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8-01 11:10:0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語文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語文教案集合5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2、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3、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1、掌握說明順序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難點】

      了解“生物入侵者”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和為人類造成的損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視頻“不速之客──貓鼬”。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zhàn)場,對這場“戰(zhàn)爭”作一番考察。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課文朗讀,學生認真聽讀課文,獲取相關信息:

      ⑴通過剛才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⑵作者按什么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明確:⑴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

      第2~4段:具體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tài)學家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tài)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采取相應措施。

      ⑴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三、局部揣摩

      (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件中“課文練習”部分。)

      四、合作探究

      1、以組為單位,根據(jù)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并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學習成果。教師啟發(fā)思考:預防、治理、利用。

      五、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城市或鄉(xiāng)村“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使云南滇池死掉,飛機草要霸占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涂……據(jù)統(tǒng)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nóng)林業(yè)經(jīng)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huán)保,人們頭腦中閃現(xiàn)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huán)境的警鐘再次在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對這一現(xiàn)象予以關注,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加深對生物入侵的認識,從而增強環(huán)保意識。

    語文教案 篇2

      一、課文解讀:

      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周處年少時,粗暴強悍,好爭強斗氣,被同鄉(xiāng)認為是本地“三害”之首。當他知道自己“為人情所患”時,“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具以情告”。陸云的一番話,使他痛改前非,自勉自勵,“終為忠臣孝子”。文章借陸云的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陸云說:“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這個道理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文章剪裁得體,詳略得當,不事雕琢,敘事簡練,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二、設計依據(jù):

      1、教學理念依據(jù):新的教學理念注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探討性、創(chuàng)造性;學習方式要靈活、多樣,突出實踐創(chuàng)新。

      2、教學大綱依據(jù):語文教學《新大綱》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3、課文依據(jù):本文雖然是一篇自讀課文,但語言文字對初二學生有一定困難。文中的主人公形象鮮明生動,周處的年齡與學生差距不大,雖然少年時危害鄉(xiāng)里,但后來改過自新,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對學生很有教育意義。文中所講道理對學生很有啟發(fā)。課文故事性強,剪裁得體、詳略得當。是學生進行復述故事、口頭作文訓練,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的好材料。

      4、學生依據(jù):初二學生正處于少年時期,雖沒有像周處那樣兇強俠氣,但也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相仿的年齡、相似的經(jīng)歷、相同的無知,會使學生很容易走進周處的生活和感情世界。周處的勇于改過自新,會使學生受到很多的啟發(fā)和教育。學生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內(nèi)容:

      1、了解《世說新語》的主要內(nèi)容及作者。

      2、朗讀、翻譯課文,理解內(nèi)容,復述故事情節(jié)。

      3、分析周處的性格,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

      4、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

      5、、由周處改過自新聯(lián)想自己,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四、課 型:

      自讀課、活動實踐課

      五、課 時:

      二課時。

      六、教學策略: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增加說和寫的訓練,進行課型創(chuàng)新、教法創(chuàng)新。

      2、第一課時,讓學生多讀,在朗讀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

      3、第二課時,讓學生多說、多寫,用說和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創(chuàng)造。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介紹作品,導入新課。

      我國南北朝時宋朝的劉義慶,寫了一部志人小說《世說新語》,這部書記錄了從漢末到東晉士大夫階層的遺聞軼事,反映了當時社會一些上層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況,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雛形。

      周處是晉朝人,據(jù)《晉書·周處傳》記載,周處在做御史中丞時,糾察彈劾官員的錯誤,即使皇親國戚也不避諱。氐人齊萬年造反,朝廷派周處出戰(zhàn)。有人知道周處有去無還,勸他以母親年老為由,不去出戰(zhàn)。周處說:“忠孝之道,安得兩全?”后來,周處孤軍深入,斬敵甚多,弦絕箭盡,臨危不退,壯烈犧牲。就是這樣一個剛直不阿、戰(zhàn)死沙場的國家棟梁,在少年時期卻曾是一個被鄉(xiāng)人憎恨的禍害。《周處》一文用極富傳奇色彩的筆調(diào),記敘了一個知錯改過的少年周處形象。

