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ERP邁向網絡時代
ERP市場的成長得到了整個IT業的關注,這不僅因為它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有力工具而且ERP市場還帶動了硬件、咨詢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然而,Internet技術的迅猛發展及電子商務應用的逐漸普及,給傳統ERP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ERP或者說廣義的企業管理軟件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通過采訪 ,國內外幾家有代表性的廠商分別結合自己的產品戰略談了對企業管理軟件的理解及做法。我們希望這些見解能給讀者一些參考。
正在突破中的 ERP
在中國,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應用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成功率一直不高 ,據估計大約只有 10%~ 15%。不過 ,諸多知名廠商如聯想、康佳及長虹等還是開始在企業中引入 ERP系統了。在我們還沒探討完如何利用 ERP的時候 ,傳統的 ERP卻面臨一個巨大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需要通過網絡做生意了。 企業要解決的問題變了 ,它所需要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否也會有所不同呢 ?ERP軟件不是萬能的黑匣子 ,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 Internet技術的迅猛發展 ,傳統的 ERP正在被突破。 Internet從商業基礎上給傳統商業模式帶來沖擊 , 原來的經營管理平臺發生改變 , 對于企業來說 , 現有的經營方式和經營思想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在線服務或者其他各種新型的應用模式正在擴充、替代現有的經營。現有的采購、庫存、銷售、生產、人事等模式也將會徹底變化。 Internet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思想 ,在傳統的管理平臺上 ,管理和信息傳遞基本上是單向的 ,而 Internet則實現了實時和互動性。
Internet這種"無處不在"的特性,使客戶產生了新的需求,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 ERP的內容和概念也由此發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ERP 是在 Client/Server的計算模式下發展起來的。 ERP的傳統模式還是源于工業時代工業企業的商業模式 ,而傳統的 ERP軟件也就圍繞著人、財、物的管理 ,解決了如何優化配置企業各種資源 ,以最低成本和最快速度生產出產品的問題。
然而在網絡經濟中,企業管理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多 ,如:如何管理和優化企業的外部資源 ,在世界的經濟環境中建立業務網絡 ,拓展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另外,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最寶貴的財產是客戶 , 如何在各個業務環節中密切同客戶的關系 ,在越來越復雜的供求關系中準確、及時地為現有的和潛在的客戶提供 "個性化 "的產品和服務等。
企業的管理重點發生轉移,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重心也正在發生改變。以前企業投資 IT, 對于內部控制的投入較多 , 基于大批量生產的模式 , 主要是降低庫存、成本 , 提高生產效率。但現在 , 市場和客戶需求決定了生產 , 企業必須更注重市場營銷、客戶服務、客戶關系等 ,企業的管理重點發生轉移。銷售、服務、營銷等客戶關系管理 (CRM)成為企業的重點。企業戰略管理(SEM)產品、客戶關系管理 (CRM)、供應鏈管理 (SCM)都已經成為廣義 ERP應該包含的內容。
