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范文大全>規章制度>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時間:2025-05-07 08:46:07 金怡 規章制度 我要投稿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精選27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制度一經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員衛生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精選27篇)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

      藥房(店)衛生和人員健康狀況管理制度

      (1)為保證藥品質量,確保消費者用藥的安全有效,創造一個優良、清潔的工作環境,同時塑造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依據《藥品管理法》及《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

      (2)衛生管理責任到人,營業場所應明亮、整潔、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清潔,庫區要定期打掃,做到“四無”,即無積水、無垃圾、無煙頭、無痰跡,保持環境衛生清潔。無環境污染物,各類藥品分類擺放,規范有序。

      (3)保持店堂和庫房內外清潔衛生,各類藥品、用品安置到位,嚴禁工作人員把生活用品和其他物品帶入庫房,放入貨架。

      (4)倉庫環境整潔、地面平整,門窗嚴密牢固,物流暢通有序。并有防蟲、防鼠設施,無粉塵、污染物。

      (5)在崗員工應統一著裝、佩帶工號牌,衛生整潔,精神飽滿,工作服夏天每周至少洗滌3次,冬天每周洗滌2次。頭發,指甲注意修剪整齊。

      (6)衛生管理情況要列入企業季度管理考核之中。

      (7)健康體檢每年組織―次。企業所有直接接觸藥品的.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

      (8)嚴格按照規定的體檢項目進行檢查,不得有漏檢行為或找人替檢行為,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9)如發現患有精神病、傳染病、化膿性皮膚病或其它可能污染藥品的患者,應立即調離原崗位或辦理病休手續后靜養,待身體恢復健康并體檢合格后,方可工作。病情嚴重者,應辦理病退或其他離職手續。

      (10)要建立員工健康檔案,檔案至少保存三年。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

      1、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領取“健康證明”和 “衛生知識培訓證明”后方能上崗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旅店業、餐廳、咖啡廳、酒吧、茶座、娛樂場所、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游泳場(館)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其余場所從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4、公共場所內經營食品的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按《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進行。

      5、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學習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基本衛生操作技能等,熟悉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各項衛生操作規程和有關衛生要求。

      6、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后每兩年進行一次衛生知識復訓。

      7、健康檢查項目按衛生部“預防性體檢管理辦法”進行,“健康證明”均不得涂改、轉讓、倒賣、偽造。

      8、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必須講究個人衛生。

      9、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有連續二年應檢與應培訓人員、已檢與已培訓人員和已領健康證、培訓證人員名單;有衛生監督部門通知的不合格人員名單及其去向記錄。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3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公司有關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政策,監督檢查公司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二)編制燒結廠職業安全衛生技術措施計劃和職業安全衛生工作計劃,并負責貫徹落實,按計劃和上級要求開展各種職業安全衛生活動。

      (三)參加制訂完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參加修訂、審查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對其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四)配合綜合辦做好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和復訓工作,配合組織部、工會辦公室做好職業安全衛生宣傳工作。

      (五)經常開展職業安全衛生巡查工作。發現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行為及時制止,發現特別不安全的情況,有權先令停止生產,并及時報告領導研究處理;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及時下達事故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并及時報告領導。協助領導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和專業性、季節性的安全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督促有關部門整改,對其中需要采取技術措施的重大問題,協調有關部門研究解決。

      (六)參加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三同時”會審,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引進技術改造、大的修理工程項目的方案審定、設計審定、竣工驗收和試運轉工作,督促勞動防護設施和主體工程按“三同時”原則執行。

      (七)及時收集、積累職業安全衛生資料,為領導及時提供職業安全衛生資料。

      (八)按“四不放過”原則組織對輕傷事故的調查處理,參加重傷以上事故的調查處理,對造成傷亡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負責如實登記、統計、報告因公傷亡事故。參加設備、火災等各類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

      (九)制訂保健津貼發放標準及制度。按照有關規定,組織編制燒結廠勞動保護用品、清涼飲料發放計劃,并負責對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驗收。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按標準發放,教育員工正確使用。

      (十)負責對燒結廠兼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進行業務指導;做好燒結廠職業安全衛生競賽、評比工作。

      (十一)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女工特殊保護工作。

      (十二)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開展工作,積極推行安全科學管理方法。參加安全技術科學研究,總結推廣職業安全衛生科研成果和先進經驗。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4

      1、煤礦年度內組織本單位人員深入、系統地學習《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管理范圍內的煤礦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力度。

