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1
班會目的:
1.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三愛三節"的具體含義。
2.教導學生如何踐行"三愛三節"
3.通過主題班會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三愛三節"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
教學重點:
1、明確"三愛三節"的`目的與意義。
2、通過主題班會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三愛三節"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
班會準備:
1.班干部負責班會黑板裝飾,主要體現"三愛三節"的主題。
2.提前通知學生通過詢問、上網、看書等方式,收集節水,節糧,節電小妙招。
3.將班級劃分成小組,選出發言人,便于班會進行過程中匯總小組意見發言。
教學過程
一、主持人致辭,班會開始。
二、分析講解何為"三愛三節"以及其意義。
三、分析討論"三愛三節"對學生日常生活的影響。
四、匯總小組意見,總結分析,突出"三愛三節"的重要性。
五、舉例分析"三愛":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
六、展示"三節":節水、節電、節糧小妙招,匯總小組收集成果。
七、班主任發言。
八、學生代表發言。
九、主持人做主題班會總結
十。班主任小結
為了讓同學們把"三愛三節"的思想觀念真正融入到未來的學習生活當中。小組成員之間交換了意見并相互補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與接觸范圍,真正使學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三愛三節",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打下結實的基礎。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2
活動目的:
1.通過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懂得“三愛三節”是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美德。
2.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三愛三節”做很多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3.通過帶領學生許下節儉承諾,教育學生把“三愛三節”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
活動重點:
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三愛三節”做很多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有一首古詩,我們代代傳唱,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2、朗誦古詩《憫農》
3、學生談感受。
4、每當我看見米飯擺在餐桌上時,我就會想起那些辛勤耕耘的農民伯伯們。他們在田間地頭勞作,為我們種下一粒粒的稻谷,讓我們有了充足的糧食。因此,我們應該明白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要珍惜每一次美味佳肴的機會,不浪費任何一粒糧食。其實,節約并非只停留在糧食這個層面,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重要體現。自古以來,我們民族就有許多勤儉節約的感人故事,這些故事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從小家庭到大社會,從日常生活到國家建設,節約都是一種可貴的品德,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推動經濟發展。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節約,去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二、明理
1、我們的學校有700名學生,如果每個人每天能夠節約一角錢,那么一天下來我們就能夠節約多少錢呢?如果這些節約下來的錢都給你,你會用它去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修改后內容已發送。
2、學生交流。
3、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數據統計,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只是一角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經濟作用。這啟示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分錢,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雖然現在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我們仍需保持節儉的思想,尊重每一份勞動和財富,建立良好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導行
(一)說說關于勤儉節約我最欣賞敬佩的一個人、一件事、一首古詩、一句格言。要求:人:用一兩個詞語概括
(二)聯系現實,自我教育
1、談一談你對下面三件事的看法。課件出示:
A、小麗常常浪費紙,一張紙才寫幾個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評她,她說:“一張紙才幾分錢,用完了再買。”
B、小全與媽媽到飯店吃飯。飯后,媽媽要把剩菜帶回家。小全說:“別這樣!讓同學知道了,會笑話我們的。”
C、小明與小剛給同學過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禮品,小剛卻叫爸爸花錢買貴重的禮品。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師:同學們都談得非常好,小麗、小全、小剛他們的做法都是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向焦裕祿、陳嘉庚學習,生活節儉,不浪費財物,把錢用在應該用的地方。
2、讓我們靜下來,回顧一下過去,以前,我在勤儉節約方面做的怎么樣?再展望一下未來,今后,我該怎樣做?
3、同學們回答得真不錯,但是在我們的周圍,仍然存在著浪費現象,(多媒體出示有關浪費的照片),都是老師在課間拍攝到的,這些行為,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4、教師小結
四、升華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老師相信,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在下課之前,老師有一首歌與大家共勉。多媒體播放歌曲《憫農》。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3
活動主題:
愛學習、愛勞動、在祖國;節水、節電、節糧。
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隊會,教育學生懂得“三愛三節”是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美德。
2、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三愛三節”做很多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3、通過帶領學生許下承諾,教育學生把“三愛三節”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
參與人員:
六一中隊全體隊員
活動過程:
一、請大家談談對“三愛三節”的認識。(PPT)
男:媽媽養育了我們,我們愛自己的媽媽,也了解自己的媽媽。
女:可是作為中華兒民族的后代,我們還有一位共同的偉大的母親——祖國,她撫育所有的炎黃子孫,對每個兒女同樣的厚愛,那么,作為它的兒女,我們對他了解多少,我們應該怎樣回報母親呢?
男:去年,xxx向全國青少年提出的“三愛,三節”的號召,這也是我們今天隊會的內容。
女:你知道什么是“三愛、三節”嗎?
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節水、節電、節糧。(ppt)
二、觀察生活中的浪費現象。
男:我們的祖國物產豐富,我們擁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家,但是卻有人在破壞它,看一看浪費現象:PPT
1、生觀看圖片
女:這些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資源是寶貴的,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同學們,節水、節電、節糧,是我們每個小學生的責任。同學們,談談你自己平時在“三節”上是如何表現的?
