禮物送給了你。這難道還不夠嗎?”小朋友聽著,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接著說:“不只如此,媽媽還給了你的明亮的眼睛,讓你去觀察世界;給了你聰明的耳雜,讓你去傾聽世界;給了你一雙腿,讓你去走遍世界;給了你一雙手,讓你去改造世界。這些,這難道還不夠嗎?”
師:讀了這個故事,談談你心中的感受。
(生自由談)
師小結:一篇文章你們都讀出了不同的體會,確實,這個故事很感人,讓俺們感受到了家長對兒女那深沉、無私的愛,下面就讓你們在這種愛的渲染下繼續(xù)學習第17課。
(板書:可貴的緘默)
“文章不是無情物”教師在課前利用課外閱讀引入課堂,配與覺悟的輕音樂,渲染課堂氣氛,調撥同學的情感之弦。
二、朗讀感悟,喚發(fā)愛意
1、全班齊讀課文。
2、師:讀了課文,老師先問問你們,你們的爸爸媽媽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們是怎么向你祝賀的?知道的、祝賀的請舉手。
3、小結:
老師感受到了你們的幸福、自豪,圖中的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課件出示句子),就讀你們帶著這種幸福的感受讀一讀課文的開頭。
(師讀問話局部,生讀答話局部)
4、讓同學上黑板自由寫出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交流體會。重點體會驕傲、神氣十足、左顧右盼。
(同學比動作)
5、師:連老師也被他們的幸福所感染了,請接著讀8~9自然段。
(指名讀)
師:此時此刻,教室里的局面是怎樣呢?
(相機板書:熱鬧)
師:從這一段中,“俺”知道小朋友們是──快樂幸福的。
師:對,因為他們感受到愛。
(板書:感受愛)
師:你從哪句話看出他們感受到了愛?
(用線條劃出)
(同學自由找、說)
通過指名讀、精讀讓同學更深地體會家長之愛。
師小結:家長之愛有如浩瀚的大海,如此深沉而不張揚;如此平實而真摯,世界上沒有比這父愛母愛更偉大、更無私的了,在此,俺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最熟悉的歌,俺們聽聽。
(課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你從歌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自由感悟)
教師生動而深情的贊頌,再加上一首感人的歌曲,相信同學們已沉溺在愛的海洋里。
量:(過渡)對!小朋友們會感受愛了,但“俺”覺得還不夠。
(課件出示重點句:俺想去尋找在他們心靈深處的這極為“珍貴的東西”。)
師:這極為珍貴的東西是什么呢:下面的文章會告訴你們答案。
(齊讀11~14自然段)
利用小朋友好奇好勝的心理,先設疑,再讓他們在朗讀中體會、感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師:在解決答案之前,老師想問問你們:你們有幾個人知道自身家長的生日?
預設1:
有許多同學都知道家長的生日,教師便順勢褒揚,與圖2中的小朋友對比,引出下文的學習。
預設2:
許多同學緘默了,則采訪:你這時在想什么?
(讓同學說出心里話)
師:(課件出示課文插圖2)圖中的小朋友全都緘默了。
(板書:緘默)
他們由原先的熱鬧變緘默了,猜一猜,他們在想什么?
(生自由說)
創(chuàng)設情境,使同學如臨其境,更有助于感悟課文。
師小結:對!他們在緘默中思索著(析書:思索),在緘默中,小朋友們認識到了自身做得不好;在緘默中,小朋友們懂得了回報家長之愛;在緘默中,小朋友們發(fā)生了愛家長的意識,因此說這緘默是──(生回答)
(相機板書:可貴的)
師:現(xiàn)在俺們知道了這極為珍貴的東西是什么了嗎?
(生回答,師相機板書:回報家長、關愛家長)
由熱鬧──緘默兩種反差的現(xiàn)象引導同學認識到家長對自身的付出,遠比自身對家長的回報多得多,從而讓他們對家長更充溢感激、關愛之情。
師:(過渡)那么,俺們該怎樣來回報這深沉的愛呢?小朋友們又是怎樣回報家長之愛呢?
(快速瀏覽15~17自然段)
(指名說讀后感悟,相機板書:熱鬧)
師:小朋友們的回報給家長帶來了什么?
(快樂、幸福)
師:你從哪看出?
(生劃出)
師:對呀!哪怕一件微缺乏道的禮物,一個甜甜的笑聲,一句簡簡單單的祝福,都是對家長最大的回報,都是對家長最大的撫慰!
(板書:回報愛)
這一環(huán)節(jié),把愛由淺層次引入深層次。
三、課外延伸,掀起愛浪
師:學完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感受?說說你的心里話,也可以把它寫在書上或小紙片上。
(師展示個別作品)
注重課文內容與同學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注重說寫的結合,讓同學學會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去感悟,把學習語言與塑造人格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沛體現(xiàn)人文精神。
師:是啊,家長對俺們這么疼愛有加,你們打算怎么回報呢?
