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冶金工程論文>從政策角度看我國鋼鐵行業

    從政策角度看我國鋼鐵行業

    時間:2022-08-18 16:51:56 冶金工程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政策角度看我國鋼鐵行業

      從政策角度看我國鋼鐵行業

    從政策角度看我國鋼鐵行業

      陳虎東

      我的《場景時代:構建移動互聯網新商業體系》一書中,引用了這篇文章,但是其中有一些段落被刪除了,原因就不說了。一位朋友說想看下完整的章節,于是我將這篇在2013年寫成的文章發出來,其實,這篇論文也刪除了很多,不過,聊勝于無吧。

      當前,中國的鋼鐵行業正在遭遇寒冬,鋼鐵行業正在經歷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鋼鐵行業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引導,當然更離不開時代背景和當時所處的市場環境對該行業的影響。市場上對于鋼鐵行業與市場的關系,談論的觀點汗牛充棟,但是從政策角度深度透視政策對于鋼鐵行業的影響,資料則較散,所以有必要對鋼鐵行業和政策的關系做一個梳理,借以了解二者的關系,從而對當前的鋼鐵行業發展提供借鑒。

      1890年,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牽頭興建了中國第一個近代鋼鐵廠———漢陽鐵廠,1890年也因此成為中國近代鋼鐵的肇始之年。這段時期,中國鋼鐵的發展基本上沒有什么專門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反而是和當時風靡天下的"中體西用"思想相關聯。張之洞《勸學篇》是有關"中體西用"說的一部總結性著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張之洞在《外篇》中提倡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甚至有條件地學習西方的教育、文化、經濟體制,在學習的基礎上主張變革,他甚至抨擊當時守舊的頑固派盲目排斥西方文化,所謂"固蔽傲慢"、"自陷危亡",云云。總的來說,"中體西用"思潮的風靡是漢陽鐵廠建廠的根本緣由,間接促進了鋼鐵行業這個現代工業在中國的落地。

      如果按照建國后改革開放之前和之后兩個時段來劃分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階段,那么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時期,也就是1949年-1978年這段時間內,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束縛了鋼鐵行業的發展,中國的鋼鐵發展可以說亂象叢生。1953年-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明確規定"一五"期間,重工業基本建設投資占工業基本建設投資的85%,占工農業基本建設總投資的72.9%,并明確提出了建立和擴建現代化的鋼鐵工業。在蘇聯的幫助下,第一個五年計劃可以說為中國鋼鐵行業后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這種發展的勢頭在稍后的1959年-1961年三年大饑荒時代和1966年-1976年的文革中戛然終止。1958年底,毛澤東提出了"以鋼為綱"的口號,大躍進時代開始。這段時期中國鋼鐵的發展經歷了一種長期的創痛,中國的鋼鐵行業在"以鋼為綱"口號的帶領下發展一落千丈,我國國民經濟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破壞。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立即行動起來,完成把鋼產翻一番的偉大任務》的社論,9月5日,《人民日報》又發表了題為《全力保證鋼鐵生產》的社論,樹立一切為鋼的全局觀點。盡管在1960年出現了"兩參一改三結合"即所謂的"鞍鋼憲法",在管理上稍有亮色,這在當時難能可貴,但畢竟改變不了那段特定歷史時期鋼鐵行業的渾濁亂象。

      為了整頓在大躍進期間被搞亂了的企業,中共中央于1961年9月16日頒發《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即《工業七十條》,盡管整頓之后,無論從鋼產量還是鋼品種上都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相關數據顯示,1965年產鋼量我1233萬噸,為1957年535萬噸的2.28倍,工業產值也達到1957年的2倍。),但是無論是"以鋼為綱"的口號,或者"鋼鐵掛帥"的豪情,還是毛澤東"鞍鋼憲法"的概念,終究是計劃經濟時代我國鋼鐵行業歷經的成長陣痛,總體而言,鋼鐵行業的發展仍舊無序。隨后的文革政治運動,中國鋼鐵行業重新陷入泥淖而難以自拔。

      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的鋼鐵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改革成為了全中國人民的內心呼喚和至上愿望。1978年的改革開放為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鋼鐵行業春天的到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是寶鋼興建。寶鋼集團于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動工興建,而在之前的五天,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此次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管理體制中存在的權利過于集中的缺點嚴重束縛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經營自主權的下放,并且轉交給企業性的專業公司或聯合公司,有助于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同時應該著手大力精簡各級經濟行政機構,從而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發展。

