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

    時間:2023-02-11 12:49:1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5篇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理清各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能夠應用面積計算公式,熟練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組合圖形的面積。

      3、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熟練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及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磁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想一想,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對第五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2、在小組內說一說,你學會了什么?

      二、知識梳理,形成網絡

      1、復習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1)老師分別出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讓學生說一說各個圖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老師根據學生所說,演示轉化過程,形成如教材96頁的板書。

     。2)從整理圖中能看出各種圖形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回答后老師簡要小結。

      2、練一練:

      老師出示下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核對。

      選擇條件分別計算下列各圖形的面積。

      3、師:剛才復習的是基本圖形的面積,而由幾個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叫什么?

      出示第96頁的第2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集體核對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幾種方法。

      學生可能會想到下面幾種方法。

      比較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三、應用拓展

      1、練習十九第1題。

      (1)讓學生審題,說一說解題步驟。

     。2)獨立完成。

      (3)小組交流,說一說你的發現。

     。4)全班交流。

      師小結:幾個圖形都在兩條平行線之間,說明它們的高是相等的,在高相等的條件下,面積不等,說明它們的高都不等。

      2、練習十九第4題。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第1小題,集體核對。

      (2)出示第2小題,讓學生思考:能剪幾棵這樣的小樹要考慮什么因素?能不能用紙的面積除以樹的面積?

      想一想該如何擺放小樹?讓學生在草稿本上畫一畫示意圖。

      集體訂正,展示。

      四、小結:說一說今天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課堂作業:練習十九第2、3題。

      課后反思:

      視覺沖擊波

      隨著圣誕節的臨近,美麗的對稱圖形——圣誕樹給今天的數學課堂帶來了一絲節日的氣息。這美麗的圖案會給數學課帶來什么呢?

      1、紛繁數據的視覺沖擊波

      教材97頁第4題在僅僅只有12平方厘米的圖示中共出現16個數據,可謂是場數據“盛宴”。這些紛繁的數據造成的強力視覺沖擊波使學生們個個頭昏眼花。雖然大家從圖中清晰可辨圣誕樹的面積被分成就是求三角形、兩個梯形和一個長方形面積,但在實際求組合圖形面積過程中他們就是被這些數據“纏繞”,無法“解脫”。全班在規定的時間內僅5人列式計算正確。

      沖擊波主要干擾到所有圖形底的長度。無論是三角形的底,還是梯形的上下底都是學生易混易錯之處。看來下次再教時,可利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勾畫不同的圖形,這樣不僅能增強視覺效果,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2、圖案“海洋”的視覺沖擊波

      第4題第2小題與練習第3題要求不同。第3題只要求出“大約”結果即可,而第4題卻不能簡單地用手工紙的面積除以小樹的面積,它需要考慮實際的排列情況。教學伊始,我是通過畫簡單示意圖的方式帶領學生通過邏輯推理來解決。大家共想到兩種剪法:一種是將圣誕樹豎著依次排列共可剪5棵;另一種是將圣誕樹橫著依次排列,每排3棵,可剪2排,所以共可以剪6棵。在此基礎再想有所突破就難了。此時,我順勢出示課前按標準尺寸剪好的“圣誕樹”與手工紙框架圖,請學生上臺邊展示并驗證剛才的發現。通過實際操作許多學生都從第二種剪法找到突破口,“見縫插針”地將樹的`棵數由6提高到了8。喜悅的心情在同學們心中傳播,“還能剪出更多樹嗎?”的想法一直縈繞在大家的腦中。

      學生中有人(魏紫瑞)指出按第3題的解法,這張紙大約可以剪出9棵這樣的樹。真的能行嗎?《教學用書》中指明最多只能剪8棵呀!可這群孩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多久就有一名學生(王菁)最先“插樹”成功。(如圖)

      通過驗證8+8+2+3=21厘米,這種擺放正好充分利用了紙的寬度,擺放成功。班上立即掌聲雷動,這自發的掌聲不僅僅是對她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她敢于挑戰權威精神的贊揚。同學們的研究熱情此時達到沸點,一發不可收拾。9棵可行,那么10棵還能行嗎?這時,我已經是欲罷不能。多名學生上臺嘗試后發現如果按正規擺法會“缺胳膊少腿”,但他們嘗試將樹斜著放在空隙中時再次成功。這次我無法通過計算來驗證是否合理了。

      欣賞著圖案“海洋”帶來的視覺沖擊,使我情不自禁地回味起同學們的精彩發現,我眼仍舊浮現出他們一張張成功后的笑臉,我深深地被這雖然色彩單調卻凝聚著學生智慧的圖案所折服。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2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共有“五個板塊”的內容: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小數與單位換算和小數的近似數,其中小數的意義的理解是本單元的關鍵。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而且知識點比較散,所以這一單元的復習有一定的難度。

      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情況,筆者出了相應的前測卷,了解了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前測分析,發現:本單元知識學生的錯誤主要集中在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近似數和小數與單位換算這三塊內容,其中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很不樂觀,情況如下:

