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政治教案>九年級政治教案>“以民生為導向讓人民更幸福”復習課教學實錄

    “以民生為導向讓人民更幸福”復習課教學實錄

    時間:2023-02-22 15:51:44 九年級政治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以民生為導向讓人民更幸福”復習課教學實錄

    “以民生為導向讓人民更幸福”復習課教學實錄
      
      作者/涂華勛
      
      導語:同學們,我們平常經常聽到、看到、提到“民生問題”,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談談和“民生”有關的話題。那什么是“民生問題”呢?
      
      一、[話說“民生問題”]
      
      所謂“民生問題”主要是從社會層面上著眼的,主要是指在民眾(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在民眾(老百姓)的基本發展機會、基本發展能力和基本權益保護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老百姓在這些方面的正當需求和權益還得不到滿足,對黨和政府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思考:目前我們身邊存在哪些“民生問題”?
      
      (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板書學生回答“民生問題”的關鍵詞,一般如“住房”、“物價”、“教育”、“交通”、“就業”、“食品安全”、“醫療”、“收入”……)
      
      剛才,同學們列舉了一系列的“民生問題”,其實,不光同學們想到了,看到了,我們的總理、我們的政府也都看到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剛剛結束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溫總理代表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所關注的八大民生熱點:
      
      樓市調控——房價回歸是主線,保障房監管是重點;
      
      調控物價——食品價格重穩定,“中間成本”要降低;
      
      收入保障——報告著墨較多,改革“攻堅克難”;
      
      民生“三難”——投入給出“硬指標”,敢于作出新承諾;
      
      食品安全——突出“監管能力”,把好“人口關”;
      
      校車安全——首次寫入政府報告,強調避免短期行為;
      
      道德誠信——強調推進“政務誠信”,構建社會誠信系統;
      
      網絡民意——改進網絡管理,創新社會服務。
      
      那么我們下面就政府和同學都關心的熱點問題,選取其中具體的兩例“民生熱點”進行進一步的剖析、透視。
      
      二、[透視“民生熱點”]
      
      ★熱點一:民生“三難”之教育——投入給出“硬指標”,敢于作出新承諾。
      
      [民意期待]教育、醫療、就業——“老三難”關乎千家萬戶,一直是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重點民生領域。
      
      [報告回應]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中央財政已按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務水平。(教案 www.baimashangsha.com) 各級政府務必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代表點評]王榮華代表:教育經費占GDP的4%,醫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這些數字鼓舞人心!政府亡作報告對民生問題給出了“硬指標”“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莊嚴承諾。民生大于天,不僅要加以保障,更要持續改善。
      
      同時在《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中也具體指出,要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探索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途徑。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統籌城鄉、區域教育協調發展。
      
      ◆“三個角度”搜考點:——道德、法律、國情國策
      
      道德:公平正義(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社會責任。
      
      法律:公民受教育的權利、義務。
      
      國情國策: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教育的作用(重要性);優先發展、科教興國;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等。
      
      ◆“三個角度”設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國家重視和發展教育保護了公民的什么權利?
      
      答:受教育的權利。
      
      黨和政府為什么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的地位、作用角度)
      
      答:(1)(對個人)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或:教育為人們的未來幸福生活奠基;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已逐漸成為人們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的命運。)
      
      (2)(對國家、民族)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發展教育和科學,是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
      
      為什么國家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主要任務(或:重中之重)?(或者:國家進行教育體制改革有哪些重要現實意義?)
      
      答:(1)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體現社會公平正義。
      
      (2)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提高公民素質。
      
      (3)有利于更好地貫徹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4)有利于提高農村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落實科學發展觀。
      
      (5)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6)有利于促進城鄉共同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如何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國家怎么做?)
      
      答:(1)必須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2)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教育和學生全面發展。
      
      (3)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4)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教育活動的重要源泉,是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為我們青少年創造了良好的受教育條件。為此,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做?
      
