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時間:2022-08-21 16:08:45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初中地理教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初中地理教案7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氣候條件、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2、會用地圖、景觀圖片和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出兩極地區的環境特點。

      3、學會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

      4、培養從圖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標

      1、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

      2、掌握使用兩極地形圖和景觀圖片,總結歸納兩極地區氣候特點的方法。

      3、使用兩極地區氣溫圖表區分兩極氣候的特點。

      4、掌握利用經緯網在以兩極地區為中心的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兩極地區的位置、氣候、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二)教學難點

      1、判斷兩極地區的方向,辨別周圍環境。

      2、讀圖理解、區分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的差異。

      3、讀圖分析能力與技巧的培養。

      三、教學突破

      1、分別用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地圖,說明兩極地區的位置。

      2、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用經緯網辨別方向和周圍的環境

      3、利用兩極地區氣溫圖,區分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

      4.利用圖片等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四、教學準備

      北極地區圖、南極地區圖、兩極地區氣溫比較圖、有關閱讀資料、圖片、課件等。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一)冰雪覆蓋的地區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猜一猜片中展現的是哪兒的景象?(播放極地區的景象錄像)

      總結:這就是神秘的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今天我們進入到這兩個特殊地區,去解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板書:兩極地區。

      2、兩極地區都是被冰雪覆蓋的地區,為什么呢?我們來揭示這一問題。

      板書:冰雪覆蓋的地區。

      展示北極地區圖和南極地區圖。

      請同學們從圖中查出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和周圍的大洲或大洋。(北極地區:位于北緯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圍被亞洲、歐洲、北美洲環繞。南極地區:位于南緯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極大陸,周圍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

      3、引導:從緯度位置看,兩極地區接受的熱量多嗎?試從這個方面解釋兩極地區冰雪覆蓋的原因。(兩極地區緯度高,太陽斜射,所得的太陽光熱少,氣溫低,大部分地區冰雪終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蓋著陸地和大洋。)

      總結:由于太陽斜射,兩極地區氣溫很低。都有極晝、極夜現象,這是由地球公轉引起的。

      4、南北極氣溫比較圖。

      讀圖對比一下兩極的氣溫值,結合課本102頁有關材料,探究:在兩極地區不同的氣溫影響下,氣候和自然景觀會有什么差異?(南極氣候:酷寒、干旱、大風。南極景觀:厚厚的冰層,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北極氣候:氣溫高于南極,降水多于南極,風速小于南極。北極景象:終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書:緯度高,氣溫低,冰天雪地,南極酷寒、干旱、大風。

      5、引導:盡管兩極自然條件惡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圖10.3和圖10.4,說說最能代表兩極的動物各是什么?(南極:企鵝。北極:北極熊。)

      6、怎樣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站在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7、過渡:南極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學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帶著這一問題,我們探究下一個問題。

      (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承接過渡語,板書:科學考察的寶地。

      1、閱讀自學104—106頁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南極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1)有煤、鐵等豐富的礦產資源。(2)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3)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4)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成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豐富的自然資源。

      總結:科考環境也是一種寶貴資源。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天然實驗室。

      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樣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氣象、冰川、地質、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南極大陸原來并不在南極位置,而是位于溫帶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經過地質變化形成煤層。

      2、展示我國科學家在南極地區考察的照片,看到這些圖片,我們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實驗站。

      從南極地圖上,找出中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們所在的位置。(長城站在西經60,南緯60附近。中山站在東經70,南緯70附近。)

      長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時間為什么都選擇在2月?(2月是南極地區氣溫最高的季節。)

      小結: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用經緯線來確定,南極的氣候與北極相反。

      3、自學105頁閱讀材料《穿越南極》,體會南極考察隊員勇于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4、閱讀課本秦大河的描述,體會極地的科考價值。

      南極考察如火如荼,自讀課本106頁內容,說說北極科考為什么越來越頻繁?(北極與南極一樣,都有重要的科考價值。二戰之后,又在北極地區發現和開采了石油、天然氣、煤、鐵等資源。)

