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電子商務論文>西部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的融合

    西部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的融合

    時間:2023-02-20 08:31:41 電子商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西部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的融合

    我國西部經濟跨越是在網絡經濟蓬勃發展和西部地區自身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而傳統產業尚具有一定優勢的背景下提出的。在這種條件下,西部的現實之舉是傳統產業主動融入網絡經濟,在融合中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西部經濟跨越。

      一、西部經濟跨越的提出背景

      (一)網絡經濟迅猛發展

      從20世紀后期以來,處于“朝陽”階段的網絡經濟在世界范圍內迅猛發展,我國也不例外。從1997年10月到2000年6月,我國網站數量增加17倍,上網人數激增26倍.據高盛咨詢公司預測,到2003年,中國的上網人數將達到8000萬[1]。另據2002年 1月17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01年12月31日,我國的上網計算機數達到1245萬臺,比2000年同期增加40.6%;國際線路總容量達到7597.5M,比2000年同期增加1.7倍;網民數量達到3370萬人,比2000年增長1100萬人[2]。上網人數的成倍增加是發展網絡經濟的良好契機。這組數據還闡明,網絡經濟的快速成長將在很大程度上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整個經濟系統的高新技術改造熱潮,最終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

      網絡經濟的核心是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周振華撰文指出,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網絡經濟,具有高強度創新性、廣泛滲透性、高度效率倍增性和深度產業關聯性等四個明顯特點[3]。因此,網絡經濟的發展并不是簡單地排斥傳統產業部門,相反,卻是對傳統產業部門的深度改造。也就是說,一方面,傳統產業必須在主動接受網絡經濟改造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另一方面,網絡經濟也只有在聚斂了大量的資本、知識等資源后,依托于現有傳統產業實體,才能尋求進一步的擴散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是整合傳統產業及其資源,從而帶動產業調整,并提升產業競爭力。

      (二)西部經濟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

      這一形勢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解:一是西部面臨著艱巨的任務,二是經濟跨越對西部提出的嚴格要求。

      1、西部面臨的主要發展任務

      經過建國后5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20年來的大規模建設,西部地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經濟總量擴張、產業結構調整、技術結構嬗變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改善[4]。但西部與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差距仍然較大,并有逐步擴大之態勢。主要表現是:(1)西部地區在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呈下降態勢。東部GDP占全國的比重不斷提高,在1978、1990、1995和1998年四個年份分別是50.1%、15.9%、57.7%和58.3%;西部地區該指標則呈下降趨勢,在上述四個年份分別為15.6%、15.9%、14.0%和13.9%。(2)人均收入差距加大。東西部人均 CDP之比,由1978年的1:0.52(以下東部地區為1)擴大到1995年的1:0.43和1998年的1:0.42。(3)綜合差距擴大。東西部在經濟發展、觀念、體制、管理、信息、教育、科學、技術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差距,全國近600個貧困縣,9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以上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以上分析表明,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落后了整整一個階段。西部面臨的艱巨任務主要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獨具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以及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等。一句話,西部地區必須奮起直追,實現經濟跨越。

      2、經濟跨越對西部經濟增速的要求

      經濟跨越式發展是指欠發達地區為快速縮小其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引進、吸收和應用發達地區甚至是世界上先進的技術和人才,聚合成高成長性的區域主導產業,從而高起點地發展本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這種發展模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本地區整體經濟水平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

      經濟跨越式發展客觀要求有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根據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朱欣民教授的測算,四川要實現經濟跨越,在2001—2010年每年至少要有11.42%的經濟增長速度。相對于全國同期預計的平均經濟增長速度7%而言,四川必須有4.42個百分點的超額經濟增長速度。這就是說,經濟跨越式發展迫切要求尋求增長依托。對西部地區而言,這種依托有兩種:一是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地域依托,即必須依賴部分重點地區進行重點區域開發;二是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產業依托,即必須依賴一些區域主導產業和先導產業進行重點產業建設。而后一點對西部地區而言,更有現實可能性。因為,著眼于傳統優勢產業及其與網絡經濟的融合,可以實現經濟后發優勢,從而實現經濟騰飛,滿足跨越式發展對超額經濟增長速度的要求。