      答:(1)思想上:我們青少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創新意識,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行動上:我們要珍惜受教育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養成主動學習、持續學習的習慣,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祖國需要的創新型人才,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熱點二:“開往春天的校車”——校車安全首次寫入政府報告,強調避免短期行為。
      
      [民意期待]去年多起重大校車事故讓校車安全成為民生新熱點。輿論普遍關注,如何建立投入和監管的長效體系,避免短期行為。
      
      [報告回應]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農村中小學布局要因地制宜,處理好提高教育質量和方便孩子們就近上學的關系。辦好農村寄宿學校。
      
      [代表點評]張鳳寶代表:“校車安全”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民生清單”,說明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應。報告從加強管理、就近入學、辦好農村寄宿學校等方面,為校車安全問題提出了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而教育經費支出增長則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支撐”,令人鼓舞。
      
      ◎據重慶日報消息:針對校車安全這一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2011年11月21日,市長黃奇帆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14次常務會議,重點研究了校車安全問題。
      
      ◎2011年11月24日下午,重慶市召開全市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下發《重慶市校車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強調加強該市中小學校車安全管理,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三個角度”搜考點:——道德、法律、國情國策。
      
      道德:誠實守信(不超載、不非法營運);社會責任。
      
      法律:生命健康權(人身安全);法律的作用(規范、保護);特殊保護與自我保護。
      
      國情國策:基本國情;主要矛盾;經濟建設提供物質基礎(經費投入保障);先進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心環節(思想道德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
      
      ◆“三個角度”設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某些地方(學校)校車不顧學校的三令五申,仍然超載嚴重或存在非法營運,你認為這是一種什么行為?(是什么?——道德角度、法律角度)
      
      答:(1)(道德角度)這是一種不講誠信、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行為,必然會受到道德的譴責。
      
      (2)(法律角度)這是一種危害他人和自己生命健康權的行為,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加強對超載或非法營運校車的懲治說明了什么?(為什么?——法律角度)
      
      答:(1)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律還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所以,任何觸犯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2)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權利,加強對超載或非法營運校車的懲治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同時也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社會保護)。
      
      如何營造良好的校車安全環境,確保中小學生的人身安全?(怎么辦?)
      
      ●“怎么辦?”類答題方法指導:
      
      國家:(1)宏觀:路線、方針、國策、戰略、政策、……
      
      (2)微觀:具體措施、加強立法、加快建設、管理方法、經費投入……
      
      公民(青少年):
      
      (1)思想上:樹立、培養……觀念、意識、理念……
      
      (2)行動上:淡自己;對他人;作斗爭。
      
      答:國家:(1)加強立法,完善相關法律。
      
      (2)加強管理,落實就近入學,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
      
      (3)加大和確保教育經費的投入,為解決校車安全問題提供“支撐”。
      
      (4)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特別是相關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不超載、不非法營運等。
      
      公民(青少年):
      
      (l)思想上: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行動上:(談自己)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識別安全校車標志,不坐“三無”車輛,不上超載校車;(對他人)文明禮讓,不擁擠,不推搡;(作斗爭)發現超載或非法營運校車可向父母、老師反映,也可向相關管理部門舉報。
      
      好了,同學們,剛才通過對大家關注的“民生熱點”的透視、剖析,我們可以看出,民生問題是老百姓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它既反映了老百姓的期待、愿望;也反映了黨和政府努力的方向、目標。
      
      總結專題“以民生為導向讓人民更幸福”,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和運用審題思路、答題方法、多加練習。
      
      (作者單位:重慶市第一中學)
      
      

    【“以民生為導向讓人民更幸福”復習課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生為國家,死為人民08-15

    “語言實際運用”中考復習課實錄08-08

    思品課教學中的“以學生為中心”08-12

    復習課教學反思02-10

    《復習課》教學反思04-03

    《外貌描寫》習作課教學實錄07-20

    高中音樂啟始課教學實錄08-07

    英語復習課教學反思08-25

    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01-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免费播放 | 日本久久9网站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