      2.積極參加市、縣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開展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強化對職工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教育,教育職工自覺遵守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正確使用職業危害防治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年度內舉辦全礦人員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學習講座3次,舉辦礦級領導班子專題研討會4次,就深入貫徹落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4、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掌握生產工藝流程,掌握職業危害預防知識。

      5、建立職工職業衛生培訓檔案;

      6、對職工職業危害知識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上崗。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抓好我礦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職工的健康監護管理工作,規范職工健康監護檔案的建立,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認真遵守和執行職業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2)、建立健全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和管理

      (3)、檔案管理設專人負責,認真填寫從業人員職業健康情況,杜絕虛假填報現象。

      (4)、職業禁忌管理:不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作;不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安排孕期、哺乳期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害的作業;不安排有職業禁忌癥的職工從事所禁忌的作業;職工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按正常出勤處理。

      (5)、上崗前的職業性健康體檢:招收新職工時必須進行上崗前的職業性健康體檢,根據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體檢結果進行新職工的安置,并建立健康監護檔案。

      在崗期間的職業性健康體檢

      按《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規定的周期和體檢項目進行職業性健康體檢,發現疑似和確診職業病立即報告行政主管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并妥善處置現疑似和確診職業病病人。

      (6)、離崗時的職業性健康體檢:職工退休或者是其他原因和公司(廠或礦)解除合同時,必須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并將職工本人的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交給本人,其健康監護檔案原件按檔案管理規定的保存年限進行保存。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6

      1、煤礦年度內組織本單位人員深入、系統地學習《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管理范圍內的煤礦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力度。

      2.積極參加市、縣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開展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強化對職工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教育,教育職工自覺遵守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正確使用職業危害防治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年度內舉辦全礦人員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學習講座3次,舉辦礦級領導班子專題研討會4次,就深入貫徹落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4、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掌握生產工藝流程,掌握職業危害預防知識。

      5、建立職工職業衛生培訓檔案;

      6、對職工職業危害知識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上崗。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7

      1、為保證藥品質量,確保消費者用藥安全有效,創造一個優良、清潔的工作環境,同時塑造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2、衛生管理責任到人,藥房、庫應明亮、整潔,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清潔,做到“四無”,即無積水、無垃圾、無煙頭、無痰跡,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各類藥品分類擺放,規范有序。

      3、保持藥房、庫內外清潔衛生,各類藥品、用品安置到位,嚴禁工作人員把生活用品和其他物品放入貨架。

      4、在崗員工應統一著裝、佩戴工號牌,衛生整潔,精神飽滿,頭發、指甲注意修剪整齊。

      5、衛生管理情況要列入制度考核之中。

      6、健康體檢每年組織一次。所有直接接觸藥品的`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上崗。

      7、嚴格按照規定的體檢項目進行檢查,不得有漏檢行為或找人替檢行為,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8、如發現患有精神病、傳染病、化膿性皮膚病或其它可能污染藥品的患者,應立即調離原崗位或辦理病休手續,待身體恢復健康并體檢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

      9、建立員工的健康檔案,檔案至少保存三年。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8

      1.從業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2.從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掌握本崗位的衛生技術要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嚴格衛生操作。

      3.嚴格科學的洗手:操作前、便后以及與食品無關的'其他活動后應洗手,先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流動水沖洗。

      4.從業人員不得留過長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食品加工場所或銷售場所內吸煙、吃東西、隨地吐痰,不得穿工作服入廁。

      5.從業人員不得面對食品打噴嚏、咳嗽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行為,不得用手抓取直接入口食品,用勺直接嘗味,使用后的操作工具不得隨處亂放。

      6.從業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形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頭發梳理整齊置于帽后。

      7.從業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9

      1、員工須參加基礎衛生培訓、持有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健康證時效為一年。

      2、員工(待聘人員)辦理健康證須統一組織在指定地點進行體檢。

      3、員工(待聘人員)健康證辦理須本人進行,嚴禁代檢、代查;嚴格遵守體檢注意事項。

      4、健康證到期再行體檢的員工,檢查未合格的應立即停職,禁入加工間、禁止與原材料接觸,并進行復查,復查仍不合格的將予以解聘,復查合格者則恢復原崗位工作;待聘人員體檢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5、員工在崗期間,健康證原件交個人保管,其復印件交食堂、餐廳統一存檔管理,以備查閱。

