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用彩繩進行繞貼作畫。
2、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3、增強幼兒相互間的協作意識。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激發幼兒喜歡畫、愿意的畫的活動興趣。
活動準備:
彩條若干、膠水、白紙每幼兒一份,小簍子每組一個,抹布每組2—3塊、范畫2副。
活動過程:
一、欣賞范畫提問,引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1、你們知道這兩幅漂亮的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彩繩)
2、大家想不想也學著用彩繩來做一副漂亮的畫呢?
二、相互合作,做彩繩讓兩位幼兒各拉住彩條的一端,向相反的方向扭動后拉直即成。
三、老師進行示范講解
1、首先,用鉛筆在白紙上勾勒出自己想象繞貼物體的輪廓(盡量大大些、簡單些)
2、講解繞貼的兩種方法
1)、圓形物:將彩繩一頭牢牢粘貼在圓心,然后用手按住,由內向外一圈一圈地進行繞貼。
2)、三角形物:將彩繩一頭粘貼在三角形的頂點處,然后由外向內進行繞貼,每個角都必須按緊。
四、幼兒作業,老師巡回指導
1、要求幼兒繞貼時盡量平整,注意保持作品及桌面的`整潔。
2、鼓勵幼兒大膽的進行想象。
3、對個別幼兒給予一定的幫助指導。
五、教師、幼兒共同評價
對想象豐富,作品清潔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特別對構思、新穎的幼兒給予贊揚。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都比較的自我,缺乏與同伴的協調、合作的能力。我設計這個美術活動,不僅讓幼兒學會一種新的美術技巧,更重要的是想幼兒通過這個活動增強與同伴的協調合作意識并享受合作帶來的快樂。這也是整個活動的難點部分,活動的重點是教學會繞貼作畫技能,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在活動開始的引導環節較好的達到了預期目的。在對范畫欣賞中,幼兒很快就被這一新穎的美術材料吸引了,對于自己動手制作是迫不及待,較好的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但在每兩位幼兒合作各拉住彩條的一端,向相反的方向扭動拉直制作彩繩的過程中,幼兒間的相互協調還是不夠的好,要么是方向協調不好,要么是比較的松垮,感到比較的困難,大多數的幼兒需要老師的幫助指導才能完成。導致了這一環節花費的時間較多。延長了整個活動的時間。幼兒對繞貼作畫技能掌握的不錯,老師提醒和要求盡量把物體畫大些,畫簡單些,幼兒構圖中能大膽的想象并表現,作品透露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真的挺出乎我的意料的。
通過對活動的反思我覺得整個活動的節奏把握的不是很好,時間偏長力了些,在一個活動中讓幼兒首次接觸做彩繩并完成繞貼畫,可能難度大了些,如果把彩繩的制作放在活動準備中就完成,可能效果該會更好些。美術活動中良好的常規習慣養成還需要加強,活動后能夠自覺的收拾和整理材料。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鳳崗是一座具有濃郁客僑文化氣息的城鎮,部分碉樓、排屋等別具特色建筑至今保存完整,如何利用鄉土文化、自然景觀等實施幼兒美術教育,發展幼兒的創作能力及表現美、感受美的能力,從而激發幼兒對家鄉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以實現幼兒多元化發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課題。碉樓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歷史,見證了鳳崗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將這一特色建筑作為本次課題研究內容,開展美術活動,既能聯系生活實際,又能讓幼兒了解當地社會是美術教育的最好契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碉樓的由來及具有代表性的雕樓特色。
2.激發幼兒對家鄉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
3.在欣賞中學習地方古民居的藝術特色;在探究中,用造型手段表現碉樓。
活動準備:
1.大紙板、雙面膠、剪刀、鉛筆、尺子、白紙、訂書機等2.幼兒已參觀鳳崗觀合樓,東升樓等
活動過程:
1.講解碉樓的背景,觀看有代表性碉樓圖片
2.觀看手工制作的完整的碉樓
3.幼兒觀看PPT,師講解制作過程
4.幼兒分工合作與家長一起制作碉樓,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交流,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教師與家長、孩子們一起互動的美術創意活動。活動前我們組織過一次外出實踐,我們引導小朋友們細心觀察,初步了解了觀合樓的歷史背景和用途,激發小朋友對家鄉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他們感受美的能力,進而產生創作的欲望。
活動開始講述了碉樓的來由及簡短介紹,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展示鳳崗碉樓圖片,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講解過程中我不斷提問,啟發、引導幼兒探究和觀察。這種互動充分引導幼兒發言,活躍思維,營造出一個好的活動氛圍,培養良好的探究和觀察習慣,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活動的高潮主要通過幻燈片介紹如何充分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制作碉樓及制作步驟、要點。制作中教師引導,家長參與指導,小朋友創作。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們非常投入,孩子們圍在爸爸媽媽的身邊一會遞剪刀,一會粘,當起了稱職的"小幫手",整個活動場面熱鬧、溫馨,其樂融融。