      5、總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久的將來,兩極地區必將為人類提供寶貴的財富。

      (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極捕鯨的資料。兩極地區都有大量的生物資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濫捕和濫殺,使兩極地區的鯨魚資源已陷于危機之中。該怎樣對待兩極地區的資源呢?我們以展示的資料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國際社會方,兩方進行辯論,在辯論中達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國際方各分成幾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準備辯論材料。各組派代表發言、辯論,氣氛熱烈,精彩之處鼓掌歡迎。日本方的辯論中心:捕鯨是為了搞科研,鯨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國際社會方的辯論中心:進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規模捕鯨,況且,現代科學技術并不需要殺死鯨魚來搞科研。)

      板書: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濫捕、濫殺。

      2、總結:人類再也不能失去最后這片凈土了,各國要引起重視,務必用條約的形式束縛各國。旨在保護南極環境的《南極條約》于1959年12月簽訂,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書:南極條約。

      (四)本課小結

      通過本節學習,我們認識了兩極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了解極地地區,就是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護它,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四川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地區差異;了解四川旅游業的發展;了解四川省的交通發展。

      2.能力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資料分析四川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培養學生對比、歸納和綜合分析等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和終身學習地理知識的愿望。

      教學重點

      如何充分發揮當地優勢發展地方經濟。

      教學難點

      學會如何從社會經濟的角度描述一個地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 四川東西差異大,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20xx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帶來了重創,同時也給四川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四川人民在20xx年以14.5%的經濟增速向全國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四川人民是如何在經濟上迅速崛起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崛起的四川”。

      [教師活動]

      1.(板書)崛起的四種。

      2.用多媒體展示圖8.7、8.8、8.9、8.10、8.11.

      3.提問: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特色的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西部的經濟強省。

      3.家鄉人民把四川建設成了我國的西部地區工業總產值最大、工業門類齊全、優勢產品較多的省級行政單位。

      4.提問:家鄉人民發掘了哪些優勢條件來發展經濟?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旅游天堂。

      3.(轉承)“天下山水之觀在蜀”。四川的旅游業,地震災后迅速復蘇。20xx年,四川人民將旅游業作為災后重建的優勢產業和先導產業,大力實施重振旅游工程,全省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1472.48億元,同經增長34.8%.

      4.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旅游景點?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補充飲食文化及紅色旅游資源等。

      2.對旅游資源分類:

      自然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

      人文旅游資源

      [學生活動] 將自己列舉的與老師補充的旅游資源分類。

      [教師活動] 作為學生,在旅游業發展中我們能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 完成P.105的活動。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轉承)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昔日的四川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說。但四川地處西南腹地的位置,使四川自古就是西南交通的要沖。在四川人民的努力下,如今的四川,早已天塹變通途,成為大西南的交通樞紐。

      [學生活動] 完成P.107的活動。

      [教師活動] 用多媒體展示四川的發展戰略,激發學生熱愛四川的情感和建設四川的責任感。

      [師生小結]

      板書設計

      西部的經濟強省

      自然旅游資源

      崛起的四川 旅游天堂

      人文旅游資源

      高速發展的現代化交通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利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點,記住海陸面積比例

      2、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

      3、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重點和難點:

      1、全球海陸分布特點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學準備:

      1、小地球儀

      課時安排:1.5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教學提示與建議

      第一時:

      導入:

      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人是誰?

      (原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

      他到了太空,回頭看到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樣的?

      (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藍美麗)

      提出問題:

      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知識

      板書:一、世界海陸分布特點

      1、人類對地球面貌的認識過程

      對地球面貌的探索,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歷程,其中有許多著名的探險家為人類認識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下面就請各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他們對人類所作的貢獻。

      (學生介紹的過程中用向學生提供古“絲綢之路”路線、鄭和下西洋路線、哥倫布及麥哲倫航行路線等示意圖)

      學生分組活動:

      1、絲綢之路 2、馬可波羅游記 3、鄭和下西洋 4、哥倫布地理大發現 5、麥哲倫環球航行

      (學生互相評價)

      (1)組織活動

      ①指導學生用準備好的線繩把地球儀平分成任意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比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大小

      ②指導學生先把地球儀按自轉方向轉動,閉上眼睛,讓地球儀停止轉動后用一個手指隨意按住地球儀的任意部位,然后統計分別陸地和海洋的人數并計算所占的比例。

      (2)但是,由于我們只有40多人,所以我們算出的海陸面積是不準確的,那么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海洋和陸地各占全球面積的`多少呢?

