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1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寫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斗勇,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課文篇幅較長,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長文短教,讓學生易于理解故事內容,這是我很想要去突破的一個難點。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嘗試著這樣去做:
一、從課題入手,鼓勵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 師:讀了課題,同學們有什么想問的?
生:什么是“草船”?/為什么要借箭?/誰用“草船”借箭?/用“草船”怎樣借箭?……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中的“草船”指的是什么?
生:把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這就是課文中“草船”的由來。
師:請大家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同學們自己提出的'問題,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本。
二、匯總、提煉問題,解決本課最核心的三個問題。
學生閱讀文本后,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感知,要做到長文短教,我指導學生從大家提出的眾多的疑問中提煉出本課最核心的三個問題:
1、為什么借箭?(故事的起因)
2、怎樣借箭?(故事的經過)
3、借到箭了嗎?(故事的結果)通過解決這三個問題,學生對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會有一個詳盡的了解,而在解讀文本理解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中,又可通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币龑W生思考:是諸葛亮的什么讓周瑜自嘆不如的呢?由此可以過渡到感悟諸葛亮人物形象的學習:諸葛亮知周瑜心,知魯肅人,知曹操性,即知人心;諸葛亮預料四更時刻大霧彌漫,應稱識天文,他更會利用順風順水可知他曉地利,再加上他周密安排,巧妙部署,使得草船借箭成功。因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所以周瑜最后自嘆不如。 圍繞三個核心問題對課文進行解讀與賞析,將篇幅較長的故事化繁為簡,實踐證明這的確可以達到長文短教的目的。
三、復述故事內容,鼓勵學生樂于表達。
復述課文是學生對教材吸收、存儲、內化、整理和表達的過程,這個過程絕不能省略,學生有沒有完全理解課文中所講述的故事,就全靠復述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了。在讓學生復述課文之前,我先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說一說草船借箭這則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再將這三組同學所說的合起來完整地說一次。學生說完還不行,我還要求學生動筆將這則故事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寫好后經過修改,再請同學站上講臺進行現(xiàn)場復述課文的練習。學生借助復述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無形中會將草船借箭這個故事里許多句段當中的文字內化成為自己可用的語言,這對聾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有效提高語文能力的訓練方式。
都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聾教育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勇敢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用適合聾生的方法教他們學習語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2
《草船借箭》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jié)改寫的。諸葛亮,是文中著力贊美的人物,周瑜稱其“神機妙算”。引導同學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根據雙主模式,實現(xiàn)同學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我通過實例操作,得到以下啟示:
1、要構建教師主導,同學主體的互動關系!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一起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同學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同學置疑、探究,使同學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我讓同學在充沛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同學探究"霧中借箭"這局部內容,讓同學找一找從哪些句子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讓同學在合作互動中學習語文。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合作互動"的方式引導同學探究諸葛亮怎么能夠做到讓船順風順水,小組同學合作演示諸葛亮怎樣掉轉船頭借到箭的。同學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智慧火花不時閃現(xiàn),潛能得以充沛發(fā)展。