家長和孩子們利用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運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親子之間的親密合作,制作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活動使幼兒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合作與交往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家長在參觀和參與幼兒的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幼兒教育的觀念,從中對自己如何教育孩子得到啟發。家長和孩子都感受到了親子合作共同創作的樂趣,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交流,提高了的動手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以很充分的表現,并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通過創作啟發幼兒如何表現美,將鄉情感觸體現于創作表現之中。
這次活動以其生動、活潑、有效、實用的教育形式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也給家長們提供更多和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增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集體活動中團結、協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親子活動"也為幼兒園與家庭之間建立起一座互動、信任的交流橋梁。通過這座橋梁給老師與家長之間創造了一個增強認識的機會,使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給予積極的配合。這次活動的開展是幼兒園教育的延伸,有效的增進家園合力,共促幼兒健康成長。活動中當然還有很多不足,需要進一步學習改進,提高個人素質,讓活動更有效果。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根據需要選擇不同質量的紙張,用折、撕、貼、畫的形式來塑造小魚的基本形象。
2、讓幼兒感受在集體操作中的成就感,感受把小魚送回大海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長形白色卡紙(做大海背景用)、藍色顏料、抹布、彩紙、報紙、刷子人手一把、黑筆、膠棒人手一支。
2、錄音機、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小小粉刷匠"的游戲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請小朋友來做小小粉刷匠,一起把白色的長形紙刷上漂亮的顏色。
二、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塑造小魚。
1、粉刷匠們真能干,刷的'真漂亮,這藍藍的一片像什么?(大海)可現在大海太安靜了,我們讓大海變得熱鬧起來,可以怎么做?(引導幼兒制作小魚)
我們來做一些小魚放到大海里吧。可以怎么用什么方法呢?(畫)
2、新授:制作圓形小魚。
今天我們用一種特別的方法,不用畫的方法,而是撕。
幼兒一起觀察小魚的特征。老師示范撕小魚,先對折紙,沿紙的外圈折一個半圓,打開后成一個圓形,用膠棒粘貼,添畫上眼睛,完成后"送"到大海里。
3、幼兒嘗試制作。
4、引導幼兒嘗試撕橢圓形的魚。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表揚有創意的小朋友。
三、評價活動。
組織幼兒共同欣賞大海,現在大海里變得又漂亮又熱鬧,請你找出最喜歡的小魚。
活動延伸:
我們還可以讓大海變得更熱鬧呢,還可以添上什么?(其他海里的動物)下次活動中再來豐富。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體驗大膽創作的樂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嘗試用豐富的線條和色彩進行表現。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繪畫工具:記號筆、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啟發幼兒想象,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畫畫嗎?老師也非常喜歡,你們看我畫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課件,初步感受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
師:我覺得以前畫畫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隨意畫。我在這幅畫的上面添加了一條曲線,再畫上一條曲線和它相交,圖的中間畫一些弧線、圓圈,下面畫一條折線,看,一幅畫就畫好了。
3.欣賞思考,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將抽象的圖形、線相應的事物聯系起來。
(1)提問:你們從這幅畫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課件,展示從畫中聯想到的事物。
4.演示課件,隱性示范,幫助幼兒掌握畫線條的要點,進一步展現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
(1)出現有基本形狀的畫面,這幅圖畫什么?在上面添加線條,可以是曲線,可以是折線、圓圈。
(2)教師強調要點:從基本形狀出發,根據自己的意愿添加線條,這些線條可以交織在一起,但線條不能太多太密,塊面可以大一些。
(3)你們從這幅畫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飛馬,我就給飛馬涂上各種美麗的顏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鷹,就給老鷹涂上顏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5.幼兒創作。
(1)教師提出要求。記住,畫的時候,想怎么畫線條就怎么畫,畫好線條后,看看你們畫的線條里藏著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運用線條進行作畫,引導能力較強的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想象,豐富畫面。
