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社區創建申報材料
綠色社區創建申報材料1
一、指導思想
創建“綠色街道”是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舉措,是創建生態城市和文明城市,實現城市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基礎,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兩個文明的結合。通過開展創建“綠色街道”活動,提升市民的環境意識,培養公眾良好的環境倫理道德規范,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將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與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滲透到公眾日常生活之中,以達到全面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促進環保工作的深化和發展的目的。
二、“綠色街道”的基本條件
1、街道居民委員會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將環境保護工作列為街道重要議事內容,由街道居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分管;有健全的“綠色街道”創建領導小組,有比較完整的綠色街道發展計劃和工作思路,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堅持與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結合起來,人人動手,美化家園。
2、逐步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公眾參與機制。根據環境教育計劃和活動主題,并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等重要環保紀念日,定期組織街道居民參與各類環境保護活動,力求做到每月有活動,人人都參與,全年參加活動的人次應占街道居民總人數的30%以上。
3、街道居民應具有較高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和行為規范,逐步將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與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滲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如試行垃圾分類,自覺回收廢電池、廢燈管等,拒絕“白色污染”,不吃野生動物。
4、倡導符合綠色文明的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和環境價值觀念。街道居民初步養成可持續消費的觀念,盡量少用一次性制品,提高物品的重復利用率,積極鼓勵居民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倡導綠色消費。
5、整個街道環境整潔、優美、清靜,可綠化面積都得到有效利用,沒有違章建筑,有固定的環境宣傳教育標志牌和環保公益宣傳廣告,設有環保宣傳專欄,并經常性地更新。
6、街道內各污染源都已治理,并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小區污水納管、雨污分流工作,杜絕焚燒垃圾、樹葉、隨意傾倒廢物等污染環境的現象發生。
三、“綠色街道”創建與考評
根據泰環發《關于開展創建“綠色街道”活動的通知》精神,整個創建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七月份)
1、成立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活動實施意見,與市文明辦、市環保局、新城辦事處、市建設局聯合下發文件。
2、通過電臺、電視臺、報社等新聞媒體及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使公眾了解“綠色街道”的標準要求,動員公眾積極參與到創建工作中去。
3、在城區8個居民委員會廣泛發動的基礎上,確定河西小區、龍山小區兩個街道委員會為創建工作試點單位。
4、召開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小區居民委員會聯席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研究討論創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二、具體創建階段(八月份)
1、組織各街道對照省里制定的“綠色街道”建設指導意見和考評標準,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積極開展創建工作。
2、組織街道負責人到創建活動開展較早的地區參觀學習。
3、開展各項街道創建活動。開展“四個一”活動,即組織一次由街道居委會和居民參加的座談會;為小區居民發放一本環保小冊子;設置一塊環保宣傳版面;放一場環保內容的電影。同時,組建街道老年人“夕陽紅環保志愿小組”、青少年“環保小衛士”小組和婦女“巾幗環保家庭創建小組”,協助街道開展創建工作。
4、各項創建工作8月20日前完成,由市創建“綠色街道”領導小組組織自查,8月底將創建活動的申報材料(申報表一式五份、自查報告一份、匯報材料一份)報泰安市文明辦、環保局,參加市級“綠色街道”評選。
三、考評命名階段(9月份)
1、泰安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對創建街道進行實地考察驗收。
2、對擬命名的市級“綠色街道”在《泰安日報》進行公示。
3、召開命名表彰大會。
4、按四比一的比例推薦參加省級“綠色街道”評選。泰安市級“綠色街道”每兩年評選一次。市級“綠色街道”不搞終身制,每四年復查一次,凡達不到標準的,將予以摘牌。
四、幾點要求
1、各居民委員會要把“綠色街道”的創建活動逐步納入文明街道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目標和規劃之中,不斷提高街道居民素質,為創建文明城市奠定良好基礎。
2、創建“綠色街道”是一項新工作,要通過新聞媒體及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使公眾了解“綠色街道”的標準和要求,動員公眾積極參與到創建工作中去,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保護環境。
