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美術教案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對周圍的物品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看、好玩、有趣的物品不僅能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還是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的橋梁。本節活動力求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感受生活中各種水果的獨特美,并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想象,表現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體驗,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二、活動目標
1.學習刷畫的方法,掌握刷畫的基本技能。(重點)
2.能夠用牙刷和梳子配合刷的方法刷出各種各樣的水果。
3.感受刷畫的特殊效果,并保持畫面干凈。
三、活動準備
各色顏料、牙刷、梳子、小毛巾、圍裙、棉花棒、水果模板、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創設農夫果園的情境,講解刷畫技巧。
1.“小果農們,歡迎來到農夫果園,下面我將帶你們參觀一下我們的果園。你們看到什么樣的蘋果(葡萄、香蕉、梨、西瓜、草莓、桃子、菠蘿)?”引發幼兒對水果的經驗的再現。
2.“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為了慶祝豐收,果園準備辦一個水果化裝舞會,需要你們來幫忙給水果寶寶們化妝,你們看,已經有一些水果寶寶打扮好了,你們知不知道他們是用什么化的妝呀?那怎么用牙刷和梳子給水果寶寶化妝呀?咱們一起來試試吧!”講解刷畫的'方法和重難點。(牙刷蘸顏色的時候要稍稍甩一下,刷的時候梳子要和畫紙離得近一點,刷的時候小手要用點力氣,還可以用棉花棒蘸色給水果寶寶添畫表情。)
3.提出作畫要求:用完物品要擺整齊,保持桌面衛生,小手弄臟了要用毛巾擦干凈。
(二)幼兒大膽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整潔,指導幼兒刷畫技巧。
2.及時發現幼兒的問題并提供相關建議,用言語引導、鼓勵幼兒獨立解決問題。
(三)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創作思路。
1.“小果農們,快來看看這些化妝后的水果寶寶多漂亮,你們喜歡這上面哪個水果寶寶?誰來說說你給水果寶寶化妝時都是怎么做的?”根據幼兒的表述和出現的問題,提升總結刷畫技巧。
2.“小果農們都是會化妝的小魔法師,水果寶寶可喜歡你們化的妝了,來,我們一起和水果寶寶們參加化妝舞會吧!
美術教案 篇2
舞臺布景
教學目標:
1、欣賞各種舞臺上的布景,感受舞臺布景對于劇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個舞臺布景,充分發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如何制作舞臺布景。
教具學具:布景所需物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欣賞舞臺上的布景,說說這些布景給人怎樣的視覺效果,在劇情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牡丹亭》沈皋 王聿豹 該劇舞美設計采用中性布景與傳統"守舊"相結合的手法,以裝飾性、概括性的特定舞美形象貫穿全劇,使人產生聯想。整個設計超脫了對具體場景地點的描繪,其浪漫風格與戲曲表演虛擬手法相結合,體現出湯顯祖原作的精神,也解決了戲曲表演中舞臺美術的時空跨越問題。全劇以2塊大幕,6塊高低不同的硬片作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塊作為全劇固定的背景,上面繪有亭子、假山、垂柳以及大片云紋形象;色彩以灰綠色為基調,但在天幕燈光下可以自由變化。
元代《戲曲壁畫》 "散樂"是宋代以后廣泛流傳的'一種正規雅樂之外的"俳優歌舞雜奏",演出形式豐富多樣,有戲曲、歌舞、雜技等,一般有樂隊伴奏。當時的許多貴族官吏家族都有散樂藝人。本圖為幞頭、穿戲裝的藝人(山西洪洞廣勝寺明應王殿壁畫)。殿內壁畫即為著名的元代戲曲壁畫。這幅壁畫共繪出演員和場面人員十一人。演員的服飾,基本是元代時期的圓領或交領、寬袖或窄袖袍服。幞頭也有硬腳幞頭及軟腳幞頭。
2、 小組討論準備演出什么內容,議一議我們的舞臺背景可以借鑒剛才欣賞到的哪些形式。
3、發展階段
。1)小組為單位,畫出舞臺布景的草圖。(2)根據收集到的材料,商討哪些可以用于制作舞臺布景。(3)小組制作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完成布景之后請同學們演一演,樂一樂。
五、收拾整理
六、課后拓展: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舞臺布景及演出場面。