有人斷言,在網絡時代,由于其互動性和實時性的特點 ,ERP的概念顯得陳舊了,而且隨著因特網方便地溝通企業內部與外部的聯系 ,ERP 的效能受到了極大挑戰。"在所有我們的用戶所在的行業里 ,Internet正在迅速成為改變公司創造價值方式的決定因素。 "SAP公司 CEO這樣說。我們也看到 ,國內外主流的 ERP廠商紛紛宣布加強對 Internet的支持 ,并想辦法解決傳統 ERP軟件可擴展性的難題。如四班公司推出了支持 Internet的模塊 ——Net UI。通過 Net UI,現有的 MRPⅡ或 ERP系統就可以通過 Internet進行訪問 ,遠程用戶也可從中共享信息。用友、金蝶在意識到 "Internet改變了一切 "之后 ,分別提出了各自的產品策略。浪潮國強則采取與國內外廠商合作的辦法 ,開發"支持電子商務的 ERP軟件 "。它們認為 ,Internet給國內廠商帶來了打破傳統競爭格局的機會,支持電子商務將是 ERP軟件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相比之下 ,SAP的動作更引人注目。這家德國公司不久前啟用了名為 mySAP.com的網絡產品 ,從而進入了電子商務市場。
總之,我們正在看到,Internet技術及電子商務應用的逐漸成熟 ,迫使傳統的ERP正在由表及里地被突破。而網絡時代的企業管理軟件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 也許不久我們就能看得到。
一步化商業
SAP公司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現在Internet的應用與移動電話的應用非常相似 ,由于蜂窩式通信技術的產生 ,許多公司開始了移動通信的業務 ,于是產生了提供手持設備的供應商、提供基站的供應商和提供服務的供應商。而現在的 Internet業務 ,真是如出一轍。隨著 Internet技術的成熟 ,ISP服務商就如同移動通信的基站供應商 ;越來越多的基于 Internet的應用軟件 ,就如同越來越多的手機 ;而下一個更大的發展 ,將是 Internet的服務提供者 ,就如同移動通信的服務商。
由于基于Internet的應用,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成本上,都是到目前為止最佳的信息方案 ,而且其"無處不在"的應用方式,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其列為主要發展的信息方案 , 然而作為一體化的世界經濟環境 , 單一企業的應用所產生的效益是非常有限的 ,只有群體的應用效果 ,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
mySAP.com是SAP為所有企業級應用所提供的一個網際環境。對于企業級的 Internet應用 ,主要有 E2B(員工與企業間 )、 B2C(企業與消費者間 )、 B2B(企業與企業間 )和 E2C(員工與消費者間 )。在高度信息化的業務環節中 ,地理化的辦公概念越來越模糊 ,因此一種基于時間和空間的工作方式將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 ,在這種工作方式下 ,員工可以在家里、在咖啡館、在游艇上 ,在所有地方處理他的商務 ,只是需要同 Internet進行連接。而且沒有必要一定配備一臺 PC,任何的 Internet終端工具都是可行的 ,因為每個人的應用習慣和常用的信息 ,都已經被存儲在 mySAP.com的個人工作室中 ,你可以在這里接受公司的指令 ,處理你的業務 ,安排你的工作 ,同你的客戶進行交流。
對于企業而言,基于Internet的商務交往將是最佳的模式 ,但現在的Internet上,每家企業都只說它自己的"語言",也就是每個企業都有它的材料及產品名錄 , 它的銷售和購買要求 , 以及它的結算方式 , 因此如何將不同的 "語言 "統一在一個共同的知識平臺上 ,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在 mySAP.com的 "自由市場 "中 ,你可以根據一個互相對應的知識體系 ,找到你的商業伙伴 ,完成你的商業目
標。同樣 ,對于消費者而言 ,現在的網上商店往往只能提供一種產品的選擇 ,很難為消費者提供 "貨比三家 "的購買方式 ,而 mySAP.com中提供給你的是一個超級市場 ,你可以通過比較去選擇你需要的產品。
如此復雜的Internet服務方案,僅靠一家公司是很難完成的 ,SAP公司一貫堅持聯盟化的商業模型 ,在mySAP.com中,您能發現諸如微軟的msn、Dell的網上直銷、IBM的電子商務、HP的電子化服務等上百家公司的大聯盟。對于使用者而言 , 你不僅得到了一個服務 , 更是加入了這一聯盟。幫助企業直接進入全球化的商業是 mySAP.com的又一目標 ,選擇 SAP和 mySAP.com事實上是選擇了全球所有最佳企業的最佳服務。mySAP.com的推出,是SAP公司的一個大的轉變,可以這樣理解,原來的SAP公司只是一個賣手機的公司 ,那么它以后不僅僅賣手機,更會提供通信服務了。隨著這一轉變 ,傳統的ERP正在被突破,而簡單的提倡單一的iERP也只是一個過渡,未來企業內外資源的有效計劃及其優化和執行 , 將是一個基于共同知識體系的全球化的應用。 "一步化商業 "已不再是口號 ,而是一個現實了。(黃驍儉 )
