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朝的文化(一)自然科學技術的成就2
清朝的文化(一)——自然科學技術的成就 教案(二)教材分析
清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末世,也是我國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動蕩時期。這一時代特征反映在文化方面是出現了西學東漸、新舊交替的特點。西方的科學技術和資產階級思想學說,不斷地介紹到中國來,對中國的科學技術、思想教育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學家、進步的恩想家與文學家。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進步的文化事業受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壓制.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清朝文化分三課時講授。
本課講授自然科學技術的成就。時代特征反映在自然科學技術方面是西方科學技術不斷地介紹到中國來,并在中國開始應用。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學家被奮發圖強的愛國熱忱所激勵.在天文、植物、數學及蒸汽機、鐵路修建、飛機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俺删汀笔潜菊n教材的中心。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王錫闡和《曉庵新法》;吳其浚和《植物名實圖考》;李善蘭、徐壽和華既芳在翻譯及科學技術上的新成就;詹天佑和京張鐵路;飛機設計師馮如。
2.思想政治教育:①時代特征在自然科學方面的反映是西方科學技術介紹到中國來并在中國開始應用,但它未能充分發展。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政治、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的辯證關系。②以王錫田和吳其浚等不迷信古人、洋人,勇于創新的享實,啟發學生勇于探索和求實的精神。③通過科技上一些令人矚目的成就,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充分表明中華民族具有發展近代科學技術的聰明才智,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④以科學家奮發圖強,為國爭光的事跡,培養學生立志奮發的愛國思想。
3.能力增養:①聯系舊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②列表鞏固課文全面知識要點,培養學生對知識橫向聯系的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詹天佑和京張鐵路;飛機設計師馮如。
難點:王鈣閘一子目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學概念。
教學方法 以啟發式講述為主的綜合教法。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導人新課)鴉片戰爭發生在哪一年?戰爭前后中國社會性質有何不同?(學生答后,教師指出)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末世,也是中國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紂建杜會的動蕩時期。這一時代特征反映在文化上有什么特點?首先讓我們看看自然科學上的特點。
一、王錫闡和《曉庵新法》
(這是教材的難點,必須進行直觀教學,啟發積極思維,使其通俗易懂。為此,首先由教師介紹玉櫥間的生平事這,并根據自制的《太陽系九大行星運轉示意圖》講清“凌日”的概念及王錫闡怎樣不迷信洋人在“食分”上的觀點。其次是檢查學生聽講能力。)提問:王錫間是什么人?其主要著作是什么?有何發明?有何意義?(學生答后,為加深印象,當堂鞏固,讓學生劃出書上要點)清代著名天文學家王錫闡,寫出《曉庵新法》一書,發明了計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在著作中指出一些西方天文學理論的缺點和錯誤。(為讓學生遷移知識,進而再問)古代中國還有哪些最著名的天文學家?(師生共議,略)
二、吳其邊和《植物名實圖考》
(由教師綜述,承上啟下講新內容)王錫闡不迷信古人、洋人,勇于探索,取得了在世界上獨居一家的天文新成就。還有一位不迷信古人的植物學家也取得了被世界贊譽的新成就。(先指導學生觀察書上插圖“芋”,再提問)這插圖在畫法上有什么特色?(教師歸納指出)畫的是植物的新鮮狀態,非常逼真;根、莖、葉、花全株畫下,全面反映了該植物的特征,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并指出此圖選自《植物名實圖考》第4卷“蔬類”中。(接著由教師講解)《植物名實國考》的內容和價值。(進而向學生介紹吳其浚的生平及經過30年努力的成書過程。講完后,指導學生劃出書上要點)吳其浚是清朝中期的植物學家;他編寫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載植物1700多種,并附有精確插圖;這是一部開現代植物學先聲的專著;至今中外植物學家都很重視這部書中的插圖。(繼而讓學生聯系舊知識,提問)你們還知道中國古代有哪些藥物本草方面的書?(師生共議,略)
三、李善蘭。徐壽和華菏芳