      二、朗讀

      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讀課文。

      要求:動口、動手。

      (1)讀第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老師糾正讀音中的錯誤。

      (2)老師糾正錯誤之后,學生讀第2遍。

      (3)課文中要認讀、掌握的字音有:(出示幻燈膠片一)

      處 狹 蛟 冀 蹉 跎 彰 橫 說

      (4)注意下列詞語的意思:(出示幻燈膠片二)

      兇強狹氣 并皆 尤劇 更相 蹉跎 令名 改勵 彰 冀

      (5)揣摩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出示幻燈膠片三)

      為鄉(xiāng)里所患 或說處殺虎斬蛟 始知為人情所患

      終為忠臣孝子 蛟或浮或沉 人患志之不立

      (6)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注意朗讀停頓。

      (7)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出示幻燈膠片四)

      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貴朝聞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說處殺虎斬蛟

      (8)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三、譯讀

      (1)結合注釋,自讀自譯。

      (2)學生質(zhì)疑,問課文中不懂的內(nèi)容。

      (3)老師集中答疑,指導翻譯下列句子:(出示幻燈膠片五)

      A、周處年少時,兇強狹氣,為鄉(xiāng)里所患。

      (“為……所……”,被動句式,“為鄉(xiāng)里所患”,就是“被本鄉(xiāng)的人認為是禍害。”)

      B、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為官地稱呼陸機、陸云。“具以情告”就是“以情具告”的倒置。)

      C、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朝聞夕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早晨聽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無遺憾,形容對真理的渴望。可直譯為“古人以朝聞夕死為貴”,或意譯為“古人很看重‘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種追求。”)

      D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耶?

      (這個句子中間省略了一層意思:“若已立志”,翻譯時應補上。)

      (4)女生讀課文,男生說譯文。

      (5)男生讀課文,女生說譯文。【(4)、(5)掀起課堂第一次高潮。】

      (6)齊聲表情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7)指名復述故事情節(jié)。

      (8)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掀起課堂第二次高潮。】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入

      二、研讀

      1、指名朗讀后,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是怎樣寫周處在鄉(xiāng)里危害之大的。

      明確:首先用概括的語言直接敘述,“周處年少,兇強狹氣,為鄉(xiāng)里所患。”接著將周處與蛟、虎并稱,“義興人謂為三橫”,并特別點名周處“尤劇”。這充分說明了周處在鄉(xiāng)里危害之大。

      (2)課文結尾寫周處同陸云的談話,有何用意。

      明確:用意有三:一是說明周處已有悔改之意,二是說明周處改過自新的重要原因是接受了陸云的勸告,三是借此闡述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

      2、討論:【掀起課堂第一次高潮。】

      (1)說說周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怎樣看待周處的“兇強狹氣”?如何全面地評價周處?

      (3)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以上三個問題,讓學生自由暢談,老師適當點評。)

      (4)課文在剪裁、敘事方面有何特點?

      明確:剪裁得體、詳略得當,不事雕琢、敘事簡練。

      三、遷移創(chuàng)造。

      1、片段描寫。

      要求:根據(jù)提示,選擇其一,展開想象,寫一個片段。提示如下:

      (1)周處如何危害鄉(xiāng)里?

      (2)周處怎樣與老虎展開搏殺?

      (3)鄉(xiāng)里人以為周處已死,互相慶賀的具體場面。

      2、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掀起課堂第二次高潮。】

      3、改寫課文。

      要求:既要尊重原文的基本情節(jié),又不能拘泥于原文,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和想象,用現(xiàn)代漢語把課文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4、指名寫得好的男女同學各一人在班上交流,其余課下交流。

      5、口頭作文。【掀起課堂第三次高潮。】

      承認錯誤是需要勇氣的,你有沒有犯過錯誤?請向同學說說你的故事。

      (1)先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后自由發(fā)言。

      (2)老師激勵、點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以《勇氣》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附、板書設計:

      周 處

      劉義慶

      危害鄉(xiāng)里

      兇強俠氣

      殺虎斬蛟

      少年周處

      有改意、尋二陸

      改過自新

      聽勸告、遂改勵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認識生字詞,初讀課文,把握敘述層次及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空城計"是怎么一回事

      教學難點:感情諸葛亮這一光輝歷史人物形象及作者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有←段蘭國鼎立的時期嗎?老師知道你們特別愛讀書,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崇拜的三國人物?

