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教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

    時間:2022-03-01 19:32:23 五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1

      教學內容: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講授,引導學生找出規律,總結出體積的公式。

      2.指導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具運用:

      正方體木塊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體積?計量物體的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哪些?

      2.怎樣計算一個物體的體積呢?

      二、新課講授

      1.長方體體積的計算。

      教師課件出示一塊長方體積木,一塊蓋房用的大型磚板。

      (1)提問:它們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長方體積木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去擺,有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對于大型磚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較麻煩。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較大物體的體積,我們能不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計算。

      (2)觀察操作,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24塊1cm3的小正方體木塊,任意擺出不同的長方體,然后把數據填入下表。

      學生拼擺,然后填表,集體匯報,老師把有代數性的數字寫在表中。

      說明學生拼擺長方體的樣式非常多,這里只列舉幾個。觀察:從這張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小結: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講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可以寫成:V=abh

      (3)質疑:求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2.探究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啟發。根據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聯系長方體積公式,想一想正方體的體積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明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長)(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3.運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30頁的例1。

      (2)學生看圖,理解題意。

      (3)說出題中所給信息,和所求問題。

      (4)指名說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5)指名學生上臺板演過程,其他同學判斷。

      (6)老師訂正書寫。V=abh=743=84(cm3)

      (7)看圖,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第31頁做一做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2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別呢?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你能看見幾條棱?哪幾條棱?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學生討論、歸納后,

      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了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著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我們為什么把這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后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棱頂點長方體數量形狀大小數量長度數量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匯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說明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要求根據特征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并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后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獨立觀察提綱:

      (1)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面棱頂點正方體數量形狀大小數量長度數量位置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并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征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系: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4

      教學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

      1.學生通過操作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運用:

      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什么是正方體的棱長?

      2.指出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長方體的特征。指出正方體的棱長,并說出正方體的特征。

      二、新課講授

      1.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在上面分另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

      師生共同復習長方形的特征。請同學們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得到右面這幅展開圖。

      (2)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分別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然后師生共同復習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分別沿著正方體的棱剪開。得到右面正方體展開圖。

      (3)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的展開圖,看看哪些面的面積相等,長方體中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觀察后,小組議一議。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計算哪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2)出示教材第24頁例1。

      理解分析,做一個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實際上是求什么?(這個長方體飯包裝箱的表面積)

      先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再分別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最后把每個面的面積合起來就是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3)嘗試獨立解答。

      (4)集體交流反饋。

      老師根據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板書。

      方法一:長方體的表面積=6個面的`面積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長方體的表面積=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左、右兩個面的面積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積+前面的面積+左面的面積)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5)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找什么?這三種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

      (6)請同學們嘗試自己解答教材第24頁例2, 集體交流算法,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解答計算正方體表面積的。

      三、課堂作業

      1. 完成教材第23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頁練習六第1、2、3、4、6、7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掌握了長方休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2-17

    數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02-10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15篇02-17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15篇)02-17

    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3-04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02-12

    數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5篇02-10

    正方體與長方體數學教案08-31

    大班數學正方體與長方體教案03-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91 | 午夜拍国产精品福利 |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