      圖1第一幅圖的錯誤率居然達到了25、53%,第二幅圖的錯誤率是36、17%,圖2的錯誤率也是25、53%。圖1第一幅圖和圖2的錯誤率是我沒有預想到的,測試前我以為這樣的基本的題、常見的題,學生的掌握情況會比較好,但是前測的結果讓我吃了一驚。圖1第一幅圖錯誤的學生大部分填了1、4,第二幅圖大部分填了0、3。細細分析圖1這么高的錯誤率,我們會發現:學生只是關注到了涂色部分的份數而沒有關注到分成的總份數,實質上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沒有真正地理解。至于圖2,我發現學生說不出1到2這一大段表示多少,也就是說學生對這樣的題學生沒有真正地理解后去做,有些無從下手。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知識系統地整理和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知識,溝通小數和分數、小數和整數之間的聯系,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2、通過介紹0.3、分析錯例、猜數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復習與整理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在學習中,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到表達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通過整理和練習,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難點:通過整理和練習,對知識的進一步領悟。

      教學預設:

      一、梳理知識

      1、回顧知識。

     。1)揭題: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出示課題: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2)引導回顧:回憶一下,這一單元我們學了哪些知識?

      根據生說師相機板貼知識點。

      2、整理知識。

     。1)提出問題:那現在我寫一個小數(板書:0.3),你能用學過的知識來介紹它嗎?

      (2)明確要求:在你的介紹中不出現這個數,但讓別人一聽就明白你在介紹它。(出示課件)

     。3)回答一生,理解要求

      評價:這樣的介紹符合要求嗎?

      (4)知識歸類:他用到了這兒的什么知識?

      3、獨立思考

     。5)思考:他是從意義的角度來介紹的,那還有不一樣的介紹嗎?

     。6)記錄:看來已經有很多同學想到了,別急,把你想到的記錄在學習單第1題的框里。

      學生記錄。

      師巡視并引導:想到一種的再想想還有沒有不同的介紹方法,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

     。7)匯報,根據生說師相機板書內容。

      預設:

     、僖饬x:3個0.1;畫圖;十分位上是3,個位是0等。

      ②大小比較:比0.2大比0.4小的一位小數。

     、坌迭c的移動規律:如3的小數點左移一位是幾。

     、芙茢担喝0.29保留一位小數。

     、輪挝粨Q算:如300千克等于幾噸。

      (8)總結:一個0.3大家居然想到了這么多,這是我們全班同學的智慧,把掌聲送給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0.3”,讓學生自主地對本單元知識進行梳理。這樣的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具有挑戰性的,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樣的學習任務,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在“思考介紹方法”和“匯報介紹方法”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享受到表達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

      二、查漏補缺

      1、過渡:剛才我們用一個0、3對這單元的知識進行了梳理,這節課除了梳理,我們還需要查漏補缺,我對你們的作業和練習情況進行了整理。猜一猜,我們班哪塊知識錯誤最多?(出示課件)

      2、根據生說,課件相機出示相應內容并分析。

      預設:

      (1)小數與單位換算。

     、俪鍪惧e例。

      ②說妙招:的確,這塊內容錯誤比較多。那做這類題目誰有妙招?

      學生總結方法,師板書。

      ③做一做:那讓我們用這個妙招一起來做一做這幾題。在學習單第2題的框里寫一寫過程。

     、軈R報,師相機書寫過程。

      (2)小數的近似數。

     、俪鍪惧e例。

      ②分析錯誤:這題錯誤稍微有點多,主要有兩種錯誤,(出示錯例)你能幫忙分析一下錯誤原因嗎?

      生分析原因。

     、垡龑Э偨Y:對于做這樣的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小數的性質與大小比較。

     、僬n件:恭喜你們,你們做得很棒!

      ②溝通聯系:同學們做得這么棒,這個問題肯定難不倒大家,那小數的大小比較跟整數的大小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弁澜涣鳎合牒玫母勒f一說。

     、軈R報。

     。4)小數點的移動規律。

     、僬n件:恭喜你們,你們做得很棒!

     、跍贤撓担盒迭c的移動規律其實我們早就用到過了,一起來看。

      出示題,做題,問: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5)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僬n件出示:找0、4題

     、趯W生判斷:圖2、

     、奂ひ桑簣D1為什么不可以?(0.04)圖3呢?(0.8)

     、芸偨Y:都涂了4格,為什么表示的小數卻不一樣?

      圖1得出4/100,圖2得出4/10,圖3:通過再分得到了8/10,所以這個4格其實表示的是0.8。所以我們不僅要看涂的份數,還要看分的總份數。

     、轀贤撓担耗菃栴}又來了,出示問題:小數和分數有著怎樣的聯系?