課題:第十六課 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古代青銅藝術,了解青銅藝術的發展史及其特色。2、指導學生學習欣賞的基本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了解青銅器的發展,欣賞青銅器藝術的方法。
教具學具:課本、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階段:
1、播放幻燈片,初步讓學生瀏覽,導入本節課要學習的課題: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
2、讓學生來說自己所了解的青銅器及其發展過程。(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相關內容)
3、師: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遠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經開始出現。商帶和西周是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時期。
(二)發展階段:
1、 欣賞教材中的青銅器圖例:先讓學生看書中的圖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說明。2、探討怎樣來欣賞,請學生來說說。 3、歸納欣賞的基本方法:
(1)從造型上來欣賞,根據不同用途,青銅器有各種不同的造型。
(2)從紋樣上來欣賞,青銅器上常有動物紋、幾何紋以及人事活動等圖案,反映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 (3)從文字上來欣賞。
。ㄈ└鶕厦鎺c欣賞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青銅器藝術
。ㄋ模⿴煶鍪粳F代的青銅器,引導學生欣賞,看看與古代的青銅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識窗: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也有的是紅銅和鉛的合金。紅銅加了錫、鉛以后,使銅的熔點降低,硬度加強,因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銅。
三、讓學生討論要怎樣來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美術教案 篇3
課題:
指偶劇院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學目的:
學習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過折、畫手指玩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通過紙工小舞臺玩一玩,體驗美感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分析:
小朋友愛操作玩偶,邊講邊演,其樂融融。操作手指玩偶最能滿足學生自我表現的愿望。本課教學溶折、剪、畫、講、玩為一體。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制作過程的指導,而且還應引導學生玩得有趣,有意義。
教學重點:
抓住動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畫能套在手指上的動物玩偶。
教學難點:
折、畫出耳朵和面頰長短不一的動物玩偶。
教具準備:
手指玩偶范例若干個、教學、紙工小舞臺一個。、多媒體教學系統。
學具準備:
每人2—3張正方形紙、水彩筆或油畫棒一盒、剪刀一把。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2月15日——12月16日
活動一:
激情引趣:
學生欣賞,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兩分半鐘《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賞。
顯示《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看。
活動二:
交流探討:
1、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導入課題。
2、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審美
(1)出示動物玩偶紙折的步驟圖,小組討論,并講一講具體折法。
(2)小組之間討論一下,從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么制作的。待會兒請小組的代表說一說。
3、學生折一折。
、艑W生回憶步驟圖,比一比誰最快、最完整的折出。
、茖W生再次觀察步驟圖,解決第一次折紙中出現的問題。
4、教師引言提問:“動物玩偶折好了。猜猜看,接下來做什么呢?”
5、教師出示動物玩偶范例,學生欣賞,并找出錯誤之處。
活動三:
欣賞、評價交流:
1、學生欣賞范畫①和范畫②,小組討論兩幅范畫形象不同之處。
2、教師提問:“動物耳朵尖的、圓的、下垂的分別怎樣制作呢?”
