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會計論文>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聯系與區別

    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聯系與區別

    時間:2023-02-21 19:08:01 會計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聯系與區別

    請欣賞:《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聯系與區別》

    廈門大學 壽 強


    來源:http://www2.cnnb.net/personal/zhzxm/wyzg/sj.htm--------------------------------------------------------------------------------

    當前,我國審計、會計學界對”審計=會計檢查=查帳”這一觀點仍有許多不同理解和看法,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對審計概念以及審計與會計相互關系的理解,有必要作進一步探討。

    目前,理論界對上述觀點有三種不同看法。

    第一種認為審計同會計的屬性是一致的而對此觀點予以肯定;

    第二種認為審計產生于會計,但側重面不同,應是”審計=會計檢查”,而”會計檢查=查帳”;

    第三種認為審計獨立于會計并列發展,是兩個不同學科而持否定觀點。

    以上三種看法,以目前各家闡述的觀點來看,都因立足于不同的學科,而無客觀分析論述,因此,我認為對”審計=會計檢查=查帳”這一觀點的肯定或否定,應以它們三者的聯系與區別,且以科學理論發展規律來進行分析,才能客觀地認識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相互關系,適應于現在和未來的發展。

    現分成幾個方面論述如下:

    (一)”審計=會計檢查=查帳”觀點的理論

    我國目前的會計學界可分三大學派,一是”大會計”學派,二是”大財務”學派,三是”財務與會計并列”學派。其中”大會計”學派認為:“在現代會計出現以前,會計這個概念包括了會計、統計、計劃、財務、審計、分析等這樣一些含義。”會計管理的一部分內容是解決人與自然關系的,即解決人類向大自然斗爭取得的效果”,另一方面,”會計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財產的歸屬問題、剩余產品的交換與分配問題,不同所有者之間的經濟往來,以及各種債權、債務問題。”①則會計的范疇就包括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成本管理(或中國化的管理會計〉和審計,可以看出,”審計=會計檢查=查帳”這一觀點正是基于”大會計”學派理論作出的。

    (二)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聯系與區別

    要正確地識別事物,不僅要看到事物聯系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事物不同的一面,然后才能分析判斷事物是同質還是異質。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既有相互聯系的方面,也有相互區別的方面。只有搞清它們的聯系與區別,才能正確把握三者之間的關系。

    審計、會計檢查、查帳三者的聯系與區別
    要正確地識別事物,不僅要看事物聯系的一面,而且要撲克事物不同的一面,然后才能判斷事物是同質還是異質。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既有相互聯系的方面,也有相互區別的方面。只有搞清它們的聯系與區別,才能正確把握三者之間的關系。

    l、歷史上的聯系

    會計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以會計最初萌芽時期來看,是人類對于自己所占有的財產物資計數,對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對勞動成果進行分配3在這種需要的條件下?產生了會計。會計對經濟活動有了一定的記載,這個記載的本身是否真實、正確,記載執行者的記載活動或行為,由于統治階級的“絕對不放心”,則需加以審查。財產所有者十分關心自己的財產發展變化情況,所以,不僅需要會計,、而且還需要對會計進行審查,從而產生了審計p《孟子正義》”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概括了會計的基本含義,《周禮》上的2、”司會掌國之百物財用,凡在書契版圖者之武以逆群吏之治,而聽其會計”說明已存在會計檢查,”聽其會計”也就是檢查他的會計怎么樣。而西周的”上計制度”(皇帝親自參加聽取財政會計,社會狀況及軍事形勢等方面的報告),致使周五成為審計最高權力執行者。以致審計制度逐干戈趨于嚴密,而會計檢查也一直同步發展,歷代朝廷設專職執行,如漢代的御史府中的簿曹從事史,.職掌錢毅簿書,審核財務及賦稅收支,唐代刑部的比苦,行使審計職權,當時稱“勾覆”“宋代,權力集中于皇帝,更認識到審計重要,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設置世界上第一個以審計命名的行使審計職權的機構一一審計院,在公元1127年在太府寺中設置審計司”上自官禁朝庭,下至斗食佐吏,凡賦祿者,以或法審其名數,稽其辭受。”元代在戶部設有審計科。明朝設都察院行使審計職權,戶部管理財政,進行會計檢查。清代設審計院,內務府中也設會計司管理財政,并撰就審計院官制草案(因朝廷腐敗,未能實施)。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曾規定,內務府的收支,須按定額預算,由會計司查核。可見任何朝代對于審計及會計檢查均很重視。民國元年,北京國務院設審計處,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設置審計院,并制定”審計條例”、審計院編制法勿。民國十七年、(1928年)公布審計院組織法,后成立監察院,下設審計部,在各地設有審計室,并有職稱,如“審計”、“協審”等。同時在革命根據地,也規定有審計制度(較為簡單〉,主要是對年度決算,供給標準和開支單據等進行審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財政部設望了財政監察詞,到1955年,還成立中央監察部,各省市、各地區相應設立監察局(廳),大企業中設置監察室。監察對象不但是經濟上的,而且一切違法亂紀都要監察。不過到1958年被取消,只剩下主管部門進行財務監督。所以可以說,1949至1982年里,我國只有會計檢查,而無審計,然而,氣會計檢查一詞的出現,卻是在l962年編寫的高等院校試用教材《會計原理》一書中正式提出,并被定義為‘會計檢查就是”查帳”,并認為”會計檢查是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的一種事后監督,忘呆會計核算的必要補充,也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查帳,在古代時由于軍事上要用帳篷點將宿營,但由于制作昂貴,則對制作帳篷進行單獨核算,登記其用度過程,f并將此過程稱為記帳,登記帳蓬用度的簿子稱為”簿帳”、。公元442年后,進入核算領域,逐漸被表示為經濟收支事項的總稱。古代審計也非單獨只查會計上的帳,它是由就地稽查實物出入活動及其帳目,發展到查會計帳,且目前的帳的含義外延很廣,如經濟帳、政治帳等等。會計檢查中的查帳,與審計中的查帳的含義及范圍就有不同之處,只有審計中涉及會計事項時進行的查帳才與會計檢查中的查帳有相似之處。