     、拮鲥e題:相信現在大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吧!這題應該是(1.04)這題呢?總份數不是10份的要先平均分成10份,是0.6。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根據學生錯誤情況,讓學生對本單元易混淆和出錯的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查漏補缺。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說出自己解題的思考過程,總結解題的方法,分析錯誤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維能力;讓學生溝通小數與整數、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優化。而且本環節讓學生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鞏固提升

      1、猜數。

     。1)大家學得這么棒,獎勵大家玩一個猜數的游戲,(出示課件:猜猜我心中想著幾)它就裝在這個信封里。

     。2)第一猜:給大家第一條信息:它在1與2之間(課件出示直線),會是幾呢?

      生猜。

      師:有多少種可能?(無數種)

     。3)第二猜:那再給你第二條信息:它保留一位小數約是1、7,可能是幾?

      生猜,師相機板書。

      師:那這個數最小是幾?

      最大是幾?(1、74,1、749……)(師板書)

      師:這些數都有可能嗎?為什么?(只要看百分位,跟后面的數沒關系。)

      師:那找得到這個最大的數嗎?(找不到)

      師:那有多少種可能?(無數種)

     。4)第三猜:那再給你一個信息:它是一個兩位小數。

      生猜,師判斷:大了,小了。

      (5)揭曉答案:1.66

      2、找位置。

     。1)那你能在這條線上找到1、66的位置嗎?

      (2)那要準確地找到它,誰有好方法?

      3、說關系。

     。1)出示1、0、1、0、01。

      (2)問:1、0、1、0、01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猜數”和“找位置”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對本單元知識進行綜合練習,加深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對小數的近似數、小數的大小比較等的認識,直觀地理解1、0、1、0、01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猜數”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近似數的取值范圍;在“找位置”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知“找小數位置”的步驟:先確定這個小數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再確定它在哪兩個相鄰的一位小數之間……感知“找小數位置”的方法:可以從左往右,也可以從右往左等!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是怎么復習的?對你以后的學習有什么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回顧這節課復習與整理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74650285750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742950228600意義和讀寫

      意義和讀寫

      板書(部分):

      63500057150

      742950114300性質和大小比較

      性質和大小比較

      74295025400小數點的移動規律

      小數點的移動規律

      768350273050單位換算

      單位換算

      768350203200近似數

      近似數

      教學反思:

      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且知識點比較散,對于這一單元的復習,怎樣對知識進行梳理?怎樣可以做到高效?怎樣能讓學生形成新的認知?通過對這一節課的研究,感悟到上好復習課,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去展開。

      1、制定任務,高效梳理。

      學習任務好比承載教學內容的“舟”,復習課學習任務的選擇要符合知識內在的邏輯,又要構建整體的學習框架!敖榻B0.3”這一任務無疑是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學生需喚醒所有有用的知識,這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個“0.3”,承載了本單元涉及的五塊內容,學生通過“介紹0.3”,一個單元的知識點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出來,高效地完成了本單元的知識梳理。

      2、基于學情,有效復習。

      復習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補缺,也就是說,要針對學生學習困難和錯誤進行復習。這一單元知識多又散,一節課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過前測,了解了學生的學情。

      小數的讀寫、性質與大小比較、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比較,這些內容學生基本上沒有問題,所以這節課中對這些內容的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如大小比較知識只是讓學生溝通了小數大小比較與整數大小比較的聯系;小數點的移動規律也只是讓學生溝通了跟以前知識之間的聯系。

      本節課的重點放在小數的意義、小數與單位換算、小數的近似數等內容上。如“找0.4”題,通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都涂了4格,表示的小數卻不一樣”,通過比較、分析、總結,讓學生感悟到“不僅要看涂的份數,還要看平均分成的總份數,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才能直接寫成小數”,從而進一步理解了小數的意義以及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又如“單位換算”這塊內容錯誤比較多,所以讓學生經歷了“說妙招——用妙招——說思路”這樣一個過程,幫助學生掌握這塊內容。

      這樣針對學生錯誤的復習過程,極大地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并有效地對本單元內容進行了復習。

      3、精選練習,合理拓展。

      復習課除了查漏補缺,還要使學生進一步地熟練技能、拓展思維,本節課的練習設計關注恰當的拓展性。如:有關“小數與近似數”的題學生常碰到如“一個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約是3.5,這個小數最大是(),最小是()”這樣的題,所以學生以為“近似數是3.5的數只有兩位小數這幾個數”。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猜“近似數是1.7的數”,通過找符合要求的最小數和最大數,讓學生從這種固定思維中走了出來,感悟到“近似數是1.7”的數有無數個,并初步感知近似數的取值范圍。又如:找1.66的位置,學生經歷了“說大概的位置——找確切位置”的過程,并在找確切位置的過程中,讓學生用“順著”和“倒著”等不同的方法來找,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3

      教學要求:

      1、學會看懂簡單的統計圖表,并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夠根據圖意寫出算式,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2-7= 12-4= 12-3= 14-8=

      16-9= 6+8=13-6= 14-5=

     。ㄈ帻R練,集體訂正)

      評講:16-9=?