      6、健康證到期而未辦理的員工,應立即組織辦理,直至領取新的健康證后方能上崗工作。

      7、學校食堂主管人員須經常對員工個人健康、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從業人員應及時調離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崗位。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0

      一、目的

      讓員工認識到工作時的每個行為和想法都將可能極大地影響到最終產品質量。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以防范,以確保食品的安全衛生及穩定產品品質。

      二、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公司從業人員的衛生管理。

      三、內容

      3.1健康規范

      3.1.1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每年到當地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后方可參加工作。

      3.1.2當患有下列病癥之一者,不得參加工作: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

      3.1.3員工手上受傷時,特別是流血的情況,有嚴重割傷、燙傷、擦傷或傷口感染的人員應避免從事接觸產品、原料、包材工作。

      3.2著裝規范

      3.2.1所有進入工廠有人員都穿著全套整潔的工作服裝,包括制服、工作帽及工作靴或工作鞋。

      3.2.2工作服要無鈕扣、無口袋。

      3.2.3每個工人至少有兩套工作服以保證能每天更換,或在工作期間及時更換以被污染的工作服。

      3.2.4在易弄臟工作服的崗位,可以使用塑料圍裙,但應定期更換,以免污染產品。

      3.2.5干凈的工作服應保持存在清潔衛生的地方,并與臟的工作服分開存放。

      3.2.6工作服不得穿出工作區域,否則需要重新消毒后,才可再在工作區域內使用。

      3.2.7進入生產區域的人員在保持頭發干凈的'同時,將頭發和耳朵全部蓋上,以上防頭發等外來異物掉入產品中。

      3.3行為規范

      3.3.1非工廠內的工作人員,如外來承包商,參觀人員等必須遵守公司各項安全及衛生要求,須換工作服、戴帽、穿鞋套后方才進入。

      3.3.2對工作服、設備及工作人員的雙手應定期進行微生物檢查,以保證清潔有效。

      3.3.3所有員工外出或上廁所時,必須換下工作服、鞋。

      3.3.4從業人員要嚴格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服、勤理發,另外還要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和毛巾。

      3.5健康檔案的建立與保存

      3.5.1有接觸食品的生產、檢驗人員個人的健康證明材料要分類存放,保證每一在冊有接觸食品的生產、檢驗人員有相應的健康證明材料。健康證明材料存放兩年以上的可以銷毀。

      3.5.2.編寫《員工健康狀況一覽表》,詳細填寫員的健康狀況,對患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或傷患的員工,還需注意處理措施。《員工健康狀況一覽表》保存期為兩年,超過保存期的可以銷毀。

      3.5.3.非生產檢驗人員或不直接接觸食品的生產、檢驗人員亦按部門建立好相應的《員工健康狀況一覽表》,健康證明材料可以是防疫站以外的相關醫療部門發放的健康材料。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1

      一、所有食堂從業人員上班時間必須統一著單位配發的工作服,每名食堂從業人員不得少于2套工作服,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工作服應定期更換,頭發不得外露,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帶飾物,勤換洗工作服。工作時不吸煙,不隨地吐痰,不面向食品說話、咳嗽。食堂必須堅持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有臟隨時掃。

      二、從業人員操作前手部應洗凈,操作時應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手部還應進行消毒。

      三、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員在有下列情形時應洗手:1、處理食物前;2、上廁所后;3、處理生食物后;4、處理弄污的設備或飲食用具后;5、咳嗽、打噴嚏或擤鼻子后;6、處理動物或廢物后;7、觸摸耳朵、鼻子、頭發、口腔或身體其他部位后;8、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雙手的活動(如處理貨項、執行清潔任務)后。

      四、非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員,在有下列情形時應洗手:1、開始工作前;2、上廁所后;3、處理弄污的.設備或飲食用具后;4、咳嗽、打噴嚏或擤鼻子后;5、處理動物或廢物后;6、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雙手的活動后。

      五、個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帶入食品處理區。

      六、不得在食品處理區內吸煙、飲食或從事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為。

      七、進入食品處理區的非加工操作人員,應符合現場操作人員衛生要求。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2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公司有關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政策,監督檢查公司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二)編制燒結廠職業安全衛生技術措施計劃和職業安全衛生工作計劃,并負責貫徹落實,按計劃和上級要求開展各種職業安全衛生活動。

      (三)參加制訂完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參加修訂、審查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對其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四)配合綜合辦做好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和復訓工作,配合組織部、工會辦公室做好職業安全衛生宣傳工作。