3、各部門分工協作共同抓好創建工作。市文明辦負責督促街道創建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創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市環保局負責街道分管干部的環保教育培訓,聯系并協助街道制定發展規劃和創建計劃,組織開展各項環保主題活動,街道內污染源治理;新城辦事處負責督促指導試點街道從軟硬件兩方面實施創建活動,推廣使用布袋子、菜籃子等可重復利用器具,減少白色污染。推廣使用環保冰箱、空調,禁用含磷洗衣粉。組織街道青少年、婦女和離退休老同志,組成各種街道創建和管理小組,參與“綠色街道”創建與管理;市建設局充分發揮物業管理在“綠色街道”創建中的作用,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和管理。制止垃圾焚燒、露天燒烤、違法搭建、亂貼亂畫、亂停車輛、亂設攤點等行為,做好廢舊電池、燈管的集中收集管理和街道環境衛生、綠化工作。組織開展評比“環保家庭”活動。
綠色社區創建申報材料2
一、指導思想
實現低碳生活為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通過創建“綠色社區(小區)活動,加強社區(小區)環境文化建設,加大公眾參與力度,推廣全民低碳生活,倡導綠色消費,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推動環保工作深入發展。
二、創建目標
各鎮街各創建綠色社區(小區)2個,年。全區共創建1-2個市級綠色社區。
三、組織領導
宣傳部、市政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環保分局。各街道指定一名具體工作人員,管委會成立新區綠色社區(小區)創建工作推進小組(以下簡稱推進小組)由環保分局為組長單位。負責指導社區開展創建活動。
四、創建申報及審批
填寫《新區區級綠色社區(小區)申報表》見附件2于年4月30日前報環保分局。一)申報(年4月底前)各創建街鎮按照《新區綠色社區(小區)評估驗收標準》見附件1篩選符合條件的社區(小區)指導社區(小區)進行自查自評。
深刻理解綠色社區創建內涵,二)創建(年5月-10月)各創建社區(小區)按照《新區綠色社區(小區)評估驗收標準》見附件2積極組織參加綠色社區創建培訓。結合申報創建方案組織實施創建工作,并建立完善創建檔案。
并提供工作情況、評價依據等材料。推進小組根據《新區綠色社區(小區)評估驗收標準》見附件2進行評估。三)評估驗收(年11月-12月)申報社區(小區)向推進辦提出驗收申請。
得分在90分以上通過驗收的社區(小區)由推進小組審批并命名授牌。四)命名(年12月底)經評估驗收小組考評。
于4月30日前將社區(小區)申報表、自查報告和創建規劃方案上報區推進辦,五)市級綠色社區推薦。已命名1年以上的區級綠色社區(小區)對照《市綠色社區(小區)評審辦法(試行)市綠色社區(小區)評估驗收標準(試行)附件3自評各項相加之和達到85分的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由推進小組推薦參加市級綠色社區(小區)評選。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工作,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高度重視。要把綠色社區(小區)建設作為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統籌規劃,落實責任,確保取得實效。
二)抓好骨干培訓.加強隊伍建設。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積極組織創建工作相關人員參加系統培訓,區推進辦要定期舉辦綠色社區(小區)創建培訓班。學習理解創建工作的標準、要求,并參觀考察先進地區的創建工作經驗。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設一支素質較高的環保志愿者隊伍,不斷提高管理者和社區(小區)工作骨干的理論素養,豐富創建經驗,更好地管理和指導綠色社區(小區)創建工作,進一步提高我區綠色社區(小區)創建的'整體水平和質量。
三)開展社區創建活動,圍繞環保中心工作。
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區(小區)活動,重點圍繞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全力提高公眾對“創模”知曉度和對環境的滿意率。申報創建社區(小區)須開展“創建國模、倡導低碳生活”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倡導綠色生活,傳遞低碳生活理念。組織策劃開展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等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唱讀講傳”等方式開展經常性的環境文化活動,為“創模”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營造良好創建氛圍,加大環境綜合整治。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加大社區(小區)污染源、環境衛生、違章搭建、亂停亂放等死角的清理整治力度,圍繞全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把綠色社區(小區)創建與市容整潔小區創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參與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設置創建宣傳欄和標語牌,建立健全保潔制度,打造優美潔凈環境,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
綠色社區創建申報材料3
一、申報主體
申報主體為獨立礦山企業(含油氣企業),須持有合法有效采礦許可證。
二、申報條件
申報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依法辦礦。嚴格遵守《礦產資源法》等法律規定,合法經營,證照齊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認真執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土地復墾方案》等,對無償取得的采礦權已經進行了有償處置;五年內未受到相關的行政處罰,未發生嚴重違法事件。