(生自由說)
師:在這里,俺就借用一句廣告詞兒:“心動不如趕快行動。”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快到了,你們就趕快籌備禮物吧,但愿你們的禮物會給家長帶去幸福、快樂,給周圍更多的人帶去愛!
(板心形:愛)
結束語:
最后,讓俺們一起滿懷覺悟地誦讀一首詩,讓俺們在詩中結束俺們的一堂課。
(配樂)
附詩一首(資料2):
獻給俺的家長
俺在春天贊美百花齊放
俺在秋天歌頌秋的收獲
在感恩節(jié)里
俺要感謝俺的家長
父愛如山 母愛似海
兒行千里母擔憂
俺的眼里滿是淚水
俺要帶給俺的家長深深的祝福
現(xiàn)代教育講求課程資源的整合,本課嘗試了利用課前閱讀(資料1)和課后感悟讀(資料2),適時進行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閱讀。因為小同學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生動的圖像、動聽的音樂、聲情并茂的朗讀可以自然而然將同學帶入情境,從而激發(fā)起同學閱讀的興趣和欲望,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板書設計】
17、可貴的緘默
熱鬧 緘默 熱鬧
↑ ↑ ↑
興奮地感受愛 思索 緘默地回報愛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簡析
《語文園地七》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口語交際與習作:通過口語交際與習作訓練,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長中的故事和成長中的問題。
2、我的發(fā)現(xiàn):通過閱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學習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和習慣,體會到:讀書時要深入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后,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3、日積月累:積累一些古代名句,通過了解古人對于成長和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受到啟發(fā)和激勵。
4、展示臺: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體驗成長的快樂。
教學時間
4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課前布置學生根據(jù)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收集資料)
一、引入學習
1、回憶本組課文,圍繞“成長的故事”談談自己的感受。
2、談話: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一天天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過獲得成功的喜悅,有過遭受挫折的.煩惱,也遇到過困惑不解的問題。但無論怎樣,成長的經(jīng)歷都是令人難忘的。
板書題目:難忘的成長經(jīng)歷
二、明確要求
1、自讀題目,勾畫口語交際與習作的要求。
2、交流:
說、寫自己或別人的成長故事;
交流讀《烏塔》的想法,寫“從《烏塔》想到的;
討論信中的問題,寫回信。
三、口語交際
1、認真閱讀書中提示,以及《烏塔》、書信,確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2、按要求獨立準備,并說給自己聽一聽。
3、根據(jù)選定話題進行分組。
選同一話題的人過多,則可再分小組,每組以4—6人為宜。
4、分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機會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體評議。
6、根據(jù)評議修改自己的談話內容,說給同桌聽,注意兩人間的交流。
四、引導總結
1、請你來總結這次口語交際活動。
可從同學表現(xiàn)、老師表現(xiàn)、交際內容、交際方式等進行總結。
2、請你為下一次口語交際活動提建議。
教學后記: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引入
談話:上節(jié)課,同學們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交流了難忘的成長經(jīng)歷。聽過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那些難忘的經(jīng)歷。
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難忘的成長經(jīng)歷”。
二、明確習作內容及要求
1、寫自己或別人的成長故事。要寫得清楚具體。
2、寫“從《烏塔》想到的”。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3、給“需要幫助的王虹”寫回信。要把想說的意思寫清楚,書信格式正確。
三、指導習作
1、根據(jù)自己選擇的話題理出提綱。
2、交流提綱,分組指導。
話題一:寫誰的什么事。閱讀本單元課文學習如何寫。
話題二:《烏塔》主要講了什么事?你對文中什么問題最感興趣?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議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出例子)。
話題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煩惱?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認為她該怎么做?(指導書信格式)
四、學生獨立習作,老師巡視指導
五、習作交流與講評。
1、指名讀習作,集體評議。
2、每個話題選出代表作講評。
六、修改謄抄。
1、生根據(jù)講評修改習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議修改。
2、謄抄習作。
七、拓展活動
話題一:編成短劇演一演。
話題二:開展讀書心得展示活動。
話題三:自學信封寫法,把回信寄給老師。
教學后記:
第四、五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展示臺”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自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2、歸納小結閱讀方法:一邊讀一邊想。
3、交流自己的讀書經(jīng)驗,說說自己讀書時是怎樣深入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的,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后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二、日積月累
1、自由閱讀,要求讀得通順流利。
2、指名讀,糾正讀音。
3、默讀,從中選擇一句說說自己的理解,也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談談體會。
4、背名句競賽。
5、你還搜集了哪些關于成長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臺
1、談話: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回憶了自己成長的經(jīng)歷,通過閱讀、訪問、寫信等多種渠道了解了別人的成長故事。你打算怎樣展示這些成果呢?(自由說)
2、個人或分組匯報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據(jù)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
3、展示綜合性學習成果。
4、總結,評獎。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小柳樹和小棗樹》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同學們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xiàn),借助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并通過它們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同學們懂得“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同學們分析
剛剛讀二年級的同學們,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大多數(shù)同學們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1、在新教材和《課程標準》中,把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同學們讀、寫的欲望都很強烈,要讓同學們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為了這一理念,要充分運用各種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設有益于學習活動進行的情感氛圍,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讓師生之間形成這樣一種特定的關系: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并由此誘導同學們作出研究的反應。同學們通過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誘導傾向的問題,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
3、使閱讀成為同學們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同學們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引導和調動同學們的情感體驗,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角色的不同性格。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導同學們齊唱《春天在哪里》。好,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樹來了!還帶來了它的朋友小棗樹呢。想知道它們在春天、秋天時有什么不同嗎?讀懂了課本上的這個故事,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動同學們的興趣,首先用同學們會唱的歌曲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使每個同學們在沒有外界壓力的狀態(tài)下,充分展開想象。教者以啟發(fā)質疑為突破口,引導同學們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激發(fā)同學們的求知欲。]
二.閱讀、識字、探究、感悟。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回答:小柳樹和小棗樹長得有什么不一樣?