      (五)經常開展職業安全衛生巡查工作。發現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行為及時制止,發現特別不安全的情況,有權先令停止生產,并及時報告領導研究處理;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及時下達事故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并及時報告領導。協助領導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和專業性、季節性的安全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督促有關部門整改,對其中需要采取技術措施的重大問題,協調有關部門研究解決。

      (六)參加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三同時”會審,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引進技術改造、大的修理工程項目的方案審定、設計審定、竣工驗收和試運轉工作,督促勞動防護設施和主體工程按“三同時”原則執行。

      (七)及時收集、積累職業安全衛生資料,為領導及時提供職業安全衛生資料。

      (八)按“四不放過”原則組織對輕傷事故的`調查處理,參加重傷以上事故的調查處理,對造成傷亡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負責如實登記、統計、報告因公傷亡事故。參加設備、火災等各類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

      (九)制訂保健津貼發放標準及制度。按照有關規定,組織編制燒結廠勞動保護用品、清涼飲料發放計劃,并負責對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驗收。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按標準發放,教育員工正確使用。

      (十)負責對燒結廠兼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進行業務指導;做好燒結廠職業安全衛生競賽、評比工作。

      (十一)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女工特殊保護工作。

      (十二)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開展工作,積極推行安全科學管理方法。參加安全技術科學研究,總結推廣職業安全衛生科研成果和先進經驗。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3

      連鎖藥店衛生和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一、門店店堂前的招牌應完好、整潔。店堂內地面、墻壁、頂棚無積塵,無污染物,無蜘蛛網,無碎屑剝落。店堂內的'清潔應按時打掃,并隨時保持貨柜、貨架、各類商品和各種用具的清潔和衛生。

      二、藥品貨柜上安裝的柜門應完好,取用商品后應及時關好,以防止異物、灰塵、老鼠或其它動物進入造成藥品和其它商品污染。

      三、門店所有人員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理發、勤修指甲、勤洗手,工作服應勤洗勤換,保持整潔。

      四、門店直接接觸藥品的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健康檢查資料要保管兩年以上,留存備查。

      五、凡發現員工患有傳染病、皮膚病、精神病以及其它可能污染藥品的疾病,應及時調離接觸藥品的崗位。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4

      為進一步加強新進衛生技術人員的管理,促進衛生技術人員學習成長,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針對三年內新進衛生技術人員考核辦法:

      一、適用對象:三年內新進衛生技術人員(不包括護理及其它)

      二、考核內容:

      1、發生重大有缺陷糾紛者。

      2、不服從院部及科室工作安排者。

      3、違反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及診療規范造成不良后果者或經常違規屢教不改者。

      4、臨床醫生60份手寫大病例檢查不合格者(一年內)。

      5、醫技科室醫務人員讀書筆記檢查不合格者。

      6、醫院組織的各項理論及操作考試:每次不合格扣5分。

      7、所輪轉科室民主測評(每季度測評一次):每得一個c扣10分。

      8、執業醫師考試:不通過扣20分。

      9、規范化培訓及公共科目考試:規范化培訓不通過每次扣10分,公共科目考試不通過每次扣5分。(此項目滿三年考核)

      三、考核方法:

      三年內新進醫務人員每年考核一次,具體考核方法,按總分100分實行扣分制:

      1、對于出現1—5項中任何一項者,為考核不合格。

      2、考核大于80分者按醫院相關規定享受相應待遇。

      3、考核大于60但小于等于80分,延遲3個月享受績效工資。

      4、考核小于或等于60分者,為考核不合格,醫院解除聘用合同或令其轉崗。

      四、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5

      1、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領取“健康證明”和 “衛生知識培訓證明”后方能上崗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旅店業、餐廳、咖啡廳、酒吧、茶座、娛樂場所、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游泳場(館)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其余場所從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4、公共場所內經營食品的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按《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進行。

      5、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學習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基本衛生操作技能等,熟悉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各項衛生操作規程和有關衛生要求。

      6、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后每兩年進行一次衛生知識復訓。

      7、健康檢查項目按衛生部“預防性體檢管理辦法”進行,“健康證明”均不得涂改、轉讓、倒賣、偽造。

      8、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必須講究個人衛生。

      9、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有連續二年應檢與應培訓人員、已檢與已培訓人員和已領健康證、培訓證人員名單;有衛生監督部門通知的不合格人員名單及其去向記錄。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6