      (出示教材圖2.2“世界海陸面積比較”)

      學生活動

      得出結論:地球上海洋的面積大于陸地的面積

      按照要求參與活動,計算出陸地和海洋的比例

      學生回答

      71%為海洋,29%為陸地。概括說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板書:2、全球海陸分布比例

      (3)問:所以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時認為它應叫什么?

      提問:

      同學們,你對地球的名稱有什么看法?

      (鼓勵學生)(水球)

      (這是由于古人當時并不了解地球的整體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體面積大于陸地面積的結果;人們已經叫了那么長時間的“地球”了,沒必要再改成“水球”。)

      提問:

      這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均勻地分布于地球表面嗎?顯然不是。看手中地球儀,南北半球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有何不同?

      (展示南北半球圖及南北半球海陸分布比例,幫助學生總結海陸分布特點。)

      板書:3、世界海陸分布特征

      學生活動:

      觀察地球儀說明,并總結出海陸分布的特點為: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板書: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

      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展示世界海陸分布圖)從地圖上看,全球的陸地都被海洋圍著,并被分割成幾塊面積廣大的部分和許多面積較小的部分;面積廣大的海洋也被陸地分割成幾大片。我們經常聽到大洋、大陸、半島、島嶼、海、海灣、海峽等眾多的稱謂,究竟是怎么回事?請看圖(用展示某地區的立體示意圖和平面輪廓圖,兩圖均標注注記),自學上述地理名詞的意義

      2、我們把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合起成為大洲。看教材圖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回答:

      ①世界上有哪幾大洲和哪幾大洋?

      ②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幾個大洲?

      (太平洋沿岸有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亞洲、歐洲、北美洲。)

      ③東半球主要有哪幾個大洲?

      (大洋洲、亞洲、歐洲、非洲)

      ④西半球主要有哪幾個大洲?

      (南、北美洲)

      ⑤赤道橫穿哪幾個大洲的陸地

      (南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

      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和大洋?

      (亞洲、太平洋)

      ⑦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和大洋

      (大洋洲、北冰洋)

      ⑧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歐洲、北美洲)

      ⑨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

      (南極洲、北冰洋)

      ⑩跨經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什么?

      (南極洲、北冰洋)

      3、有些大洲是相連的,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到這些大洲及其分界線,并把分界線描繪出。重點指導學生讀2.7,找到亞、歐、非三洲的分界線,并描繪說明。

      學生活動:

      通過兩圖對比,明確其地理意義。

      邊查圖邊回答,進一步熟悉鞏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鞏固練習:

      1、填圖:在教材圖2.1中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2、繪圖:在教材圖2.9中,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輪廓,并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閱讀等溫線分布圖,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特點。

      2.說出1月0C等溫線的大致分布。

      3.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

      4.讀圖說出我國主要的溫度帶及其大致的分布。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我國一、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進一步學會判斷、分析等值線分布圖,初步學會分析形成氣溫特點的原因。

      2.從一月等溫線圖上,找出1月0C等溫線的大致分布。

      3.進一步學會運用地圖獲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對氣溫及溫度帶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我國疆域遼闊,地區差異大的特點。

      2.通過氣候對生活和生產的影響的分析,進一步明確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

      2.我國1月0℃等溫線的分布。

      3.我國溫度帶的分布。

      【教學難點】

      閱讀我國一月、七月氣溫分布圖,分析概括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你喜歡旅游嗎?國慶節去哪里旅游了?你穿的衣服和現在有什么不同?(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新課)

      【請你當參謀】

      大連的小紅同學也很喜歡旅游,今年,她打算到哈爾濱的奶奶家過春節,你能告訴她需要準備哪些服裝嗎?姑姑說,可能還要帶她去廣州玩,她還要另外做哪些準備?

      【承轉】同是春節,為什么到哈爾濱和廣州穿的衣服差別這么大呢?

