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課稿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代數式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知識,它既是有理數的概括與抽象,又是整式運算的基礎,也是學習方程應用題,進一步學習函數知識等的基礎。列代數式,即用字母把數和數量關系簡明地表示出來,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的思維實現由數到式的飛躍,數學的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的轉換。它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系的角度更準確清晰地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說目標:
2.1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代數式的概念,會列出代數式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發展符號感,掌握代數式的有關書寫格式。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經歷代數式概念的產生過程,分析歸納得出代數式的概念,從而學會用代數式將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表示出來,并通過合作,比較總結出列代數式的注意事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供多個實際生活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合作交流中享受廣闊的思維空間,通
過列代數式表示生活中的簡單數量關系,使學生體驗列代數式的實際意義與建模思想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
2.2 重難點
代數式的概念是代數學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今后學習各類代數式的基礎。列代數式是學習列方程的基礎,因此代數式概念與列代數式是本節的重點。如何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代數式,是本節難點。
教師在上課時,首先要讓學生理解代數式的本質,弄清語句中各種數量的意義及其相互關系,然后設計一定數量的練習題,由易到難,螺旋式上升,使學生能夠正確列出代數式。
三、說教法:
3.1 教法分析
針對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結合他們的認知水平,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注重情境的設置,過程的體驗,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有充分的思考機會,便課堂氣氛活潑,有新鮮感。
3.2 學法分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如何學習是教師的職責。因此在“代數式”教學中,讓學生主動觀察、比較、分析、討論、交流,使學生的手、腦、嘴充分調動起來,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3.3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大課堂教學容量,使學生能充分地學習數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投影儀進行集體交流,及時反饋信息。
四、說設計:
4.1 導入設計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用多媒體展示)
、俅顐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诿扛鸩癜舻拈L為個正方形的面積為,則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為,兩③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個正方形面積的
、芤粋正方形面積為則它的邊長為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四人小組),目的:①把不規范的寫法列舉出來;②寫出正確結果。
通過上面四題,還有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六種運算,再通過一題多變為代數式概念的得出作鋪墊。
2、展示新知:
問: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請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歸納得出用運算符號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連結而成的式子叫代數式。注意教師強調: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代數式”。
書寫代數式請注意以下幾點:
(1)
。2)通常寫為·或(乘號省略) 通常寫作 (除號用分數線表示)
不寫成 (3)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如
3、應用新知
為了及時鞏固,幫助學生對所學概念理解,講完概念后,教師先不忙著講例題,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他們的心理特點,設計了三個習題。
(1) 判別
、
、
③
④ 不是代數式; 是代數式; 是代數式; 是代數式。
判別的時候要緊扣定義,定義其實由兩部分組成:①用運算符號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連結而成的式子叫代數式;②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代數式。含有“=”或“”這類符號的式子都不是代數式。
。2)下列式子中符合代數式書寫要求的是( )
(A) (B) (C) 千米 (D)·3
。3) 用代數式表示米與厘米的和的式子:
① 厘米 ② 厘米 ③ 米 ④ 厘米, 四個式子中正確的是 ( )
。ˋ)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4例題教學
例1. 用代數式表示:
。1)的3倍與3 的差; (2)的2 倍與的的和;
(3)與的和的平方; (4)與的平方的和;
。5)與兩數平方的和; (6)的立方根.
例1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代數式可以簡明地,具有普遍意義地表示實際問題中的量,給數量關系的研究帶來方便。設計由淺入深,從倍分和差到平方、立方根,從低級到高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另一方面,要求學生書寫規范。
例2. 一輛汽車以8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從A城到B城需小時。如果該車的行駛速度增加V千米/小時,那么從A城到B城需多少時間?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突破難點,我把例2分解成下面幾個問題:①這是小學學過的哪類應用題?②行程問題中的三個主要量的關系如何?③一輛汽車以8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從A城到B城需小時,則A城到B城總路程是多少千米?④這輛汽車原來的速度為80千米/小時,其速度增加V千米/小時后,該車的速度是多少?⑤在總路程不變的前提下,那么汽車提速后從A城到B城需多少時間?