      1. 為保證企業經營的合法性,確保藥品銷售的合法性,確保藥品質量,為消費者安全,合理,有效的提供放心藥品和優質服務,根據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制訂本制度。

      ⒉藥店負責人對營業場所衛生和員工個人衛生負責,并明確各崗位的衛生管理責任。

      ⒊藥店應保持營業環境的'干凈整潔,衛生有序,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清潔,無污染物及污染源。

      ⒋貨架及所陳列的物品應保持無灰塵,無污損,柜臺潔凈明亮,藥品陳列規范有序。

      ⒌營業場所干凈整潔,地面平整,門窗嚴密牢固,物流暢通有序,并有防蟲防鼠設施,無粉塵,污染物。

      ⒍保持店堂內外清潔衛生,嚴禁把生活藥品和其他物品帶入店內。個人生活用品應統一集中存放在專門位置,不得放入藥品柜臺貨架中。

      ⒎上崗人員這裝整齊佩戴胸卡,勤洗澡,勤理發。頭發指甲應修剪整齊,每年應進行一次全員健康體檢,藥品驗收人員應增加視力,色盲檢查并建立檢查檔案,有傳染病精神病和皮膚病的員工應調離工作崗位。

      ⒏健康體檢應在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體檢機構進行,體檢的項目內容應符合任職崗位體檢要求,體檢結果應存檔備查。

      ⒐嚴格按規定的體檢項目進行檢查,不得有替檢行為。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7

      工廠生產工人員健康衛生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防止直接接觸食品的員工對食品造成污染。

      2.適用范圍

      生產科(車間)員工的健康及個人衛生狀況的控制。

      3.職責

      辦公室負責對員工的健康及衛生狀況進行監控。

      4.程序

      4.1員工健康

      4.1.1由辦公室對每個員工建立一份健康檔

      4.1.2生產車間的加工個人、管理人員每年一次由辦公室部組織體檢,并出具健康證明。新入廠員工必須取得健康證后才能上崗。

      4.1.3經市(區)衛生防疫站體檢或主管人員檢查,發現有或可能有疾病、傳染病、外傷(如切傷、燙傷)、開放性潰瘍及其他任何可能對食品、食品接觸面或包裝材料造成污染的員工,都要立即調離生產崗位,直到恢復健康或符合條件為止。

      4.1.4對新入廠的員工進行培訓,要特別強調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如果生病或受傷、或是傳染病(腸道疾病、肝炎疾病等)者有接觸,都必須立即通知生產主管人員。

      4.15所有管理人員都有監督了解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的'責任,在觀察到或被告知有可能污染生產工序的個人生病或受傷的情況下,生產主管人員可以要求其離開生產線,并記錄在《每日衛生檢查記錄》中。

      4.2個人衛生狀況

      4.2.1由辦公室按照培訓計劃對員工進行個人衛生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訓,新進廠員工要集中進行系統的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培訓和考試效果要記錄。

      4.2.2工作時應穿戴整潔的工作帽、鞋,袖口要扣嚴,勿使內衣外露,工作帽要將頭發完全罩住,防止頭發等夾雜物落入食品中拆包和封口工序要戴口罩。

      4.2.3與食品接觸的從業人員要勤理發、洗澡,不得蓄留指甲、涂指甲油及佩戴飾物等。

      4.2.4工作人員手部應經常保持清潔,并于進入加工廠前、上衛生間后手部受污染時,須即清潔洗手。

      4.2.5工作人員的個人衣物及物品應放置在更衣室,不得帶入工作間。

      4.2.6工作期間嚴禁大聲喧嘩、吸煙、咀嚼及飲食等行為。

      4.2.7上廁所時,要換帽換鞋,遵守衛生間使用制度。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8

      醫療機構的藥房和個人衛生應符合規定要求。

      一、做到每天早晚對藥房各做一次清潔,保持藥房的環境整潔、衛生,無污染物及污染源。

      二、貨架(柜)擺放的藥品應保持無灰塵、無污染、藥品擺放規范有序。

      三、在崗時應著裝整潔,頭發、指甲注意修剪整齊。

      四、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

      五、健康體檢應在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有資質的體檢機構進行,體檢的項目應符合任職崗位條件要求,體檢結果應存檔備查。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9

      衛生工作關系到企業的信譽和經營,又關系到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更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養成良好的衛生意識和習慣,不但是每個服務人員工作的優良表現,也是一個人良好修養與習慣的表現。