新一代 ERP的特點
J.D.Edwards公司
綜觀全球ERP現狀及各供應廠商的追求目標 ,其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 擴展性
在廣度上,ERP管理范圍更廣泛,呈現出行業化趨勢。即針對每一行業特點 , 提供特有解決方案。 ERP 在深度上便呈現出智能化趨勢。數據倉庫、在線分析、數據挖掘等技術的應用 ,將使 ERP在智能化方面持續發展下去。
2. 技術先進性
(1)以網絡為中心的計算技術體系
進入90年代后期,作為ERP系統底層的技術支撐體系開始了一場新的革命。 GartnerGroup對此的評論是 :1997年的網絡計算模式像 1991年的客戶 /服務器模式掀起的革命一樣 ,并將更有力地席卷整個市場 ……傳統的客戶 /服務器體系中的設備資源一旦安裝好后 ,其擔負的角色便固定下來 ,服務器只能作服務器用 ,客戶機只能作客戶機用 ,由于這種限制 ,其中的某一關鍵環節如數據庫服務器一旦出現問題 ,則會導致整個體系的癱瘓。而采用可配置網絡計算技術 (CNC),整個網絡上的資源在 ERP系統安裝后仍可靈活配置 ,各種設備的角色可以互換 ,大大提高了整個體系的可靠性 ,同時任務可按負荷大小進行重新分配 ,動態分布 ,增加了各設備的利用率 ,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 ,也使系統面對外界變化的適應性大大增強。
(2)Internet技術
Internet技術已經歷了多年的獨立發展 ,隨著這一技術的日益成熟,并且具有便捷、易用、普及方便等特點 , 它將在 ERP 系統中的以下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 如電子店面、一對一的交易、銷售自動化等。
(3)事件驅動的對象技術
為了適應業務環境不斷變化而對應用系統提出的高效、可靠的要求 , J.D.Edwards公司率先采用了事件驅動的對象技術 ,這一技術包括兩部分內容 :事件驅動的編程與基于對象的業務規則。相對于傳統的過程化編程 ,事件驅動編程方法將應用系統的控制權掌握在用戶手中 ,而不是讓用戶跟著預先定好的應用模式走。而基于對象的業務規則靈活性好 ,同時又具備再用性高和可開發性強的優點。 J.D.Edwards在新一代的 ERP產品 OneWorld中 ,充分應用了這些技術。
3. 靈活性
實施作為ERP系統應用的重要一環,歷來為各界所重視。傳統的 BPR強調一步到位,讓企業打破舊有的管理規范 ,再造新的管理程序。經過近 10年的探索,一些跨國大公司在BPR理論指導下獲得了成功。但要趕上或超越行業的領導者 , 一味地效仿并不能達到目的 , 因此 3/4 的 BPR 項目都歸于失敗。
目前一個新的概念"業務流程選代——BPI(Business Process Interaction)"正在全球興起 ,這一理論強調企業面對 "3C"(即顧客、競爭和變化 ),應保持持續不斷的改進 ,因此可稱為 "持續的 BPR"。基于這一看法 ,ERP系統的實施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進程 ,即使在 ERP系統實施完成后 ,亦要保持足夠的靈活性 ,使得企業在面對新的機遇時 ,ERP系統可以迅速地支持企業將新的設想付諸于行動。
為了適應這種趨勢,ERP系統本身應具備在實施中及實施后的靈活性。 IDC 評論 :"J.D.Edwards的 ActivEra是目前新一代 BPR應用的典型代表。 "
用友核心轉向供應鏈
隨著Internet時代的到來,以制造為中心,以提高生產率、降低單件成本、提高產量為目標的傳統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 ERP, 已經轉向以供應鏈為核心、以滿足顧客需求為目標 ,來 "拉動 "產品生產或服務 ,客戶服務 (CRM)將成為 ERP的最重要系統。
企業管理的核心已從傳統工業時代注重內部資源、控制生產環節轉變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供應鏈管理。未來企業間的競爭將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管理使多個企業能夠在一個整體的 ERP管理下實現協作經營和協同運作 ,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 ,從而大大提高該供應鏈在大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優勢。通過這種供應鏈 ERP管理的優化作用 ,達到整個供應鏈的增值。
技術平臺是軟件運行的載體和基石。一個優秀的應用模型如果沒有建立在相應的技術框架之上 ,其管理作用無從發揮 ,必將流于空泛。