3、讓同學在探究發(fā)現(xiàn)中學習語文。語文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它具有審美性和情趣性,在探究的過程中,同學會得到許多有益的東西,教師要善于運用藝術的方式讓同學體嘗探求之味,享受語文的發(fā)現(xiàn)之樂,那才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所在。
在教本課時,還存在一些缺乏。由于沒有試講,在時間上掌握不準,沒能給同學大量時間去讀書。在談諸葛亮“笑”的這個地方,還沒挖掘太深,沒能讓同學更好體會到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使自身在業(yè)務上更上一層樓,希望校領導在教學上能給予更多指導。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3
今天,我講《草船借箭》一文,“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把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多數學生就圍繞xxx來提問題,這時我發(fā)現(xiàn)陳懿文的小手舉得特別高,一直不愿放下來,我心里嘀咕:還會問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亂說?蔀榱瞬淮蛳姆e極性,我請他發(fā)言:“‘是需要經過別人同意的,而在這個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諸葛亮的計,諸葛亮應是‘箭,為什么要用‘呢?”可書中明明用的是‘!這可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呀!” 兩軍對壘,運用策略,不能說是詐騙,不然諸葛亮怎么能稱得上是軍事家呢?”從現(xiàn)在法律的角度看,十萬支箭并非是一個小數目,諸葛亮犯了詐騙罪!辈粚,那也得分清什么時間,為誰服務呀!諸葛亮這么做是為了國家,為的是蜀吳兩國的利益,所以我認為這個‘最合適!”我看過《三國演義》,在以后的戰(zhàn)爭中諸葛亮不也把這些箭如數奉還了嗎……”
當我看到這一幕時,不禁感到一絲欣慰。正是由于我今天的包容態(tài)度,我今天的大度,才使得我對我的.學生有了新的而且深刻的認識,也使得學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課堂氛圍,因而他們的思維異;钴S。這使我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話:“于是,我沒有斷然判定他們說得正確與否,而是對他們敢于大膽質疑,發(fā)表自己意見進行了表揚,學生個個喜形于色!斑@一過渡自然得體,使得學生樂意帶著問題,饒有興趣地去讀xx,進行思考。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4
《草船借箭》是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故事內容很簡單,淺顯易懂,而且有不少學生在之前都多少了解這個故事.但是作為教材出現(xiàn),就要求通過讀文、學文去感受人物的形象。尤其是對于諸葛亮這個人物,要求通過某些重點詞句來體會他的神機妙算,而這整篇文也是圍繞”神機妙算”來展開的。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設計了大概的思路,后經過全體語文老師的指導、幫助,以及借鑒李雪松老師的一些教學方法,順利地完成了兩個課時的教學;叵肫饋恚虚W光點,也有遺憾的地方。
亮點:
1、層次清楚,條理清晰,目標明確。第一節(jié)課導入、檢測預習、整體感知課文、解決“為什么借”這個問題;第二課時學習“怎樣借”以及“借的結果”,體會并總結主要人物的形象,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質疑課題。學生們自己圍繞題目提問,說說自己想在這篇課文中了解哪些問題,就以解決這些問題為目標學文。一個題目往往是一篇xx內容的濃縮,我經常引導學生抓題目中的關鍵字!恫荽杓泛苊黠@就是一個“借”字,抓到這個字后,學生們就很容易提出”為什么借”、“怎樣借”......一系列的問題,而帶著問題學文,目的性更強,學生學起來更有興趣。
3、實物巖石。在感知“霧大”時,我悄悄地在黑板上寫個字,然后用白色粉筆涂抹,這樣學生就一下明白“霧大”的好處---模糊視線。以及諸葛亮為什么要先船頭朝西、船尾朝東,后來又要調過來,我在黑板上畫出長江的流向,用小船實物演示,孩子們一下就知道是為了要順風順水。
不足之處:
老師的講多過于學生的讀,多過于讓學生自己去領悟。這也是我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有時感到上課很累,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在講,而學生就一直在被動地聽,其實我是怕學生理解不了,想讓他們聽得更明白些,這是我教學上的一個誤區(qū)。其實錯了,就像這兩節(jié)課,學生基本沒有朗讀過全文,一共也就有三次左右的默讀。而剩下的`時間就成了我的舞臺,表面看起來上得很好,但這兩節(jié)課下來,學生除了對課文了解了,還得了什么收獲呢?答案是沒有,我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自學、歸納的能力!皶x百遍,其義自見”,很多問題其實不用我講,就通過學生自己讀文,就能夠找到答案,這樣找到的答案他們印象會更深刻。這個問題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并改正的。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05-25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05-23
草船借箭的教學反思04-02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最新11-04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15篇08-03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15篇01-28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15篇)02-15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15篇)02-17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14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