(由綜述承啟下文)剛才講了兩位科學家勇于探求、實事求是的精神,不人云亦云的獨立見解,從而取得了天文學和植物學上的新成就。在數學方面也不乏其人并有新特點,這就是西方科學技術不斷介紹到中國來。是怎樣介紹過來的呢?(請看課文。然后提問)這段教材提到了哪些介紹西方科學技術到中國來的人?(學生答后,進一步問)李善蘭是什么人?他有哪些成就?(學生答后,教師補充講述和歸納,并讓學生劃出書上要點)①李善蘭是清朝杰出的數學家、翻譯家,著有《方圓闡幽》。②他與外國人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代數》等西方自然科學著作。③他在翻譯中創造了至今對中外還有影響的“代數”、“微分”、“積分”等代數學名詞和述語。(為讓學生遷移知識,再提問)為什么說由于他們的翻譯,《幾何原本》才有了完整的中文本?(學生答后,教師指出)明朝徐光啟和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只翻譯了此書前幾卷,故至此中國人才能看到這部世界上最早公理化的希臘古典數學名著的全貌。(提問)除李善蘭外以譯書出名的還有誰?(學生答后,教師以豐富的情感,生動地講述來介紹徐壽與華荷芳的事跡與成就及意義,以激勵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進而指導學生劃出書上要點)①徐壽和華骨芳:譯書;制成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制成木殼輪船《黃鵲號》。②徐壽對化學元素名稱的中譯時創造了“鋅”、“錳”、“鎂”等元素的中文名稱,沿用至今。
四、詹天佑和京張鐵路
(教師綜述,承啟下文)西方的科學技術,加上中國科學工作者的愛國熱情、聰明才智和刻苦鉆研的態度,不僅制成了蒸汽機和《黃鴿號》,特別是中國人自己還修建了難度極大的第一條正式運營的京張鐵路。(為進行北京鄉土教育,故先提問)你們乘火車去八達嶺登萬里長城,是否發現了京張鐵路有什么特點。(學生答后,教師小結指出)①要鉆隧道,而且八達嶺的隧道長達1091米,其次是居庸關的隧道長367米。②列車要爬坡,兩個車頭,一拉一推,為確保列車安全,還有一條“人”字形軌道,降低了坡度。③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工程量極為復雜艱巨。而負責修建的是中國近代杰出的鐵路工程師后天佑。(為有效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提問后,由教師以飽滿的熱情,生動地講述詹天佑的生平事跡,要特別突出)少年留美,勤奮學習,立志報國的學生時代及其成就:①灤河大橋是怎樣在英、日、德工程師采用各種辦法均遭失敗的情況下,由詹天佑主持卻按期出色地完成了我國這一座近代鐵橋,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②京張鐵路工程的艱巨,修建時資金少,機器缺,技術力量弱等重重困難,帝國主義者坐觀中國失敗,揚言“能修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生呢?”中國官僚中也有人說詹天佑膽大妄為,不自量力等冷言惡言的情況下,詹天佑如何抱定為國爭光的決心:“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團結全體員工以“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的要求,僅用了四年時間保證了全線通車。事實證明中華民族具有發展近代科學技術的聰明才智。(若有時間,可找一學生朗讀詹天佑給美國老師的信。最后為加深記憶,指導學生劃出書上要點)①詹天佑是中國近代杰出的鐵路工程師。②1905年起他主持修筑京張鐵路,出色地完成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艱難的隧道工程,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他設計出“人”字形軌道,以減緩坡度。③1909年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五、飛機設計師馮如
(教師綜述,承啟下文)熱愛祖國,為國爭光因而刻苦學習并運用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的,除詹天佑修筑鐵路外,還有設計制造飛機的馮如。(這是又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材料,為了感染和激勵學生,。首先由教師講述馮如的生平事跡。要突出幾點:①馮如12歲赴美當勤雜工,“日作營生,夜習西文,”立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振興中華的宏寐以百折不撓的精神研究飛機的成就及飛行情況。②拒絕美國人的高薪聘請,回國投人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最后要學生閱讀課文,并劃出要點)飛機設計師馮如,于1910年制成一架具有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飛機。10月,國際飛行協會舉行比賽,他駕駛自制的飛機榮獲第一名。(讓學生看插圖《馮如和他制造的飛機》)
(小結,略)
1.(指導學生列表以鞏固課文)以人物、稱謂、主要成就、意義等項列一《清朝的文化——自然科學技術成就》表。
2.(布置作業,寫一短文)我最喜歡的一位清朝科學家。
附:《太陽系九大行星運轉示意圖》
(北京159中學 陳壽仁)
【清朝的文化一自然科學技術的成就2】相關文章:
《科學技術與士人文化》說課稿08-24
試論19世紀中期清朝軍隊的演變08-17
清朝移民對嫩江流域商品經濟的影響08-18
科學技術作文06-02
大班大自然的話詩歌教案2篇01-30
沒有恐懼才能成就一切08-17
好教育成就一切作文05-05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文2篇03-16
勤奮成就人生第一學期國旗下講話08-25
借取成就非凡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