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楚怡百年榮光心得感想(通用7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楚怡百年榮光心得感想(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1
“雙高計劃”是引領職業教育新一輪重大改革的排頭兵、領頭雁。中央財政每年引導資金20余億元,帶動大量資源、資金向職業教育聚集。據了解,“雙高計劃”立項建設的253個高水平專業群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有力支撐了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展望未來,職業教育必將大有作為,成就更多“技能改變人生”的精彩故事。
《楚怡·百年榮光》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本立德樹人的生動教材。這部紀錄片把"楚怡精神"挖掘得很深刻——有源泉、有歷程、有傳承,更有未來。一百多年前,著名教育家陳潤霖懷揣"教育救國""工業救國"的夢想,創辦了楚怡工業學校。歷經歲月變遷與考驗,學校在艱苦卓絕中弦歌不斷,培養了3000多名經世濟用之才,是湖南職業教育發展歷史上的一面旗幟。"楚怡精神"有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人勇毅奮進、立志報國,是每一個從事職業教育的工作者都應該牢記和踐行的。"楚怡精神"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具體實踐。陳潤霖先生將愛國情懷落實到畢生辦教育的報國行動上,影響了無數學子。
紀錄片《楚怡·百年榮光》觀看結束后,深受感動,并表示中國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們的努力,因此,教師們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牢牢把握教育的基本方向,共筑中國教育的美好未來。讓我們在這些火把的光輝照耀下,奮勇前行!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2
93歲的國家發明獎獲得者宋才飛、90歲的全國科學大會獎獲得者曾錫朋、91歲的國家級經濟師曹三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楚怡工業學校校友。今日,由湖南省教育廳出品、監制、策劃的《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舉行首映式,一大 批扎根各行各業的楚工校友,以及近年職教培養出的火箭專家、物理研究員、世界建筑能手等優秀湖湘職教學子通過紀錄片的講述,讓更多人了解。
“愛國、求知、創業、興工”,1909年,著名教育家陳潤霖在籌辦湖南私立楚怡初等工業學堂(后改名楚怡工業學校)時秉承的辦學信念,正是這8個字。百年來,楚怡精神薪火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湖南職教人奮勇前行。如何更好地傳承楚怡精神?也正式為了實現 這份初衷,省教育廳組織拍攝了《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說:“辦好湖南職業教育,首先要了解湖南職業教育的歷史,熟悉湖南職業教育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因為只有真正了解‘我們從哪里來’,才能走好‘我們到哪里去’的這 條路。這也是我們拍攝《楚怡·百年榮光》這部紀錄片的初心之所在。”
不過,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可謂是真實演繹著“湖南職教人在講好湖南職教自己的故事”。紀錄片總制片來自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楚工”繼承院校);總導演、制片人來自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撰稿組、編導組的成員絕大部分也來自該校。整部紀錄片的攝像、燈光、美術、音樂、后期等各組主要成員也是來自全省各職業院校的老師及校友,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超過20所職業院校的.在校學生參與了紀錄片制作。
在該紀錄片的總導演、制片人、湖南大眾傳媒職院副校長雷珺麟看來,紀錄片創作是對湖南職教改革的生動踐行,也打造了湖南職教師生的實訓平臺。其拍攝計劃既是一份專業的拍攝實施計劃,更是一份產業深度參與制訂的實踐教學方案。“超過30名行業一線專家參與指導,超過百余名職教師生參與創作,超過20所職業院校、上千名在校師生參與拍攝,我們通過紀錄片探索了‘課堂+工作室、課堂+項目、課堂+崗位’的實踐教學模式。”據統計,紀錄片實地取景15處,拍攝跨度3個月,采訪領導、專家、校友等三十余人,拍攝素材超過13000GB,最終完成成片質量約5GB。同時,團隊進行了《楚怡的故事》系列短視頻策劃及制作,全程由職業院校校友、師生創作,走訪7個拍攝地,出鏡14名講述人,完成短視頻制作60條。“我們希望用真實的鏡頭、質樸的語言、高品質的影視表達,呈現鮮活的故事,記錄湖南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紀錄片中,記錄著百年來職教人的不懈探索,記錄著時代浪花中的湖南職教學子。”雷珺麟說,希望紀錄片能夠引發社會各界和群眾對湖南職業教育的關心與關注,增強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增強職教師生職業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讓湖南職教精神的種子,在全省職教院校師生中落地生根。
據了解,該紀錄片開創了全國職教領域紀錄片的先河,接下來,湖南將以紀錄片為原點,持續講好湖南職教故事,總結湖南職教典型經驗、成果,強化湖南職教宣傳品牌。該紀錄片還將在湖南部分媒體和網絡平臺播出,各地各校將組織師生集中觀看,深切領會新時代楚怡職教精神實質,構建湖南職業教育價值體系。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3
看完紀錄片《楚怡·百年榮光》,有一種感動,在我心中蔓延,那是"歸國后不愿為官,愿以興辦教育為己任"的教育情懷,從起點到終點,磨血興學,不改初心,在苦難中堅持,在輾轉中求生。有一種驕傲,在我心中綻放,那是"東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是"惟楚有材,怡然樂育"。湖南青年陳潤霖創辦的楚怡中等工業學校成為當時全國職業教育的典范,教育成果惠及全國。