      (學生自由發(fā)言:周瑜、張飛、曹操、諸葛亮……)

      2、.的'確,東漢末年是一個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期。智慧、膽識尤為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篇表現(xiàn)人物超常膽識、智慧的課文,即選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計》。

      (板書課題:空城計)

      3、空城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練習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4.試一試,這些生詞你能讀準確嗎?(學生輪讀)

      課件出示生詞:魏國諸葛亮抵抗兵卒掃帚吩咐疑惑撤退丞相埋伏心驚膽戰(zhàn)塵士飛揚輕松自得迷惑

      二、自讀自悟,小組交流

      1.同桌每人→自然段輪讀,互相檢查二F朗讀情況。

      2.同學們能夠把課文讀通順了。

      下面,我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在不懂之處,做上記號。(學生自主閱讀)

      3.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組交流)

      4.下面我們就請各小組匯報→下,你們讀懂了什么?

      匯報要點:

      (1)課文主要內(nèi)容。

      (2)課文的敘述順序。(起因一一經(jīng)過一一結果一一揭秘)

      (3)一些重點詞語的含義。(疑惑、心驚膽戰(zhàn)、塵土飛揚……)

      (4)對人物的初步評價。(諸葛亮遇事冷靜,有膽有謀;司馬豁謹慎等)

      5.提出不懂的問題,在深人學習中解決。

      6.小結:同學們讀書非常認真,老師相信,這些問題在你們深入讀書中會自己找到答案的。

      三、深入讀書,討論交流

      1.出示閱讀要求。

      (1)諸葛亮是在怎樣的情況,想到用計的?

      (2)"空城計"具體是怎么回事?

      (3)結果如何?

      (4)諸葛亮怎么想到用此計的?

      2.圍繞"閱讀要求",默讀課文。找到相關段落和重點語句,組內(nèi)交流,準備下節(jié)課,在全班交流。

      四、識記生字,抄寫生詞

      板書設計:

      24空城計

      諸葛亮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新偏旁:提土旁、雙人旁、夕字旁。

      2.學會7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很多”、“到了”練習說話。

      3.繼續(xù)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看懂圖意,通過看圖學文,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原因,從而教育學生在向別人學習的時候,要動腦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繼續(xù)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看懂圖意。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道理。

      3.識字、寫字。

      4.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圖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節(jié)卡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繼續(xù)學習看圖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圖的意思,并能把幾幅圖聯(lián)系起來看,理解圖意。

      (二)圖文結合,能正確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看幾幅有聯(lián)系的圖畫的方法,理解圖意。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8 小貓種魚

      讀題,解題。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從題目上看講了誰的事?講了小貓的什么事?小貓種魚,能長出魚嗎?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看圖、學習課文。

      (二)指導看圖一、圖二,初讀課文。

      1.這課書中有幾幅圖?哪兩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第三幅圖和第四幅圖畫的是同一個人的.事)

      2.出示圖一,這幅圖上畫的是誰?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種玉米)

      (1)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是在種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著小盆往地里撒種;③從第二幅看見長熟的玉米)

      (2)什么季節(jié)撒種?(春季撒種)

      (3)用一句話說出這幅圖的意思來。(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種子)

      3.出示圖二,這幅圖上畫的是誰?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節(jié)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種的玉米長得怎樣?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話把這幅圖的意思說出來嗎?(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現(xiàn)在看看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有什么關系?(第一幅圖講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種子,第二幅圖講阿姨種的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這位阿姨是什么人?(農(nóng)民)

      (2)練習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學生自己練習,同桌互相說)