2、學生談。
男:請同學們聽一聽毛主席和徐特立節儉的事例
3、節儉的事例(學生說)
4、毛澤東節儉生活。(PPT出示毛澤東節儉圖片)
5、徐特立的《粉筆詩》(PPT)
三、討論: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愛三節”的。(讓學生自己寫)
生1:愛學習,爭當“勤奮學習的青年楷模”,勤奮學習,多讀書、多觀察、多實踐,用知識武裝自己,讓知識發揮力量。
生2:愛勞動,樹立勞動意識和環保意識,從勞動和實踐中探索真知,共同創造一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生3:要愛祖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中國夢的宣傳者、踐行者,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生4:節約每一滴水。培養起節約用水意識,以節約用水為榮,以浪費水源為恥。切忌過量用水,杜絕長流水現象,勇于制止浪費水的行為。
生5:節約每一度電。盡量不使用與學習生活無關的電器;不用電器時,關閉電源,以免待機耗電;離開教室寢室自覺關燈等。
生6:節約每一粒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生7: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對浪費行為積極勸阻。
四、宣讀承諾書。(PPT)
五、 總結
師:本次隊會的舉行,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不但解答了同學們的疑問和困惑,更深入的讓同學們了解到了“三愛三節”的意義,并且通過具體事例來強化同學們對于“三愛三節”的思想觀念,使其真正融入到未來的學習生活當中。踐行“三愛三節”,爭做文明人;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其中來,為共同的目標奉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4
一、活動目的:
1、學生學習“三愛三節”的內容。
2、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三愛三節”做很多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3、通過帶領學生許下節儉承諾,教育學生把“三愛三節”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
二、活動內容:
1、內容:三愛三節”其中“三愛”指的是“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三節”指的是“節水、節電、節糧”。
三愛:
“愛學習”:只有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勞動”:“勞動”兩個字最光榮,“勞動”二字最熱烈。
“愛祖國”:祖國在我心中。
三節:
“節水”:水的浪費是驚人的。關緊的水龍頭,一年要節省上億立方米的水。
“節電”:節電即節約用電,科學用電。采取技術和經濟合理的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環境保護。
“節糧”:盛飯適量,碗里的飯要吃干凈,不隨便剩飯剩菜。
2、聯系現實,自我教育
師:A、一張紙才寫幾個字就扔掉了。
B、在飯店吃飯要把剩菜帶回家。
生: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師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向陳嘉庚學習,生活節儉,不浪費財物,把錢用在應該用的.地方。
活動結果:班干部發起勤儉節約倡議書。
《勤儉節約倡議書》節約就象大海中的水滴,點點滴滴的節約行動會回報給我們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資源短缺的今天,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節約用水,適量使用;節約用電,隨手關燈;節約糧食,合理飲食;適度消費,精打細算;愛護圖書,循環使用;資源再生,隨手環保;減少垃圾,分類存放;互相督促,形成風氣。
讓我們同心協力,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節約成為習慣,傳遍校園、家庭、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5
一、班會思想:
為提高我班學生對“三愛”內涵的認識,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召開本次主題班會。
二、班會目的:
通過主題班會,總結前期班級建設中的實際不足,計劃提高后期班級建設,使班委及同學們明確“三愛”的深刻含義,建設有強烈“三愛”意識的班級。
三、班會主題:
“愛勞動,愛學習,愛祖國”——“三愛”
四、班會方案:
(一)班會時間:xx年11月17日pm4:00
(二)班會地點:新校B座414教室
(三)班會人員:交通13級工程試驗班全體同學
(四)班會主持:侯成剛(班長)
(五)班會記錄:張子煜(副班長)
五、班會步驟:
1、班長發言:宣布班會正式開始
2、班長帶領大家宣誓:我承諾,我將用心體會“三愛”的深刻含義,努力使自己完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三愛”使命,從夢的源泉,插上夢的翅膀,飛向夢的家園!宣誓完畢。
3、團支書發言:主要圍繞“三愛”的深刻含義來談談大學生如何踐行“三愛”
4、組宣委員發言:把今后進行“三愛”的宣傳活動對大家進行簡單的介紹
5、學習委員發言:多角度強調學習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性
6、文體委員發言:將勞動與運動結合,談“愛勞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7、心理委員發言:談談最自己近期工作的認識,明確對同學有關“三愛”的思想輔導方向。由6位同學上臺擺出“三愛”的三個心形,并說說對“三愛”的看法
8、全體合唱國歌。
9、副班長發言:對所記錄的會議主要內容進行總結說明。
10、班長發言:
(1)強調同學們和班干部之間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2)強調借助本次班會進一步認識“三愛”。
(3)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踐行“三愛”內涵。
11、班長宣布班會結束。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6
一、班會目的:
1.通過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懂得“三愛三節”是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美德。
2.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三愛三節”做很多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3.通過帶領學生許下節儉承諾,教育學生把“三愛三節”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
二、班會過程:
1、請大家談談對“三愛三節”的認識
2、觀察生活中的浪費現象
3、名人愛學習的小故事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4、節儉的事例
(1)毛澤東的節儉生活
電視紀錄片《毛澤東》有這樣一個鏡頭,毛澤東的保健醫生拿起一條毛澤東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滿是補釘。他說他曾
多次勸主席換條新的,都被拒絕了。這是毛澤東真實生活的寫照。毛澤東在延安時穿的一套舊軍裝洗得發白,補釘就有16塊。他的一雙舊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幫綻了線,縫補好繼續穿。他曾說:“一條毛巾毯我換得起,但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精神丟不起。”
(2)徐特立的《粉筆詩》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園里: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為余是算細人。
他在每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里留給自己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又稱稻田師范)的幾年里,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因此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4、討論: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愛三節”的?
5、倡議書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建議家長使用節水型馬桶,減少用水量
將過去沒用完的練習本打草稿,節約用紙
家用電器不使用時將插頭拔掉,節約用電
盡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籃子或紙袋購物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03-01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12-07
三愛三節的主題班會教案05-18
三節三愛主題班會教案07-02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經典】07-13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稿04-07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3篇01-15
三節主題班會教案08-03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