有一種信念,在我心中扎根,那是‘楚怡精神’,代代相傳"。衡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有幸成為衡陽市第一批成功申報楚怡品牌學校的中等職業學校,未來將會充分挖掘"楚怡精神"這座職教人的精神富礦,帶領全校師生學習并發揚"楚怡精神",將"教育救國,學以致用"的愛國情懷;"自動、自學、自治"的學習精神;"為干而學,從干中學"的實踐精神融入學校發展的血脈中,助力"楚怡"火種燎原,助推職業教育興盛!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4
在過去的2021年,在湖南職業教育界,“楚怡”一次次被提起、被推崇。“楚怡”到底是什么?跟湖南職業教育發展有什么樣的聯系?為何現在要弘揚楚怡傳統?2月28日,由湖南省教育廳出品、監制、策劃的《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首次放映,展現“楚怡”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
20世紀初,中國職業教育開始萌芽,著名教育家陳潤霖于1909年長沙籌辦了楚怡工業學校,次年正式開學。
“愛國、求知、創業、興工”。從校園建設、專業設置,到教學理念、人才培養等方面,楚怡工業學校與近代工業發展需求緊密相連,培養了一批在戰爭年代和新中國建設時期貢獻巨大的人才,成為近代職業教育的先行者與翹楚。
導演組采訪到了93歲的國家發明獎獲得者宋才飛、90歲的全國科學大會獎獲得者曾錫朋等一大批扎根各行各業的楚怡工業學校校友,用真實的鏡頭、質樸的語言、高品質的影視表達,回望歷史,打動人心。
“辦好湖南職業教育,首先要了解湖南職業教育的歷史,熟悉湖南職業教育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因為只有真正了解‘我們從哪里來’,才能走好‘我們到哪里去’的這條路。”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說,拍這部紀錄片除了想激發職教師生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之外,更多的是想展示職業教育的精彩,以此改變大家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吸引更多人勇于選擇職業教育,成就出彩人生。
令人稱道的是,這部紀錄片完全出自職業教育人之手。總制片來自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總導演、制片人來自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撰稿組、編導組的'成員絕大部分也來自該校。整部紀錄片的攝像、燈光、美術、音樂、后期等各組主要成員則是來自全省各職業院校的老師及校友。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超過20所職業院校的在校學生參與了紀錄片制作。
“讓湖南職教人講湖南職教自己的故事,更有感情,也更激勵人。”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崔書芳說,接下來,湖南將以紀錄片為原點,持續講好湖南職教故事,總結湖南職教典型經驗、成果,強化湖南職教宣傳品牌。
據介紹,該紀錄片將進入各中高職院校的課堂,并在湖南部分媒體和網絡平臺播出,可供各地各校師生集中觀看。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5
山林鄉村,羊腸小路,一個清瘦的年輕人手提行李走到村口,他深情回望后毅然前行,留給大家一個孤獨又堅定的背影……
這是紀錄片《楚怡百年榮光》中的一幕。那個令無數人感動的年輕人,正是1909年創辦了湖南私立楚怡初等工業學堂(后改名楚怡工業學校)的湖南新化人陳潤霖。
2月28日,在2022年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楚怡百年榮光》也進行了首映,全景式再現了湖南職教楚怡精神,激勵大家傳承楚怡精神,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講好湖南職教故事。
《楚怡百年榮光》由湖南省教育廳出品、監制、策劃。2021年3月,湖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楚怡行動計劃”出臺,拉開了《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制作的序幕。其中,總制片來自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楚工”繼承院校),總導演、制片人來自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二十所職業院校的在校學生參與了制作。該紀錄片的總導演、制片人是湖南大眾傳媒職院副校長雷珺麟。在接到這個任務時,她格外興奮。
據悉,由于一些歷史和現實原因,職業院校被公眾認為是成績差的學生才會選擇就讀的院校。有著十余年行業經驗并投身職教17年的雷珺麟一直有個夢想,就是用影視影像紀錄職業教育,呈現職業教育中感動的人、感動的事,不一樣的人才、不一樣的職教人。因此,她召集了職教領域同樣懷著職教夢想的同事、同仁,在短短不到一周時間,便組建了近三十人的`核心主創團隊,一個月后完成了百余人的紀錄片執行團隊的招募。
在團隊組建之初,雷珺麟告訴大家:“這是湖南職教領域第一次拍攝關于職業教育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必將成為湖南職教發展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拍好楚怡紀錄片,是我們作為職教人、作為傳媒人,當仁不讓的責任。希望我們用這部作品,能向大家呈現職業教育培養出的國家棟梁、大國工匠、能工巧匠,也希望我們能用這部作品證明我們自己。因為,英雄不問出處。”
在整個采訪拍攝過程中,93歲的國家發明獎獲得者宋才飛、90歲的全國科學大會獎獲得者曾錫朋、91歲的國家級經濟師曹三平等一大批扎根各行各業的楚工校友走進紀錄片,近年來湖南職教培養出的火箭專家、物理研究員、世界建筑能手等優秀湖湘職教學子講述奮斗故事。據了解,接下來,《楚怡百年榮光》將通過媒體向公眾展播。導演組更希望紀錄片能夠引發社會各界和群眾對湖南職業教育的關心與關注,統一認識,形成職教熱點話題,增強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增強職教師生職業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讓湖南職教精神的種子,在全省職教院校師生中落地生根。讓更多人勇于選擇熱愛自己選擇的職業,讓楚怡百年榮光再現當代中國。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6