      你是怎樣想的?

      二、計算

      17-8-3=9+4-6= 11-6+7=

      5+9-8=5+4+6=8+7-9=

     。ㄈ帻R練,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比一比

      奪紅旗,比一比,看哪個組能夠最先奪到紅旗

      要求:選出8個同學分成二組,進行接力賽。對于做得又對又快的組給予鼓勵。

      1、11-8= 12-6= 13-7= 14-9=

      2、12-7= 13-8= 11-6= 15-9=

      四、看圖

      電腦出示第4題的圖

      1、讓學生看圖,同桌互說圖意

      2、指名說圖意

      3、學生列式解答,并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說

      五、用數學

      電腦出示課本26頁第6題圖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農民伯伯今天收了7棵大白菜,14棵包菜,通過信息比較,我知道農民伯伯收的包菜比大白菜多,大白菜比包菜少。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很認真,獲得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F在請同學們根據你所獲得的信息,算一算“大白菜比包菜少幾棵?包菜比大白菜多幾棵?”

      你能解決圖中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六、思維拓展

      1、出示教材26頁第8題的情境圖。

      2、指學生說圖意。

      生:松樹16棵,柳樹9棵,白楊樹5棵。

      師:栽的松樹比柳樹多幾棵?找出松樹的棵數,在找出柳樹的棵數。用松樹的棵數減去柳樹的棵數。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4


      知識整理

      1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形成支識網絡。

      2我們學習哪些知識?用合適的方法把知識間聯系表示出來。匯報同學互相補充。

      復習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什么叫解比例?怎樣解比例,根據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關系?什么叫反比例的關系?

      什么叫比例尺?關系式是什么?

      基礎練習

      1填空

      六年級二班少先隊員的人數是六年級一班的8/9一班與二班人數比是( )。

      小圓的半徑是2厘米,大圓的半徑是3厘米。大圓和小圓的周長比是( )。

      甲乙兩數的比是5:3。乙數是60,甲數是( )。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26頁2、3題

      綜合練習

      1、 A×1/6=B×1/5 A:B=( ):( )

      2、9;3=36:12如果第三項減去12,那么第一項應減去多少?

      3用5、2、15、6四個數組成兩個比例( ):( )、( ):( )

      實踐與應用

      1、如果A=C/B那當( )一定時,( )和( )成正比例。當( )一定時,( )和( )成反比例。

      2、一塊直角三角形鋼板用1/200的比例尺畫在紙上,這兩條直角邊的和是5.4它們的比是5:4,這塊鋼板的實際面積是多少?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比例的`意義

      比例 比例的性質

      解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義

      正反比例的判斷方法

      比例應用題 正比例應用題

      反比例應用體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區分比和比例。

      2、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進行判斷。

      3、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5

      一教學內容

      和復習

      教材第101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及知識間的聯系。

      2.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掌握和復習知識的方法。

      3.培養學生自覺復習的習慣。

      三重點難點

      歸納、本單元的知識點。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ㄒ唬⿲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個單元的知識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復習一下這個單元的知識。

      (二)教學實施

      1.引導學生歸納、梳理知識點。

      提問:回憶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幾部分知識?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這些概念之間有什么聯系?你能試著歸納出來嗎?

      學生自己試著歸納,然后請學生匯報發言,集體補充。

      老師隨著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板書如下

      2.應用知識練習。

      (1)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1題。

      先獨立完成填空,集體訂正。

      然后討論:分數意義是什么?分數單位是什么?分數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2)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2題。

      讓學生先將這7個分數分類,再說一說分類的依據,每一類分別是什么分數,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3)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說說比較分數的大小有幾種情況,怎樣分別比較分數的大小。

      (4)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分數化成小數和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再完成題目給出的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練習。

      提問:互化時要注意什么?

      (四)思維訓練

      1.分數是真分數,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數,x最大是幾?

      2.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如果分母加上17,這個分數就可以化簡成言,這個分數是()o

      3.一個最簡分數,把它的分子擴大2倍,而分母縮小到原來的后,正好等于,這個分數原來是()。

     。ㄎ澹┱n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時,進一步明確了這些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并能靈活應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課本第88頁“你學會了什么”教學內容;課本第89頁至90頁“你會做嗎?”第1題至第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討論與交流,讓學生將圖形變換、除法、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負數這四個單元知識進行歸納、梳理,使之系統化、條理想化。

      2、通過練習,鞏固圖形變換、除法、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負數等這四個單元所學的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過程:指導復習與整理

      1、提出問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圖形的變換、除法、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負數這四個單元,在這四個單元的學習中,你學會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圖形變換

      ●認識簡單圖形旋轉過程中形成的復雜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了解圖形變換的操作過程