      四川是西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西部要真正實現經濟跨越,所需的發展速度確實要求四川傳統產業必須要有所作為。

      二、西部地區的產業特征

      整體講,我國西部的產業特征決定了其必須接受以網絡經濟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改造,主動融入網絡經濟,從而提升西部傳統產業優勢,實現西部經濟跨越。

      西部的產業結構目前主要呈現出以下特征:

      1、產業門類齊全,產業層次低

      新中國成立以來,西部地區先后經歷了“一五”、“二五”等幾個五年建設時期、大小“三線建設”時期以及西部大開發時期國家的大規模投入和建設。其結果是,西部地區基本形成了比較齊全的產業體系。

      但是,畢竟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起點較低,而且,“一五”、“二五”等幾個五年建設時期和大小“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在西部地區的投入形成的產業體系沒有及時進行結構調整與升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產業梯度演進理論的盛行,西部地區主動接受了相當數量東部地區和西方工業發達國家轉移出的產業,但這些轉移的產業層次多半不高。西部大開發的起點雖然較高,但畢竟剛剛開始。所以,西部地區的產業層次總體較低。

    就目前而論,西部地區工業技術老化,產業結構畸形,基礎設施薄弱,自我積累能力差,儲蓄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東部沿海省份。從表1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區的儲蓄率、投資率和人均投資額均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更不用說東部沿海省份了。

    表1  我國東中西地區儲蓄和投資指標的比較

        儲蓄率(%)

        投資率(%)

      人均投資額(元)

        全國平均

        42.0

        48.2

        2039.8

        東部地區

        52.1

        57.8

        3662.6

        中部地區

        40.6

        40.5

        1237.9

        西部地區

        33.4

        46.4

        1218.9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5)》各省數據整理得出。

     

      2、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

     

    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西部地區的部分省區勞動力資源尤其豐富而資本資源缺乏。基于這一現實,西部地區發展起了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區的儲蓄率、投資率都既遠遠低于東部,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均投資額也是如此。因此,西部地區的產業的資本有機構成相對地偏低。而且,不容忽視的是,這是在西部地區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之上的顯著偏低。這幾項指標綜合地說明,西部地區產業結構水平較低而且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勞動密集型特征。

     

         3、傳統產業占據主導成分

     

       西部地區雖然在各個時期陸陸續續地都有國家的大規模投入,但是在“一五”、“二五”和大小“三線建設”時期國家投入形成的產業部門,到今天基本都已經成為了傳統產業部門。而改革開放以來,在產業梯度演進理論的影響下,西部地區主動接受東部地區和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和轉移出的產業,其產業層次也多半不高。所以,目前相對于世界各國和國內其他相對發達地區而言,西部地區仍然是傳統產業占據主導地位。

     

      三、西部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融合的理由

     

      西部提升傳統產業優勢,實現經濟跨越,有兩個基本途徑。其一是西部傳統產業實現自身的升級,或者通常所說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其二是西部傳統產業接受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改造,融入網絡經濟,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西部經濟跨越。

      

     

      應該說,西部地區在當前條件下,更應該著眼于第二個途徑。原因如下。

     

      1、發展網絡經濟已成欠發達地區實現經濟跨越的潮流

     

      網絡經濟的載體是網絡產業,其內核是網絡信息技術。有不少學者指出,網絡經濟的發展,粗略地講,就是信息化過程。信息化主導著新時期工業化的方向,使工業化朝著高附加值化發展,用信息化武裝起來的自主和完整的工業體系,為經濟超常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網絡經濟及其產業的建設可以助跑西部經濟跨越,或者說,西部要實現經濟跨越應該借助于網絡經濟的發展;而且要與信息化同步推進。正是在這一層面上,有學者分析道,西部經濟跨越必須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5]其主要論點,一是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工業化實現方式,二是信息化為高起點推進工業化提供了可能。網絡經濟的發展使我們有可能不再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不再重復別人已經走過的某些技術發展環節,先工業化、后信息化,而是必須將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縮短時間,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同時,信息技術的滲透、增值和應用特性,為高起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或是改造傳統產業提供了可能,使我們能夠跨過某些發展階段,節約巨大的研究并發投資和寶貴的時間,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經濟跨越。直接地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在新的起點上用更短的時間和更低的成本,實現與信息化相結合的現代工業化,這正是我國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躍的合理內涵。