3、教師演示不同動物的頭部畫法,學生欣賞。
活動四:
發展階段:
、睂W生折畫動物頭飾,師生相互交流。
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
學生制作,師生共同探討。
、矊W生通過紙工小舞臺進行表演。
活動五:
學生欣賞,相互評價作品
、睂W生交換制作的動玩一玩,說一說。
、步處熞浴盎⒋笸酢钡纳矸菪既嗤瑢W制作的小動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劇團。
第二節
施教時間:12月17日——12月19日
活動一:
教師宣布動物劇團開始演出。
各小組討論自己組準備演哪一出戲并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討論具體的場景和對話。
活動二:
各小組隨著相應的音樂表演童話劇。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語氣、動作進行表演,觀眾可以給予適時評價。
活動三:
交流參與這次活動的感想。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在活動結束后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課后拓展:
1. 對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感興趣。
2. 把美術課上所獲得的綜合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
札記 :
我用學生熟悉的《天線寶寶》的造型作了幾個范作,找學生和我一同表演。這樣的導入
激起了學生極大的創作欲望,在我的引導下,他們很快的分好了組,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并進行制作。提高了創作的效率。所以說教師在做范作時要多動腦筋研究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一定要作出能夠感動學生的范作。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本冊共設有22課,分別為:大家一起畫、繞繞涂涂、田野的色彩、大眼睛、我的太陽、我跟月亮做朋友、七彩飛虹、奇妙的撕紙、撕紙添畫、我的拼音卡片、數字變變變、變臉、請跟我來、營養早餐、我長高了、手拉手好朋友、簡筆畫人、畫畫火柴人、螞蟻搬家、漂亮的鉛筆頭、鳥語花香、小小食品店。
二、教學分析
本冊是兒童進入小學學習繪畫的開始,課程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美術》為依據,通過不同藝術形式培養學生對美的關注與欣賞,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礎性、科學性、開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機的結合,比如,有畫畫,有拓印,有制作卡片等;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養成,滿足學生發展需要,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手拉手好朋友、我跟月亮做朋友、鳥語花香、我長高了等;同時在課目設計中注意到將觀察力、想像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之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增強。
三、指導思想
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美術》為依據,關注學生各年齡階段的心理與成長需要,描述視覺審美的豐富含義,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學習內容的知識綜合,利用不同類別、不同層面的知識綜合,使學科內,學科間的.綜合效應得到加強擴充知識的交融和通識性,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也做了一些控制,專業要求力求降低,綜合能力則相對具體。
四、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不同繪畫材料的使用;
培養學生大膽想像,畫出或設計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培養學生的視覺審美、從生活中發現美并自己動手去美化生活。
五、德育滲透
熱愛大自然、愛護小動物、美化環境等。
六、教法學法
示范模仿、動手實踐、作品賞析及名作欣賞等
第一課大家一起畫
教學目標:讓學生認識幾種常用的繪畫、作色工具,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在
老師的指導下大膽畫畫。
教學重難點:在畫線和涂色中了解各種工具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準備:整張白紙4張,每組課桌組合排成方形,各種畫筆、涂色工具(學生)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在欣賞我國古代花瓶出色的傳統藝術基礎上,借助一些特定的方法設計創作平面工藝的花瓶,以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設計能力。在教學中,要求通過自主觀察和實踐,感受花瓶的造型特點,掌握其對稱形的插剪方法,并嘗試用自己喜歡的圖案和色彩進行裝飾美化。
