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醫學論文>基礎醫學論文>高原性肺水腫的 CT表現

    高原性肺水腫的 CT表現

    時間:2022-04-10 17:47:19 基礎醫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原性肺水腫的 CT表現

      高原性肺水腫的 CT表現
      
      【摘要】  目的 觀察高原肺水腫(HAPE)的CT影像表現特點。方法 8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齡20——43歲,平均31歲,7例均進行CT平掃檢查并復查 ,1例未行復查。結果 8例HAPE中6例發生于雙下肺;HAPE早期和恢復期以肺間質異常表現為主;進展期與穩定期以肺實質病變為主;病程中,肺實質表現從磨玻璃樣變到結節樣實變,再融合為大片實變。結論 CT掃描可發現HAPE早期病例、判定病程、評價治療效果。
      
      【關鍵詞】  高原;肺水腫;CT表現
      
      高原肺水腫(HAPE)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急性高原病,多發生于初次進入高原或再次進入高原或高原進入更高海拔地區或再入高原者,見于海拔3000m以上地區。由于高原性肺水腫發病急,病情變化快,嚴重危及生命。近年來由于我區旅游業發展,進入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而發生高原性肺水腫的人員時有發生,使筆者逐漸認識了高原性肺水腫的影像表現及其與臨床療效間的密切關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齡20——43歲,平均31歲。所有病人均有胸悶、氣促、心慌,嚴重的有呼吸困難、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聽診兩肺滿布濕啰音。其中4例病人發病前有受涼感冒史;8例病人均于就診時行胸部CT掃描檢查,其中7例于臨床好轉后復查CT.
      
      1.2 儀器與方法
      
      本組病例均用德國西門子Balance 單排螺旋CT檢查,平均層厚10mm,間隔10 mm;用感興趣區薄層2mm,再骨算法重建。
      
      2 結果
      
      2.1 高原肺水腫的病程分期
      
      采用王瑋等[1]的方法:發病第1天為早期,第2——3天為發展期,第4——5天為穩定期,第5天以后為消散期。
      
      2.2 CT表現分型[2,3]
      
      因高原性肺水腫一般與急性肺水腫(心源性)相似,故按一般肺水腫的方法分型,分為局限型、間質型、彌漫型、中央型4種。8例人中,中央型4例,局限型1例,彌漫型1例,間質病型1例。
      
      2.3 CT影像表現[4]
      
      (1)肺紋理增多:以肺野中外帶多見,增粗的肺紋理走形自然,邊緣光滑或模糊;(2)網格狀改變:范圍較廣的、網格狀交織增厚的肺紋理;(3)磨玻璃樣改變:肺野透亮度減低,密度增高,其內依稀可見肺紋理;(4)結節影:沿增粗的肺紋理走行的類圓形影,肺外帶多見;(5)小片狀影:類圓形或多角形,大小1——2cm,邊緣清晰或模糊;(6)大片狀影:呈地圖狀,邊緣模糊且不規則,此種病變多由小片狀陰影融合形成。適當調節窗寬窗位可顯示病灶內不同部位密度不甚一致或摻雜不完全性實變的半透亮區。病灶內的含氣支氣管征常見于近肺門側;(7)葉間胸膜阻斷顯像:斜裂、水平裂阻擋病變蔓延,多見于葉間裂部位;(8)代償性肺氣腫:多見于肺上葉及下葉;(9)混合型:在病變較重的肺葉上述征象可多個同時出現。
      
      3 討論
      
      隨著我區旅游業的發展,去帕米爾高原旅游觀光的中外游客日漸增多,隨之引發的急性高原病也越來越多,使我們對高原病認識也愈來愈深入。高原性肺水腫是急性高原病的一種,其發病機制主要是:早期肺動脈高壓過度升高是發病機制的起始環節;隨著病程進展,缺氧損傷和血流動力學改變所致肺泡屏障非炎性滲漏增強,氣-血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是發病機制的關鍵環節;最后當肺泡細胞進入肺間質的液體的主動吸收和消散功能障礙,導致臨床肺泡性肺水腫的發生。且高原性肺水腫的患者絕大多數發病前有勞累、受寒和呼吸道感染等誘因。本組病例6例均有發病前受涼感冒病史。
      
      高原性肺水腫的CT影像表現在早期和恢復期主要表現為肺紋理增多、網格狀改變、支氣管血管束增粗等肺間質異常改變;進展期和穩定期主要為肺實質異常,表現為肺野內磨玻璃樣、斑點結節狀、小片狀影,并逐漸融合成大片實變影,邊緣模糊或清晰,部分實變影內見充氣支氣管征,大片實變影外可見代償性肺氣腫。以上病變常混合出現,可發生于單側或雙側,以雙側多見。本組病例6例發生于雙側,2例發生于單側。臨床治療方案均為臥床休息、持續吸氧、靜注氨茶堿和注射利尿劑。本組患者均于治療4——5天后癥狀消失,10——12天出院,僅1例外國游客于住院第7天因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而自動出院回國,未行CT影像復查。
      
      鑒別診斷:單純根據 CT影像所見很難區別高原性肺水腫與其他肺炎(肺泡性或間質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急性期及流感病毒型肺炎。鑒別依據主要有:(1)高原性肺水腫常在2——3天內病變陰影不同程度吸收或消失,而肺炎則需1——2周或更長時間才能吸收;(2)重力移動試驗:高原性肺水腫易分布于肺低重部位,變換體位掃描水腫液向新的低重部位移動,原低重部位病變密度減低,為重力移動試驗陽性。而肺炎一般無明顯變化;(3)肺炎都有發熱和白細胞升高,而高原性肺水腫常缺乏此表現,以呼吸困難為主:(4)最重要的一點是高原性肺水腫患者有進入高原區病史。
      
      【參考文獻】
      
      1 王瑋,陳輝武。高原肺水腫的 CT表現及動態觀察。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1171-1175.
      
      2 牟信兵,李素芝。高原病學。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123-126.
      
      3 仁青次旺,方信。高原地區心肺疾病影像診斷。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62-63.
      
      4 殷澤富。胸部CT診斷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76-77.

    【高原性肺水腫的 CT表現】相關文章:

    表現自己作文03-01

    表現友誼的句子03-10

    高情商的句子12-14

    高情商句子01-16

    恐高的作文07-05

    高情商語錄01-30

    樂高的作文02-20

    境界高的句子02-25

    玩樂高作文04-09

    師德表現自我評價06-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一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岛国 | 在线免费人成观看视频 | 五月丁香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