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南景區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樂于為游客排憂解難的導游,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那么一遍條理清晰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湖南景區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湖南景區導游詞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游覽江南三名樓之一的岳陽樓。
現在聳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樓頂懸掛的“岳陽樓”三字橫匾,請離沫若先生題寫的。岳陽樓高21.35米,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中間的本根楠木大柱從地到頂承載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為內圍,支撐二樓,外圍繞以20根檐柱,彼此牽制成為整體,飛檐與屋頂用傘形架傳載荷重。
三樓用如意斗拱層疊相襯,拱托樓頂。全樓沒用一塊磚石,全都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檐和樓頂,都是蓋的黃色琉璃筒瓦。各層檐面都有四條脊,第一層脊上飾以荷花、蓮蓬,翹首為鳳凰;第二層為昂首的龍頭;第三層飾以卷草,翹首為回紋形如意祥云。整個樓閣重檐鰲突,藻井鎖窗,雕梁畫棟,丹柱彩楹,金碧輝煌,莊嚴壯麗。特別是三樓樓頂,很像古代將軍的頭盔,被稱為盔頂,這在這國古代建筑中是相當罕見的。整個岳陽樓的建筑在美學、力學、建筑學、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么只建了三層呢?據說當時修建者是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岳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東漢建安二十年,東吳的孫權為了和劉務爭奪荊州,派魯肅率領萬名將士,駐守戰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陽。魯肅在洞庭湖操練水軍,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堅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揮和檢閱水軍的閱軍樓,這就是岳陽樓的前身。唐朝時閱軍樓擴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藝術和歷史風貌。好,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岳樓內參觀。
各位游客,這里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在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雕屏,它由12塊紫檀木組成。前面我們說到,岳陽樓這一名稱是在唐朝時才啟用的。這時期,李白、杜甫、劉禹錫、李商隱等才華橫溢的風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羈的遷客騷人相繼接踵而來。他們登樓遠眺,泛舟洞庭,奮筆書懷。
但是,岳陽樓真正名揚天下,還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陽樓記》以后。慶歷四年,遭人誣告的滕子京被貶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籌辦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陽樓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濤;二是興辦郡學,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陽樓。重修后的岳陽樓規模宏大壯觀。滕子京是個文武兼備的人,他認為“樓觀非不文字稱記者不為久”。這樣一座樓閣,必需要有一篇名記記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與自己同中進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寫了一封《求記書》,介紹岳陽樓修葺后的結構和氣勢,傾吐了請求范仲淹作記的迫切心情,并請人畫了一幅《洞庭秋晚圖》,抄錄了歷代名士吟詠岳陽樓的詩詞歌賦,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當時被貶的住河南鄧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樣,因為主張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擊,被貶到鄧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復閱讀,精心構思,終于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傳世名句。其實,《岳陽樓記》之所以能歷代傳頌,主要是由于它把一個重大的思想命題,極其巧妙而生動簡潔地融入對優美景物的描寫之中。它啟迪人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寬闊的胸懷,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嘆。先憂后樂,擲地有聲,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淀,《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著人們的心靈。
從那以后,岳陽樓的名聲大震,傳揚中外,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文以樓存,樓以文名”。據說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后,喜出望外,當即就請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并請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樓、記、書法、雕刻全稱“四絕”。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絕匾”。它早宋神宗年間便已經毀于大火之中。我們所見到的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