(二)規范管理。具有完善的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生態重建、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礦石管理科學、規范。
(三)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完成了資源綜合利用規劃(設計)指標,“三率”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綜合利用水平達到國內同類礦山領先水平。
(四)技術創新。重視科學進步,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礦山企業每年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不低于礦山企業總產值的1%,生產技術居國內同類礦石先進水平,符合《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國土資發〔20xx〕146號)的有關要求。
(五)節能減排。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節能降耗、“三廢”排放等達國家規定標準,采用無廢或少廢工藝,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實現零排放,礦山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六)環境保護。認真落實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編制了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水平明顯高于礦產資源規劃確定的本區域平均水平,近三年內未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礦區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區域面積的.80%以上。
(七)土地復墾。認真開展土地復墾工作,落實土地復墾責任,實現“邊生產、邊建設、邊復墾”。
(八)社區和諧。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具有良好的企業形象,能夠及時妥善解決各類矛盾,社區關系和諧。
(九)企業文化。擁有符合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企業職工文明建設和技術培訓體系健全。
三、申報材料
申報“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需要報送以下材料:
(一)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申報書;
(二)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申報圖冊。
四、申報程序
(一)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申報按照自愿申請的原則,地方礦山企業向所在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歸口中央企業管理的礦山企業向歸口企業提出申請;各行業協會可按照申報條件組織本行業企業的推薦工作。
(二)地方礦山企業的申報材料,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礦業聯合會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同時進行必要的現場核查,并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簽署審核意見,將申報材料統一匯總報送國土資源部。
歸口中央企業管理的礦山企業申報材料,需經礦山所在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出具審查意見,并由歸口企業審核匯總后報送國土資源部。
行業協會推薦的礦山企業申報材料,需經礦山所在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出具審查意見,并由行業協會審核匯總后報送國土資源部。
綠色社區創建申報材料4
一、工作任務
按照市政大樓美化亮化提升工程為示范,增加喬木種植,綠化強度必須達到原有樹木的l倍以上,不具備種植條件的單位,由市林業局協助,采取易地種植的辦法,安排到南山森林公園按照單位在職職工每人10株的標準補種。
(l)開展園林化單位(小區)、綠化達標單位(小區)創建活動。
(2)居民綠化。大力倡導居民養花和居民庭院、陽臺綠化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打造“陽臺布滿綠、庭院遍地春”的南康綠化特色。按照“綠化加美化,每戶10盆花”(木本為主)的要求開展社區綠化美化活動。高標準打造辦公區綠化示范區,搞好平頂房的屋頂綠化和有庭院家庭的.庭院
(3)堅持路段責任制,要求每日兩次到責任路段進行秩序整治和衛生大掃除,形成全民創建氛圍。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為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成立市殘聯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領導小組。創建辦工作人員分別由各科室負責人,按照方案分工,具體負責本部門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實施工作。
(二)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要制訂好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有計劃開展專項整治,做好各項整治和日常管理工作,如期實現創建目標。
(三)加大投入,保障經費。要充分保障并逐年增加對庭院綠化建設的資金投入,要相應增加對綠化的投入。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有計劃、有組織地搞好宣傳發動,要制作創建專題宣傳片和反映城市綠化成果為主的宣傳畫冊,要開辟宣傳專欄,組織好宣傳工作,營造輿論氛圍,以強化市民綠化意識
(五)加強管理,依法治綠。要認真宣傳和貫徹執行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及我市有關城市綠化方面的規范性又件。要嚴格保護城市的現有綠化成果,堅決杜絕損綠、毀綠的事件發生。
