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習作要領點說——"一心"
初中習作要領點說——"一心"
心靈之翼
針對中考習作經常出現的問題,本文試圖以簡明的方法進行概要性論述,希望學人能夠從這些粗淺的觀點中獲得對自身有益的啟發,并借鑒到平日的習作之中。
"心"是行文的主宰,雖看似無關緊要,但實則關乎整篇文章的立意與基調,當尤為慎重。王陽明先生曾言"心即理也",無心便無理,無理也即自然無文了。故此我們當對寫作時的"心"進行重點考量,但"心"涉及的范圍太過廣大,亦自有筆者未明之處,故后文將這"一心"從"心態、心性、心念"這三個角度淺淺展開敘述。
心態
"心態"當是殷重、誠敬的。面對數千年承傳的文字,一字、一畫當知道它由來不易,于初倉頡造字,完成一時間"神鬼泣,天谷雨",神鬼哭泣因為有了懲惡揚善的載體,上天則降下"谷雨"以表贊許。
而于后,中國歷代文化階層對文字都非常重視,有"惜字如金"、"不棄字紙"好傳統,這體現了古人對文化、對傳承的敬重,出現眾多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也便不足為奇,而如今學人對文字已不再重視,紙張書籍獲取也變得非常容易,撰寫文章或閱讀書籍,了了草草,對待經目或典籍,甩甩噠噠,習作之時字跡好似"鬼畫符",這都是心態的缺失,因而真實的受益便失去很多。
有學者言"這是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看后我們更感慚愧不已,更應向前奮進勉勵。
心性
"心性"當是清凈、沉穩的。自身在忙亂、煩躁的情況下,相信很難完成佳作,而明快、平靜的內心則是好文章的前提,在內心清凈之下便更容易思考,也更容易寫出有新意、有層次、有邏輯感的美文。
倘若行文時心境欠佳,那如何能讓"心性"變得清凈、沉穩呢?筆者不材,僅就自身所掌握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其一,借藝術作品如音樂、繪畫、書法等到達,若音樂當然輕音樂、古樂最佳,其他雷同,跟隨藝術作品的意境,使全身放松;其二,調整呼吸,多次深呼吸,或呼吸伴隨計數,每一出入,皆暗數自一至十,全身也可到達放松的目的。兩種方法配合或單獨使用都很好,總原則其實是使制心一處,同于此理的其他方法亦可。
此外,科學調查還揭示常聽古典音樂的學生在同等條件下,智力水平會過于同齡。由此易見,培養心性會于多個層面影響學生,反之那些每日帶著大耳機,常聽搖滾、打擊音樂的同學們所受的影響會如何呢?仁者自可于中比對。
心念
"心念"當是知恩報恩。"心念"直接與"立意"緊密掛鉤,面對當下正處于成長期的初中生而言,很難有大事業等待我們一展宏圖,也難有大的科技發明證明我們的生命創造力,每日徘徊在家庭、學校之間,抑或零星的社會實踐,于中備受長輩呵護,故"知恩報恩"便成為時下最佳的立意。
就功利而言,應試教育會選拔懂得感恩之心還是只知所取的人呢?其答案不思便知,看懂此文的學人自會從當處下手,從改變我心出發。
以一善念圓攝眾善,帶著感恩之心,學習之路自會越走越寬。
【初中習作要領點說——"一心"】相關文章:
說"讀"08-25
中考作文要善于"借題說話"08-24
"我為古人寫簡歷"習作教學設計08-20
學生教育中的"獎"與"罰"08-25
關于"壺"和"茶"的歇后語08-22
懷念"包子"08-25
切實"削文山""填會海"轉變文風會風08-27
教育需要"遇見"08-18
"大語文"之我見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