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現代化存在的“流行病”
現在很多城市明確列出了自己的現代化實現目標,列出了實現現代化的時間表。從與國際接軌的角度看,怎樣理解城市現代化的標準?現代化是全球性的普遍現象,應當同世界來比,不能各搞各的標準,只強調自己的特色。現在各地研究的現代化標準,在概念上大同小異,但很多方面在實質上差得很遠。作為學術研究、“百家爭鳴”值得倡導,如果作為國家政策、政府行動的依據,就要小心謹慎了。實現現代化是個歷史性的宏偉任務,二三十年實現并不慢,何必非要規定三五十來年。不要單純認為現代化是個經濟數字的增長問題,根本的問題是人的生活質量得到真正提高,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前,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除了用GDP這個常用指標外,還有衡量生態質量、文化質量和生活質量的人均預期壽命、人均教育、人均收入指標。實現城市現代化是需要若干屆政府和人民長期努力的,不是靠短期的幾項形象工程、幾項政績就能達到的,重在要以人為核心,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在城市快速發展中,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三年建座新城市,五年舊城翻兩番”,簡直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由于多種原因,有些高樓拆了建,建了拆,有些街道一次擴建、兩次擴建,甚至三次擴建,城市建筑成了隨意拆卸的“積木”。不少城市便在這拆拆建建中變著“模樣”,變成一副“病態”。經過專家“把脈”,得出:
四種城市“流行病”
狂熱病: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些地方高樓大廈林立,城市成了鋼筋混凝土的“森林”,就連一些風景名勝區,也被高樓大廈“占領”。南京的鐘山風景區是國務院批復的南京市總體規劃中“山、水、城、林相互交融”的風景保護區,嚴禁建設與風景區無關的項目。但就在這里,經南京市有關部門批準,1993年開發了帝豪山莊,占地14.8畝;1994年建設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占地60畝;1995年建設海底世界,占地45畝。尤其是1995年開工的位于玄武湖、紫金山、古城墻結合部的白馬山莊和太平花園、金陵御花園,建在了總體規劃中鐘山風景區的核心地段。一個理性的建設者和投資者,應有服務于城市建設的長遠規劃,而不能頭腦發熱,只顧眼前的“金山銀山”,毀了子孫的“綠水青山”。
肥胖癥:囤地擴建,城鄉不分。近年來,一些地方城市面積迅速擴張,不少地方以改變行政區劃來擴大城市轄區,把城市做大。城市地域擴大了,于是大搞高樓群、寬馬路、大廣場。有的省要求各個城市至少建設一個廣場,因而興建廣場之風風靡大江南北。這些廣場往往不是以市民的休閑和活動為目的,而是以大為美,以空曠為美,以大草坪為美,有的新建開發區只“開”而不“發”,長年閑置,造成極大的浪費。
浮躁癥:破壞生態,喪失靈氣。一些地方城市一味追求表面“豪華”,嚴重破壞了空間和社會結構以及生態環境,喪失了城市的靈氣。陸路交通的發展及自來水和城市消防設施的完善,使城市水系原有的功能大部分喪失,因此,水系便被作為排污通道、垃圾場而被污染。于是,出現了溝河改成馬路,明河變暗流的現象:有的地方切斷水源,使活水變死水;有的地方建筑護坡,將水系與土地及其生物環境分離……還有一些地方為妝扮城市,忽略生態建設這個根本,大搞所謂的“綠化工程”,導致城市綠化“亂刮風”,有“草坪風”、“南國風”等等,近年又刮起了“移樹風”,不少地方實施了“萬棵大樹移植工程”,但是樹木移植的成活率較低,有些地方樹木的成活率還不到60%。
健忘癥:數典忘祖,特色漸失。厚重的文化底蘊是一個城市獨有的特色。但是,目前一些領導者和建設者無視歷史文物,忘記了自己的老祖宗。他們只注重城市規劃的功能,而輕視了城市規劃的文化質量,大規模地毀損歷史文化遺產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些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街區、胡同、建筑物被拆除。人類稀世珍寶之一的北京與南京城墻,曾被一些人毫不痛惜地拆除(現在恢復中)。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濟南,一條濃縮了500年歷史的古街區,在2002年被強行拆除。諸如此類破壞文物的行為,在城市建設中屢見不鮮。
城市建設為什么會患“流行病”
追根溯源,也是有病因的:
(1)急功近利。如今,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在一些干部工作中較為突出,而城市建設又是形象和政績的集中表現,于是,不少干部走馬上任之后,便在“改變城市面貌”上動腦筋。“一個書記一條街,一任縣長一座城”的現象便由此而生。這些干部不從當地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而是好大喜功,貪大求洋,急功近利,在城市建設的決策中,他們缺乏長遠目光,殺雞取卵,竭澤而漁,難免給城市建設留下“敗筆”。
(2)規劃滯后。“首長頻頻換,規劃跟著變。城市‘四不象’,群眾有意見。”這種現象在我國大行其是,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嚴肅性被丟棄,從而出現了“人民城市一人建”的怪現象。在城市建設中,有的城市舊城改造還沒有完成,新建部分又要加以改造。前幾年,江蘇省南通市原規劃一條筆直連通市政府和狼山風景區的大道,可后來卻在中軸線上割出一塊地,讓臺商建起了酒樓。據說原因是臺商認為這是塊風水寶地,結果總體規劃竟敵不過風水羅盤。由于規劃時忽視了菜場、小商品市場、停車場的建設,許多城市出現了“四馬鬧市”(馬路菜場、馬路商店、馬路倉庫、馬路停車場)的痼疾。