    所以,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在各自發展演化歷程中的相互聯系,在此可用下面的圖承表示(見圖一)


     

    2、目標上的聯系、,

    關于審計目標,國內外學者各有所述,如瑞典審計長倫尼勃格瑞2、作為獨立的和客觀的檢查機構,為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政府管理機構而工作。國際會計標準委員會〈IACS〉認為審計的目的是防錯查弊,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1907年編寫的《狄克西審計學》‘審計目標有”①察覺欺詐舞弊②察覺技術錯誤③察覺原理錯誤。”(美)訶姆斯〈AuthuaW·Holmes〉將審計目的概括為三個方面;①以超然地位報告財務現狀及營業成果,②以獨竅會計師身份擔任管理當局或所有權人的顧時或代表,③揭發弊偽情

    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聯系與區別

    事。我國李鴻壽、趙友良、陳榮法編《審計學》中認為是一是監督國家預算局執行,二是監督企業全面完成國家計劃,三是加強鞏固經濟責任制,四是揭露經濟領域中的犯罪活動,五是維護財經紀律;六是促使企業健全財務會計制度。王文彬、荒履申認為審計目的是“一是檢查企業會計帳面是如何反映實際情況的,二是檢查企業會計帳目和報表所反映的情況是否正確、真實,三是檢查企業的財產、物資有無被貪污和盜竊,四是檢查企業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以便提出改進措施,提高蛋業經營管理水平,五是檢查企業生產經營上和資金投放上的經濟效益”等等。綜合以上看法,我認為審計的目的應是社會對審計存在的最高要求,故謂促使社會各項活動達到社會效益最優化(觀念上或實際上的)。

    審計的目標總的來說,要使各項經濟活動合法、合理、合規和有效。而會計檢查的目標,“通過會計檢查,可以了解有關單位及其內部各部門是否嚴格按照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和制度以及國家的計劃辦事,會計核算資料是否真實可靠。”即檢查有關單位的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和合規性。所以可以看出,審計與會計檢查在目標上有一致的地方。

    3、作用上的聯系

    審計的作用:糾正錯誤,防止舞弊,并向社會證明這些資料〈被審單位的資料〉具有一般的質量標準。它不僅具有審計監督固有的保護性作用,而且有建設性作用。具體為:①維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證各種經濟法規的貫徹執行,②維護財經法紀;保證財政、財務計劃的順利執行和國家財政收支平衡,③保護國家財產的安全完整,④維護計劃商品經濟,保證國民經濟的完成,⑤健全完善各種內部控制制度和各項管理制度,加強防范錯弊措施,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⑥對經濟活動進行見證。

    會計檢查的作用:①保證各項政策、法令、制度、計劃和預算的正確執行,②維護財經紀律,③保護社會主義財產的完整,④加強改善經營管理,⑤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

    4、體現各自職能方法運用時存在的聯系

    查帳可以說是被任何體現監督職能學科或部門所采用,是一種論證執行監督者所代表的一定意志的監督技術方法和手段,是審計在對經濟生活中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評價和見證中,為掌握事實依據時所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會計檢查監督對象的合法性、合規性及合法性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方法,因此,三者聯系可圖示如下:


     

    二、審計、會計檢查與查帳的區別

    事物有相互聯系的一面,又有相互不同的一面,所以就有必要認清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不同之處,以利對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三者的進一步認識。審計與會計檢查和查帳的主要區別表現在下列各方面:

    l、性質上的區別

    性質是客觀事物的本質。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含義如下:

    審計審計是一種經濟監督,它是根據所代表的一定階級的利益的國家意志(具體為有關法律、法規、方針斗政策及審計標準等〉,按照超然(克服任何有違自然發展規律的)形式,由獨立于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當事人之外的社會指定公認的審計人員,對社會各經濟組織的經濟業務活動及其社會經濟效益,進行審核與稽察,作出評價,肯定成績,揭發弊端,挖掘潛力,達到改善注會經濟管理,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會計檢查 是根據會計公認原則及各種社會制度而異的會計原理(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斗經濟方針政策、法律及法規,對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會計工作程序和其他有關核算資料及所反映的經濟業務進行正確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檢查。

    查帳 是各種經濟監督學科或部門為體現其各自的職能而所廣泛采用的監督技術方法。帳的含義外延很廣,具體部門有不同的范疇。可以說查帳是實現各監督職能的工作過程或程序的一部分,是進行監督方式的具體體現。

    因此,從上面三者含義的區別就已可以看到各自的本質內容。

    2、職能上的區別

    審計的職能可概括為監督、評價及見證,具體為:(l)憲法第91條規定:”國務院設立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監督職能鄉是審計的主要職能,它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依法對審計對象進行各種形式的監督檢查(包括對會計的監督檢查〉,(2)評價職能。評價就是在監督檢查的基礎上,經充分調查研究和分析,以確證事實,依據審計評價標準作出客觀、公正、符合社會意志的”兩點論”的評價,既肯定成績,又實事求是地提出問題,且作出恰當的建議,〈3〉見證職能。不論國家審計、內部審計,還是社會審計,都要進行見證,以使被審單位以見證的形式獲得社會的公認,雖然目前,在我國行使范圍有限,但隨著政治體制改革促使經濟體制走向社會主義股份經濟模式,見證職能將更加明顯。會計檢查的職能是通過會計業務本身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督、評價具體為:(l)檢查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政策性,(2)檢查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3)評價會計工作的質量及會計人員的水準。

    3、目的上的區別

    審計的目的具有會計檢查目的所沒有的有效性,是防錯查弊,加強社會經濟控制和管理,提高社會經擠效益,而會計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為提高(促進)會計行為和會計事項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規性,查帳目的是保證符合各職能經濟監督的準則,提高工作質量。

    4、產生的效益上的區別

    審計的效益與會計檢查的效益雖都可分為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但其內涵是不同的。審計效益中的直接效益可分為:(1)促進被審單位的健全發展,(2)鞏固企業的財務基礎,(3)增強企業信用,利于資金的有效調度,(4)保護所有者的利益,(5)有效地揭露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舞弊和錯誤。而會計檢查產生的效益中的直接效益為:(l)確保財產資金的完整,〈2)保證國家、集體與個人利益的分配,(3)完善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4)增強企業會計基礎,(5)揭露一定范圍內的會計行為、會計事項的錯誤及弊端,提高會計的工作質量。另在產生的效益中的間接效益來看:審計的間接效益有①教育意義,使類同行為或活動的經濟組織以社會經濟效益為中心進行一切經濟活動,②防止作用,通過審計監督、評價和見證,促使各經濟組織一切以法律為依據,減少弊錯,起”警鐘”作用,③經濟效益,使企業恪守各項社會公認準則,易于順應社會的發展變化,減少無標準的事務處理,減少盲目性,如利于處理財產糾紛,保證各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被社會承認其合法性。而會計檢查中的間接效益為①教育作用,使經濟組織以公認的會計準則及會計原理為中心進行會計活動,②防止作用,通過會計檢查,促使經濟組織的會計工作準確、真實、全面地反映經濟活動,減少違反會計準則及制度的會計行為,③經濟效益方面,使企業易于發展合并或出讓、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企業與職工個人的關系,容易獲得保險金(投保企業〉的給付,易使企業信用的提高。

    5、依據標準上的區別

    (1)在法律依據方面,審計據”審計法”或”審計條例”、”會計法”和國家的財經方針、政策、規章制度方面文件為依據,-會計檢查只依據”會計法”、財經規章制度等書面文件。


    (2)在事實依據方面,審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旬括已經發生的,或客觀存在的事實,或與審計有內在聯系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包括會計活動〉等方面的事實,會計檢查只限于與會計行為,會計事實有關的事實為依據。總的是兩者事實包括的范圍不同。

    (3)在制度依據方面,審計要以所有行政部門統一制定的各種制度、原則、、規程及各種管理制度等規定為依據,會計檢查只依據財政部統一制定的各種制度、準則、規則及規程。

    (4)在資料依據方面,審計是以被審單位的各種原女魚憑證、帳冊、統計報表、會議記錄、業務記錄、契約、合同及往來函件等資料為依據,而會計檢查只能以會計憑征、帳冊、報表等財務資料為依據