現在,讓我們再注意一下一樓廳內的四根楠木大柱。這四根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支撐著整座樓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內圈,支撐二樓,周圍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閂縫對榫,結為整體。整個岳陽樓為純木結構,找不到一顆鐵釘。各位還可以看到,在樓的四壁,懸掛著許多木刻匾對,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掛在樓堂正中的這副楹聯,是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寫的,是岳陽樓最長的一副。這副對聯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請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汀,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上聯以“一樓何奇”起首,列興了詩圣、名儒、賢吏、酒仙在岳陽樓所留下的詩文政績和傳統,抒發了作者吊古傷今的感慨;下聯介紹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關、險邑。如果您記下了這了這副對聯,那么您對岳陽樓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陽樓二樓)
一來到二樓,大家馬上就發現在二樓也懸掛了一副《岳陽樓記》雕屏。這是為什么呢?這里面淬著一個真實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來了個姓吳的知縣,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便用重金賄賂一個民間藝雕高手,花了十七個月時間精心臨摹,秘密仿制雕屏贗品。兩年后,吳知縣趁調離岳陽樓之機,偷梁換柱,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沒想到船行不久,風雨大作,船被風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馬嘴段,雕屏也隨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來,湖水干淺,《岳陽樓記》雕屏的真跡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
打撈時,不慎將第八塊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塊上的“樂”字損壞。當地文士吳敏樹聞訊后,用120紋銀從漁民手中將雕屏買回,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的手跡,才補上被損壞的三個字。各位現在可以看到,雕屏上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又過將近100年,岳陽樓再度整修時,地方官員用120塊大洋從吳氏后代后中將屏贖回,掛在岳陽樓二樓,這才“完壁歸趙”。至于一樓那副,雖是贗品,也有100年歷史了,當然是文物了。兩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張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孫,值得我們深思。
(上三樓)
現在我們登上了岳陽樓的三樓,樓堂正中懸掛著手書杜甫《登岳陽樓》詩的木刻雕屏,杜詩為:“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其書法筆意奔放,布局嚴謹,雄健挺拔,形神兼備,筆觸與唐代懷素的狂草相似。
為了深化名樓內涵,豐富景區內容,岳陽樓正在加快景區建設,并已作出規劃。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到這里,歡迎下次再到岳陽來。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湖南景區導游詞2
朋友們!現在我們開始游覽黃絲橋古城。
黃絲橋古城位于縣城正西24公里處,古稱渭陽城,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朝廷為了安撫和鎮壓少數民族,這里設立了鳳凰直隸廳和沅永靖兵備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這里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苗民起義,從此清朝走向末落。黃絲橋古城屬南方長城的一部分,是苗漢相爭的前沿陣地。
古城座西朝東是一座青石結構的石頭城,城墻所用石料皆采用石灰巖的'青光巨石,最大的約重2000斤,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平整,工藝講究。
城墻周長686米,東西長153米,南北長190米,總面積29070平方米,城墻高5.6米,厚2.9米,城墻上走道寬2.4米可以跑馬,大小箭垛300個,開東、西、北三門。1983年10月黃絲橋古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朋友們,黃絲橋古城旅游到此結束!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參觀。
湖南景區導游詞3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觀光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xx,大家就叫我小xx好了。能為各位導游是我的榮幸,我將熱忱為大家服務,預祝大家在陽明山玩得愉快。
陽明山是靈山福地,自古就有“名山千古仰,活佛萬家朝”的贊譽。自東漢起,這里就是周邊地區的朝佛圣地,鼎盛時,山上有大小寺廟108座。據地方志載:“陽明山,名山也,荒蟠百里,秀齊九嶷。”意思是說陽明山是一座名山,她與九嶷山一樣秀美。境內有流泉飛瀑、奇峰怪石、云山霧海和原始次生林等奇觀,年平均氣溫14.2℃,森林覆蓋率98%,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達38000個,素有“湘粵涼島”、“天然氧吧”和“嶺北生態畫卷”的美稱,尤其以十萬畝高山紅杜鵑最為有名,創下了面積最大的野生杜鵑花基地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稱為“天下第一杜鵑紅”。
陽明山以生態和文化名揚全國,境內有小黃江源、萬壽寺、天下第一杜鵑紅、高山漂流、山盟石、風云臺等景區景點。每個景點都各具特色,給人以不同的感受。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游覽吧。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小黃江源廣場,這里是歷屆陽明山杜鵑花旅游文化節的主會場。
過了這小橋流水,往左順流而下,是高山第一漂流;往中過亭子而上,直達七祖活佛的寶剎萬壽寺,途中有那善男信女“三步一跪,七步一拜”的108級石階。現在我們往右,溯流而上去小黃江源景區,在這一景區內,您將欣賞到“水中畫廊”、“幸福樹”、“陰陽池”、“天外來客”、“仙龜戲水”、“天梯”較勁、紅軍宿營地等等許多您根本想不到的奇妙美景和曠世絕跡,這里又是負氧離子的氧吧呼吸區……好吧,請各位隨我走進小黃江源景區的美景圖中。
前面飛流而下,跌入深潭的瀑布,是銀蛇潭瀑布。
清光緒年間的《陽明山志》載:七祖佛爺鄭秀峰三歲即食素,百般拒葷,不近女色,其父在他14歲時娶胡氏,新婚后七夜“穩心不移”,后來到陽明山削發為僧,他成佛后,胡氏也來陽明山做了尼姑。七祖佛爺感激胡氏的一片虔誠之心,在她百年歿后讓她變成了一條銀蛇王。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二佛爺生日時,銀蛇就出來起舞拜壽,當地有不少人看見過。
下面,請你們欣賞奇妙的水中畫廊長卷。各位注意,這流水中的石頭上有361幅圖畫,看誰能數得清楚?