學情分析
二級的學生對于美術繪畫的'能力比較低,因此,本課提供了利用紙模來畫外形的方法,讓學生較容易畫出外形輪廓,體驗成功的快樂。還要鼓勵學生勇于展示自我,學以致用,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的:通過學習,欣賞花瓶的藝術美,了解花瓶的工藝知識,學會剪、畫花瓶,并用簡單的圖案來美化裝飾花瓶。
2、 能力目的:掌握花瓶對稱的造型方法,能順利地設計一個造型好看的花瓶,能進行美化裝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 情感目的:感受中國古代陶藝文化的精彩,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傳統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一定的造型設計方法,能用合適的圖案裝飾花瓶。
教學難點:如何用圖案裝飾花瓶
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
教師教具準備:自制花瓶,范畫。彩色筆、剪刀等。
學生準備:白卡紙、彩色筆等。
2、激情導入:通過問題啟發,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3、新知解惑:認識花瓶的形狀和裝飾。這一階段要通過直觀的看、聽、畫來掌握知識,為后面學習擴展作好準備。
4、探究學習:讓學生試著畫,因難度不大,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的自信心會增強,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創作中。
5、設計制作:啟發學生將自己設計的圖案裝飾在花瓶上。(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確定不同的要求。)
6、展示交流:創設一個活動場面,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提高表達能力。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感受參與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6
教具準備:編織工藝品彩條電教資料
學具準備:彩色紙條,(舊掛歷紙.廣告紙.各種彩條)
教學目的;
1. 學習用紙帶進行穿編,編織成各種物品
2. 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如何用彩帶編織成各種物品
教學難點:
彩帶編織的穿插
教學過程:
一.欣賞各種編織工藝品(實物與電教結合)
1. 編織的材料:藤.竹.紙.塑料.鐵.草芒.木片.毛
2. 編織工藝應用:實用.裝飾.擺設
二.欣賞少數民族.編織的工藝品
三.出示教師編織的工藝品.1平面2立體
四.介紹簡單的編織方法:
1. 紙條經緯穿插一上一下
2. 不同顏色彩條的.搭配形成不同圖案
3. 圖案的組織
五.立體紙帶的偏織,結合課文技巧圖例
1. 先編織底部
2. 放入形狀物體,向四邊往上編織
3. 收尾及綁帶
4. 完成
5. 回一,先編織底部,兩頭合攏,便成船形
六.作業要求:
學生根據所帶材料,編織成各種物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新
七.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潔)
八.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交流
九.整理教室
美術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畫披薩餅。
2、在制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制作出各種品位的披薩。
二、活動準備:
1、卡紙做的鍋若干、顏料、各色紙彩紙片
2、抹布、披薩餅的圖片、圍裙、廚師帽
三、活動過程:
。ㄒ唬╊A熱階段:律動《開汽車》。
1、聽說森林公園里,新開了一家披薩店,那里的披薩可好吃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們開著汽車出發吧!
。ǘ﹫D形刺激:
1、組織幼兒觀察討論,了解披薩的外形和品種。
。1)哇什么地方到了?(披薩店到了)
(2)你去吃過披薩嗎?披薩好不好吃?你吃過的披薩是什么樣的?是什么味道的,餅上面有些什么?(鼓勵孩子自由說一說)
2、學習制作披薩餅的方法。
(1)聽說森林披薩店的生意可好了,一會兒餅就買玩了,所以他們想請一些小廚師來幫忙,那小朋友想不想來當小廚師?
。2)我們來看看這個披薩餅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鍋,接著在鍋里放入香噴噴的.雞蛋面粉。用食指蘸一下顏料,然后涂在鍋里,像繞圓圈一樣,從里往外繞,越繞越大,把整個鍋底都涂滿。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海鮮(彩色的小紙片)等即成。
(三)想象創造。
1、好小廚師們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開始工作吧!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做自己喜歡的披薩餅,在制作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制作出各種不同品種的披薩來。
。ㄋ模┳髌焚p評:
你做的是什么批薩?我們把做好的披薩餅送到森林披薩店去吧!