    6、評價標準上的區別

    審計總的來說是以審計準則及全社會經濟利益為評價標準,立足于整個社會,而會計檢查是以會計公認原則及各所屬職能部門的利益為評價標準,一定程度上立足于本部門。

    7、執行機構、權力地位的區別。

    審計的執行機構是我國實行監督的職能機關,直屬國務院總理,事計人員由國家審計機構或上級主管部門派出,是由會計人員以外的人行使專口監督,且在執行任務中,具有會計檢查執行者所達不到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處于其他任何經濟監督部門的地位之上,有解除企業單位經濟責任及社會責任的權力,而會計檢查無專門機構,既可由會計人員自行檢查,也可委派別人檢查,權力受限于本部門,且往往是到上級的牽制或干擾,作出的決定或結論也受到主觀或客觀消極因素的影響。

    8、范圍上的區別礦審計范圍廣泛,它可以系統地組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活動包括會計活動實行全部或部分的審核稽察,評價及見證其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超越出會計檢查的范圍,因會計檢聾只能在4個經濟單位中對其會計活動,特別是其資料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實性進衍檢查監督,但并不能保證企業單位有較高的效益,體現不出有效性,約束力不夠。

    9、進行時間上的區別

    審計對被審項目不僅包括事后審計,而且包括事前、事中審計,以查明效率及效果。會計檢查一般均為事后,以防再犯。

    (三)從現代科學理論發展規律來正確認識這一觀點

    學術發展以”嚴花齊放”為原則,揚各學派之長,滅各家之短,才能使各種科學理論健康發展,并不斷產生新興學科。進行各種科學理論的研究,應避免、欲將所有關聯學科納入自己學科的屬下”的認識態度。我們知道,隨著歷史的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科越來越細,不僅原學科有很大發展,且分離產生出各種學科或”邊緣學科”,這種發展趨勢就是現代科學理論的發展規律。人們認世界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人的認識過程也是從低級向高級,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原來的認識也會被新的認識所延伸或代替或包含。因此,正確認識審計、會計檢查和貧帳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才有利于工作的進行,理論的研究,決不能因歷史上先產生會計,結合會計而產生審計,且審計與會計始終保持密切的聯系,而就將審計列為會計的分支,將審計與會計檢查等同起來,又因帳與會計中的帳簿有關聯,而又將查帳與會計檢查簡單地等同。如許多學科是以數學為基礎的,但不能就認為這些學科都是數學的1所屬門類,解剖學要懂生理學,但不等于解剖學是生理學的分支。審計要懂~得的又何止于會計,它與會計的關系就如寫作與編輯、作家與評論家的羨系。,A所以,我們能認清審計、會計檢查與查帳的本質,并能認識發現科學理論的發展規律,則對審計學科、會計學科及監督技術方法的研究才會起推動作用。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曾受到廈門大學黃忠堃教授的指導)

     

    注:①楊紀豌、閻達伍自《開展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幾點意見一兼談會計學的科學屬性》(《會計研究》l980年第1期)

    參考文獻:

    1.《審計學》李鴻壽、趙友良、陳榮法著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審計學》殷文俊 三民書局(臺灣)

    3.《審計學原理與實務》張永康 三民書局有限公司《增訂三版》

    4.《審計學》王文彬 黃履申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5.《試論審計的定義》馮均科 陜西財經學院學報85年4期P.82-P.87

    6.《關于審計概念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吉林財貿學院學報1986年第1期P.54-P.59

    7.《會計原理》高等財經院校會計教材編寫組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79年版

    8.《審計手冊》陳榮法 經濟日報出版社

    9.《審計學理論與實踐》厲食和、虞文鈞 廣西人民出版社.

    10.《國際審計標準》(加)愛德學·斯坦汶〈美〉莫里斯·穆尼茲著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1.瑞典審計長倫尼.勃格瑞 1984年1均6日在北京的演講稿

    12.《審計文選》中國審計學會編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3.《審計學》.劉大賢標 機械工業出版社

    14.《會計學基礎》趙玉眠 黃代民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5.《審計正要》劉陶福 三民書局(臺灣)

    16.《審計學基礎》張以寬 中國商業出版社


    --------------------------------------------------------------------------------

    【審計、會計檢查和查帳的聯系與區別】相關文章:

    古漢語中詞的兼類與活用的聯系和區別08-17

    談兩對概念的區別與聯系08-07

    查帳報告書08-24

    “象征”和“比喻”的區別01-07

    天堂和地獄的區別08-16

    淺談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08-07

    法治和自由之間的道德聯系08-17

    變老和長大的區別08-17

    報告與請示的寫法和區別08-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视频一区手机视频 | 亚洲成综合人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中文а∨天堂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tⅴ | 日本午夜啪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