各位游客注意了,在這里的樹林當中,有一家三口的幸福樹,兩口子抱在一起,他們的孩子又在何處?兩口子的特征(陰、陽)是什么?請各位尋找,看誰最先找出來。
請大家抬頭看,那里有記載了陽明山歷史的一部天書,不知誰能識別出來?
這里人稱陰陽池,傳說是七祖佛爺為那些不孕婦女特設的,據說凡不孕者,只要偷偷跑來這里洗上一個澡,就會懷孕,并且只要您心里虔誠祈禱,您想要男孩就會是男孩,想要女孩就會是女孩,沒有不靈驗的!現在,請各位認真看一看,想一想,這里有幾個陰陽池……
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外來客”居住的地方,這是一個球形的神秘大石——飛來石。大家先看一看,這石頭跟陽明山所有的石頭都不一樣,因為目前還沒有專家將它研究出來,所以我們就暫且叫它“天外來客”或神秘石吧。當地人又叫它鎮山石,傳說,陽明山這里原來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青一黃兩條蛟龍興風作浪,是大禹鎮了二龍。后來,七祖鄭秀峰禪師坐化成佛后,二龍不服,要倒行逆流,觀音娘娘知道后,就丟下了這一砣隕石,以作鎮山之用,二龍再也不敢來作亂,從此它就成為了 陽明山的鎮山之寶……
好了,請女士們、先生們思考三個問題,這石頭邊還有一棵古樹,到底是先有石,還是先有這一棵古樹?是仙石救了這一棵樹,還是這一棵樹擋住了大石的滾動?這一顆大石是怎么來的,它對我們人類有什么作用呢?
我們來到了仙鶴望泉,當地人稱小黃江源瀑布。瀑流寬3米,高30米,像一條白色的綢帶從半空飄下。我們先看仙龜戲水,三只仙龜趴在一起,大家說像不像呀?哇!下面還有小烏龜呢,大家說有幾只小烏龜?
這里就是經過專家論證的氧吧呼吸區,它的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達66800個,趁在這停留的機會,多吸幾口。唐代大詩人李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但為了祝大家生活愉快,步步高升,今天我陪大家上九天攬月。請大家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我們馬上要上天梯了,特別是有心臟病、高血壓的朋友,切忌不要往后看,以免發生意外。
這是一組濃縮了的七彩梯田。相傳,很久以前,陽明山沒有那一片平地,人們憑著勤勞的雙手開出了一層層梯田,但有很多梯田地勢高,灌不上水,后來鄭秀峰禪師坐化成佛,見這里的山民們生活貧苦,就請觀音菩薩賜福,劈出了幾片平地,七祖佛爺就把當年的梯田濃縮到了這里來,作為紀念。這上面,是珠落玉盤,大家去看看,就會深深感受到了。
我們馬上就要到當年紅軍的宿營地了,一起唱首歌吧,對當年的紅軍表示紀念。唱《長征》還是《紅星閃閃》呀?
紅軍還在這里跟國民黨地方武裝打了一仗,消滅了一個地方保安團。這上面地名叫竹篙岌,1996年,雙牌縣人民政府立有紅軍紀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