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
教學目標:知識方面:能通過對事例的分析,理解價值觀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能通過對事例的分析,說明不同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的不同導向作用。
能力方面:通過不同價值觀及其作用的比較,提高比較能力。
覺悟方面:初步樹立要用正確的價值觀來指導自己行動的思想。
教學重點:價值觀第一個導向作用
教學難點:價值概念和價值觀概念
課 型:新授課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一學生上講臺帶領同學復習提問,教師做好適當引導)
導入新課:
(圖文導入)(1)長江支流污染嚴重:
流經重慶永川境內85.2公里的臨江河是長江的支流之一,由于沿河污染嚴重,目前已面臨魚蝦絕跡的危險境地.
(2)生態鳥園里的和諧:
全國最大的生態鳥園——擁有國家級保護鳥類近百余種的徐州“鳥悅園”里, “鳥園”內的鳥不但不懼怕戰士們,而且和戰士們一起共嬉、共步。
設問 前面我們看到了對待自然的兩種不同性質的情形,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會產生這兩種不同的情形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新 課: 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要了解價值觀的知識,我們首先來學習價值的有關知識。
說到價值,我們非常熟悉,在高一經濟學中,我們就學過價值,那么,我們就來回顧以下經濟學中的價值的含義。
知識回顧 價值的經濟學含義
學生回答 (略)
設問 經濟學上價值是指的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那么,哲學上的價值又應當怎樣理解呢?我們來看以下事例:
顯示 糧食、蔬菜、水果、禽蛋 人們營養的需要 (箭頭上標明滿足二字)
衣服、房子、車船 人們穿、住、行的需要
陽光、空氣、水 人們生存的需要
文學藝術、道德、法律、知識 人們精神需要
教師提問 在上圖中,觀察箭頭兩側,你能看到什么共同點?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回答 (略)
教師總結 事物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要,反映了人的需要同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這就是哲學上對價值的界定。
顯示 1、價值的含義(哲學上的含義)
指人的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即事物對人的積極意義
教師總結 哲學上價值的含義有其特定的含義,不能與經濟學上價值的含義相混淆。其必須同時涉及到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把握這一概念需注意:
(1)價值是一種關系
(2)事物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現象
(3)價值具有多樣性(經濟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醫療價值、文學價值)
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就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認識事物,就會在自己的思想意識中形成對客觀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我們稱之為價值觀。
2、價值觀的含義
指人們對客觀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
設問 價值觀是不是社會意識(是),既然是一種社會意識,那么,它與社會存在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 略
顯示 3、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會存在的基礎上產生,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舉例 科學的生態價值觀的提出
教師引導 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都會產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因而,價值觀人皆有之。但是,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事物會具有不同的價值觀。那么,不同的價值觀產生以后,對個人和社會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4、不同的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有著不同的導向作用。
教師提問 怎樣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學生回答 略
教師總結 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識指導下進行的。人們的價值觀不同,追求的具體目標、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評價必然不同,行為和效果也不一樣。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具體是怎樣體現的呢?我們來看下列材料:
顯示 面對世界農業發展的新形勢,面對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面對入世
對我國農業造成的新挑戰,我國農業積極采取措施。我國農業逐漸由傳統的農業向生態農業的道路發展。目前,全國已有7個生態農業建設點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稱號;生態農業試點縣已經達到100個。
思考:我國農業逐漸由傳統的農業向生態農業的道路發展這一事實,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 略
(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
圖片顯示 A.“母親河在流淚”
背景資料 : 2001年11月3日,三峽庫區巴東縣城沿江路銅盆溪大橋的右側又有十多輛汽車將建筑棄土從橋頭倒入長江,此前從該橋左側倒入長江的垃圾已使河岸向江心突出2米。巴東縣在移民前縣所有垃圾全部傾倒在頭道場垃圾場,日產垃圾2噸,該垃圾場已使用20多年。如今已停止使用,
B.整治后的南京秦淮河再現碧波蕩漾景象
背景資料:經過南京有關部門投入300余萬元、歷時兩個多月的清淤泥整治,南京秦淮河春節期間再現碧波蕩漾,畫舫揚波的旖旎景象。
教師提問 為什么會出現以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學生討論 略
教師總結 通過前面我們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價值觀本身有正確的和錯誤的之分,而不同的價值觀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在正確的價值觀的導向下,對人們的實踐起推動作用,而在錯誤的價值觀的導向下,對人們的實踐起阻礙作用。
設問 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有導向作用,那么,對人生有沒有什么影響呢?
課堂練習:
1、哲學上的“價值”的構成要素是( )
A、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 B、客觀事物的有用性
C、人的需要和客觀事物的屬性 D、個體的人和社會的人
2、在指導人們各項活動的社會意識中,最根本的指導思想是 ( )
A、各門科學知識 B、道德概念
C、經濟與政治思想 D、世界觀和價值觀
3、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國西藏地區的一種珍稀動物,近年來,一些人為金錢所驅使,大肆捕殺羚羊,嚴重地破壞了這一生物種群。這表明( )
A、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
B、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價值觀
C、價值觀對人們的活動有巨大的導向作用
D、市場經濟與集體經濟不相容
【價值觀】相關文章:
“價值觀”的翻譯08-08
價值觀征文08-24
價值觀作文06-10
堅定共產黨人的價值觀(黨員價值觀)08-15
我的價值觀作文05-24
略論學生價值觀教育02-22
略論學生價值觀教育08-17
堅持正確的價值觀02-27
核心價值觀名言警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