      ●欣賞簡單圖形旋轉中形成的美麗圖案。

      除法

      ●三位數除以整十數

      ●三位數除以二位數的除法

      ●路程、時間與速度的.數量關系

      ●體會萬、億的實際意義

      ●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方向與位置

      ●用數對表示位置

      ●用方向和距離表示位置

      生活中的負數

      ●了解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

      ●了解生活中常見負數的實際意義

      讓學生回憶以上內容后,教師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已還學習了哪些數學思考方法。

      三、指導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88頁至90頁“你會做嗎”第1題至第7題。

      四、全課小結

      四、布置作業。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7

      教學重點:

      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同學們,百分數單元的新課學習已經結束了。今天我們一起來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百分數單元整理和復習二、整理復習,形成網絡1、小組合作,系統整理(1)獨立整理。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百分數單元知識整理在作業本上,注意突出所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學生整理,教師巡視,對不會整理的學生給予指導。

     。2)小組交流。

      整理好的同學請在小組中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整理的。

      2、匯報展示,交流評價。

      3、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

      三、復習鞏固:

      1、練習六第2題。

      (1)說一說:百分數和分數、小數是怎樣互化的?(2)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3)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2、練習六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指名匯報,并說一說是怎樣做的?3、練習六第5題。

      (1)說一說:上座率指什么?(2)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3)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4、練習六第6題。

      (1)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3)說一說:選擇哪類土壤比較合適,為什么?5、23頁算一算:

      (1)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演板,并說一說解題思路。

      6、練習六第7題。

      (1)學生讀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強調“一成”表示的含義。

      (2)思考:“增收一成”是什么意思?(3)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演板,并說一說解題思路。

      四、全課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整理和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2、關于百分數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8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整理和復習第1~3題,練習三十一第1~3題。)

      復習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

      2.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并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

      復習重點: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復習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填空。

      (1)排球隊共有隊員a人,女隊員有7人,男隊員有()人。

      (2)1千克大米的價錢是1。50元,買x千克大米應付()元。

      (3)甲數比乙數的3倍還多a,甲數是x,乙數是();如果乙數是x,那么甲數是()。

      2.省略乘號,寫出下面的式子。

      3a9xa4y5ax

      3.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1)12+x=13

     。2)2。5-0。5=2

      (3)5x>3

     。4)14。6-7x=0。6

     。5)x=0

     。6)9=3x

      4.在1、2、3、4、5各數中,哪個數是方程9x-3=24的解。

      二、復習指導

      1.揭示課題: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板書)。

      2.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數。

      ①舉例說明用字母表示數有哪些作用?(用字母可以表示數,還可以表示數量關系,如小明比小紅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體重,那么小紅的體重就是a2。)

     、谧寣W生回答: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怎樣簡寫、略寫?

     、圩寣W生做P。133頁第1題的第(1)小題,說說一星期跑步的.米數為什么用7x表示,現在每天跑的米數為什么用x+200表示。

      (2)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

      ①教師說明: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當字母所代表的數值一確定,這個式子的值也就確定了。如上面的例子,當小明的體重是30千克時,即a=30,就可以求出a-2的值。

     、趯W生做P。133頁第1題的第(2)小題:說一說x=500表示什么意思,求出的7x和x+200的值各代表什么。

      3。復習簡易方程。

      (1)舉例說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

      (2)怎樣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怎樣檢驗求出的未知數是不是原方程的解?(使學生明確: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要把握二點,第一含有未知數,第二必須是等式。檢驗方程的解是把求出的未知數的值代人原方程檢驗,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說明求出的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3)復習簡易方程的解法、步驟及檢驗方法、書寫格式。

      教師板書出①、②、③三個方程,讓學生口述解法,使學生明確這幾個方程可以直接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出來。如6x=30,可以根據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把6x看作因數,30看作積,根據因數=積另一個因數,x=306,求得x=5。

     、賦-5=30②x+12=42③6x=30⑧5x+x

     、躼-5+12=42⑤6x+12=42

     、6x+62=42

      ⑦6(x+2)=42

      然后出示④,讓學生看看這個方程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④是由①、②兩個方程復合而成的,⑤是由②、③兩個方程復合而成的。等號左邊有兩步運算,引導學生說出先把哪一部分看作什么數,分兩步解。然后由⑤導出⑥,再由⑥導出⑦,引導學生說出這兩個方程的聯系和解法。最后由③導出⑧,引導學生說出⑧和③的聯系及解法。

      (4)學生獨立做P。133頁第3題,做完后,集體檢查訂正。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一第13題。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用方程和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整理和復習的第4、5題,練習三十一第4~10題和思考題。)

      復習要求:通過復習,使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進一步明確列方程解和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區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兩種解法解應用題的能力。

      復習重點:分析應用題中數量關系的特點,恰當地選擇解題方法。

      復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解方程。

      (1)952+7x=253(2)0。58-10x=3。5

      (3)4x+5x6=94(4)90-3x=21

      2.師徒合做180個零件。師傅每小時做18個,徒弟每小時做12個,幾小時做完?(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3.某機械廠今年每月生產機床150臺,比去年每月產量的3倍少30臺,去年每月生產機床多少臺?

