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全市鄉鎮黨委書記學習班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鄉鎮黨委書記學習班辦得很好。海波書記就如何認識鄉鎮工作地位、謀劃鄉鎮經濟發展、轉變鄉鎮干部作風、帶好鄉鎮領導班子等問題,作了主題報告。道宏、春林同志分別就鄉鎮領導班子建設和“五個百萬畝工程”建設作了專題講話。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就應對入世、依法行政等問題,為大家上了輔導課。同志們也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深入開展了討論,交流了經驗。大家通過參加這次學習班,普遍感到收獲很大,不僅進一步振奮了精神,明確了責任。而且增長了知識,開闊了思路。我相信,這次鄉鎮黨委書記學習班之后,我市農村工作一定會有新的起色和局面。在學習班即將結束之際,我就目前的經濟形勢和當前的經濟工作再談點意見,與大家一起商討。
一、如何全面理性地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
當前,農村工作面臨的問題確實較多,矛盾相對集中,同志們長期工作在基層,處于矛盾的中心,應該對整個經濟形勢有—個正確的把握,應該對當前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應該對農村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這對于增強我們的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主觀能動性十分重要。就這個問題,我從三個方面作一些分析,談一些觀點:
1、要從總體上把握形勢。同志們對全市的經濟形勢很關心,這很好,做基層工作對全局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但從大家關心中也流露出一些疑慮和悲觀情緒。當前的經濟形勢究竟怎么樣?我覺得,現在全市經濟發展的主流是好的,盡管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但總的態勢是不錯的。一是去年的結局較好。全市經濟總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5%,由全省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經濟運行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人達14.6億元,同比增長11.7%;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凈盈利7.9億元,增長85%,扭虧增盈綜合排名全省第一;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247元和2170元,增長7.2%和4.5%。工業通過國有企業改革和新上項目,開始呈現新的生機和活力。通過實施“五個百萬畝工程”,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此外,一批關系常德發展的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城市建設與管理上了新的水平,為加快常德發展夯實了基礎。二是今年的開局較好。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出了“四增長”、“兩提高”的態勢!八脑鲩L”:即經濟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其中,一產業增長3.9%,二產業增長12.7%,三產業增長14.8%。這是近幾年來同期形勢最好的一年。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增長勢頭強勁,全市54戶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11.1億元,增長14.5%。投入大幅增長。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5億元,增長15.6%。尤其是國有投資增長較快,累計完成投入5.4億元,增速達40.8%。消費明顯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外貿出口總額增長82.6%。財政平穩增長。一季度全市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億元,增長3.4%,剔除所得稅分享等因素,增長9.7%!皟商岣摺保阂粋是工業企業效益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凈盈利2.2億元,增長27%;另一個是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578元,增長11.8%,城鎮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581元,增長7.7%。三是農村的來勢較好。去年以來我到農村去得較多,也到過不少鄉鎮、村組,包括前幾天參觀的全市18個農業結構調整的現場,我感到全市農村經濟發展的“亮點”不少,來勢很好,至少有三個特點:第一,農業規模經營迅速擴張。現在各地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較大,進展較快,“五個百萬畝工程”建設成效明顯,出現了一批種養大戶和專業基地;像漢壽縣大南湖鄉大種楊樹,全鄉調蓄面積2萬畝,已種楊樹1.8萬畝,其中去冬今春就擴種了7200畝。津市的保河堤鎮花橋村種草養畜,現已發展草場面積1000畝,飼養奶牛100頭。還有鼎城白鶴山鄉、澧縣張公廟鎮、安鄉三岔河鎮、臨澧官亭鄉、石門二都鄉、桃源深水港鄉等地農業結構調整都調出了規模,調出了效益。第二,農業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農產品加工業不斷興起,農業產業鏈條正在延長。金健米業、洞庭水殖、國人環保、魯洲糖業、金果果蔬、巖下榮祺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成長壯大,對全市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強的帶動作用。第三,農產品的質量不斷提高。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涌現了湘冠柑桔、雙龍西瓜、石門高山蔬菜、桃源野茶王等相當一批農產品品牌,有效地增強了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我感到,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常德的農業大有希望。宏觀是微觀的綜合體現,全市的經濟形勢充分反映了我們各個鄉鎮經濟發展是富有成效的,全市的經濟建設成就,凝聚了基層同志的心血,包含了鄉鎮所作的貢獻。當然,與沿海及其它發達地區比,我們的發展水平還不高,面臨的競爭形
勢還很嚴峻,但從總體上我們是處于“爬坡”時期,雖然吃力一些,但是在上升,因此,我們決不能妄自菲薄、喪失信心。
2、要理性地分析困難。我們縣、鄉(鎮)的同志感到,當前農村經濟矛盾多、困難大,個別地方甚至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不可否認,“農業弱、農村窮”是一個普遍現象,從經濟上歸結起來突出是“三難三大”:一是農業結構調整難,農業適應市場,的困難大。盡管我們這些年在農業結構調整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從總體上看成效還不顯著,還沒有跳出傳統農業的圈子,我們的農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仍然十分脆弱。二是農民收入增加難,農村消費啟動的困難大。最近幾年,我市農民人均收入增長一直較慢,1998年受洪災影響是負增長,下降了3.6%;1999年只增長2.1%;2000年和2001年都只增長4.5%,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7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還低126元。就全國而言,從1997年到2000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是4年下降。由于農民收入上不去,農村消費市場難以啟動,反過來又制約了二、三產業的發展。三是鄉鎮財政運轉難,鄉村消赤減債的困難大。這幾年,盡管各地采取了壓債降息、盤活資產等措施,但由于鄉村兩級財源匱乏,鄉鎮財政步履維艱,從大面上看,消赤減債工作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有的地方高額負債已經危及到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
s("content_relate");
【在全市鄉鎮黨委書記學習班上的講話】相關文章:
在全市優秀鄉鎮黨委書記表彰大會上的講話08-16
在黨委書記培訓班上講話08-15
在全市國稅系統科所長培訓班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政工干部培訓班上的講話08-15
在鄉鎮人大主席培訓班上的講話08-16
鎮黨委書記在村干部培訓班上的動員講話08-16
在鄉鎮黨委書記、鎮長歡送會上的講話08-16
鎮黨委書記在村干部培訓班上的動員講話鎮黨委書記在村干部培08-15
鄉鎮黨委書記在全年工作會上的講話08-16
在全市老干部黨支部書記培訓班上的講話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