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朝鮮義勇軍與韓國先復軍的抗日斗爭考實
朝鮮義勇軍與韓國先復軍的抗日斗爭考實張蕾蕾(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上海校區基層政工系,上海 200433)
摘 要:韓國被日本占領后,朝鮮半島人民在國內外展開轟轟烈烈的民族獨立運動。運動中始終把組建革命武裝、進行抗日復國的軍事斗爭置于頭等重要的地位。在參加中國抗日戰爭的過程中,朝鮮半島的革命者先后創立了朝鮮義勇軍與韓國光復軍兩支武裝力量,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對日斗爭取得輝煌業績的同時也為爭取朝鮮民族獨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韓國獨立運動;義勇隊;光復軍
中圖分類號:K3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3-0096-02
1919年3月,韓國人民發動“三·一”大起義反抗日本殘酷的殖民統治,并以之為起點在國內外展開積極的反日復國運動。同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并在抗戰烽火中逐步成長為韓國獨立運動的領導中心。這場轟轟烈烈的以反對日本侵略,爭取朝鮮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奮斗目標的民族獨立運動,始終把組建革命武力,進行抗日復國的軍事斗爭置于頭等重要的地位,在抗日戰爭的血雨腥風中先后創立了朝鮮義勇軍與韓國光復軍兩支武裝力量并取得了輝煌的業績。
一、正面戰場的軍事活動
1938年7月,朝鮮青年戰地服務團在漢口成立,其成員主要是朝鮮進步青年,由中共黨員金學武擔任團長。朝鮮青年戰地服務團的工作是由郭沫若擔任廳長的政治第三廳領導進行的,主要負責召集朝鮮革命青年參加到中國抗日隊伍中來。朝鮮青年戰地服務團成立不久就發出了“中韓民眾聯合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②并積極參加武漢抗日工作。當時的武漢媒體一致認為“他們愿竭盡所有的一切,為打倒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而奮斗”,對他們的革命熱情給予了高度的評價。③
1938年10月10日,朝鮮義勇隊在武漢成立,其宗旨是:廣泛動員在中國活動的朝鮮革命力量加入中國抗戰的行列,打倒日本侵略勢力,推動朝鮮革命運動,爭取朝鮮民族的解放[1]。隨后,朝鮮義勇隊作為中國抗戰行列中影響很大的一支國際縱隊被派遣到正面戰場各戰區前線直接參加中國的抗戰。朝鮮義勇隊在兩年間轉戰中國6個戰區13個省份,先后參加了武漢保衛戰、鄂北大會戰、桂南戰斗及江西戰斗等。朝鮮義勇隊隊員善于根據戰局和戰地的變化運用各種方式來鼓動中韓民眾,策反日本勢力,宣傳自己的政治綱領與獨立精神,從而直接推動了抗戰勝利和朝鮮民族的解放。朝鮮義勇隊隊員一方面積極游說在海外的韓僑支持反日獨立運動,在1939年8月27日成立由美國韓僑組成的朝鮮義勇隊后援會。④另一方面派人員到北平、天津、石家莊、新鄉、上海等地進行秘密游說活動,積極爭取敵占區的韓僑對韓國反日獨立運動的支持以及爭取日軍韓籍士兵反正。⑤這些成績得到了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的高度評價:“戰爭的情報對于整個戰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戰爭一方掌握到另一方的情報后,整個戰局將發生改變,然而情報工作是最為困難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戰士們的智慧,還要求戰士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當時,朝鮮義勇隊隊員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項任務,他們冒充投降軍滲透到敵人后方,在敵人后方展開情報工作,向中國紅軍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⑥
韓國光復軍成立后也即明確其使命是:“將我們分散之力量集合獨立軍,全面開展光復祖國的戰爭;參加中國的抗戰,與中國抗日部隊聯合消滅倭敵;積極指導國內民眾的武裝反日斗爭;成為建設政治、經濟、教育等的新的國家的基本武力”等。①在抗戰中光復軍開展積極工作:一是為擴大光復軍的政治影響進行反日復國宣傳。光復軍總司令部政訓處1941年即創辦機關報《光復》,作為“光復軍及韓國革命民眾的忠實喉舌”。②二是擴大臨時政府的國軍陣容,招募大批韓國青年入伍。光復軍先后在華北敵后成立了5個招募處積極招募。隨后中央戰時干部訓練團第四團韓國青年訓練班在西安設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10分校干部訓練團韓國光復軍訓練班在阜陽舉辦,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韓國光復軍干部訓練班在成都舉辦。這些訓練機構的創立為韓國光復軍培養了大批政治軍事干部,軍政素質大幅提高。③雖然光復軍在與日軍進行直接軍事斗爭方面較義勇隊遜色,但也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新華日報》1942年間就曾經以“平津道上韓光復軍活躍”、“韓光復軍活躍冀豫邊境”為題連續報道其業績。
二、敵后戰場的軍事斗爭
