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有的人》

    時間:2022-08-16 13:14:30 初中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的人》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目的

      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2.了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

      3.認識這首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系,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教學設想

      1.這首詩語言通俗,結構勻稱,適于朗誦。教師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誦。

      2.在反復朗誦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詩的哲理內涵和作者的感情。

      3.有些詩句的內容,教師要分析、點撥。

      4.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重點

      1.對比的寫法。

      2.詩中的議論。

      教學過程

      一、解題

      臧克家,生于1905年,是我國“五四”運動以來最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一直受到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1949年全國解放后,藏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 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 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并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 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 考。

      “有的人”這個題目包含了詩中所寫的兩種人:即作者歌頌、贊美的是以魯迅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戰 士,作者揭露、批判的是一切反動派。聯系詩的副標題,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是以歌頌、贊美為主旋律的。 這首詩主要采用對比的寫法,也就是把揭露和批判作為歌頌與贊美的一種反襯,在鮮明的對比中,抒發作者 的感情。

      二、導入

      人都有生和死。對待生和死,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態度。活著的人,有的活得崇高、偉大;有 的活得無恥、卑微。在死的問題上,毛主席曾經指出:“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哪個同學能舉出 這兩方面的例子?

      學生舉例,教師評析、小結。

      《有的人》這首詩以形象、凝練、通俗的語言寫了對于生和死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的態度和表現,抒發了 作者由此而發的感受,以此來紀念魯迅以及以魯迅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三、課文分析

      1.教師提問:這首詩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學生分析,教師評析、歸納:這首詩分三部分:第1節是第一部分;第2、3、4節是第二部分;第5、6、7 節是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開門見山,以兩種對立階級的人為代表,緊緊抓住參加魯迅紀念活動感觸最深的兩點, 即:魯迅生為人民鞠躬盡瘁,死后人民懷念他,從對魯迅雖死猶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與死的辯證觀點。

      第二部分,從兩種人對待人民的不同態度的對比中,熱情贊頌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

      第三部分,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度的對比中,抒發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2.教師提問:從以上分析中,我們能夠看出這三部分之間是什么結構關系?

      學生分析,教師歸納:第一部分是全詩的總綱,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觸最深的兩點分別進行 解說和深入開掘,形成了以贊頌魯迅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偉大精神的抒情主線。

      3.教師提問:這首詩所以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在人民群眾中有廣泛的影響,在于它包含著深刻的 哲理。想一想,這一深刻的哲理是什么?

      學生思考、并明確:這首詩一開始就點明了生與死的辯證觀點,后面緊緊圍繞人應該怎樣活,怎樣對待 死來展開,把問題升華到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觀的高度。魯迅一生“俯首甘為孺子牛”“情愿作野草”,人 民就崇敬他,紀念他;反動派騎在人民頭上,一心想流芳百世,人民就詛罵他,唾棄他。這首詩就是在生與 死、榮與辱、善與惡、美與丑這些人生觀的種種具體表現的激烈交鋒中,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內涵,擴大了思 想容量。

      4.教師提問:這是一首抒情詩。詩是詩人感情的迸發。同學們舉例說明這首詩怎樣抒發了作者火一樣的 熾熱感情?

      學生舉例,師生共同分析:作者火一樣的熾熱感情從詩的一開始就撲面而來。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第一個“活”字充滿了作者的鄙夷和輕蔑,第一個“死”字充滿了作者的痛恨和詛罵;相反,第二 個“死”字卻表達了作者的惋惜的懷念之情,第二個“活”字是作者對魯迅偉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贊美。作 者的愛憎感情是多么鮮明!

      再比如: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細心體會這些黑體字詞,我們會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強烈感情。“刻入”和“爛”是譏諷、嘲笑,是對一 心想流芳百世的反動派的鞭撻、討伐;“春風”、“到處”、“青青”這些感情色彩鮮明的詞語,是作者對 為人民奮斗一生的革命戰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熱烈歌頌。

      作者從青年時代起一直受到魯迅的深刻影響,對魯迅充滿了敬佩之情,在紀念魯迅的活動中,又親身體 驗到人民對魯迅無比懷念的情景。同時,他也耳聞目睹了反動派的種種罪惡和殘暴。現實生活在他的心里凝 聚了無法壓抑的感情,這種感情終于在紀念魯迅的日子里找到了迸發的“火山口”。