      【指導讀圖】我們比較一下哈爾濱和廣州兩地冬季的氣溫。(課件展示哈爾濱和廣州氣溫曲線圖)計算哈爾濱和廣州兩地1月份氣溫相差多少?

      【轉折過渡】兩地1月氣溫相差近35℃,難怪兩地在衣著上相差那樣懸殊。

      要了解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別的具體情況,還要看我國的1月平均氣溫圖。初一我們學過世界氣溫分布,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么是等溫線?同一條等溫線上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

      【指導讀圖】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上找出秦嶺----淮河,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度?在圖上用筆描繪出來0℃等溫線,說出0℃等溫線的大致分布。

      2.從秦嶺----淮河一線往北,氣溫變化趨勢如何?漠河的氣溫大約是多少度?從秦嶺----淮河往南氣溫變化趨勢如何?海口的氣溫大約是多少度?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約是多少度?

      【概括總結】我國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從此線往北溫度越來越低,漠河的平均氣溫大約是-28℃以下。從此線往南氣溫越來越高,海口的氣溫大約是16℃以上。我國南北之間的溫差約為44℃以上。

      【板書】南北氣溫的差異

      一、冬季,南北氣溫差別很大。

      【啟發提問】為什么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這么大呢?

      【觀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演示

      【歸納】我國南北跨緯度很大。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我國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陽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晝長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獲得的太陽光熱就比南方少了。另外,冬季風南下,我國北方首當其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

      【結論】因此,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別很大的主要因素是緯度的影響。

      【啟發提問】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氣溫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國夏季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呢?

      【引導讀圖】用同樣方法,分析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讀圖要求(可要求學生依據讀1月平均氣溫圖的方法,分組討論,列出讀圖提綱):

      ①漠河的7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②海口的7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我國南北氣溫相差大約多少攝氏度?

      ③找出我國7月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在哪兒?那里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為什么這里是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指圖總結】

      (1)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大部分地區7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說明我國普遍高溫。

      (2)漠河的7月平均氣溫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氣溫為28℃以上。我國南北平均氣溫相差僅為12℃左右,氣溫差別不大。

      (3) 7月我國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在青藏高原內部,大約在8℃以下。因為青藏高原地勢很高,故青藏高原內部成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

      【板書】二、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青藏高原除外)。

      【啟發提問】為什么我國夏季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呢?依據剛才學過的`分析冬季氣溫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學們課下可以討論夏季氣溫分布的原因。

      【承轉】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并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

      請同學們看書上“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

      【指導讀圖】說明讀圖要求,指導讀圖方法:

      (1)我國共劃分哪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

      (2)這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分別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區?

      (3)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大致與1月份的哪條等溫線一致(讀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

      (4)我們這個地區屬于哪個溫度帶,東北平原、黃河中下游地區、海南島、長江中下游地區、青藏高原地區各屬于哪個溫度帶。

      【板書】三、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

      【啟發提問】不同的溫度帶對我們生產和生活有什么影響呢?

      【分小組討論回答】(課件提示)

      (1)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的果樹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溫度帶內,作物能夠成熟的次數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氣溫的差異在傳統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異?

      (4)你還能說出哪些不同?

      【練習與小結】(課件)

      板書設計

      南北氣溫的差異

      一、冬季,南北氣溫差別很大。

      二、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青藏高原除外)。

      三、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 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知道南極洲是冰雪覆蓋的大陸;酷寒、干燥、烈風的 冰原氣候;豐富的淡水、鐵、煤、鯨、企鵝、磷蝦等自然資源。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 及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3。 教育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是科研的寶地,理解人類對南極 洲的科學考察,了解我國在南極洲建立的長城站、中山站和科學考察的近況,培養學生熱愛 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人類對南極洲的科學考察。

      教學難點: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上節課內容。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請你說說南極和北極地區的位置特點和氣候特點。

      二、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走進了冰天雪地的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在那么冷的環境中,有沒有動物呢?(學生回答有,并且舉例說明。)那么,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動物資源 。20xx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 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三、講述新課:

      指導學生以閱讀形式,找出有關的答案。

      ㈢北極地區和南極地 區的' 自然資源

      1、 淡 水資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儲于兩極地區。淡水資源十分豐富。

      2、 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已發現220種礦物,煤儲量豐富,查爾斯王子山脈上有是節上最大的鐵礦床,另外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3、 生物資源

      請同學們看一下圖片,62頁“兩極地區的動物”。

      63頁,活動題。

      ㈤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指導學生閱讀64頁,《南極探 險》。了解人類征服南極的過程。

      1、 人類對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2、 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中山站

      3、 我國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指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這兩個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師引導:20xx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活動: 學生站到講臺上,給大家講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極趣聞、故事等等。

      作業:目標檢測的相關內容。

      教學后 記:

      后半節課,學生自主交流,講 一下關于兩極地區的小故事,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氣氛熱 烈,下課后,學生們的發言仍沒有結束。以后可以上一節關于兩極的地理知識交流課。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東南亞的范圍及包括的國家,掌握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東南亞地形、氣候的一般特點,及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在地形、氣候方面的差異。

      2.通過指導學生使用地圖,分析東南亞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特點,提高學生的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問題的能力。

      3.通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關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教學重點

      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東南亞的地形、氣候特點。

      教學用具

      《東西半球圖》、《東南亞地形圖》、熱帶雨林氣候的天氣示意圖。

      教學方法

      講述法與談話法相結合。

      教學提綱

      第一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一、范圍、地理位置及國家

      1.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聯系兩大洲、溝通兩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緯10°至北緯25°之間

      二、自然條件

      1.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多火山、地震。

      2.氣候:①熱帶雨林氣候②熱帶季風氣候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我們在學習東亞區域地理時,是從哪幾個方面認識東亞的?(范圍、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條件和經濟特點。)

      引入新課我們今天學習東南亞的區域地理,仍然是從這幾個方面分析,找出它與東亞的差異,/Article/Index.html>總結出東南亞區域地理特征。

      學習新教材

      一、范圍、地理位置及國家(板書)

      [讀圖]讀《東西半球圖》,教師指圖明確范圍,在圖中找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教師做簡單介紹。

      [提問]從圖上看東南亞位于哪兩個大陸和哪兩個大洋之間?(從海陸位置看,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正處于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從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馬來半島南面的馬六甲海峽,是通過這個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聯系兩大洲、溝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讀圖]讀“馬六甲海峽的航線”圖。教師介紹馬六甲海峽。

      [提問]日本把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這是為什么?提示學生可參看“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回答。(日本的工業原料依賴于進口,需從亞洲、非洲等地進口石油、鐵礦石等,而馬六甲海峽是它必經之地。日本向亞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業產品,同樣需經馬六甲海峽,它直接關系到日本經濟的發展。)

      [讀圖]讀《東南亞政區圖》引導學生思考,東南亞地區和東亞地區所占緯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國家位于赤道兩旁?(東亞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東南亞則位于南緯10°至北緯25°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位于赤道兩側。)指導學生從圖上找出東南亞包括的國家和地區,參看課本附表,東南亞國家概況,做/Article/Index.html>總結歸納。

      3.位于南緯10°至北緯25°之間

      東南亞的這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對其自然環境有什么影響呢?

      二、自然條件(板書)

      1.地形

      [讀圖]讀《東南亞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總的看地形有什么特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略)教師指圖介紹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師歸納]總的看東南亞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從中南半島看,(教師邊講邊繪中南半島山河示意圖,要求學生從圖上找出主要山脈及河流名稱)與我國西南部山水相連,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

      [提問]這種山河大勢給當地居民生產活動帶來什么影響呢?(上游流經山區,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動力。下游水流緩慢,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提問]在圖上找出中南半島上五個國家的首都,它們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這一帶為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稠密。)

      [做一做]填寫課本第114頁表格。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板書)

      [提問]指導學生讀《東南亞地形圖》后問馬來群島與中南半島相比較,地形有什么區別?(同樣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嶇,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看景觀圖]指導學生看課本“坦博臘火山大爆發”圖。

