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讓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球球媽
前幾期球媽跟大家提到要讓孩子暑期收心,為開學做準備的首要任務就是調整作息時間。
然后有很多朋友給我留言:
"球媽,我孩子每天晚上看動畫片要看到很遲,根本就做不到早睡早起,軟硬方法都試過了,怎么辦?"
"我也知道暑期剩余時間不多了,可是孩子晚上是夜貓子,白天則成了小賴床,要千呼百喚才肯起床。"
"球媽,我是一個職場媽媽,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收拾一下已經很遲了,根本沒有時間早早的讓孩子睡覺,他總是跟著我們一起到十一二點才睡覺。"
學習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掌握不好,都會影響下一環節,就拿孩子作息時間不規律來說,晚上沒有休息好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晚上沒休息好——白天聽課沒精神——課堂內容沒掌握好——作業不會做——學習信心降低——成績下滑——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
其實讓孩子養成好的作息習慣很多家長都很無力。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讓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健康的作息時間?
專家建議:
1.處于3-6 歲幼兒時期的兒童睡眠時間必須保證11~14 小時,而且最佳睡眠時間是20:00-07:00.
2.處于7~12歲的少年兒童的睡眠時間必須保證9~11小時,最佳睡眠時間是21:00-07:00.
怎樣才能讓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呢?
制定嚴格的家庭制度。
家長可以根據自身的家庭狀況規定晚上睡覺的時間(低年級的孩子最好不要超過10點),并把它作為一項家庭制度,當然,這項規定并不是針對孩子一個人的,而是全家人都必須遵守的。當孩子對家長"軟磨硬泡"要求晚睡時,家長應該果斷地否決,讓孩子知道家規是不可違反的。
達人經驗分享:
有段時間,孩子做完作業后總要玩很長時間,玩到興頭上,讓他睡覺,他只是嘴上答應,并不執行。這樣早上自然成了起床困難戶。那段時間,聽老師反映:孩子不但上課沒精神,而且上課經常打瞌睡。為此,我制定了一項家規:所有人晚上9:30必須上床睡覺。
開始幾天,到時間后,孩子不想睡覺便軟磨硬泡:"媽媽,我再玩一會兒行嗎?就5分鐘。"這時,我嚴肅地告訴他:"不行,一分鐘也不行,這是家規,爸爸、媽媽不會違反,同樣你也不能。"請求被否,孩子只好乖乖去睡覺。
一段時間,孩子學"聰明"了,放學后,不先做作業了,而是先玩,什么時候玩痛快了才去做作業。他以為寫作業可以成為晚睡的正當理由,但是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一次到了睡覺的時間,但是他的作業還沒有寫完,他理直氣壯地說:"媽媽,我的作業還沒寫完。"這時候,我堅決地說:"不行,作業沒寫完,明天早上提早半個小時起來寫。現在必須睡覺。"
孩子哭鬧不休,可是我沒有妥協。有了這樣的教訓,孩子再也不耍什么花招了。漸漸地習慣就養成了。
大部分孩子的自我約束力都比較弱,所以家長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原則,規矩定好了就不能改。同時,家長的表率作用也非常重要。切記,家規是全家人一起都要遵循的,而不是為了約束孩子。
- END -
【讓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相關文章:
談談家庭勞動教育對形成孩子優良品德的意義08-17
談談家庭勞動教育對形成孩子優良品德的意義08-08
人類的形成08-17
電流的形成08-17
理學的形成與發展08-07
卵石是怎么形成的08-17
“統籌”觀念的形成08-17
雨的形成作文03-22
跳動的規律08-17
《找規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