(六)加強督查,提高效能。要加快工作進度,及時發現和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每半個月向市創建辦通報,按照創建工作考核獎懲辦法,對任務完成好的科室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不力的要進行批評教育。
三、時間安排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由領導小組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標準、統一檢查驗收的方法,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2月一3月中旬)
1、召開市殘聯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動員大會,部署創建工作,明確責任單位和落實創建任務
2、加強宣傳,層層發動,廣泛動員,營造氛圍
3、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實施方案,組成工作組,并拿出具體實施方案報市創建指揮部審定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3月一20xx年5月)
l、根據市創建指揮部的審定,結合本單位實際,全面組織實施各項目標任務,在實施過程中確保質量和時間進度。
2、實行創建工作責任路段制度,針對創建工作的難點和重點,采取多種方法,利用各種途徑,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攻堅,快速度、高質量完成預期任務
3、定期召開會議,聽取科室的工作進度匯報,協調解決問題,做好指導、協調、督辦和保障工作
(三)自查申報階段(20xx年5月一6月)
各科室完成工作任務后,及時上報有關書面材料,按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組織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提出完善整改意見。根據市創建辦的驗收意見,抓緊時間對各項任務加以整改,以期進一步完善提高,市創建辦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創建工作材料的綜合匯總工作,完成各種申報材料的編印
(四)迎檢攻堅階段(20xx年6月以后)
1、召開會議,迎接考察專家組對我市進行的創建查驗工作
2、進一步鞏固前一階段已取得的各項達標成果,查漏補缺,深入推進創建工作。
3、評審期間,加強與市建設部門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向有關方面反饋信息。
四、獎懲辦法
為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進行和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由領導小組與各科室簽訂目標責任狀。對責任領導實施嚴格的目標考評和獎懲制度。
綠色社區創建申報材料5
按照x、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環境保護局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的通知》精神,為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區居民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和行為規范,倡導綠色文明,提倡綠色消費,大力推進環境宣傳教育的社會化,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創建“綠色社區”是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舉措,是創建生態城市和文明城市,實現城市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基礎,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兩個文明的結合。通過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提升市民的環境意識,培養公眾良好的環境倫理道德規范,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將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與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滲透到公眾日常生活之中,以達到全面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促進環保工作的深化和發展的目的。
二、“綠色社區”的基本條件:
1、社區居民委員會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將環境保護工作列為社區重要議事內容,由社區居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分管;有健全的“綠色社區”創建領導小組,有比較完整的綠色社區發展計劃和工作思路,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堅持與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結合起來,人人動手,美化家園。
2、逐步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公眾參與機制。根據環境教育計劃和活動主題,并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等重要環保紀念日,定期組織社區居民參與各類環境保護活動,力求做到每月有活動,人人都參與,全年參加活動的人次應占社區居民總人數的.30%以上。
3、社區居民應具有較高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和行為規范,逐步將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與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滲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如試行垃圾分類,自覺回收廢電池、廢燈管等,拒絕“白色污染”,不吃野生動物。
4、倡導符合綠色文明的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和環境價值觀念。社區居民初步養成可持續消費的觀念,盡量少用一次性制品,提高物品的重復利用率,積極鼓勵居民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倡導綠色消費。