      一、個人衛生

      1、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換工作服。

      2、上班前和大小便后要洗手。

      3、要有健康意識,定期作體格檢查,預防疾病,當發現有感冒、咽喉炎、肝炎、皮膚病時應主報上司,休假療養好再上班。

      4、管理人員應十分重視服務人員的個人衛生與健康,要為他們創造一些必要的條件,并經常進行檢查督促,使個人衛生構成制度。

      二、工作衛生

      1、當班時避免觸摸頭發或面孔,不能對著食品顧客咳嗽、打噴嚏;不準隨地吐痰;不準吸煙。

      2、手指不可接觸到食物,亦不可碰觸杯口、刀尖、筷子前端及湯匙盛湯部分。

      3、服務員使用的抹布、墊布等天天要清洗干凈,用開水浸燙,以減少或消滅細菌。托盤等工具務必持續清潔。

      4、凡腐爛變質和不貼合衛生要求的食品果斷不出售。

      5、從碟上掉落下來的食物不可給客人食用。

      6、不可使用掉落地上的餐具及席巾。

      7、對不干凈的餐具和臺布要及時送回洗潔處清洗,不可擺用。

      8、嚴禁隨地丟棄廢紙、倒水、亂放茶水杯。

      9、不同的食物不要隨便混淆,以免有損味道。

      10、在服務過程中要留心就餐者,發現病態者及帶菌者,對其所用餐具要單獨收拾,重點消毒。

      11、收市時注意衛生,牙簽、紙巾等雜料當盡力避免掉在地上,以免不雅和增加清潔困難(正確的方法是:先拿開碗碟等餐具,用臺布包住倒雜料或用掃把清掃)。

      12、在適當狀況下,要經常使用托盤,訓練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服務員。

      四、公共場所管理制度及禁示制度

      1、公共場所應貼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和要求,主要有空氣、微小氣候(溫度、濕度、風速);水質;采光;照明;噪音;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

      2、嚴格執行衛生部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理實施細則》中的總則、衛生管理、衛生監督、罰則、附則等資料。

      3、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4、公共場所應做好以下衛生工作:

      1)公共場所環境復雜,應避免滋生蟲害,避免其成為傳播某些疾病的媒介;

      2)從業人員人員的健康狀況與顧客的'健康狀況是相互影響的,所以應嚴格做好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

      3)對供公眾使用的器具,應嚴格執行消毒管理,杜盡因器具消毒工作沒有做到位而傳染某些疾病;

      4)公共場所室內人群集中,易使空氣污濁,并傳播疾病,所以應嚴格做好消毒和空氣通風等工作;

      5)公共場所顧客逗留時間短,存有依靠思想,對公共場所保潔的職責心差,容易使公共場所變臟、變亂。應隨時做好公共場所的保潔工作,及時清理衛生死角,杜盡滋生蟲害的可能;

      6)公共場所容易透過物件的存放或接觸,產生相互污染,影響人們的健康。應嚴格做好公共場所物件的分類存放、分類管理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5、酒店嚴格執行以下禁煙制度:

      1)員工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違規者按照《員工手冊》處罰;

      2)酒店做好禁止吸煙的宣傳教育工作;

      3)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內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標志;

      4)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內不放置吸煙器具,不得設置煙草廣告。

      五、空調清洗制度

      為保證酒店中心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和送風的清潔度,為賓客帶給舒適的消費環境,特制訂如下制度。

      一、中心空調冷卻水系統每月根據水質狀況,投加水處理藥劑一次,每年清洗一次。

      二、中央空調冷卻水系統每月根據水質狀況,投加水處理藥劑一次,每年清洗一次。

      三、中央空調冷卻塔每月排污一次,每年清洗一次。

      四、中央空調末端風機盤管進風口過濾網每月清洗一次,表冷器根據臟污狀況,每兩年清洗一次。

      五、中央空調新風機組(新風柜)進風口過濾網每月清洗一次,表冷器根據臟污狀況,每年清洗一次。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0

      1、在車間工作的所有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作臨時健康檢查;新進廠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

      2、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在生產車間工作: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源攜帶者)、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及其他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品管員每天觀察車間人員的身體狀況,如發現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或創傷,應通知生產部安排休息,直到情況解決為止。

      3、生產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勤理發,不得留長指甲和涂指甲油。

      4、生產人員不得將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用品(如食具、雨具等)和飾物(如戒指、項鏈、耳環、手表等)帶入車間,而應留存在指定的地點(更衣室內)。進入生產車間必須穿戴整齊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進入精加工車間與內包裝間,工作人員還必須戴頭套和口罩,頭發不能外露。口罩、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須每天更換,清洗消毒,下班后工作鞋必須清洗干凈。

