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外宣傳的辯證思維(三)
五、虛與實實與虛的關系,實際是具體與抽象關系的另一種說法。對這種關系的處理,決定了對外宣傳內容的組織形態,進而影響到對外宣傳的效果。一般認為,對外宣傳是虛與實兩大內容的統一。所謂實,是通過宣傳媒介向對象國家對象受眾傳播、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重大事件,為對象受眾提供與其生活及切身利益有關的各種材料。而虛,則是在報道事實的基礎上,向對象受眾解釋事件乃至社會發展的方向。前者主要是通過消息、通訊、特寫等題材來體現;后者則是通過評論、述評及眾多報道的組合形式所表現出的態度傾向來體現。對于對外宣傳媒介來說,實與虛、具體與抽象同樣是不可缺少的。
在對外宣傳的過程中,宣傳家應把務實視為一切工作的基礎,把向對象受眾報道事實、提供情況置于對外宣傳的中心位置。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當今的世界,特別是自由主義國家的民眾,已逐漸拋棄了昔日盲從的習性,而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習慣于自愛分析、自我判斷。而對外部的宣傳信息,其選擇接受的心理往往傾向于對事實的報道或陳述;至于宣傳者對事實的評價和指導性意義,則抱有一種本能的排斥態度。因此對外宣傳工作者,首先應該務實,宣傳媒介上應充滿各種與對象受眾相關聯的各種事實材料。應該絕對禁止與事實無關的高談闊論,或者是一廂情愿的夸夸其談,在這方面有許多失敗的例子。如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其對外宣傳就沉醉于對戰爭責任、正義及戰時國際法等抽象問題的闡述,并且性急地把結論提供給對象受眾。其結果,不僅沒有實現預定的目標,反而把對象受眾推向了自己的論敵。
但是,對外宣傳既然負有傳播國家立場主張,反擊對象誣蔑,影響對象國家的決策行為的使命,在報道事實提供情況的同時,也不能不發點議論,不能不講點道理。如果僅僅滿足于對事實加以解釋,評析其價值與意義,分析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對象受眾就會在紛繁復雜的事件面前,張皇失措、無所適從。那么怎樣的務虛,怎樣的分析,評價和解釋,才能有利于對象受眾的接受呢?根據一些國家成功的對外宣傳經驗,最好的辦法是把報道與評論分離開來,報道是報道,評論是評論,不要將它們混雜在一起;同時在發議論講道理時,盡量避免唱高調,而應該“訴諸被宣傳者直接的利害關系,”這樣,宣傳者與對象受眾的心理距離就會大大地縮短。此種評論、意見和解釋,必須圍繞著對事實的報道來進行。換言之,對外宣傳活動,應該以實為主,以虛為輔。作為宣傳工作,務實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務虛的手段;另方面,務虛又不能脫離務實而存在,只有依傍著確實的事實報道,務虛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六利與弊
如前所述,對外宣傳必須以實為主,以虛為輔。宣傳家應該把向對象受眾報道事實,提供情況置于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可是現實世界是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它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新的死亡和誕生。按照新聞的價值法則,值得報道就予報道的事件不可勝數。但能經對外宣傳媒介公開報道的只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而決定事件取舍的主要依據,便是宣傳家對于利與弊的總體判斷。即報道宣傳這件事情,是有利于國家,還是會給國家帶來危害?是利大還是弊大?是所得者多還是所失者多?只有對此進行全面周詳的權衡,對外宣傳才有可能從根本上維護并且促進國家的利益,避免可能給國家帶來的危害。
一個宣傳人員對于利弊的考慮,可能會由于所在國家所在階級的不同而表現出很大差異。資產階級國家的宣傳家所追逐的利,多為壟斷資本眼前的物質的利益,他們唯恐避之不及的害,則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利。與此相反,社會主義國家的宣傳家,則以追求國家和整個人類的根本利益為目標。他們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寬廣胸懷,是由于他們從多種視覺,而不是從單一角度,是從整體而不是從局部,是從長遠而不是從眼前來考慮事實報道的利與弊。利與弊并不是絕對對立而又互不相干的兩個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依附的矛盾統一體。利兮閉之所依、閉兮利之所伏。眼前的利益可能會孕育著無窮的禍患,而現實的弊端則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利益。