從MRPⅡ/ERP軟件技術平臺的發展歷史看 ,F/S計算模式和C/S體系結構應用與當今瘦客戶端的發展趨勢不符 , 存在著很多弊端 , 成為 ERP 軟件的瓶頸 , 制約著 ERP 的應用。
隨著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技術的不斷發展 ,"Java+B/S+ERP"的完美組合昭示了 ERP技術平臺今后的發展方向 ,從而導致了整個應用系統的體系結構從 C/S的主從結構向靈活的多級分布結構的重大演變 ,企業管理軟件系統的網絡體系結構跨入了瀏覽器 /服務器 (B/S)體系結構階段 ,它兼備了集中處理模式和分布協同處理模式 ,并且大大簡化了客戶端 ,由于應用邏輯、開發、維護等幾乎所有工作都集中在服務器端 ,使用戶的總體擁有成本 (TCO)比 C/S結構大大降低。同時 ,由于 Java語言 "一次開發 ,到處運行 "的特點 ,又徹底解決了跨平臺問題?蛻魴C采用瀏覽器界面 ,簡單易學 ,可與電子商務和辦公自動化很好地整合。
"Internet改變著一切 "!在這場不可阻擋的技術潮流中 ,ERP廠商唯有審時度勢 ,及時調整戰略 ,方能求得機遇 ,不斷發展。
因特網和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 ,將從思想觀念到方式手段等方面對企業財務管理帶來重大
改變。財務管理將從 "桌面 "走向 "網絡 ",一個新的 "網絡財務 "時代即將來臨。
我們認為 ,"網絡財務 "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基于網絡計算技術 ,將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協同、遠程報表 /報賬 /查賬 /審計等遠程處理 ,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 ,實現集團型企業對分支機構的集中式財務管理 ,支持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 ,改變財務信息的獲取與利用方式 ,財務數據將從傳統的紙質頁面數據、電算化初步的磁盤數據發展到網頁數據。網上理財服務將打破單一的財務軟件購買和使用的方式 ,部分用戶通過專業網站可直接獲得理財服務 ,并按服務項目和數量付費 ,從而省去軟件的購買、安裝過程以及軟件的運行維護。
金蝶吹盡黃沙始得金
從全球范圍看,企業管理軟件市場(包括ERP)在1999年表現出一些新特點,下面是對產品和技術的發展展望和分析。
首先,企業的經營平臺受Internet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僅僅是集團企業,各種跨地區的企業組織,比如異地的銷售和配送、對客戶的個性化銷售等要求能提供更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思想 ,戰略管理理論、學習型組織等從企業的實務管理上揭示了一些辦法 ,但是 ,企業經營管理在 Internet等的全面沖擊下 ,要求充分考慮信息技術的影響和可能。
數字化管理從管理思想上為未來的企業管理軟件提供了指導 , 從解決方案上 , 企業從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一步步構建整個數字化管理的體系。企業管理的解決方案在現有的采購、庫存、銷售、生產、人事等模式的基礎上 ,需要發生轉變 ,更加注重客戶關系、全球銷售配送、跨地區生產、人力資源、知識管理等 ,分銷體系 DRP、客戶關系 CRM等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解決方案的多樣性為企業管理軟件的未來發展在具體的表現形態上提供了多種可能。
在技術應用上,我們的看法歸納為以下幾點 :
·大型數據庫應用 ,支持在線模式將是必然的趨勢。為支持電子商務 ,遠程交易、網上銷售等產品和方案對實時響應的要求高 ,數據的容量大 ,而且對安全性、穩定性的要求進一步提高。
·以 Web技術為支持 ,才使 CRM、 Front Office有了大規模應用的可能。 Web技術包括 :安全技術、網頁技術、電子交易技術等。安全技術用來保護服務器的數據安全、傳輸過程中的數據安全等。
·三層結構是必由之路。三層結構是一項先進且成熟的數據庫應用結構。根據分布式計算原理 ,它將應用分為數據庫端、中間層、客戶端三個層次。數據庫端即數據庫服務器 ;中間層包含了封裝商業規則的計算組件 ;客戶端為用戶界面 ,可以是 GUI、 ActiveX組件 ,也可以是 Browser。 Web技術和三層結構使企業管理軟件的應用方案支持新的企業經營平臺。
金蝶公司的舉措是,倡導數字化管理,建立自身的數字神經系統,并幫助企業建立數字神經系統 ,以提高應變、管理決策速度 ,擴大管理層次和范圍,實際構造數字化企業管理體系。