      [讀一讀]指定學生朗讀課本第115頁的“讀一讀”。

      [提問]為什么馬來群島多火山?提示學生參看《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圖》,并注意與日本比較。

      [教師歸納]馬來群島與日本群島一樣,也是位于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所不同的是,馬來群島處于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

      [提問]火山爆發會給當地帶來什么影響?(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富多種元素,也會使當地的土壤肥沃。)

      馬來群島多火山、地震(板書)

      總的看東南亞的多山地形與其所在位置是分不開的。它不僅影響了東南亞的地形,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氣候,我們來分析一下本區氣候特征。

      [提問]東南亞屬于哪個氣候帶?提示學生參看“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圖。(屬熱帶多雨地帶。)

      [提問]這里的氣候有什么特點?指導學生看《世界年平均氣溫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圖》(這里年均溫可達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xx毫米以上。因此是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

      [教師講述]但由于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所在位置不同,它們之間的氣候也存在差異,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2.氣候

      ①熱帶雨林氣候(板書)

      [讀圖]指圖,明確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地區——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

      [提問]這一帶緯度位置特點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問]這一帶每天的天氣變化過程怎樣?指導學生讀熱帶雨林氣候的天氣示意圖,請一學生按圖分析一天的天氣變化情況。(日出以后,氣溫逐漸升高,地面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天空云量逐漸增多;午后兩三點鐘,天空濃云密布,雷電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減少,天氣轉晴。)

      [提問]這里為什么會經常產生這樣的天氣變化叱?提示學生可參考“降水的分布和變化”一節的內容。(馬來群島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氣溫高,氣壓低,同時四周為廣闊的海洋,水汽來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氣受熱上升,上升過程中溫度不斷下降,空氣中的水汽容易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水滴,產生對流雨。)講課過程中,繪制上升氣流降水示意圖。

      正是由于這里有充足的熱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長終年常綠茂盛的森林,我們叫這種植物類型為熱帶雨林。并且這里的農作物全年可以播種,都能收獲。

      ②熱帶季風氣候(板書)

      [讀圖]指圖,明確熱帶季風的分布地區——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

      [提問]什么是季風氣候?中南半島的風向有什么變化?指導學生參看“亞洲東部一、七月的氣壓和風向”圖。(季風氣候是指在一年之內,隨季節不同,風向有規律的變。這里一月為東北風,七月為西南風。)

      [教師講授]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東北風,是來自亞歐內陸的風,所以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風,它來自濕熱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問]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最大的區別是什么?(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而熱帶季風氣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師補充]由于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這里的農作物多在雨季播種,在旱季收獲。

      復習鞏固按照板書,引導學生回憶本課所學的重點知識。

      布置作業填寫課本第116頁[做一做]中表格;閱讀第116頁“讀一讀”。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了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及其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2. 了解洋流的類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層環流的分布規律以及洋流的 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建議

      關于表層洋流的分布的 教學建議

      在 教學中, 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為例,對比兩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規律。然后, 教師引導學生讀《世界洋流模式》,歸納出世界大洋中低緯度和中高緯度環流分布規律。

      關于海水運動形式的 教學建議

      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對海洋的了解說明海水運動形式。然后, 教師歸納出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講解波浪和潮汐運動時,可從能量來源、形成過程、產生的影響和驅利避害的措施幾方面進行講述。

      關于洋流的形成的 教學建議

      教材的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類,既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首先介紹風海流的形成,這是一個重點內容,然后介紹密度流和補償流。在 教學中,要講清三類洋流的概念、成因,補償流的分類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聯系行星風系、海水的溫度和鹽度分布、海陸分布、地轉偏向力等諸多影響因素。

      關于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的 教學建議

      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沿岸氣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漁業生產、海洋航運、海水凈化等方面。關于洋流對流經海區的沿岸氣候的影響,可以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兩岸的氣候類型進行對比,說明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關于洋流對海洋生物及漁業資源的影響,可從寒暖流的交匯和補償流的上升說明;關于洋流對海洋航運的影響,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為例,說明在冬夏不同季節,洋流的流向的變化對海洋航運的影響。最后,聯系海洋污染物的擴散和加速自凈,說明洋流的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引入新課〗

      1. 提問:在同學們中可能有不少人去過海濱,你知道海水運動有哪些形式嗎?