[設計意圖:明確初讀目標,引導同學們邊讀邊思考,以簡單的問答,提高同學們的讀書效率,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2)出示字卡,同學們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并想辦法記住它。
[設計意圖:鼓勵同學們自主識字,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
(3)開火車認讀生字。引導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做準備,幫助不會認的同學想辦法認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
[設計意圖:抓住同學們喜歡比賽的特點,培養(yǎng)團結合作和競爭意識。]
2、再讀課文,突出重點。
(1)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講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特點的詞句。
[設計意圖:抓住事情的過程,體會重點人物的特點。以同學們的自主閱讀為主,注重展示從對內容的理解到對人物品質的認識過程。]
(2)略讀分析這篇課文共幾個自然段?你喜歡哪幾句話?讀給大家聽,要讀出感情噢!
[設計意圖:鼓勵同學們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重視同學們的`個性發(fā)展。]
(3)同學們自選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來,體會小柳樹和小棗樹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棗樹說的話,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樹:得意、驕傲、不懂禮貌;
小棗樹:寬宏大量,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角色的研讀,力求突出重點,使同學們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
(4)讀了課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大膽說出來吧!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同學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3、精讀課文,加強語感。
(1)教師引導同學們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們準備抓住哪些語句把小柳樹和小棗樹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呢?
[設計意圖: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拔、指導,培養(yǎng)同學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重點詞語,觀察插圖,對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性格對比,加上同學們自己的理解,把課文朗讀并表演出來,這樣可以促使同學們在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為具體的情感。]
三.拓展與鞏固
1、說說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可以自由選擇一個同學,說說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教師巧用課文抓住文中的發(fā)散點,培養(yǎng)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把文中人物的優(yōu)缺點轉移至現(xiàn)實的每個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實處。]
2、鞏固會認的字
游戲:聽音出示字卡。(教師讀生字,同學們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同學們在玩中鞏固知識。]
3、總結談話: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卻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自己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夸獎小柳樹。我們是不是要學習小棗樹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業(yè)設計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課后朗讀全文給大家聽,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吧!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在初步學習文言文時,指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8個生字,認讀2個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囊馑肌?/p>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囊馑肌?/p>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在初步學習文言文時,指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學會2個生字,認讀2個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囊馑肌?/p>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囊馑肌?/p>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論語一則”,解題:什么叫論語?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把字音讀準
2、同桌互相讀,互相訂正字音
3、匯報讀
4、應該怎樣停頓?師指導,生試讀
三、理解課文
1、再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從哪里知道的?
2、說說你周圍的.同學有什么優(yōu)點、缺點。你會怎么做?