      5、進入車間之前必須經過洗腳池消毒。生產期間不得隨意撩起門簾,不得隨意進入其他工作場所。若要進入,必須消毒,以免交叉污染。

      6、下列情況,必須嚴格按照要求洗手消毒:

      1)進入車間之前;

      2)上廁所之后;

      3)處理下腳料等有可能污染在制品的東西后;

      4)從事與生產無關的'其它活動之后;

      5)操作期間按要求洗手消毒,每小時洗手一次。

      7、在洗手消毒池旁邊,張貼懸掛洗手消毒程序指示牌。洗手消毒必須按標準的程序操作,即:清水洗手——清潔劑洗手——清水沖洗——用50 ppm的次氯酸鈉浸泡30秒鐘——清水沖洗——干手

      8、走出車間、上廁所之前,必須脫下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頭套和口罩等生產用品。

      9、嚴禁在車間內吃食物、吸煙,不得隨地吐痰、摳鼻涕。

      10、上完廁所后要立即沖水。

      11、更衣室內,衣服鞋帽等必須按規定擺放整齊,廢棄物必須放進垃圾桶。

      12、非生產人員不得隨意進入生產車間。凡需要進入車間的非生產人員,必須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必須經過洗腳池消毒。

      13、班前、班后或生產期間必要時,生產車間的設備、工器具、工作臺,必須清洗或消毒。

      14、設備、工器具、工作臺用清潔劑處理后,必須用清水徹底清洗干凈。

      15、生產期間,下腳料、廢物等必須放入專門器具,不得亂丟亂棄。

      16、所有在制品、包裝物必須離地放置,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

      17、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用具容器必須分開,不得串用,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

      18、工器具與地面的衛生清潔用具必須分開,不得串用。

      19、班后工器具必須放在指定地點,擺放整齊。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1

      一、餐飲業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方可上崗工作。

      二、組織從業人員到衛生監督部門確認的資質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督促“五病”人員調離崗位,并對從業人健康狀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

      三、上崗前和在崗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凡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工作。

      四、從業人員發生腹瀉、手外傷、燙傷、皮膚濕疹、長癤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發熱、嘔吐癥狀時,應暫停接觸食品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

      五、從業人員必須講究個人衛生。堅持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工作衣帽;上崗不帶戒指、耳環,男不留長發,女不披發,化裝淡而大方;在崗不吸煙等。

      六、餐飲單位制定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衛生操作技能、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培訓。從業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熟悉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各項衛生操作規程和有關衛生要求。

      七、建立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檔案,組織培訓基本情況、培訓教材、考試考核資料及時歸檔,以備查驗。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2

      1、每周組織食堂從業人員學習《食品衛生法》、《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及學校衛生管理制度。

      2、新員工必須學習《食品衛生法》、《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及相關衛生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3、每周五組織從業人員學習上級來文或相關衛生知識材料;食品衛生報刊、雜志等。

      4、每月組織從業人員談心得,在操作過程中如何把好衛生關,怎樣才能保證學生安全、健康。

      5、定期對從業人員檢測食品衛生知識,分別進行口答或書面問卷題,并把成績公布登記。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3

      一、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取得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

      二、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出現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喉炎癥、牛皮癬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治愈后憑方可重新上崗。

      三、每日向安全管理員真實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

      四、從業人員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口罩上崗。工作中,不準穿拖鞋。接觸不潔物或入廁后,雙手必須清洗消毒。

      五、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勤理發、勤洗澡、勤換洗衣帽。上班不帶戒指、耳環、手表,頭發不得外露,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得穿戴工作衣帽入廁。

      六、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嚴禁出現影響食品安全的行為,如吸煙、隨地吐痰、揪鼻涕和嘻戲打鬧等。

      七、從業人員不得直接抓取食品或用菜勺直接嘗味,銷售糕點、面食必須使用清潔的食品夾。

      八、從業人員做到指甲無污垢,先消毒沖洗后方可上崗,不得面對著食品說話、打噴嚏、咳嗽等其他影響食品安全的行為。

      九、不得帶衣物及私人物品進入食品處理區。

      十、違反以上規定者,先提出批評教育,仍不改者調離崗位。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4