在層層設問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如何分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件的下載》是人教版教材高一信息技術必修本第二單元第2節內容,是信息技術課的重要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有了信息技術的基本素養。因此,本節內容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
本節內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內容,因此,本節內容是第一節內容的延續和拓寬,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這個內容為學好以后的信息技術知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本內容包含的一些理論和實踐知識,是以后使用信息技術學習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熟練掌握文件的下載,了解網絡數據庫的使用。
過程與方法:設置練習,使學生通過練習學會下載,并且使學生通過完場任務來鞏固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時候下載軟件,熟記下載步驟,合理應用網絡數據庫。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文件下載的過程。
重點的依據:了解了信息重要性,就要去掌握如何在網絡海洋中下載信息,為己所用。
教學難點:下載過程應注意下載地址和類型的選擇。
難點的依據:在整個下載過程中容易被忽略,但是下載后的文件出現問題。
四、說教法
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和素養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實踐練習、任務驅動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下載的'過程,通過學生演示,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布置課程任務,由學生去解決,鞏固知識。通過這兩種方式,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鞏固知識。
基于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用圖片展示,讓學生發現,不同的文件都有其不同的文件類型,這些問題類型會對文件的下載造成影響。
2.任務驅動
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任務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又不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信息技術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實踐操作、問題反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固本:文件類型(3—5分鐘)
通過展示一組圖片,來介紹文件的類型,并由通過實際操作,來說發現文件擴展名對于文件的重要性,并且引出它對文件下載的影響。
練習:文件下載(10分鐘)
為學生設置練習題,直接讓學生動手操作,然后挑選同學進行操作掩飾,其他同學負責觀察,使學生通過和自己的操作過程做比較,發現有無錯誤和問題。然后,再次進行練習鞏固。
講授:(15分鐘)
通過展示學生生活貼近的網站的圖片,引導學生掌握網絡數據庫的概念。并通過提問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出,如何去評價數據庫。
4.任務布置(3分鐘)
布置學習任務:“假如暑假你和你的家人暑期去北京旅游你要準備背包,相機和旅游攻略。背包:怎樣買。相機:什么樣的型號。旅游攻略的查找。將上述查找步驟方法寫入word文檔!
5.結語(2分鐘)
學生通過不斷的操作實踐,來完成任務,要掌握如何正確的下載文件和使用絡數據庫。
說課稿 篇3
講授新課:
現在我們走進中學生曉軍的家,來看看他家在財產繼承上都遇到了哪些疑惑和困難。(展示多媒體情境一)
曉軍之父尚未辭世,其財產能繼承嗎?
同學們都舉手了,好,我們請手舉的最快的肖陽同學來說。
“不能,曉軍的父親還在世,擁有的個人財產不叫遺產,所以不能繼承,只有他父親死后,他們才能繼承!苯忉尩姆浅U_,請坐。那么在他父親死后,是否所有的財產都可以繼承?如果不是,可以繼承哪些?小紅很積極,你來說:“不是,贓車不能繼承,不合法,婚后共有財產不能繼承,這不是他個人所有!惫灿胸敭a應先析產,屬于被繼承人的那份財產應作為遺產繼承
教師:分析的非常棒,請坐。所以,關于遺產的繼承,第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第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這是遺產繼承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展示PPT,板書)但是不幸的是,不久,曉軍的父親因病去世,曉軍、曉軍的母親、姐姐(收養)、爺爺、奶奶、姑姑誰可以繼承曉軍父親的遺產?展示PPT
小明脫口而出,都可以。你來說說為什么?“因為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
小強有不同意見,你來說!八憬悴豢梢,他姐姐是收養的”。請坐。
教師:他姐姐到底可不可以繼承呢?其實是可以的,我們一起看課本77頁第一段最后一句話,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定的,所以曉軍姐姐與父親是收養關系,所以?? 也是法定繼承人。(展示PPT)
好,現在我們明確了他們都有繼承權,有繼承權是不是就意味著他們每個人的繼承權都能實現呢?如果曉軍與姑姑在同一繼承順序繼承,合乎情理嗎?(展示PPT)
我看同學們陷入了沉思,看來這個問題有點難度,下面我們按照既定的小組分組討論,共同攻克這個難關?吹酵瑢W們期待的眼神,想必你們已經胸有成竹了。哪個小組來談談你們的看法呢?好,我們請坐在教室后面但是手舉得最高的第四組代表來說。嗯,第四組同學認為,“不能,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也就是曉軍的母親,曉軍,爺爺奶奶,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姑屬于第二繼承人。應該由第一順序繼承人先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能繼承,只有曉軍的母親,曉軍,爺爺奶奶不準備繼承了,姑姑才能繼承!钡谒慕M條理清晰,非常好,請坐。不是每一個法定繼承人都能實現繼承權,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展示PPT)
這種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的繼承方式就是法定繼承,它還規定了遺產份額的分配遺產原則。一般情況下是均等分配,特殊情況下,經過協商同意,可以不均分,如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可以多分,不盡或少盡撫養義務的應當不分或少分。曉軍一家又開始爭論遺產的份額,
加入:按法定繼承具體分配遺產的方案
正在爭論不休的時候律師來了,并拿著遺囑。(展示PPT)
假如你是法官,對此案會作出什么樣的裁決?下面我們小組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同學們討論的非常熱烈,老師特別想聽大家的看法,哪個小組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第二小組已經迫不及待了,好你來說。第二組同學說這種繼承方式是遺囑繼承,在這個案例中,遺囑是公證過的,是有效遺囑,所以判定按照遺囑來繼承。非常細心,注意到是公證過的遺囑,請坐。前面的三條確實是遺囑繼承,但是最后一條將2萬元送給鄰居張某是不是遺囑繼承?能不能送給張某呢?第五組同學舉手了(請的手勢)。嗯,第五組同學說這不是遺囑繼承,是遺贈?梢运徒o她,遺贈也是受法律保護的。說的非常棒,鼓掌。(展示PPT,板書遺贈)
哦~第一組同學還舉著手,你來說。第一組同學說不同意按照這個遺囑來分配,這對曉軍的姐姐不公平,曉軍姐姐也是法定繼承人,而且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她應當得到遺產的分配。對呀,這遺囑上并沒有提到曉軍姐姐,于情于理,都應該分給曉軍姐姐一定遺產,非常棒,請坐。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三種繼承權的實現方式,即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那么曉軍家到底該采取哪種繼承方式繼承父親的遺產呢?