正是因為如此,宣傳家在權衡對外宣傳的利弊得失時,應該立足于全局,立足于長遠。不要把暫時的局部的利看成全局的永遠的利,因為某事現在對國家有利就對此類事情進行大規模,無休止的宣傳,也許正在我們大張旗鼓地宣傳時,事情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對我們有利變為對我們有害了。不要把暫時的局部的弊看成是全局的永久的弊,因為某事現在對國家不利就將此類事情完全地予以抹殺。報道暫時不利于宣傳者及其所在國家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卻需要宣傳者巨大的勇氣和長遠的戰略眼光。1941年12月8日下午三時,英國艦隊在馬來半島海面遭到日軍襲擊,損失慘重。就在當天晚上正常播出的BBC的對外新聞節目中,英國“海軍部遺憾地宣布,今天下午在馬來半島海面上,“里珀爾斯號”為日本轟炸機所擊沉。”對于如此重大的災難性的不利事件,英國能像一個中立的旁觀者,以冷靜的態度進行如實的報道,實在是其他國家短視的宣傳家難以企及的。報道這件事情,似乎不利于國家,但既然事實發生了,但不報道自有別人報道。自己主動報道,雖然有損于面子和信心,卻能給對方造成坦率、誠實的印象,這是黃金都難買的,是最大的利。何況失敗是成功之母,經受得起失敗,才能經受得起成功。對失敗能真實報道,對成功的報道自然更值得人們信賴。
對外宣傳的辯證思維(三)
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力上升的現時代,我們對外宣傳應該積極主動地維護國家的利益,避免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可能的危害。這就要求宣傳工作者在取舍事件時,要從全局,從歷史的發展眼光來審視事件本身及報道它們可能造成的利益與弊端,而不要被暫時的局部的假象所迷惑。有些事情本身是負面的。如官員腐敗、假冒偽劣產品等。報道它們從一個方面來看,對我們是不利的,因它反映了我國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但從另一方面看,又對我們有利,因為報道它們本身就證明了我們除弊興利的決心和用心。同樣,對于發生在外國的事情,如對象國家的成就與弊端,突發事件等在利弊關系上也要做辯證的思考,做到利中見弊,弊中見利,把握利弊轉換的關鍵環節,慎重取舍,科學組織,只有這樣,對外宣傳才會在總體上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人民。
七典型與一般
典型與一般,在對外宣傳活動中常常表現為點與面、典型報道與綜合報道的關系。這是宣傳過程中一對十分重要的矛盾關系。如何處理這種矛盾關系,要不要典型?要不要一般?是以典型為主,一般為輔?還是以一般綜合為主,典型為輔?往往直接影響到宣傳的效果。從宣傳本身演變的歷史來看,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一些宣傳家注意到了這對矛盾關系的重要性。但是能夠正確地認識和處理這對關系,并在實際的宣傳過程中嫻熟地加以運用的,還是無產階級的宣傳家。
論文對外宣傳的辯證思維(三)來自
在俄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階段,列凝就十分重視典型在指導工作中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模范公社應該成為而且一定會成為落后公社的輔導者、教師和促進者。”“報紙刊物應該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工具,詳細介紹模范公社的一切成績,研究它們成功的原因和它們經營的方法;另一方面,把那些堅決保持“資本主義傳統”,即無政府狀態、好逸惡勞、無秩序、投機行動等等的公社登上“黑榜”。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也要求各級政府機關注意收集八路軍、新四軍中涌現出來的典型的民族英雄,認為“表揚這類英雄及其英勇行為,對外宣傳和對內教育均有重大意義。”在指導此后解放區土改工作時,毛澤東又將平山縣、綏德縣的典型經驗,印成小冊子,廣為宣傳。在他看來,“這些敘述典型經驗的小冊子,比我們領導機關發出的決議案和指示文件,要生動豐富得多,能夠使缺乏經驗的同志得到下手的方法,能夠有力地擊破在黨內嚴重存在的反馬列主義的使命主義和尾巴主義”這類論述,顯然是就對內宣傳工作而言的。典型宣傳被視為指導工作的有效方法。樹立典型、帶動一般,是無產階級的工作傳統。其實,典型宣傳在對外宣傳工作中,同樣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好的正面的典型,有利于弘揚正義、塑造國家的良好形象、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如80年代中國新聞界對日軍在華孤兒的報道宣傳,對于對象國家特別是日本的一般民眾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而促進中日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