6.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快樂。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畫了些什么。
(2)請幼兒講述別人的作品。
活動反思:
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能按步驟去授課,學生進行探討、發言,各步驟學生也積極配合,各教學目標均能順利完成,即本公開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在授課的過程中各種問題仍不容忽視、
首先是留給學生讀的時間不足。雖然課前讓學生預習過,但課堂讓學生閱讀時間顯得倉促,問題提出后,還不到幾分鐘因有學生舉手,就進行了問題的解答階段,讓其他學生中斷了閱讀思考。朗讀的成分也比較少,應該在重點段或精彩段安排學生集體朗讀一下。
其次是知識的遷移拓展做得不夠。本次的公開課可以說就文說文,沒有把課內的知識遷移到課外,或者說沒有把課文編入的'課本的意圖明確給學生,學生沒有從中得到啟示,應該讓學生從該課文的學習中得到某種收獲。
其三,課堂練得不夠。除了在課堂上讓發言回答外,還應該在寫方面體現一下。語文課的完整內容應該在學生的聽所讀寫下功夫,就像剛才說的朗讀不夠,同樣寫也被忽略了。
最后反饋方面也需要加強,應該在課堂上設置諸如選擇一類的練習以競答方式,來讓學生反饋這節課學習掌握的情況。
問題當然還存在很多,敬請各位給予指點。
小百科:色塊,顏色塊,在軟件中用來設置顏色的方塊。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表現不同人物的技能。
2.體驗想像未來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畫紙人手一張,油畫棒,勾線筆活動過程:
一、聯想談話。
1.指導語:你長大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你想變成什么樣子?)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為什么?你會穿怎樣的服裝,工作的地方會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各種職業人物的照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服裝及他們周圍的環境,說說他們是干什么工作的?
(2)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職業特征。重點講解職業特征較突出的。如:醫生、解放軍等。
二、討論要點。
師:未來的你發型是什么樣的?會穿什么樣的服裝?有什么標志?會怎么做事?
(請幼兒討論)三、幼兒繪畫。
1.突出未來的."我"的主體形象。
2.大膽選用多種色彩表現合適的背景,涂色均勻。
3.教師巡回指導,肯定幼兒的獨特表現。
四、相互交流、欣賞和鼓勵。
1.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請幼兒猜猜:"同伴長大后在做什么?"
2.互相肯定和鼓勵,從中獲得喜悅。
結束:小朋友都把自己長大的樣子畫出來了,我們小朋友只有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各種花紋有序的組合表現魚身的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引導幼兒學習用油畫棒進行簡單的套色運用。
3、培養幼兒仔細、有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教學
ppt、范畫、雙面膠、剪刀、黑色水彩筆人手一只、油畫棒、彩色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海底世界、海洋館)有誰去過海洋館,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各種海洋生物的表演)
2、海洋館里有各種各樣的魚,這些魚身上的花紋是怎樣的?(有全是點的,波浪線的`,方塊的……)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畫出相應的花紋。
二、觀察了解線條畫的特點。
(出示魚的輪廓)
師:剛剛我們說了很多種花紋,現在我們給這條魚穿上漂亮的衣服,讓它變成一條漂亮的魚。
1、小朋友們,
你們想給這條魚畫上什么花紋呢?
(幼兒說一種,教師在魚身上畫一種)
小結:原來這些簡單的點、線、面也能組合成一幅看上去復雜又美麗的畫。
2、今天這條魚呀,不僅很漂亮,還會發光呢。
三、示范介紹發光原理。
1、教師示范讓魚發光的方法。
2、請幼兒說一說使魚發光的秘密。
四、提出要求幼兒作畫。
1、先把魚的主體勾勒出來。
2、運用點、線、面來裝飾,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現問題可請幼兒互相觀察發現,同時鑒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3、提醒幼兒作畫完畢后在魚的周圍畫上發光圈,凸現魚的整體。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1、請幼兒將畫好的魚沿魚的輪廓剪下來,貼到老師的海底世界里。
2、你最喜歡哪條魚?為什么?
六、珍惜保護海洋生物。
今天,我們觀看了很多漂亮的魚,也自己制作了一些會發光的魚。
可是現在,這些漂亮的魚在不斷的減少,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遭到了人類的破壞。
小朋友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保護海洋生物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表現“發光的魚”。能用幾何圖和線條畫出簡單的魚,并用色彩進行裝飾,活動很成功。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大班通用 大班美術教案09-21
大班美術教案11-17
(經典)大班美術教案08-22
[經典]大班美術教案08-15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10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27
【經典】大班美術教案07-24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24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20
大班美術教案(經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