5、整個社區環境整潔、優美、清靜,可綠化面積都得到有效利用,沒有違章建筑,有固定的環境宣傳教育標志牌和環保公益宣傳廣告,設有環保宣傳專欄,并經常性地更新。
6、社區內各污染源都已治理,并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小區污水納管、雨污分流工作,杜絕焚燒垃圾、樹葉、隨意傾倒廢物等污染環境的現象發生。
三、“綠色社區”創建與考評
根據泰環發[20x]77號《關于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的通知》精神,整個創建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七月份)
1、成立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活動實施意見,與市文明辦、市環保局、新城辦事處、市建設局聯合下發文件。
2、通過電臺、電視臺、報社等新聞媒體及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使公眾了解“綠色社區”的標準要求,動員公眾積極參與到創建工作中去。
3、在城區8個居民委員會廣泛發動的基礎上,確定河西小區、龍山小區兩個社區委員會為創建工作試點單位。
4、召開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小區居民委員會聯席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研究討論創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二、具體創建階段(八月份)
1、組織各社區對照省里制定的“綠色社區”建設指導意見和考評標準,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積極開展創建工作。
2、組織社區負責人到創建活動開展較早的地區參觀學習。
3、開展各項社區創建活動。開展“四個一”活動,即組織一次由社區居委會和居民參加的座談會;為小區居民發放一本環保小冊子;設置一塊環保宣傳版面;放一場環保內容的電影。同時,組建社區老年人“夕陽紅環保志愿小組”、青少年“環保小衛士”小組和婦女“巾幗環保家庭創建小組”,協助社區開展創建工作。
4、各項創建工作8月20日前完成,由市創建“綠色社區”領導小組組織自查,8月底將創建活動的申報材料(申報表一式五份、自查報告一份、匯報材料一份)報泰安市文明辦、環保局,參加市級“綠色社區”評選。
三、考評命名階段(9月份)
1、泰安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對創建社區進行實地考察驗收。
2、對擬命名的市級“綠色社區”在《泰安日報》進行公示。
3、召開命名表彰大會。
4、按四比一的比例推薦參加省級“綠色社區”評選。泰安市級“綠色社區”每兩年評選一次。市級“綠色社區”不搞終身制,每四年復查一次,凡達不到標準的,將予以摘牌。
四、幾點要求
1、各居民委員會要把“綠色社區”的創建活動逐步納入文明社區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目標和規劃之中,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素質,為創建文明城市奠定良好基礎。
2、創建“綠色社區”是一項新工作,要通過新聞媒體及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使公眾了解“綠色社區”的標準和要求,動員公眾積極參與到創建工作中去,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保護環境。
3、各部門分工協作共同抓好創建工作。市文明辦負責督促社區創建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創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市環保局負責社區分管干部的環保教育培訓,聯系并協助社區制定發展規劃和創建計劃,組織開展各項環保主題活動,社區內污染源治理;新城辦事處負責督促指導試點社區從軟硬件兩方面實施創建活動,推廣使用布袋子、菜籃子等可重復利用器具,減少白色污染。推廣使用環保冰箱、空調,禁用含磷洗衣粉。組織社區青少年、婦女和離退休老同志,組成各種社區創建和管理小組,參與“綠色社區”創建與管理;市建設局充分發揮物業管理在“綠色社區”創建中的作用,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和管理。制止垃圾焚燒、露天燒烤、違法搭建、亂貼亂畫、亂停車輛、亂設攤點等行為,做好廢舊電池、燈管的集中收集管理和社區環境衛生、綠化工作。組織開展評比“環保家庭”活動。
4、市創建“綠色社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強化認識,把創建活動擺上重要位置,要有一名分管領導靠上抓,將各自承擔的創建指標任務,指定專人負責具體實施。各成員單位要加強協作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努力把創建活動落到實處。各居民委員會要嚴格按省市文件要求和時限,對照《x“綠色社區”考評標準》,逐項落實,爭取全面達到考核標準要求。
5、為確保“綠色社區”創建活動的順利進行,市文明辦、市環保局、新城辦事處、市建設局聯合成
立肥城市創建“綠色社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督查調度。具體工作由辦公室承辦。
組長:x(市環保局局長)
成員:梁已常(市文明辦副主任)張連萍(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思金(市建設局副局長、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理)尚林生(新城辦事處黨委副書記)x(市環保局法制宣傳科科長)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
主任:x(市環保局法制宣傳科科長)
【綠色社區創建申報材料】相關文章:
創建“綠色社區”紀實02-21
創建和諧社區申報材料08-24
創建市級綠色社區匯報材料08-17
創建綠色社區工作總結05-28
關于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的實施意見02-24
綠色學校申報材料03-28
[精選]綠色學校申報材料11-08
綠色學校申報材料(薦)09-11
小學綠色學校申報材料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