好,我們就請坐在最后一排但是手舉得最高的文卓來說。文卓說“應該按照遺囑上寫的來繼承,也就是遺囑繼承和遺贈!薄胺浅U_,請坐。因為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 (展示PPT)
事后,雖然法院做出了裁決,但是姑姑覺得自己家境貧窮,于是出于利益的驅動,便以曉軍是未成年人為借口,蠻橫的搶走了曉軍的財產。(展示PPT)你認為曉軍應該怎么辦?
老師看到平時不太愛發言的小芮舉手了,好,小芮你來說。小芮說曉軍可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教師:看到同學們頻頻點頭,看來大家也是這樣認為的。誒,小強有不同意見,你來說。小強認為姑姑家境貧窮,大家都是一家人,應該互相幫助,注重情義,所以他建議曉軍和其他人讓出一部分接濟姑姑。(展示PPT)非常好,老師給你點個贊,請坐。
案件的分析就暫時到這兒,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教師:小強的手舉得高高的,你來說。哦,你知道了遺產繼承必備的條件,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掌握了繼承權的實現方式,還懂得了在繼承遺產時要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重情義,互諒互讓,創建文明家庭。小強這節課真是大豐收啊,請坐。
教師:課堂小結暫時到這,下面我們來小試牛刀。
誒~藝蓉同學舉手了,你有什么想說的?哦,藝蓉說我們這節課我們探討了遺產繼承出現爭議時怎么辦,是關于有形財產,他建議我們課下搜集關于無形財產受到侵害時的案例,同學們認為這個主意怎么樣呢?都贊同,好,那就這樣做,老師期待同學們的精彩表現,下節課把案例帶來我們一起開啟新的旅程。究竟下次我們會有什么樣的旅行呢,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下課!同學們再見。ň瞎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分析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自然界,聲音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的,但對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卻又是陌生的?茖W活動《奇妙的聲音》,重在讓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探索聲音產生的原因。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兒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現象憑主觀臆斷,缺乏科學性。通過學習,希望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幼兒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以事實為依據得出推理,懂得科學存在于客觀事實之中。因此在活動中,我有選擇地選取了孩子們身邊的一些廢舊材料,如鐵制的月餅盒子、冰淇淋盒子、紙盒、紙杯、礦泉水瓶子等,通過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讓他們在一種寬松的氛圍中去嘗試、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聲音產生的原因,并獲得相關的經驗。另一方面,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說話聲音也越來越大,有時,有的幼兒甚至喜歡故意大聲尖叫。為了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和思維的靈活性及動手操作能力,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讓幼兒能在輕輕松松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成為活動中真正的主人,我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較強的科學活動《奇妙的聲音》。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紤]幼兒對聲音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制訂了以下幾個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各種常見物體發出的聲音。
2、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3、能大膽表述自己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目標1和目標2綜合了認知和能力兩方面的目標。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所以重點目標定位在認知和能力兩方面。其中,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目標3是社會情感目標,通過大膽表述自己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這三個目標蘊含了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主動探索的經驗獲得和對事物歸納總結能力的提高,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學活動中材料的結構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關系到能否構成問題情境的探究點,有時甚至影響到活動的成敗。我為活動做了以下的準備:
一是經驗準備: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聲音。
二是物質準備:
1、錄有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等聲音的錄音
2、鐵制的月餅盒子、冰淇淋盒子、紙盒、紙杯、礦泉水瓶子等廢舊材料
3、鼓、小珠子
4、錄有樂音和噪音聲音的磁帶
5、錄音機
四、說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活動操作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是幼兒建構經驗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探索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2、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采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五、說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的設計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發興趣,感知聲音。讓幼兒聽一聽生活中的各種各樣聲音,如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等,以激發孩子們對聲音的探索欲望,從而引出聲音這一主題。第二部分操作體驗,探索聲音。我提供了多種廢舊操作材料供幼兒自由操作,從而在幼兒自主嘗試探索中得出“聲音是有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結論。此結論是由幼兒自主探索得出的,更易被幼兒接受。第三部分回歸生活,聽辨聲音。此環節通過讓幼兒聽聽樂音和噪音兩種聲音,知道在我們生活中有好聽的聲音,也有不好聽的聲音,多聽了不好的聲音,有害人的健康,從中教育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要說悄悄話,避免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對聲音的認識。下面,我具體講一講活動的過程。
一、引發興趣,感知聲音。
“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教師播放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讓孩子一一說出這是什么聲音。
“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過這么多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發現聲音里的秘密!