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孩子對橋已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在這基礎上通過讓幼兒想象、創作出自己喜歡的橋。讓幼兒運用基本的折紙技巧等方法,使平面紙變成立體橋,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功感。
活動目標: 1、體驗經過自己的想象、創作,把平面的紙變成立體物品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2、學習綜合地運用揉、搓、團、捆扎、編織等技巧,把紙變成立體的紙橋。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紙張,彩紙,膠水,乳膠,透明膠,剪刀等。
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討論,激發創作興趣。啟發幼兒說說自己所見過的橋的特征,它的形狀怎樣,相互啟發議論。2、引導幼兒制作紙制品,解決幾個問題。A、學習把一張平面的紙變成立體可用的方法。B、將紙折成扇狀(一反一正折)C、用什么方法能把不同造型的紙固定?(可用粘貼,承托的方法。)3、幼兒自由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啟發幼兒選取適當的'材料,引導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進行制作,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創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4、評價活動:引導幼兒互相觀察、欣賞他人的作品,說素自己喜歡哪些作品,有什么好建議?啟迪幼兒想想可學習別人的長處,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偻ㄟ^學習讓學生感受和認識黃色和藍色,增強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它們使畫面構成的藝術效果,并試著采用各種不同的黃色和藍色,分別畫出以黃色為主的畫和以藍色為主的畫。
、凇钪攸c認識和感知黃色、藍色帶給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邸麟y點繪畫時注意主體和背景的色彩對比關系以及同類色之間的深淺對比。
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更加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對色彩美的認識。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訓練學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具
圖畫紙、繪畫工具
學具
圖畫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課題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三原色中的紅色,這節課我們去了解黃色和藍色,看看它們與紅色到底有哪些區別。
播放動畫片《冰河世紀》片段,提出問題:這一段動畫片,它的主色調是什么?用藍色組成的畫面優美嗎?
。ò鍟n題)
二、師生探討,表現創新
1.一起看一看畫家為《賣為柴的小女孩》配的插圖,你會對黃色和藍色有更深的了解。
創設情境: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的夜里,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兒赤著腳蜷縮在馬路邊的墻角,她的衣服非常單薄,寒風吹得她瑟瑟發抖,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她想象著對面窗里溫暖的火爐,豐盛的晚餐……
2.師:同學們如果讓你用畫面來表現上面的情節,你用什么顏色來表現寒冷的冬夜?又用哪些顏色來表現窗里溫暖的火爐和豐盛的晚餐呢?(生答)
3.師:看看畫家是怎樣來表現的。(畫家主要用不同的藍色表現了夜晚的寒冷,用窗口透過的黃色燈光來表現室內的溫暖.)
4.繼續欣賞圖片,引導學生探究黃色與藍色的表現。
5.聽了這段故事,看完這些圖片,黃色與藍色分別給了你們哪些感受?(黃色:溫暖、明亮的感覺。藍色:清冷的感覺。)
6.繼續欣賞作品。進一步感受黃色與藍色帶來的不同感覺。
7.欣賞黃色的作品。
8.這些畫為什么稱其為藍色或黃色的畫?
9.在畫面中如何處理黃色與藍色的搭配。(以什么色為主就是什么色的畫)
三、出示要求,學生實踐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一幅以黃色或藍色為主的畫。
四、展示交流,多元
1.展示學生作品
2.組織學生
3.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作業設置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一幅以黃色或藍色為主的畫。
板書設計
黃色和藍色的畫
藍色:清冷
黃色:明亮、溫暖
課后反思
本課與上節《紅色的畫》有著緊密的聯系,都是與“造型·表現”為主的學習領域,讓學生體驗色彩的情緒、提高審美情趣是教學的重點。藍色賦予我們一種虛幻、圣潔、閑適、一種隱藏于平靜之下的激情,燦爛、陽光的黃色又是那么活潑、熱情。欣賞大量的圖片使學生能理解黃色和藍色,并知道黃色和藍色分別給人帶來什么樣的感覺,從而讓學生明白,黃色是屬于暖色調,而藍色是屬于冷色調。一幅黃色為主的畫面是不是所有黃色都一樣,一幅藍色為主的畫是不是所有的藍色都一樣呢?從畫中讓學生明白無論黃色還是藍色,都隨其深淺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藍和黃,在作業中讓學生能了解到畫一幅黃色或藍色的畫,不是從頭到尾就一種顏色,而是隨著深淺的不一樣,有變化。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美術教案--設計郵票08-16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美術概說08-16
美術教案-美術:螃蟹08-16
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8-16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精選)09-25
《美術》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