風云煙火穿越,滄桑磨難歷經。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今日,辛波一路,已歷經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回首百年征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中國奇跡”。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們在為見證國家經濟發展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時,應從黨史教育中汲取營養,為鄉鎮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是“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作為一名鄉鎮經濟工作人員,在學習黨史內容的同時,更要了解黨的.經濟發展建設史,深刻認識到黨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只有把黨的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才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二是“以史為鑒,砥礪奮進”。黨的歷史是一部拼搏奮斗的歷史,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在黨的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革命英雄,他們用實際行動投身強國偉業,革命年代的李大釗、方志敏,建設時期的鄧稼先、王進喜等等,他們身上無畏和奮進的精神值得我們繼承和弘揚。基層工作充滿艱辛,鄉鎮發展困難重重,面對復雜的基層環境,年輕同志該怎么做?這時候,我們需要以先輩為鏡,實干為先,發揚先輩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撲下身子扎根在基層的土壤里,為農村的經濟建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三是“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不斷取得偉大勝利,關鍵就在于共產黨人擁有堅定地理想信念,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新時代,更要堅定理想信念、奮斗,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基層是最貼近民生,最能反映民意的地方,我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與老百姓息息相關。努力將基層建設好、發展好,真正讓實事惠及民眾、讓服務貼近人民,應當成為每一個基層工作者努力奮斗的目標。
“青年如天之初日,必將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遠”,現在的我們已經成長為祖國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在基層這片“廣闊大地”上,要常懷赤子之心,永葆奮斗精神,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為基層經濟建設服務,推動鄉鎮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7
為傳承發揚“愛國、求知、創業、興工”的“楚怡”職教精神,提升廣大職教師生對湖南職教史的認知了解與湖南職教人的身份認同,連日來,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組織全校近2000名師生積極收看紀錄片《楚怡·百年榮光》。
由省教育廳出品、監制、策劃《楚怡·百年榮光》,分為《歷史深處的回望》和《映照時代的傳承》上下兩篇,全景式地展現了“愛國、求知、創業、興工”的“楚怡”職教精神及其百余年來對湖南職教的影響,闡明了其對當代湖南職教改革發展的意義與價值,是一部匯集湖南職教成果大展示、經驗大總結的優秀作品,真實演繹著“湖南職教人在講好湖南職教自己的'故事”,開創了全國職教領域紀錄片的先河。
為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組織收看<楚怡·百年榮光>的通知》文件精神,3月25日,辦公室于通知的形式向全校師生發出收看《楚怡·百年榮光》倡議書,并把電視端和網絡端兩種方式的播出時段以及觀看網址發在學校工作群,方便大家準時觀看。
觀影后,師生們被紀錄片《楚怡·百年榮光》“愛國、求知、創業、興工”的“楚怡”職教精神所感動,并表示,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進一步增強了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截至目前,全校師生員工均已完成收看任務。”該校負責人張志敏表示,“下一階段,我們將以深切領會新時代‘楚怡’職教精神實質為契機,通過開展觀影學習研討會、組織師生撰寫觀影心得體會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學習‘楚怡’職教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講好鳳凰職教的好故事,全面總結鳳凰職教辦學經驗,奮力譜寫新時代鳳凰職教事業的新篇章。”
【楚怡百年榮光感想】相關文章:
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心得04-02
《楚怡·百年榮光》啟迪心得(通用6篇)04-02
學生觀看紀錄片《楚怡·百年榮光》的心得04-02
閱讀經典名著《百年孤獨》感想10-14
楚門的作文06-10
語文《晏子使楚》教案06-23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02-19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