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5年治理投資軟環境目標工作總結
政務服務中心作為展示我區投資軟環境質量和效果的重要窗口,更是深化軟環境建設的前沿陣地。從2005年年初以來,中心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以籌辦“花博會”、創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明確責任、糾建并舉的工作原則,以規范政務服務為主體,認真落實全區投資軟環境大會精神,積極發揮政務中心在政務服務方面的協調和監督作用,努力把改善發展投資軟環境滲透到中心建設工作中,取得了較好效果。截止11月底,中心共受理行政許可事項18453件,辦結18150件,當場辦結率58.8%,提前辦結率31.8%,接待群眾6萬人次,按期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達到100%。一、加強領導、增強優化投資軟環境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治理投資軟環境作為基礎性、關鍵性、長期性工作,中心對此高度重視,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將治軟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制定了工作安排意見,將治軟工作與中心工作同步安排、同步實施,及時跟蹤督察。多次召開窗口人員會議,重申了“軟環境就是生產力”,“軟環境就是競爭力”,“軟環境就是凝聚力”,要求全體人員加強對《行政許可法》的理解和掌握,在工作中樹立“以民為本、以客為尊”的理念,增強了全體人員優化發展環境、服務經濟建設、促進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立足本職、做優服務,深化投資軟環境的濃厚氛圍。二、推進依法行政、再造優化流程
一是加大項目進駐力度,按照《行政許可法》和我區實際、中心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積極采取措施、將有關行政審批事項納入中心辦理的”的要求,加大了“應進未進”審批事項的進駐工作、使進駐項目達到333項,較年初增加25項,有106項能在窗口當場辦結。以區政府辦名義下發了《關于溫江區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溫府辦發[2005]84號,將區公安分局辦證中心、區人力資源市場、區社保大廳、區建材交易分中心、區土地交易中心、區房產交易中心、 本文來自www.688cn.cn政府采購中心納入分中心管理,使全區行政審批事項無一例外地進入“中心”和“分中心”受理、辦理。中心為民辦事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二是實施項目流程優化。從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條件和環節入手,中心組織窗口部門逐項開展行政審批項目流程再造工作,通過梳理辦事步驟,核定收費依據,有20個審批項目壓縮了120個工作日,取消了5項審批項目的收費。開展了新居工程的并聯審批工作,以區政府辦名義印發了《“新居工程”并聯審批操作方案》溫府辦發[2005]85號,使新居工程審批時限由89天縮短為18天。
三是創新審批方式。一是告知承諾制,解決群眾“來回跑”問題。在辦事群眾到窗口辦理各類事項時,窗口受理后均出具承諾通知單,辦事群眾可根據承諾通知單上的說明,電話查詢所辦事項的辦理情況;二是一審一核制。按照“領導放權、徹底授權、窗口有權”的要求,工商局、衛生局將相關科室成建制轉入中心,將一般事項授權給審查員審查,窗口負責人核準簽發,實現了審批陣地前移;三是現場服務制。針對辦事對象的需求,先后組織窗口部門到生態園和天府街辦沙子溝為五家企業和30余戶失地農戶提供審批事項辦理服務。
三、實施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健全三級服務網絡以政務服務為抓手,延伸區政務服務中心功能,在試點基礎上,從9月起組織實施了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工作,在全區10個鎮(街)分別設立“政務服務大廳”,在126個村(社區)設立便民全程代理站,搭建起了以區政務服務中心為龍頭、鎮(街)政務大廳為基礎、村(社區)代理站為網點的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三級便民服務體系,為群眾辦理社會事務、農業、企業服務、建設、信訪5大類28項具體事項,使群眾做到了“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足不出戶即可辦理自己想辦的事,實現了從“群眾跑”到“干部跑”,從“多次跑”到“一次辦”,從“隨意辦”到“規范辦”的轉變。截至目前,共為群眾辦理事務2300件,辦結率99%。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和好評,《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晚報》、15頻道、成都都市生活頻道、33頻道等10余家媒體對此先后給予報道,市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督察組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發揮政務公開平臺作用,促進審批行為規范作為全區政務公開的重要陣地,政務中心通過公示欄、電子觸摸屏、網站等多種手段,在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服務質量、服務流程、服務效率、收費標準等方面規范政務公開的運行機制,加強對政務公開的管理。及時公示有關行政審批和面向公眾辦理其他手續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和申請書示范文本等,有力地規范了窗口的審批行為。
五、發揮信息平臺作用,加快電子政務建設
積極完善政務中心職能,加快電子政務建設,于6月初接入電子政務外網;按照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大廳信息系統”的統一標準,于7月底完成了軟件接口開發,實現了我區政務服務中心與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大廳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以農機局窗口為試點,探索實現了市區兩級聯審,工商局中心窗口與工商系統網絡互連,質監局中心窗口與質監局系統網絡互連,建成了區政務服務中心網站(www.wjzwzx.gov.cn),實現了網上政務公開、網上申報行政審批、網上服務查詢以及區政務服務中心與區級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和互動。
六、加強自身建設,強化“中心”功能。
一是深入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狠抓《行政許可法》的學習,建立了周例會學習制度、集中學習和分領域培訓制度等,對我區審批制度改革中的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等內容,采取把握契機系統學、抓住關鍵重點學、建章立制常年學的學習方法,做到學習與實踐工作緊密結合,組織人員參加了省政務中心、市規服辦、市政務中心組織的各類培訓3次,主動到周邊區(縣)政務中心參觀學習9次,邀請省政務中心張楷鋒、川大博士范逢春對中心和全程代理工作人員進行了2期培訓,提高了全體工作人員的政策和業務水平。
二是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在堅持和完善已有制度的同時,出臺了“月督查通報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監督管理更加有力;進行了規范化服務禮儀培訓,開展了創優質文明示范窗口和文明標兵評選活動,形成了評優聯席會議制度,使“紅旗窗口”評比更加科學、合理,全年共評比優質服務示范窗口20個、文明標兵18人,充分調動了各窗口爭先創優的積極性。三是多方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每日匯報》、《政事快訊》、《新溫江》、《政務中心簡報》、政務公開欄、《辦事指南》等宣傳陣地,舉辦“中心”成立1周年慶聯誼和創文明城市樹示范窗口等活動,開展多層面的宣傳,不斷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及部門的支持,努力獲得各界群眾的認可。在全區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進一步宣傳了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成效,宣傳了溫江區的投資環境,擴大了溫江的知名度,年內,先后有9批次來自本市和云南省的市、縣、區考察團前來中心考察。
2005年,政務服務中心在推進改革、優化服務等方面,發揮了應有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區委、區政府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工作中還還存在的不少尚未克服的問題和困難:一是部門之間多頭審批、交叉審批、重復審批的現象仍然突出,涉及多個部門審批的事項協調不易;二是由于思想觀念和體制性問題等深層次原因,改革措施的落實還有一定差距;三是一些制度、政策還不完善,部門協調力度不夠,一些為企業、為群眾提供服務的審批事項仍然沒有達到便捷高效的要求。四是政務服務中心的職能定位、隊伍建設和窗口建設還有待加強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
【治理投資軟環境目標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談投資“軟環境”對發展外資的重要性08-12
關于我市投資軟環境建設的問題與思考08-13
進一步治理經濟發展軟環境的情況匯報08-12
郵政局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目標08-12
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理論的新進展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