。ㄅd趣是幼兒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請孩子們來聽一聽生活中的各種各樣聲音,如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等,以激發孩子們對聲音的探索欲望。)
二、操作體驗,探索聲音。
1、幼兒第一次操作,在玩中知道當物體發生碰撞時就會發出聲音。
老師這里有鐵制的月餅盒子、冰淇淋盒子、紙盒、紙杯、礦泉水瓶子等廢舊材料,請你們去玩一玩,怎樣讓這些材料發出聲音?
幼兒自由實驗、交流,教師觀察指導。
自由探索結束后,引導幼兒共同交流:“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發出了聲音?”
“那聲音到底是怎么產生的?”
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
(在這一環節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廢舊材料,著重讓幼兒通過自主的探索,讓幼兒在玩中知道當物體發生碰撞時就會發出聲音。首先,我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自由,讓他們任意選擇材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們操作興趣非常高,每位孩子都在認真地探索,并和同伴相互交流、分享著自己的發現和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其次,在指導幼兒活動時,我有意識地鼓勵他們進行多種嘗試:“除了這種材料,你還能使桌上的其他材料發出聲音來嗎?”“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發出了聲音?”“除了這種方法,你還有別的方法讓它發出聲音來嗎?”通過孩子們的自主探索,我提出了在此次活動中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聲音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下面教師的實驗操作作了鋪墊。
2、教師實驗操作,讓幼兒了解聲音產生的原因。
教師用鼓棍敲擊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動。
提問:小朋友們,小珠子是真個奇怪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做舞臺,還要有用大鼓為她伴奏她才肯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ㄍㄟ^一個簡單的小實驗——鼓面上跳動的小珠子,使孩子們感知振動,從而發現“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教師的直觀演示,引導幼兒感知鼓棍必須和鼓面發生碰撞,鼓面才會震動而且會發出鼓聲,從而讓幼兒了解聲音產生的原因。)
3、幼兒第二次操作,嘗試讓所有的物品發出聲音。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這些材料能發出聲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東西能發出聲音?請你去找一找,試一試,讓這些東西也能發出聲音。
自主探索結束后,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教師小結。
(本次操作是幼兒運用獲得的已有經驗進行實踐活動,讓幼兒知道只要通過振動就能讓物體發出聲音,進一步鞏固了聲音產生的原因。)
三、回歸生活,聽辨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好聽的聲音,也有不好聽的聲音,要是多聽了不好的聲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們在游戲活動中要說悄悄話,要懂得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避免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3、我們一起用剛剛找到的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這段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ǹ茖W知識來源于生活,更應服務于生活,作為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兒童將科學帶到生活中。我把聲音引申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幫助孩子們了解我們身邊的噪音與樂音,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對聲音的認識。通過比較,讓幼兒知道噪音有害身體健康,從而養成說話輕、走路輕的良好習慣。活動的最后,我請孩子們一起用剛剛找到的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這段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表演,使孩子們的興致更是達到了最高點。)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培養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欲望。要使一個科學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的嘗試和探索,為此,我將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說課稿:《新疆之春》說課稿08-23
《匆匆》說課稿09-07
《燕子》說課稿08-23
《水》的說課稿08-23
翠鳥說課稿04-24
《松鼠》說課稿04-27
《理想》的說課稿04-19
《電阻》說課稿08-23
《坐井觀天》說課稿08-24
《硝酸》說課稿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