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時政專欄>和諧社會>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

    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

    時間:2023-06-13 12:30:50 和諧社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

      實現社會和諧,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是一個長期的永無止境的目標。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

      一、從促進經濟增長入手,著力解決群眾就業的源頭

      經濟增長是解決就業的根本。從世情、國情來看,保增長仍是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我國正處于經濟企穩回升期,這為就業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利條件。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國之道。積極的就業政策,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順民意、得民心、符合中國國情的好政策。一要把降低城鎮失業率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著力點和重要目標,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設計一套對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科學體系。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論英雄,不以GDP一個指標論成敗。二要加大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積極的就業政策的融和度,以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積極的就業政策。三要認真研究穩健的貨幣政策如何為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服務等問題。

      二、從理順分配關系入手,著力解決社會公平的核心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在穩步增長的同時,城鄉、地區、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趨勢,一些行業收入水平過高,分配秩序比較混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影響了社會和諧。

      收入分配是關系社會公平能否實現的核心問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應做到三管齊下:一是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二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調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使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三是著力提高低收入的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縮小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

      三、從調控宏觀經濟入手,著力解決經濟增長的方式

      自科學發展觀提出以后,盡管近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但總體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并未實現根本轉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為特征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格局還在繼續。據權威人士介紹,近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僅占世界總量的4.1%,但所消耗的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水泥分別約為世界總消費量的7.4%、31%、30%、27%、25%和40%。

      目前,與粗放型增長方式密切相關的亂征土地、環境污染、資源緊缺等問題,已在一定程度上轉化成相應的社會風險因素,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誘因。為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切實轉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四、從健全社會保障入手,著力解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社會保障是維護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機制,是一張維護社會安全的“防護網”,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最基本的保證作用。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已取得重要進展,但必須看到,我國社會保障的水平仍然較低,覆蓋范圍也有待擴大,還有大量的人群應盡快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來。

      當前,強化我國社會保障工作,一要逐步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引導和幫助低保對象、學生、兒童等居民參加城市居民醫療統籌,繼續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二要努力解決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問題,逐步解決養老保險問題;三要采取多種方式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和長期生計;四要探索和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五要加強和規范農村特困群體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

      五、從化解社會矛盾入手,著力暢通利益訴求的渠道

      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進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時期,這個國家則進入了矛盾凸顯期,由于各種經濟社會矛盾加劇,處理得好,能夠順利發展,經濟發展能夠很快上一個新臺階,處理不好,經濟將停滯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國已進入人均GDP1000美元階段,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經濟社會問題,鞏固改革發展的成果,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應積極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重構社會結構,完善社會組織,調整社會關系,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各組織的創造活力,化解各類矛盾和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社會形成合力,努力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如何進一步暢通百姓利益訴求渠道、及時化解社會矛盾,主要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要反映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重視維護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別是要關心經濟社會地位下降明顯的群體,使他們的生活得到保障、生產得到發展。二要建立健全社會利益的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引導各個利益群體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三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增強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六、從統籌經濟社會入手,著力解決發展“短腿”現象

      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我國重經濟發展、輕社會發展,形成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不協調現象,而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克服社會發展中的“短腿”現象。因此,一要加大社會事業投入,著力解決社會公益事業發展滯后的問題。二要加大農村的社會事業投入力度,著力解決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之間公益事業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三要加強對社會事業的監督管理力度,著力解決一些行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一切向錢看等偏離公益目標的問題。

      七、從防止“權力尋租”入手,把反腐倡廉落到實處

      腐敗現象是和諧社會的大敵,它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違背了公平正義的社會準則,削弱了全社會的凝聚力。黨中央清醒地看到了腐敗現象對黨、國家和社會的嚴重危害,一直高度重視反腐敗斗爭,注重從源頭上采取措施防治腐敗現象。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進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使各項反腐敗措施真正落到實處。今后,進一步開展反腐敗斗爭必須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要進一步發揚人民民主特別是黨內民主,進一步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從制度上防止“權力尋租”。二要堅持公開、透明,使監督貫穿于權力運行的全過程,從機制上防止“暗箱操作”。三要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增強全社會特別是領導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覺性,進而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社會氛圍。

    【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相關文章:

    煙草公司如何構建現代營銷體系08-08

    和諧社會作文02-05

    以和諧文化促和諧社會07-23

    和諧社會作文(精選64篇)03-07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12-15

    不斷增強建設和諧社會的文化力量07-23

    如何定義一個人 How to Define a Person09-18

    閱讀鑒賞中的語境構建10-25

    高考作文素材:和諧社會、以德治民12-19

    巧設物理情境 構建高效課堂08-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男人aⅴ第一网站 | 五月婷婷中文激情 | 香蕉九九在线播放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 久久er99精品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