      2. 歸納:海水運動有多種表現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種。

      〖海水運動形式的 教學〗

      1. 讀:課本《波浪》景觀

      2. 講解:海水的波浪運動,就能量來源和產生原因來說,有其能量來自風能形成的風浪,有其能量來自地震和火山爆發釋放出的地球內能或熱帶風暴引發的海嘯,也有其能量來自天體引力使海水漲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見的一種波浪是風浪。在風力作用下,海面波狀起伏,隨著風速越大,波浪的規模越大,破壞力也越大,對沿海建筑、航運、漁業、海洋石油生產等有不利的影響。遇有巨大的風浪襲擊時,應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漁、拋錨等措施。

      3. 讀:課本《大潮和小潮》、《錢塘潮與杭州灣地形》示意

      4. 演示:錄像《錢塘潮》

      5. 講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與月相變化的關系,著名的錢塘潮的形成與杭州灣地形的關系,以及潮汐對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設的影響。

      6. 讀:課本《墨西哥灣暖流》示意

      7. 講解:以墨西哥灣暖流為例,說明洋流的概念;從墨西哥灣暖流的規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書:海水運動形式:

      1、波浪:風浪、海嘯、風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規模定向流動

      〖洋流的形成的 教學〗

      1. 復習: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分布。

      2. 講解:風海流是在盛行風的作用下形成的規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風帶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風帶形成西風漂流等。在風海流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了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3. 讀:課本《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鹽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

      4. 講解:密度流是各個海域的海水因溫度、鹽度的不同,導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處出現液體壓強差異,引起海水的定向運動。例如,地中海的鹽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處,地中海的海水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層海水則流向地中海,補償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 板:《南美大陸西岸的秘魯寒流及秘魯漁場的形成》示意

      6. 講解:補償流的形成、分類,秘魯漁場的形成。

      7.板書:洋流的形成:

      ⑴風海流:主要受盛行風和地轉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溫度、鹽度不同導致密度不同形成。

      〖表層洋流的分布的 教學〗

      1. 讀:課本《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2. 提問:對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緯度的洋流分布,從洋流的流向和性質等方面找出共同點。

      3. 讀:《世界洋流模式》

      4. 講解: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布規律。

      5. 讀:課本《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6. 提問: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該海域洋流流向隨季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7. 講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的 教學〗

      1. 讀:課本P5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2. 提問: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岸的氣候類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講解:澳大利亞大陸東岸為濕潤的氣候類型,西岸為干旱的氣候類型。這是因為澳大利亞大陸東部沿海有東澳大利亞暖流流經,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亞寒流流過。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則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寒暖流對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岸氣候的形成以及氣候的差異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4. 讀:課本P5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5. 提問:找出寒暖流交匯的海區,并說出寒暖流的名稱。

      6. 講解:寒暖流交匯的海區,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另外,洋流還對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擴散產生影響。

      7.板書: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漁業:寒暖流交匯區形成大漁場

      航運:順風順水快,逆風逆水慢

      污染:范圍擴大,凈化加快

      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觀測海水運動

      1.觀測風浪運動:

      在沿海地區的學校,可組織學生觀測海洋風浪運動。可利用風速儀測出觀測時的風速,也可收聽當地氣象臺站的氣象預報,將風力大小的數據以及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同時,將目測的浪高數據以及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分析風力和浪高數據,找出海洋風浪運動的規律,為沿海的捕漁業和航海業提供服務。

      2.觀察潮汐現象:

      在沿海地區的學校,可組織學生觀測海洋的潮汐現象。觀測內容為每天海水的漲落時間、次數、潮差,結合月相變化觀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現。

      >

    【初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06-07

    初中地理教案04-24

    初中地理的教案06-11

    地理初中教案05-13

    初中地理教案11-07

    初中《西亞》地理教案08-23

    初中地理教案最新10-14

    【精】初中地理教案12-26

    初中地理教案【薦】12-24

    【熱門】初中地理教案01-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 久久免费视频77 | 性感少妇综合网 |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性欧美在线se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