      (農(nóng)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種子,玉米長得很壯,到了秋天農(nóng)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哪個自然段是講的這兩幅圖的事。(第1自然段)

      (1)學生自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能連成句子。

      (2)指名讀,齊讀。

      (三)指導看圖三、圖四,初讀課文。

      1.出示圖三,問,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農(nóng)民叔叔在種花生)

      2.你從什么地方看出農(nóng)民叔叔是在種花生呢?(①農(nóng)民叔叔用鋤頭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著種子;③從第二幅圖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種花生)

      3.什么季節(jié)種花生?什么季節(jié)花生成熟了?(春季種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農(nóng)民叔叔種的花生長得怎樣,收得多不多?(長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講的是這兩幅圖的事?自己練習讀一讀。

      (1)學生自己練讀,讀準音字,連成句子。

      (2)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五,初讀課文。

      1.出示圖五,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小貓種魚)

      2.小貓現(xiàn)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貓把魚種到坑里,坐在坑邊想,到了秋天他會收到一大筐的魚)

      3.讀第3自然段課文。

      (1)學生自己練習,同桌互相練讀。

      (2)教師指名讀。

      (五)讀全文,自己小聲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結合,學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詞義。

      (二)知道小貓的錯誤是:看別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動腦筋,把事情做壞了。

      (三)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練背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圖文結合,讀懂課文內(nèi)容,明白小貓為什么會做錯事的道理。

      (二)練背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讀詞語卡片:種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詞義。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學習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表述圖畫的意思的。

      2.學習第1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了誰的事?

      (2)讀讀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圖的事?(指名讀)告訴學生這叫前半句話。

      (3)前半句講了誰?(農(nóng)民)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種在地里)師述:前半句告訴我們誰、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

      ①“種”在這是什么意思?看圖說一說。(翻土、挖溝、播種、蓋土)板書:種

      ②農(nóng)民把什么種在地里了?(玉米)

      ③種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樣的東西?(種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書:玉米

      ④讀讀前半句。

      (4)讀一讀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說的是誰?怎么樣了。(農(nóng)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課文里有“農(nóng)民”兩個字嗎?(這是半句話,跟前半句合起來是一句話,前半句話里有誰(農(nóng)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著說的,說的還是他<農(nóng)民>)

      ②后半句講的是在什么季節(jié),誰收到了什么。板書: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圖說說。(“很多”在圖上畫的筐里玉米已經(jīng)裝得滿滿的了,地里的玉米桿上還長著許多沒有掰下來的)

      師述:在春天播下種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許多的玉米,農(nóng)民心情怎么樣?

      (5)讀一讀第1自然段,讀出農(nóng)民的高興心情來。

      (6)練習背誦。

      ①根據(jù)問題練習背誦。

      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的誰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收了什么?這種背誦形式與填空背誦一樣,但是難度比填空背誦大。

      ②根據(jù)板書練習背誦。

      農(nóng)民種玉米收玉米

      這種背誦形式比上述兩種都難一些。

      3.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自讀課文。

      (2)看圖,讀文,回答問題。

      ①第2自然段與哪兩幅圖相對應?

      ②這段話中有哪些詞語與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與“玉米”)

      ③前半句講了誰?在干什么?(讀文自己說說)在什么時間種花生?

      板書:農(nóng)民種花生

      ④農(nóng)民怎樣種花生?(進一步理解:“種”字)

      ⑤后半句講的誰?到了什么時間?收到了什么?

      板書: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農(nóng)民怎樣收花生?(看圖說說)

      ⑦讀全句話,問:句子中的兩個“花生”各指什么說的?(農(nóng)民種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種的是種子,收的是果實。

      ⑧農(nóng)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圖說說怎樣多?(農(nóng)民叔叔身邊的筐里裝滿了花生果,地里還有很多沒有刨出來的)

      ⑨讀課文,讀出農(nóng)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悅心情。

      4.練習背誦課文。

      (1)第1自然段會背了,這個自然段只要把“花生”這一詞語換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總結兩段,讀課文,回答問題。

      (1)農(nóng)民在什么時間,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能收到什么?