      1、 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工作帽,頭發不得外漏, 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戴飾物。專間人員需要佩帶口罩。

      2、 從業人員操作前手部應該清洗,操作時應該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物時,手部還應 進行消毒。

      3、 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員在有以下情形時應洗手:

      (1)處理食物前;

      (2)上廁所后;

      (3) 處理生食物后;

      (4)處理弄污的設備或飲食用具后;

      (5)咳嗽、打噴嚏或擤鼻子后;

      (6)處理動物或廢物后;

      (7)觸摸耳朵、鼻子、頭發、口腔或身體其他部位后;

      (8)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雙手的活動(如處理貨項、執行清潔任務)后。

      4、 非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員,在有以下情形時應洗手:

      (1)開始工作前;

      (2)上廁所后;

      ( 3)處理弄污的設備或飲食用具后;

      (4)咳嗽、打噴嚏或擤鼻子后;

      (5)處理動物或廢物后;

      (6)從事任何(其他)可能會污染雙手的.活動后。

      5、 專間操作人員在進入專間時應再次更換專間內專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雙手嚴 格進行清洗消毒,操作中應適時地消毒雙手。不得穿戴專間工作衣帽從事于專間操作無關的工作。

      6、 個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帶入食品處理區。

      7、 不得在食品處理區內吸煙、飲食或從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為。

      8、 進入食品處理區的非加工操作人員,應符合現場操作人員衛生要求。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5

      1、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領取“健康證明”和 “衛生知識培訓證明”后方能上崗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旅店業、餐廳、咖啡廳、酒吧、茶座、娛樂場所、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游泳場(館)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其余場所從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4、公共場所內經營食品的`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按《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進行。

      5、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學習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基本衛生操作技能等,熟悉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各項衛生操作規程和有關衛生要求。

      6、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后每兩年進行一次衛生知識復訓。

      7、健康檢查項目按衛生部“預防性體檢管理辦法”進行,“健康證明”均不得涂改、轉讓、倒賣、偽造。

      8、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必須講究個人衛生。

      9、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有連續二年應檢與應培訓人員、已檢與已培訓人員和已領健康證、培訓證人員名單;有衛生監督部門通知的不合格人員名單及其去向記錄。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6

      ㈠、本公司所有的廚房工作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并定期接受體驗。

      ㈡、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具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七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洗衣服、勤洗被子褥、勤換工作服、使自己具有良好整潔的儀表。

      ㈢、在工作范圍內不得隨便地吐痰、吸煙、留長指甲、留長發、涂指甲油、涂口紅、戴飾物等。工作時嚴禁談笑打鬧,不得在廚房范圍內洗耳恭聽除廚房用具,物料以外的物品。

      ㈣、保持良好的衛生操作習慣,上班時穿工衣,戴工帽、口罩,不得面對食品咳嗽、打噴嚏以及其他不衛生的`行為,不允許用勺直接試味。

      ㈤、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洗手:

      ①接觸食物和食品用具前;

      ②使用廁所后;

      ③咳嗽、打噴嚏后;

      ④接觸未能煮熟的食物后。

      ㈥、洗手的正確方法:

      ①先濕手

      ②有肥皂抹手并搓洗;

      ③用清水沖洗;

      ④用紙巾擦干手。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27

      1、要堅持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換衣服被褥;勤換洗工作服。

      2、儀容儀表符合要求,按規定著裝,不帶戒指、耳環、項鏈。男性不留長發和大鬢角,女性頭發不披肩,化妝淡而大方。

      3、操作時不吸煙,不做有礙服務和衛生的動作,如抓頭發,剪指甲,掏耳朵。伸懶腰,剔牙,打哈欠等。

      4、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員工及臨時工上崗也必須進行體檢,取得健康證和培訓證后方可參加工作。

      5、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毒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者,應及時停止操作食品工作,進行治療,經醫生證明確已治愈元傳染性后,才能恢復工作。

      6、食堂從業人員要熟練掌握本崗位的`操作規程,遵守本崗位衛生制度。

      7、食堂從業人員要積極參加衛生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及本單位組織的各種衛生知識學習和培訓,增強衛生知識,掌握和了解國家及地方的各項衛生法律,法規,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管理制度12-08

    食堂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管理制度12-01

    衛生管理制度12-15

    衛生管理制度06-27

    人員管理制度08-09

    人員管理制度07-03

    小區衛生管理制度11-18

    班級衛生管理制度11-11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11-0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日本野外强奷在线播放97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