除了正面的、好的典型外,還有負面的、不好乃至反面的典型。后者也能成為對外宣傳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此類典型有國內和國外兩個來源。國內的浮面典型能否對外報道?涉及到宣傳家對于利弊的總體權衡。從當今主要國家對外宣傳的經驗看,對外傳播國內負面的典型,也能產生積極的影響。如英國傳媒對國內的“瘋牛病”,美國傳媒對國內的恐怖活動的報道就比較成功。至于國外特別是對象國家的負面典型,更是應該大量的報道。如美國國內的中組部平等,暴力犯罪,日本閣僚參拜靖國神社等等。對外宣傳這類負面的典型,不僅有利于揭露這些國家在人權、戰爭與和平等問題上的虛偽性,而且還能爭取國際輿論對于我們的同情和支持。
在對外宣傳方面,典型宣傳無疑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典型而沒有一般,只有點而沒有面的報道宣傳還是不行的。通過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陽,解剖一只麻雀卻能了解所有麻雀的生理結構和勝利規律,但是它給予人們的畢竟是孤立的單個印象。而人們的判斷與行動是建立在對事物全面認識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要影響對象國家的對象受眾,實現對外宣傳的基本目標,對外宣傳不僅要有典型,而且還要有通觀全局的綜合報道。至于典型與一般,點與面,單一與綜合應保持何種比例,從歷史的經驗來看,一般成功的對外宣傳多是以典型為主,一般為輔;以點為主,以面為輔;單一報多,綜合宣傳少。這是符合宣傳對象心理接受規律的。
八傾盆大雨與毛毛細雨
宣傳的目的是影響對象受眾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這一目的之實現,一方面要經歷一個復雜的心里過程,在短期內難以湊效;另方面則需有一定的信息量。導致對象思想與行為改變的,不是宣傳媒介本身,而是媒介傳播的實際內容,即關于事實的報道和意見。在宣傳過程中如何恰當地把握信息的流量,是決定對外宣傳效果的又一關鍵。
根據宣傳心理學的原理,宣傳對象態度行為的變化,都是在一定數量的宣傳信息刺激之下實現的。宣傳信息達不到一定的量,沒有一定的強度或沖擊力,連引起對象的注意尚且不能,自然談不上效果。所以,一旦宣傳目的、目標對象確定后,就要立即組織宣傳內容,通過各種方式將有關聯的內容集中傳播出去,這類方式可能是新聞的,也可是非新聞的,甚至是文藝的。應該指出的是,這種集中傳播不是灌輸。必須根據宣傳對象的心理承受能力,講究分寸。毛澤東就反對急風暴雨式的宣傳。他曾提醒宣傳工作者:“不要在幾是內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觀點,而這類材料和觀點又是人們平素不大接觸的。一年要找幾次機會,讓那些平素不大接觸本行事務的人,接觸本行事務,給以適合需要的原始材料或者半成品。不要在一個早上突如其來地把完成品擺在別人面前……不要在幾稀釋之內下幾百公里的傾盆大雨。“強迫受訓”的制度必須盡可能廢除……要彼此有共同的語言,必須先有必要的共同的情報知識。”實踐表明,毛澤東的這段論述是很有道理的。信息量大,沖擊力強,并非一定有很好的效果。有時其會在對象那里產生消極的反應,引發對抗性的逆反心理。其結果不僅會浪費有限的宣傳資源,而且還會影響宣傳機構乃至國家的整體形象。
對外宣傳的辯證思維(三)
信息量過大,沖出力過強不行,信息量過小,沒有沖擊力也不行。要想實現宣傳的目的,最終改變對象受眾的思想、態度和行為,宣傳信息必須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如果把大規模的過于集中的宣傳比作傾盆大雨,那么,能夠或有利于取得宣傳效果的,就應該是毛毛細雨。傾盆大雨沖擊力強,但不能持久;毛毛細雨雖然力度不大,卻能持續不停,潤物無聲,使對象在不知不覺之中改變其固有的態度和行為,在宣傳史上,能找到許多這樣的例子,有的組織(集團)耗費了很多心力,購買大量的版面空間和播出時間,在短期內集中轟炸,宣傳自己的政見,以爭取群眾的支持,其力量之強,足以壓倒一切對手。可是群眾的反映卻非常冷淡。與此相反,其他的組織或集團可能會以比他小得多的宣傳資源,在長時間內作統籌的規劃,不溫不火,細水長流,結果贏得了比對手多得多的群眾。對內宣傳如此,對外宣傳也是這樣。它表明,宣傳特別是對外宣傳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思想工作,急功近利是做不好這件事的。必須掌握并且遵循宣傳對象的心理接受規律,變傾盆大雨為毛毛細雨,作長期打算,鍥而不舍,逐步滲透,只有這樣,宣傳內容才能最終征服對象受眾,從而取得預期的效果。