      (2)農(nóng)民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種—秋收)

      6.學習第3自然段。

      (1)讀課文,想想這段有幾句話?講的是誰的事?什么事?哪幅圖與這段話對應?

      (2)讀第1句話,回答問題。

      ①小貓看見了什么?(看到農(nóng)民春天種下種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實)

      ②所以小貓就怎么做了?(把小魚種在地里)

      ③小貓為什么要把小魚種在地里呢?(因為他看到農(nóng)民春天種了種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實,他也想種上小魚,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魚)讀熟第1句話。

      (3)讀第2句話,這句話講了小貓的想法,他是怎樣想的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確定不變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貓確信自己的想法肯定會實現(xiàn))讀第2句話。

      (5)問:小貓能收到很多小魚嗎?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種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魚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嗎?

      ③小魚怎樣繁殖?

      師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種在地里能發(fā)芽、長大、開花、結果。小魚是動物,它生活在水中,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嫞銈兿氩幌肟匆豢茨兀浚ǔ鍪緢D畫)仔細觀察一下,圖上畫了什么?

      師:你們看,水中橋的影子多美呀!你們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師:有一個小朋友,他給水中的橋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影子橋”,(師板書課題:影子橋。)

      二、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師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范讀課文,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你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下面我們打開書,自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是怎樣描述影子橋的?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認識的字,并多讀幾遍。

      3.同桌互相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4.學生再次認真讀課文。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積極回答:我知道書中小朋友家門前橋的樣子啦!我知道這座橋有很長時間了。)

      四、深入感悟,交流感受。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兩遍,并在小組中讀一讀,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理解及朗讀。

      (1)聽學生讀到“這橋很老了,是爺爺?shù)?爺爺那時候修的這句時,教師啟發(fā):“老”

      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怎樣讀才能讀出這座橋的古老?師指導朗讀。

      (2)聽學生讀到“站在橋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五顏六色的小石子,還有好多好多的小魚游來游去。”一句時,教師指導喜歡這一句的同學一起美美地讀,引導學生注意邊讀邊想象文中的畫面。

      (3)學生讀到“風兒吹來,水面好像奶奶的臉,起了好多好多的皺紋”這一句時,啟發(fā)學生:小朋友為什么會想到奶奶的臉?拓展,請同學們想像一下,風兒吹來,水面還好像什么?

      (4)當學生讀到“我明白了,石拱橋為什么待在這兒,他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喲!”一句時,教師相機啟發(fā):大家想一想,石拱橋還可能在干什么呢?

      (5)當學生讀到“影子橋上的魚兒你追我逐,多快樂。它們一忽兒躥上橋面,一忽兒又跳進水里。它們是在藏貓貓吧?”師啟發(fā):魚兒怎么會在“橋上”追來逐去呢?

      師指導“躥”上橋面的“躥”換一個詞怎么說?(跳)

      引導比較“躥”和“跳”的不同。

      指導輕聲讀這段。“一忽兒”“一忽兒”還可以換成什么?

      師啟發(fā):大家想一想,魚兒們還可能干什么呢?

      (6)當學生讀到“我愛影子橋。我不喜歡別人來這兒釣魚。只要有人來釣魚,我不是向水里拋石子,就是大聲吆喝。”這句時,啟發(fā):什么叫“吆喝”?小朋友為什么會那樣做?

      3.師: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學生提問題,找人幫助解決。)

      五、拓展說話,發(fā)揮想像。

      師:同學們,白天的影子橋多美呀!可夜晚的影子橋更美。

      讓學生閉上雙眼,老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描述:夜晚,一輪圓盤似的月亮升起來了,月光灑在河面上,河水泛著銀色的光芒,月亮似乎怕影子橋寂寞,也來陪伴她了。周圍安靜極了,只聽見蟋蟀在唱歌,在樹叢中,偶爾有一絲亮光,啊!是螢火蟲打著燈籠游戲呢?

      音樂嘎然而止,啟發(fā)學生描述想象中的美景。

      六、讓學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讀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飲酒》教案01-12

    語文閱讀教案02-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