試著讓學生用論語中的句子說一說。
四、背誦課文。
教學反思:論語是學生首次接觸的知識內容,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是件簡單的事。于是我采用和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話題出發(fā),引導學生進入課堂,這樣既讓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離自己很近,又使他們大致了解了課文的內容,為后來的學習打下基礎。第一次學習古文主要是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重點指導學生朗讀。
板書設計:14、論語一則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第二課時(4月25日星期三)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正確背誦,學習六個生字。感受文言文的文字特點和魅力。
教學重點:正確書寫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難寫字。
教學過程:
一、指名正確讀課文。
說說文章的意思。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必擇善而之改
2、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學生當小老師把自己的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3、觀察怎樣把這些字寫好,描一個寫兩個。
三、指導背誦。
指名讓背下來的同學背。說說自己是怎么背下來的。不會的同學練習背誦。
課后反思:本課生字雖然筆畫比較簡單,但是結構比較復雜,寫好很難,所以注重了書寫上的指導。
板書設計:14、論語一則
必擇善而之改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拼拼讀讀,能夠正確區(qū)分多音字的讀音,能正確選擇義項;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學會不同句式間的相互轉換。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正確完成練習;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運用語言,表達情感的能力;積累二句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
3、按要求抄寫詞語或短句。
學生準備:
搜集聰明人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和義項。
1、交流正確的.讀音(撒sā當dàng折zhé興xīng)讀詞
2、選擇正確的義項(撒①當①折①興②)
二、按要求寫詞語。
1、自己試試,把四個詞語填寫完整。
2、交流(兔死狐悲鶴立雞群虎背熊腰指鹿為馬)讀詞
3、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4、你還知道哪些帶有動物名的成語?(不一定要有兩種動物名。)
狼狽為奸雞飛狗跳龍飛鳳舞鼠目寸光
三、按要求改寫句子。
1、歸納陳述句和反問句互換的方法(1、標點符號2、反問詞的增刪3、句子意思不變)
2、完成練習,交流
3、補充練習:不耕耘怎么有收獲?不學習怎會有知識?
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四、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自由讀短文,思考:短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主要寫了李斯特為了推薦肖邦,用“換人計”讓肖邦替他演奏,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3、再讀短文,思考:文中2次寫到觀眾的掌聲,分別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是因為肖邦精彩的演奏深深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聽眾。第二次是因為李斯特為了使肖邦成名,巧設“換人計”,觀眾們被他的所感動。)
4、交流,完成填空。
5、選擇題(答案都是②)
五、語言實踐活動。
1、智慧既可化險為夷,智慧又可反敗為勝。本單元,我們認識了一些有智慧的人:華佗、富蘭克林、哥倫布……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2、交流
3、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些聰明人,相信你們一定能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和借鑒。課前老師請大家搜集了他們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就開一個小小故事會。
4、請3~4名學生上臺講述。
六、熟記名言。
1、自由讀句子。
2、指名讀評議齊讀。
3、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勤學好問,做事有目標有毅力。)
4、師介紹作者:
夏衍——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社會活動家。
鄒韜奮——新聞記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七、寫字
1、生照樣子抄寫,師巡視。
2、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教學效果反饋:
對“折斷”的“折”的理解有分歧。
少數(shù)學生對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轉換方法還是沒有掌握。
學生對交流聰明人的故事十分感興趣,但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都較差。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在合作中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懂得相互關心。
教材分析:
這首短小的詩歌生動的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的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包含深情,讓人忍俊不禁。又感慨萬千,以巧妙為線索,首尾呼應。
學情分析:
本課將家庭中的事情,學生比較熟悉,本課將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感受家庭的溫暖,培養(yǎng)學生關心別人的習慣。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揭題
1、猜謎語: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用電器)電視機
2、指名交流,說說你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你知道爸爸媽媽喜歡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
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標自然段序號
2、全班交流讀課文過程中遇到的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
說說自己學會什么,誰教會了自己什么?
讓學生大體了解課文內容。
三、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
2、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3、識字交流
4、開火車讀生字。
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生字。
四、再讀課文
1、自由練讀
2、小組評議
3、全班齊讀課文。
4、齊讀第一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全班交流
(3)指名朗讀
以“奇妙”設立懸念,有哪些奇妙的事呢?
5、學習第二自然段
全班交流。
(1)身為足球迷的爸爸,愛看足球,卻關掉球賽,換成京劇。
(2)奶奶放棄了自己喜愛的京劇,換成了足球頻道。
(3)我們不再看足球,而是換成了聽音樂、看舞蹈。
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懂得相互關心,相互愛護。
五、作業(yè)
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投影出示生字
1、全、奇、妙、卻、精、賽,指名讀生字
2、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復習鞏固舊知識。
二、朗讀感悟
1、朗讀前兩節(jié)
2、小組學習第三節(jié)
(1)想想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什么東西
(2)全班交流
投影出示學生的總結發(fā)言
互敬互愛,為了他人的快樂,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
(3)練習說話
例句:因為奶奶愛我們,想讓……所以……
練習用“因為……所以……”造句
引導學生懂得互敬互愛,為了他人的快樂,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并練習說話。
三、游戲活動,鞏固生字
1、摘果子,看看誰摘的果子多
2、四人小組開展詞語接龍比賽
運用游戲、活動鞏固生字。
四、寫字指導
1、自讀“我會寫”談識字方法。
2、教師范寫難字
3、評議
指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
五、作業(yè)
1、把課文讀給家長聽
2、練寫生字
板書設計:
5、看電視
爸爸 足球迷
奶奶 戲迷 奇妙 想著別人
互敬互愛
明明 足球迷
媽媽 聽音樂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園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