      但是,這種感情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運用語言抒發出來的,正像作者說的,他“把火樣的熱情包在字句 里”。聞一多先生曾把他比為孟郊,“郊寒島瘦”,說他的詩“沉著而有鋒棱。”老舍說他的詩有 股“硬”勁。我們讀《有的人》,絲毫沒有覺得作者在大喊大叫,相反,我們在詩的字里行間卻感受到作者 以直硬、冷峻的語言風格抒發出內心強烈的,壓抑不住的、火一樣的感情。上面舉的兩個例子就很好地說明 了這一點。

      5.教師提示:這首詩除了直硬、冷峻的語言風格外,在語言運用上還有以下特點。

      ①語言通俗、明白。茅盾評論作者的詩風時說,他的詩“只是用了樸素的字句寫出了平凡的百姓的生 活。”臧克家寫的《有的人》巧妙地運用了大眾的語言表達深沉的哲理。“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 死了他還活著。”這簡直是毫無修飾的、脫口而出的大眾俗語,帶著濃重的鄉土氣息。整首詩幾乎句句都是 這樣的語言。因此,他是用人民大眾的語言唱出了人民大眾的心聲。

      但是,作者又是對大眾語言進行了嚴格地篩選、加工,把它們凝練成自己的詩句的。詩貴在煉字句,抒 真情。《有的人》沒有一個多余的字、句,而又濃縮著作者的愛憎感情。

      ②語言形象、生動。《有的人》所要告訴人們的是怎樣對待生與死的人生觀問題。這是一個人人心中常 有的千古議題,具有普遍的重大意義。作者并沒有用哲學的方式,即抽象化的語言去闡發人生的深刻哲理, 而是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表達重大主題。就是說,他把力量放在詩的藝術形象的表現力上。這無疑說明了作者 深厚的藝術功底。

      例如: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騎”字生動地表現了反動派欺壓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態,而人民要推翻他們,打倒他們,便把仇恨和 力量凝聚在一個“摔”字上,“垮”作為結果又形象地表現了反動派的可恥而又必然的下場。“摔”字用得 多么形象,多么生動!

      藝術形象的表現力還在于給讀者以廣闊的想象天地,人們用自己的實踐和體驗來豐富形象的內容。例 如,這個“摔”字,它是生活中一個普通動作,但在詩句里,它包含一定內容的具體的、形象化的動作,讀 者可以聯想到人民大眾推翻一切反動派統治,唾棄一切歷史丑類的種種壯舉。這才是真正的詩的語言。

      6.教師提示:這首詩的格式上有一種強烈的節奏美。

      ①格式嚴整,自然流暢。

      這首詩在節的韻律上十分講究。每兩句一節,兩句字數大體相等,結構大體相同,讀起來瑯瑯上口,節 奏感很強。

      每小節的兩句話在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在形象上形成強烈反差,強化了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第1節是總綱,下面兩部分分別對第1節的兩句話進行解說和開掘。第二部分每1節的第一句從具體表現上 解說第1節的第一句話;每1節的第二句話從具體表現上解說第1節的第二句話。第三部分從各自不同的結果上 對應地解說。這種排列組合,交叉式的推進結構,使詩具有獨特的節奏美。

      ②格式嚴整,但又不刻意追求字句上的齊整,而是以思想感情的表達需要為依據。有的詩句長短不一, 讀起來卻仍然流暢爽達;有的沒有一點修飾,似乎一揮而就,但仍然韻味無窮,含義深刻。

      7.教師提問:這首詩在寫法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學生思考、明確:主要采用了對比的寫法。一方面,作者靈活地運用魯迅的詩句“俯首甘為孺子牛”作 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偉大精神的整體概括,另一方面以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作為一切反動派罪惡行徑的形 象概括,從人生意義,具體表現,不同結果三個方面進行對比。褒貶鮮明,引人思考,給人以深刻印象。

      四、板書設計 

      五、小結

      1.這首詩從人生觀的高度,采用對比的寫法,熱情歌頌了以魯迅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鞠躬盡瘁為 人民的偉大精神,同時也揭露了反動派的種種丑行。

      2.這首詩的直硬、冷峻的語言風格,表達了作者濃烈的愛憎分明的感情。

      3.這首詩的語言通

    【《有的人》】相關文章:

    《有的人》教案06-07

    有的人作文04-30

    有的人作文08-21

    《有的人》優秀說課稿03-21

    《有的人》教學反思08-24

    《有的人》教學反思04-04

    有的人教學反思02-01

    (實用)有的人教學反思07-10

    【優】有的人教學反思07-08

    有的人作文(精選35篇)12-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日本午夜视频一级a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