啟動 i100戰略 ,包括財務軟件、企業管理軟件全面向 Internet進軍 ,在產品、營銷、服務上 ,適應 Internet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的變化。金蝶 Internet戰略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 ,全面更新 Internet的概念 ;第二 ,金蝶所有的產品和技術全面向 Internet戰略轉移 ;第三 ,全面啟動 B To C(Business To Customer)、 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電子商務 ;第四 ,全面實施網絡財務軟件營銷和服務 ;第五 ,幫助企業建立數字神經系統 ,實現數字化管理。
浪潮探索中國 ERP之路
國內開發商的優勢有:產品更為接近國內企業的實際情況 ,符合國內用戶的操作習慣,軟件價格和服務成本相對較低 ,并且擁有數目眾多的用戶群。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 , 國外軟件廠商原來的難點 —— 價格和企業管理水平方面的障礙已經被逐步弱化。國內 ERP產品如果在功能和產品可擴展性上比國外產品差一些 ,而僅是靠低廉的價格去競爭 ,將無濟于事。畢竟企業花費幾十萬、上百萬甚至更多的資金所希望購買的是真正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管理軟件 ,這個時候錢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 ,國內軟件開發商必須開發出能夠同國外產品相匹敵的 ERP軟件 ,在功能上、可擴展性上以及所代表的管理思想上都不弱 ,這時 ,略低的價格、符合國情、服務本地化等優勢才能發揮作用 ,國內企業甚至可以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二次開發 ,這些因素將使得國內 ERP廠商獲得競爭優勢 ,最終占領絕對的市場份額。
浪潮國強的ERP策略是堅持走分行業的ERP產品之路。通過多年來服務于大中型企業和行業用戶 , 我們認為 ,ERP 產品不可能做到一個通用產品適合所有行業、所有企業 ,它必然具有明顯的行業特性。也就是說 ,適合傳統制造業的 ERP產品將不能直接應用到金融行業 ,適合石化行業的 ERP產品同樣也無法用到航空領域。因此 ,浪潮國強將從以往所主要服務的領域中選擇一些重點行業開展工作。 實行兩條腿走路的策略。
一方面 ,組織原來從事大型財務管理軟件、 MRPⅡ等開發的人員進行自主開發 ;另一方面,同國外ERP廠商合作,走"引進、吸收、消化、提高"的路線。這里,我們選擇的是在美國中型企業市場占有最大份額的 Symix公司進行合作 ,雙方將推出聯合品牌 "國強 -Symix"ERP產品。在該產品中 ,財務管理部分選用的是通過財政部評審的成熟的浪潮國強財務軟件 ,其他模塊選用 Symix公司的 CSRP系統。 支持管理過程平滑改進。浪潮國強向清華大學管理學院投資 ,成立了 "清華 -浪潮國強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研究所 ",專注于研究適合國內企業實施 ERP等管理軟件的 "管理過程平滑改進模型 "。該模型將國內企業按照行業屬性和規模劃分為五級 ,使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 ERP產品 ,并且 ,在其發展擴大時 ,該系統能夠隨之擴展 ,從而達到平滑過渡。
支持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為每一個希望在下個世紀得到飛速發展的公司都提供了一片沃土。我們知道 ,ERP真正發展是在 Client/Server體系結構。而在 Internet日益普及的今天 ,傳統 ERP軟件的可擴展性成為一大難題。從單一的大型軟件向組件結構轉變、從兩層結構向三層結構轉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Internet給 ERP帶來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這個領域內 ,全球的 ERP軟件廠商又處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對中國 ERP廠商來說 ,這是一次打破傳統競爭格局、爭取競爭優勢的良機。
【ERP邁向網絡時代】相關文章:
網絡時代ERP何去何從08-05
邁向成熟作文05-04
網絡時代經典情書08-17
網絡時代的經典情書07-26
網絡時代作文07-28
網絡時代作文01-13
邁向光明作文05-05
從ERP的困境看ERP的突圍08-05
網絡時代的網絡銀行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