      二、復習指導

      1.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指名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并說出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找數量之間的等量關系。)

      (2)出示P。133頁第4題的第(1)小題,說說設哪個量為x,數量間有幾種等量關系,看看哪一種列方程比較簡便。方程是:8x+80=224或224-8x=800

      然后出示第(2)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原題是怎樣解答的?題目改編后,又是怎樣解答的?

      原題的方程可列為:①383。5+3。5x=245,②(38+x)3。5=245,③245-3。5x=383。5。

      改編成求多少小時相遇的應用題后,用算術方法解,其算式是:245(38+32)=3。5(小時)。

      接著出示第(3)小題,讓學生說說這道題里有幾個未知量,怎么辦?使學生明確,可以先把其中一個未知量設為x,另一個未知量根據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然后再根據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并注意檢驗。方程是:3x-x=9。

      2.復習列方程解和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比較。

      (1)出示P。133頁第5題,先讓學生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2)解答完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兩種方法有什么區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用方程解,未知數用字母表示,參加列式,然后根據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進行解答;用算術方法解,未知數不參加列式,要根據題目中已知數和未知數間的關系,確定解答步驟,再列式計算。

      (3)然后教師指出:在解答應用題時,除了題目中指定解題方法的以外,都可以根據題目中數量關系的特點,選擇解題的方法。

      3.練習三十一第9題。

      第9題中,給出的三個方程都是對的。

      第一個方程是用x表示甲數,則乙數為x3,然后根據兩數的差是8來列方程。第二個方程是用工表示乙數,則甲數為x+8。第三個方程是用x表示甲數,則乙數為x-8。后兩個方程都是根據甲數是乙數的3倍這一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的。

      4.練習三十一第10題。

      第10題,適合列方程解。設寬x厘米,根據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得2(2x+x)=30,也可以列成2x+x=302。

      5.思考題。

      可以這樣想:兩種球的數目相等,乒乓球取完時,羽毛球還剩6個,說明乒乓球多取了6個。而每次乒乓球多取2個,可見一共取了3次。算式是6(53)。用方程解,可以設一共取了x次,同理可得(53)x=6,解方程得x=3。再求兩種球各有多少可有兩種算法:53或33+6。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一第48題。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會用乘法、除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意識。

      3.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熟練正確地口算和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2.用所學知識正確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學生閱讀教材41頁至59頁,回顧本單元學的內容。

      2.同桌互相交流。

      3.匯報:本單元學的內容。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并歸納,板書如下:

      兩位數乘兩位數

      口算

      筆算:不進位乘法、進位乘法

      解決問題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第1題。

     。1)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學生完成后說說發現了什么?

     。2)筆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在書上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并選幾題說說口算方法,最后師小結。

      三、指導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第2題解決問題。

      讀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得知道哪些條件呢?先討論再回答。

      如何列式?計算結果呢?

      獨立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并進行交流。

      最后全班匯報交流,交流時說出自己的筆算過程。師適時板書。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交流中再次熟悉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練習十三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三第4、5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討論:你選擇什么方法做,為什么?

     。3)匯報: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題是什么,根據問題從題中或圖中找出數據信息,再列式解答。

      4.練習十三第6題。

      (1)指導學生收集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

     。2)獨立列式解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

      在多種形式的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并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和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四、歸納總結

      說一說學完這單元你有哪些收獲?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0

      課模簡介

      日常的新授課,我基本圍繞“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先學和當堂訓練都體現了學生一節課的自主性,教師只需要“點”。不過我個人認為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數學有計算教學新授課、空間與圖形教學新授課、統計與概率新授課等,不同的課型有時模式也是靈活多變的,這樣才能把一節課上實、上好!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呈現為“五個環節”。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環節。一般是開門見山進入新課并板書課題,也經常采用設問激疑法起動新課,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2.揭示目標,明確任務環節。一般采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現。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實實在在。

      3.先學環節。一般包括學生看書和動態檢測兩個小環節。學生需要是小組合作先學,要手腦并用,積極思考。動態檢測是對看書自學效果進行檢查測驗的手段,一般有提問、板演、書面練習等形式。動態檢測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并積極思考備課,為進入“后教”環節做好準備。

      4.后教環節。一般包括訂正、討論、補充、總結幾個小環節。方式上通過訂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教不會的,必要時教師出面幫助學生補充、訂正、歸納、總結、完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最終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當堂訓練環節。這一環節通過訓練鞏固當堂所學內容,并把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堂堂清”。在訓練設計上要特別講究,如低起點、小坡度、多層次、多類型,有必做題目、選做題目、思考題目等等,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

      本節復習課我主要采用“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形成體系——基本訓練、查漏補缺——綜合應用、融會貫通——評價小結、提升學力”的復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圓的整理和復習說課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熟練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有關圓的知識,理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進一步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并能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指著圓形圖片)這是什么圖形?