     

      2、西部地區的傳統產業優勢決定了我們不能舍本逐末

     

      一方面,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不可能指望一蹴而就,大規模地發展網絡經濟;另一方面,也不應該一味地步別人后塵,這難以實現經濟快速發展,更別說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和個性化突進以及創新性發展。西部地區必須依托現有優勢,現實地選擇經濟發展模式。

     

      網絡經濟的興起并不意味著傳統產業的過時或淘汰,相反,它將為傳統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巨大動力。實際上,眾多學者認為,我國尤其是西部地區的傳統產業目前仍保持著相對優勢。[6]所謂傳統產業,目前通常是指食品加工、紡織服裝、農林牧業、機械設備、汽車、冶金等產業部門。我國目前仍然是一個傳統產業占主體地位的國家,傳統產業部門對我國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極為重要。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是我們重要的比較優勢,這種比較優勢也只有在傳統產業部門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

     

      3、傳統產業融入網絡經濟可以發揮更大優勢

     

      改造傳統產業的目的是提高傳統產業的競爭力。新經濟增長理論并不否定比較優勢理論,單純為技術而技術的改造不可能培育出新的競爭優勢,相反有落入技術追趕的陷阱。因此,針對我國的現實情況,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循環,乃是問題的關鍵。[7]這一關鍵問題很好地體現于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的融合,其著眼點是提高產業的競爭力,或是重塑競爭平臺基礎,培養核心競爭力。正是在此基礎之上,傳統產業融入網絡經濟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傳統產業融入網絡經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高新技術改造和優化傳統產業的過程,就是不斷采用新技術、使用新設備、增加產品技術含量的過程,也就是在更高起點上發揮傳統產業的優勢的過程。

     

      四、西部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融合的形式

     

      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融合的形式正在隨著時間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從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的融合關系角度講,有三種基本形式:一是傳統產業向網絡經濟新產業延伸,具有網絡產業的某些特點。一些傳統企業如汽車產業借助網絡開展柔性制造和形成全球營銷服務網。二是網絡經濟向傳統產業滲透,具有實體經濟的相應依托。比如電子商務順應潮流而發展起來的物流業。三是二者結合創造新興產業,形成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到目前為止,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結合已經培育出了一些新的行業,比如某些ICP (內容提供商)、ISP(服務提供商)等。

     

      參考文獻:

     

      [1)于立.我國網絡產業制度建設探討(上).[J].北京:中國工業經濟.2000年12.

     

      [2)汪洛萍.CNNIC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四大趨向[N].北京:經濟日報.2002.1.24.

     

      [3)周振華.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基本內涵及其實現機制[J].天津:天津社會科學.2000.6.

     

      [4)李詩白.關于綜合運用經濟杠桿,實施我國西部開發戰略之研究[J].北京:金融與保險 2001.9.

     

      [5)王亞平.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思考[J].北京:經濟要參2001.46.

     

      [6)樊剛.傳統產業仍是中國經濟的支柱[N].北京:中國經營報.2000.5.23;陳慶修.在新經濟時代舊經濟如何再現活力[J]。北京: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1.4.

     

      [7]別傳武  張乃平.知識經濟和傳統產業改造[J].北京: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 2001.7.  


    【西部傳統產業與網絡經濟的融合】相關文章:

    傳統產業企業提升網絡經濟的八大途徑08-05

    試析西部大開發與東西部金融合作08-07

    新經濟與傳統產業升級的關系08-05

    西部的楊樹08-17

    融合的作文03-25

    從美國西部開發看我國西部發展08-07

    融合_700字02-18

    融合_800字02-18

    從“獨裁”到“融合”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亚洲日韩AV在线不卡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看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