      寶鋼作為一個將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為經營理念整合在一起的現代型公司,其建立是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這也是政策主導下的產物。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導思想指引下,在此期間,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規定,例如1984年5月10日,國務院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的暫行規定》(國發〔1984〕67號),給企業在生產經營計劃、產品銷售、價格等十個方面以應有的權力。此規定后來被《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國務院令〔1992〕103號)代替,后者對企業的自主權允許空間更大,這也使寶鋼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鋼鐵聯合企業,并為其不斷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久旱并且壓抑的中國鋼鐵行業終于在釋放了群眾積極性的前提下,開始擁抱市場。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提出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新""八字"方針(相對于1961年北戴河會議上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舊""八字"方針而言)。會議還特別針對鋼鐵行業做了說明:鋼鐵工業要為輕工業讓點路,要處理好內部的比例關系,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和增加品種規格上,努力把緊缺的鋼材、鐵合金搞上去,大力提高冶煉和軋制技術水平,多煉優質鋼和合金鋼,積極提高鋼材的質量和自給率,以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自主權空間的擴大,也是寶鋼建廠之初所擔負的使命和發展的指引,市場化的管理形式進一步凸顯。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的鋼鐵行業正式步入發展期,發展勢頭迅猛,產量逐漸位居世界前列,例如1996年我國的鋼鐵產量破億噸,2003年就達到了兩億噸,量的突破是和國家對于群眾辦鋼廠的政策分不開的,如1985年1月,冶金部部長辦公會議研究礦山問題時,確定把資金集中在大礦的開發和冶煉上,實行大礦大開、小礦放開的政策。小礦場的開發也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旋律,再比如河北省唐山市群眾采礦點發展到200多個,年采礦石40多萬噸;已建成選礦廠27個,處理能力達320萬噸/年,鐵精粉生產能力達85萬噸/年。這些政策為日后我國鋼鐵市場產能嚴重過剩埋下了隱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階段鋼鐵的生產時期,國家在鋼鐵行業引入了標準化、環保、創新等理念,技術攻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并且加強了對外合作項目。特別是在1987年,國家決定在一些大中型企業中全面推廣承包制,承包制的推廣再一次極大地釋放了生產積極性,自主權的進一步擴大也使得鋼廠的生產能力得到拓展。另一方面,市場化的手段也迫使一些管理低效、研發能力差、設備落后的企業退出市場,國家也關停了一批落后的鋼企。但是盲目的投資等諸多原因使得我國鋼鐵的產能不斷過剩,產能過剩就成為了新世紀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沉重枷鎖。

      2001年1月15日,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下發《關于印發2001年鋼鐵總量調控目標和實施要點的通知》(國經貿運行[2001]46號),確定2001年鋼鐵工業總量調控目標為鋼產量1.15億噸,鋼材產量1.05億噸。這也是我國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下發的關于鋼鐵行業總量的目標。為了完成這個調控目標任務,此通知也規定了6條為了實現總量調控目標而采取的政策,其中第六條是支持鼓勵鋼鐵企業轉入其它產業或行業。而在2007年6月7日,國資委下發《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16號),對央企非主業投資規模做了規定,要求央企的非主業投資應該在企業發展規劃提出的合理范圍之內。而此次國資委發文的目的,旨在進一步規范中央企業投資管理,有效規避央企自身的投資風險,對于別的行業因鋼企的涉足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沒有涉及,并且也對什么是合理范圍沒有做明確的說明或者規定,國家的政策出現了"打架".盡管針對產能嚴重過剩,國家對鋼鐵行業也采取了一定的引導措施,如2005年,國務院頒布《鋼鐵產業發展政策》;2009年,國務院發布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但是我國的鋼鐵行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生產驅動型的發展動力難以一下子弱化下來,另外市場化的程度仍舊較低,降產步伐極其沉重。另外,重項目投資、解決就業、維護穩定等方面,也使得產能產量的降低成為了一種較為困難的任務,陷入了舉步維艱的怪圈。何況,很多政治性的任務比如說政績的因素,也不會使鋼企在全行業大面積虧損的現狀下停止生產的腳步。

      縱觀鋼鐵行業發展史,政策性的影響一直存在,且在某種時代背景下處于絕對的調控地位,這種特點伴隨著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六十多年的道路,如何有效的擁抱市場,并施以正確的政策指導和調控,成為國家在產業政策方面應予突出考慮的問題,這或對未來鋼鐵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具體內容參見《勸學篇》張之洞著,李忠興評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第161頁。另,張之洞的《勸學篇》撰寫目的是"辟邪說",攻擊維新變法理論,但卻間接體現出了他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思想。

      〔2〕具體內容詳見《制度設計與變遷》,薛漢偉、王建民,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3〕具體內容詳參《社會主義在中國1919—1965》,于幼軍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

      〔4〕中央轉發《鞍山市委關于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報告》的批語,毛澤東,1960年3月22日。

      〔5〕廢止的原因,個人認為是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南巡講話有關,南巡講話澄清了人們對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模糊認識,確認了社會主義也能搞市場經濟。

      〔6〕詳參《寶鋼志》,或詳參《李先念與寶鋼建設》,朱玉,《黨史天地》,2004年12期。

      〔7〕《落實科學發展觀 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三鋼近十年來的發展實踐看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之路》,李沛林、吳愛福、劉會彬,《冶金財會》,2006年01期。

      〔8〕1985年中國鋼鐵工業大事記,中國鋼鐵新聞網。

    【從政策角度看我國鋼鐵行業】相關文章:

    換個角度看世界作文05-14

    對我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反思與展望10-31

    鋼鐵行業標語02-07

    鋼鐵行業分析報告06-02

    換個角度看世界作文7篇06-07

    換個角度看世界作文(15篇)06-04

    換個角度看世界作文15篇05-15

    不同角度看世界作文(通用29篇)05-12

    換個角度看世界作文(通用9篇)03-22

    【必備】換個角度看世界作文5篇10-2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 日韩AV在线中文字幕高清 |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