九定量與定性
客觀事實是宣傳的主要內容,研究處理事實則是宣傳人員的基本工作。而一切事實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沒有一定的質和一定量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所謂質,即事實的性質,是事實內容固有的一種規定性,它決定了一時無是這一時無而不是那一時無,把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而量則是事實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等。宣傳人員在分析、處理客觀事實時,除了定性、把握、了解事物的性質外,還應該對它進行必要的數量分析。
在對外宣傳活動中,宣傳人員對事實性質的把握,是一切工作的基礎。面對客觀事實,必須首先從質的方面予以定性作出判斷,是好還是壞,是進步還是倒退,是革命還是反革命,是大還是小,是正義還是邪惡,是是還是非,是廉潔還是腐敗,是發達還是落后等,應明確地表明態度。沒有定性的純粹自然主義的客觀報道,在所有國家對外宣傳媒介上是看不到的。但是宣傳人員對于事實也不能滿足于質的把握。事實的性質是以一定的數量為條件的,沒有對事實量的認識,就談不上對事實質的認識。毛澤東曾告誡黨內領導:“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注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任何質量都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我們有許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數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統計,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這段話雖然是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而言的,但是對與宣傳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宣傳人員不進行數量分析,自己心中無“數”,就無法說服打動自己的對象受眾,因為在影響對象的各種因素中,數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這就要求宣傳工作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對于客觀事實進行定性的分析的同時,還必須進行相應的定量分析,把握事實性質的數量界限。
對客觀事實的把握與分析只是整個宣傳的第一步。要實現對外宣傳的目標,宣傳人員還必須進一步地講究對于事實性質與數量的表述。由于宣傳者的理解與對象受眾的理解不是一回事,而國外的宣傳對象又有別于國內的宣傳對象。對象受眾對宣傳內容的接受與否,不僅取決于客觀事實的性質,而且還取決于對事實的表述。表述的形式與風格與對象受眾接受習慣、知識體系一致,就易于為他們所接受。反之,則會為他們所拒絕。對于“中國威脅論”的最有力的反擊,不是簡單的否定和自我表白,而是國與國之間特別是中國與美國人均國防費用的對比;對經濟實力的評估,令人信服的不是數量上僅報道有幾艘軍艦被擊沉是不夠的,如果把這些軍艦換算成對象國家的貨幣,人們就容易理解得多。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人們總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價值觀來審視、攝取外來的信息。要改變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只有將對外宣傳內容的性質把握和定量分析結合起來。
對外宣傳的辯證思維(三)
【對外宣傳的辯證思維三】相關文章:
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網友來稿)08-17
數學教學中滲透辯證思維教育08-17
新材料作文“獨”辯證思維構思演練08-17
和諧思維與辯證法理論的創新08-15
區對外宣傳工作要點08-24
對外宣傳工作總結04-27
苦樂辯證作文07-26
學習牛玉儒的三個“辯證法”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