在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隨著日軍戰略重點的逐步轉移,抗日敵后戰場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中國共產黨根據戰局的這一調整,逐步組織朝鮮義勇軍向敵后轉移,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建立起堅實的抗日阻擊力量,并且實施了對于紅軍生死攸關的長征。④時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與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金九在報告中指出:“朝鮮義勇隊自一、二、三個區隊渡河北上后,所余少數干部十數人。”⑤1940年,朝鮮義勇隊經過八路軍總部安排,北渡黃河進入太行山革命根據地。1941年1月10—12日,成立了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成立大會,會議特別強調“中國抗日戰爭是和我們朝鮮民族解放運動有著密不可分的共同聯系”,號召朝鮮革命者“積極參加中國抗日戰爭,打擊日寇,促進朝鮮民族解放事業,朝鮮義勇隊要抓緊培養干部,統一中國境內的朝鮮革命團體,把華北朝鮮僑民擴大到革命陣線中來”。⑥這標志著有組織的朝鮮獨立復國運動已經在敵后根據地積極展開。(世界史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還積極參與發起在延安召開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成立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同盟,朝鮮革命者武亭當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和該同盟主要執行委員。⑦
1942年7月,根據太平洋戰爭和朝鮮革命力量發展的新形勢,中國朝鮮青年聯合會決定進一步擴大朝鮮獨立同盟,將朝鮮義勇隊華北支隊擴編為朝鮮義勇隊,為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并行的軍事和政治統一體。制定了同盟關于朝鮮民主革命的綱領和開展民族獨立運動的綱領。同時組成了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這為朝鮮革命運動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組織保證。⑦12月1日,朝鮮獨立同盟在山西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創辦朝鮮青年革命學校,逐步形成了朝鮮獨立同盟、朝鮮義勇軍、朝鮮青年革命學校以及各根據地的分盟、支隊、分校三位一體的朝鮮獨立復國運動的新體制。⑧抗日戰爭結束前夕,朝鮮獨立同盟先后在山東軍區、新四軍等部隊中設立了11個分盟,其中位于太行的兩個分盟直接由總部領導,設立于其他地方的分盟分別與所在地軍區的敵工部發生聯系并接受其領導,總盟主要與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之間發生聯系。同時還在敵占區的天津、北平、哈爾濱、朝鮮漢城等地建立了分盟,在朝鮮人在華北創辦的各農場及開封、徐州、濟南等地分別建立了據點。在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協助下,由同盟總部直接領導這些分盟和據點。同時在各主要抗日根據地都建立了朝鮮義勇軍的支隊和朝鮮青年革命學校的分校。⑨
在對敵斗爭中,朝鮮革命者沖鋒陷陣,配合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發動政治攻勢,他們不僅向老百姓宣傳,而且也是對敵宣傳的能手。1941年10月,延安《解放日報》刊發《朝鮮義勇隊配合我軍作戰》一文,報道“朝鮮義勇隊武裝宣傳隊,于日前配合八路軍某部,襲擊安陽觀臺之敵,給敵嚴重打擊。并于戰斗完后,在敵據點附近貼中、韓、日三國文字之反日本法西斯標語,同時散發《朝鮮義勇隊告民眾書》。”⑩1942年11月10日,周恩來在中韓文化協會招待會上高度評價了朝鮮革命者對抗日斗爭的歷史貢獻:“韓國人民的勇敢犧牲精神是大家目睹的事實,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而流過血在中國的大地上。抗戰以后,朝鮮義勇隊在各戰線流血流汗,在北方平原上,犧牲了很多壯士。”葉劍英在為朝鮮義勇隊陣亡同志致悼辭時說:“朝鮮在華之革命同志,為了祖國的獨立解放,奔走呼號,組織力量,參加抗戰工作,而朝鮮義勇軍尤為其中堅。……它是反法西斯斗爭中的一支新生的力量,它對反法西斯斗爭有著巨大的貢獻。”
在中國抗日戰爭的烽火中,韓國獨立運動的兩支主力軍——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都得到了發展壯大,他們的軍事斗爭活動有力地支援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同時也為爭取朝鮮半島的獨立復國做好政治、組織、軍事方面的充分準備。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在中國的大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犧牲和對抗日戰爭的歷史貢獻。
參考文獻:
[1]石源華。韓國獨立運動與中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52-253.
【朝鮮義勇軍與韓國先復軍的抗日斗爭考實】相關文章:
軍考作文07-25
朝鮮冷面作文08-15
朝鮮導游詞01-10
抗日故事08-16
斗爭優秀作文01-20
藍天的斗爭作文07-19
志向斗爭史作文08-24
我和理科的斗爭!08-17
與病魔斗爭的任叔叔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