      生:圓。

      師:圓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多姿多彩圓的世界,對圓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出示學習目標。

     。ㄔO計意圖:通過出示圓形圖片,加上簡潔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從關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內在聯系上,水到渠成的進入數學知識的復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圓這一單元我們主要研究了哪些知識點?

      生: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

      1、學生自主整理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圓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但有點亂,怎樣是這些知識更有條理呢?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下面就請同學們先看一遍教材,然后根據這些知識要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要求整理的結果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了然。(學生整理。教師巡回指導。)

     。ㄔO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地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分類,整合,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完善整理結果,取長補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ㄔO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使學生對自己的整理的結果進行取長補短。)

      3、全班交流,指名匯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

      要求:在別的同學進行匯報時,要注意傾聽;評價時要看知識點是否完整,是否有條理;不要重復匯報。

     。ㄔO計意圖:面向全班同學匯報交流,目的是創生更多的學習資源,讓不一樣的整理方式、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進行碰撞,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矯正、相互補充、相互借鑒,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4、根據整理結果,讓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師:通過整理圖表,對于本單元你又有哪些收獲?

      圓有哪些特征。

      圓的周長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聯系和區別。

      相同點:計算時需要的條件一樣。

      不同點:意義、計算公式、計量單位不一樣。

     。ㄔO計意圖:整理交流完后,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內化吸收、自我完善,以達到對知識熟練掌握的目的。)

      三、重點練習、強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有條理的整理和復習,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成功感。)

      最后,教師對本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進行總體評價。

      課后反思

      圓的復習不但要起到一個回顧知識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將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整理和復習課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引發知識的重新構建,并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在復習整理這一塊的學法上,學生幾乎是一片空白,以至于到現在有些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態也不太了解。反思以往,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為了授之以魚而常常忘記了授之以漁。其實,所謂教學,應追求的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在處理教法與學法的關系中,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顯然,這樣的“教”,就得教到點子上,也就是要教學生摸到“學習”的門徑,從而達到自己學習的境界,雖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邁出這一步,應該會讓學生受益匪淺的,所以這堂課的重點,我就將其定位在學生復習整理的學法指導上。而事實證明,當學生通過自己整理得到的復習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學生愿意并且重視相互之間的學習。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1

      復習內容:

      1、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練習三十四第1、3、4題)

      2、折扣、納稅、利息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解答。

      2、能正確熟練地解答有關稅款、稅后利息等實際應用問題。

      復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1)10萬元的5%是多少?(2)一個數的80%是100,求這個數。

     。3)500減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數多10%,求某數?

      二、知識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數比女生少10%。

     、僬l是單位1。

      ②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芤阎猩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兩題進行比較,然后小結。

      3、課本104頁第3題,105頁第1題。

      二、稅款的計算方法,利息的'計算公式。

      1、復習稅款的計算方法。

      2、復習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定期整存整取通常還要叫20%的利息稅,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納稅?利息與稅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樣?

      三、鞏固與深化練習

      1、課本104頁的第4題。

      2、課本105頁的第6題。

      四、作業

      課本105頁練習二十四第2、3、5題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2

      復習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這個方法進行相關計算。

      2、使學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并能熟練地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3、引導學生準確地找到單位1,并能熟練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應用題。

      復習重點:

      引導學生找準單位1,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復習難點:

      讓學生正確、獨立地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復習過程:

      一、復習分數乘法

      1、學生獨立計算P26第1題,并思考式子的意義及計算法則。

      2、分數乘法的意義

      (1)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是什么?(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或表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2)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什么?(表示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分數乘整數:把能約分的先約分,然后把整數與分子相乘,分母不變。

      (2)分數乘分數:同樣把能約分的先約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練習:練習七第1題。

      二、復習計算及簡便計算

      1、復習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2、復習乘法的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觀察P26第2題,說說這三題適合運用什么運算定律?為什么?然后學生獨立完成。

      4、練習:練習七第4題。

      三、復習分數乘法應用題

      1、復習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步驟:

     。1)找到題目中的分率句,確定單位1。

      (2)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2、P26第3題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

     。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3、練習:練習七第6題。

      四、復習倒數

      1、復習倒數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2、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有什么特征?(分子、分母的位置剛好顛倒位置)1的倒數是多少?0有沒有倒數?

      3、復習寫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交換原來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注意強調如果是整數要先把它寫成分母為1的分數,然后在交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練習:練習七第7題。

      五、練習

      練習七第2、3、5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指名板演,講評時讓學生說清是怎樣思考的)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6頁上面的第1~3題及練習三十一的第1~6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周長和面積的對比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和面積的理解。

      2、通過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對比復習,使學生加深對它們的認識,進一步熟悉長度單位間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和面積的理解,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面積和周長的概念

      1、讓學生指出自己的課桌面的面積和周長。

      2、做第136頁的第1題。讓學生指出黑板的面積和周長并指名學生到講臺前用教鞭指一指。

      通過指實物的面積和周長,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的面積;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長的總和就是周長。