(3)惡性競爭。一些城市建設的決策者,看不到城市之間聯合協調的必然趨勢,不是主動聯合,而是惡性競爭,不協調發展,作表面文章。最典型的要數當前的“摩天大樓熱”。例如上海將在2005年在浦東陸家嘴建成高度為466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奪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建筑界人士認為:高度超過了300米,在龐大的維護管理費用前,摩天大樓已經失去了節約用地的經濟意義。這樣的競爭,說到底不過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城市現代化要從行政管理走向人本管理
在城市管理方面也有我們要注意的問題,城市現代化應該從行政管理趨向人本管理。所謂從行政管理趨向人本管理,實質上就是堅定“以人為本”的思想,不斷從人本身需求出發,完善城市功能,有效管理城市,特別是面對城市意外事件及危機狀態時靠先進的管理理念及事先的各種預案有效保護城市、保護公眾、保護城市秩序。如,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進程,北京必須加快向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邁進步伐,最大的管理是管理者形象的轉變。首先要克服“五大困擾”,我國當前城鎮化率己達37.3%,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目前在城市化進程中有五大問題不可忽視。(1)僅僅把城市化率簡單地當作一個城市現代化的指標來追求。為追求數字指標,有的靠行政區劃調整以擴大管轄面積。盡管數字上反映的城市化率比較高,但并不能說明其城市現代化水平高;(2)在城市化問題上玩“數字游戲”,導致了對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與混亂。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變行政區劃來擴大城市轄區,把城市做大,導致城市是“聚集的點(中心)”還是“城鄉不分的面(區域)”變得日益模糊;(3)城市核心競爭力定位比較混亂。有的城市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設形象工程,甚至還出現城市之間的盲目攀比。在產業結構上,缺乏區域和國家的統一規劃,盲目雷同;(4)隸屬于城市政府的規劃權力缺乏制約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造成很多短期行為和錯誤決策(5)一些城市決策者忽視或不懂城市發展的區域規劃,忽視城市圈或城市連綿區的客觀事實,看不到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間聯合協調的必然趨勢,不是主動聯合而是惡性競爭,既造成了區域基礎設施規劃和城市發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國城市總體上的實力。
人本管理即要求各級政府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必須更加重視城市的管理,突出管理思想、管理體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創新,努力形成適應首都發展要求的現代化城市管理體系;要以理論創新帶動城市管理觀念轉變,樹立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城市管理新理念;應體現政企、政事分開、條塊結合、責權利相統一、建管養相分離、統一領導與分級負責相銜接、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相補充的原則,繼續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要改變單一的行政管理,加強城市的法治管理、經濟管理、目標管理,實施規范、長效管理,進一步提高綜合執法水平,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臟亂等一些困擾城市正常運轉的痼疾頑癥;要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的技術水平,積極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加快建設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信息網絡,努力提高城市政府收集和處理城市管理中的各種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注重公眾參與,把廣大市民作為城市管理的主體力量,引導、組織和依靠市民參與城市管理。
【城市現代化存在的“流行病”】相關文章:
存在的作文06-10
證明存在作文02-13
美的存在作文02-23
存在的意義作文04-15
存在與否作文06-06
存在感作文05-09
我們的存在作文10-31
存在優秀作文08-19
存在感作文08-21
以秋的姿態存在作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