      二、復習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概念。

     。1)讓學生用手勢比劃出1厘米、1分米、1米實際長度。

     。2)讓學生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實際大小。

     。3)做練習三十一的第1題。填寫時,要讓學生聯系實際來確定在每件物品的后面應填哪個長度單位或哪個面積單位

      2、復習長度單位間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1)教師板書:1米=()分米=()厘米

      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

      讓學生回答()里應填幾,教師用彩色筆板書出來。

     。2)教師板書: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

      讓學生回答()里應填幾,教師用彩色筆板書出來。

     。3)教師板書:30米=()分米=()厘米

      指幾名學生說一說如何推想。

      接著教師板書:42平方米=()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指幾名學生說一說如何推想。

      然后,讓學生做練習三十一的第2題。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如下圖:

      15厘米

      30厘米

      讓學生說一說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如何計算它的面積。然后指兩名學生到黑板前板演,其他學生在下面計算。計算完后,指名學生訂正黑板上的計算,其他同學也檢查一下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讓學生根據剛才的計算,想一想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學生說出后,教師板書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并加上框。

      2、仿照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復習方法復習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3、做練習三十一的第3題。

      先讓學生計算出表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并填入表中,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通過計算同一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進一步明確周長和面積的含義。

      四、混合練習

      1、做練習三十一的第6題。

      先讓學生自己判斷各題的對錯。集體訂正時,說一說判斷的理由。第(4)題,如果學生判斷有困難,教師可以畫出圖來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直觀地看到用兩個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它的長等于正方形的兩個邊長,寬等于正方形的邊長,所以長方形的周長應等于正方形的6個邊長。正方形的邊長是1分米,所以長方形的周長應是6分米而不是8分米。第(5)題比較難判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弄清下面的問題后,再判斷就不困難了。

     。1)用8分米鐵絲圍成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

     。2)周長是8分米、邊長是整分米的長方形有幾個?邊長是多少分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3)周長是8分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分米?面積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練習三十一的第4題。

      這是一道聯系實際的有關面積計算的應用題。如果學生理解題意有困難,教師可以畫出灑水車的工作示意圖,使學生直觀地看到灑水車每分灑水的地面是一個長50米、寬8米的長方形,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計算。

      3、做練習三十一的第5題。

      指名學生讀題并說出條件和問題。這道題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第二個問題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提示:要求1平方米的闊葉林每天能制造氧氣多少克,還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這個條件題目給了沒有?然后讓學生自己完成。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教材63頁“和復習”

      目的要求:復習有關乘法口訣和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內容,用1~9的口訣求商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規律。

      教學重點:溝通乘、除法的聯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應用表內乘除的知識和倍的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和復習

      1、用乘法口訣求商

      發給學生一張空白的表格,組織學生根據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排列除法算式。

      3、指導復習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1)讓學生看第2題的圖,用自己的話解讀題意。

     。2)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步驟,確立先求全班認輸,再求可分的組數,然后計算。

      (3)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體會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二、練習十四

      第1題:先算出每道題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第2題:采用計時方式,進行百以內加、減、乘、除口算的復習。

      第3題:以動物園的鴿子為題材,提出不同的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確實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

      第4、6題:以乘除混合運算為主的練習,使學生對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和記憶得更牢固。

      第5題:通過游戲復習表內乘除和倍的概念,兩人一組進行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倍”的意義。

      第7題:是需通過兩步計算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獨立進行解答。

      第8題:是一道開放型問題,以學生游泳為背景,給出多個信息,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中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第9題:是通過游戲復習倍的概念,體會數的大小和數學學習的趣味,培養學生的數感。

      第10題: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利用混合運算進行逆向推理的練習,先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適的數,然后組織交流,說一說填數的策略。

      三、。

      教學反思: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32-3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與復習”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進一步發展學生估算意識,養成驗算的習慣。

      3、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發展估算意識,養成驗算習慣。

      3、體會加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主題圖,問:他們在爭論什么?

      2、獨立回憶“萬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再小組內討論,交流

      二、解決問題

      1、復習三位數加減法豎式計算題

     。1)先進行估算

     。2)獨立完成計算,并說出計算方法

      (3)集體點評

      2、復習驗算

     。1)驗算方法

     。2)獨立完成練習八第1題并驗算

      (3)集體討論

      3、復習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1)出示練習八第2題主題圖

     、僬f說圖意

      ②小組內討論

     、郦毩⒔鉀Q問題

     、芙M織學生集體交流

     。2)和復習第2題

     、俾撓祵嶋H再提問

     、诩w討論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整理和復習數學教案02-11

    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04-10

    《整理和復習》六年級數學教案09-14

    六年級數學教案《整理和復習》09-26

    數據收集和整理數學教案09-16

    《圓柱與圓錐的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04-22

    六年級數學教案《整理和復習》8篇09-28

    六年級數學教案《整理和復習》(8篇)09-29

    五年級數學分數整理和復習教案02-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宅男最新一区二区 |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色喷福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 久久精品女性视频 |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