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北地方文獻中舊日文資料的價值與開發利用
[摘要] 本文對東北地方文獻舊日文文獻資料的文獻價值、使用價值及利用等問題分別作了探討。
在東北地方文獻中,有許多日偽時期的舊日文資料。即1945年以前由日本人及日本政府出版的有關東北的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地方文化、政治、經濟方面的有關著作及地圖、名錄、期刊、地方報紙等,統稱為舊日文資料。這些舊日文資料,對編寫東北地方史志和研究東北在日偽統治時期的歷史與現實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1 舊日文資料的價值
日本侵略者很早以前就策劃侵略東北。他們頻繁地活動在東北地區,出版了大量有關東北的圖書、雜志、圖片專輯。尤其在舊日文書籍中,還插有許多照片,其內容涉及東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地理、歷史、物產、民族、人口、移民、自然風光、宗教信仰、人文景觀、古今建廈、風俗習慣以及工業、礦產、水利、農村、商業、金融、交通運輸等各個方面。如,1894年出版的《滿洲地志》、1904年出版的《滿洲事情》、1906年出版的《滿洲一般志》、1933年出版的《大滿洲國建設錄》等。1905年締結日俄條約后,日本人在大連設立了“滿鐵”(全稱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目的在于了解東北情況。這個“滿鐵”成員有2000多人,并在40年中出版了大量的圖書資料。在出版大量書刊的同時.還大肆查禁進步書刊。據統計:1932年3月至7月,共焚毀進步書籍650萬冊。1935年至1938年的4年里,禁止發行的報紙達7440多份,雜志2310余份,普通讀物3500多冊。同時.向東北輸入大量日文書刊;1936年為58.7萬冊, 1937年增至380萬冊,1938年增至1000余萬冊,1939年增至1440余萬冊,1940年增到了2230余萬冊,1941年高達3440余萬冊(以上數字參看《偽滿洲國史》有關章節)。不僅如此,日本的關東軍、日本政府、偽滿政府和其他團體也出版了大量的調查資料。早在“九·一八”之前,日本在東北辦了很多期刊,如《滿蒙研究》(1915年創刊)、《滿洲評論》(1925年創刊)、《新京商工月報》等多種期刊。還有報紙,如《南滿日報》(沈陽1908.12.7一1939,1912年9月改名《奉天日日新聞》)、《新京日報》(長春1909.1.1一1939)、《哈爾濱日日新聞》(哈爾濱1922.1.22一1945)、《滿洲日日新聞》(大連1907.11.3一1945)等。據不完全統計,1945年以前日人在東北經營的日文報紙約60余種,還有一些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報紙。
上述舊日文資料,無論是圖書,還是期刊、報紙,都詳略不等地記載了當時我國的內政、外交、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社會風情等情況,因此,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這些史實的記載,對了解當時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及研究中國現代史、國際關系史、東北軍民抗日史、北洋軍閥史等,都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和線索。但是,我們還應看到,日本侵略者為了征服東北人民和用日偽思想文化替代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在其出版的大量書刊中,自然帶有一定的政治觀點和反動思想。因此,我們在為讀者提供舊日文資料的同時,應引導讀者批判地進行選擇,以去其糟粕。參考利用好舊日文資料,充分發揮舊日文資料的文獻價值。
東北地方文獻中舊日文資料不僅有文獻價值,也有其利用價值。具體體現在:(1)商品價值,即通常所說的價格。(2)文獻本身所具有的可供多方面研究與利用的歷史價值。(3)文獻對于特定讀者對象的使用價值。東北地方文獻中舊日文資料的價值,是由它被利用的程度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大利用有大價值,中利用有中價值,小利用有小價值,不利用就無價值。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舊日文的價值是靠人來發掘和實現的。文獻資料能否被發現和利用,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只有不斷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才能發掘、鑒別和實現東北地方文獻中舊日文資料的文獻價值和使用價值。
2 舊日文資料的開發與利用
開發利用東北地方文獻中舊日文資料,充分發揮這部分資料的作用,首先要搞清這些舊日文資料藏在何處,線索盡量齊全,這就離不開圖書館。現已查明,現存的東北地方文獻中舊日文資料,絕大部分保存在東北三省的各圖書館中。到解放前夕,用日文出版的有關東北地區的圖書資料雖然已經失散不少,但目前能在東三省圖書館內查到的仍有12,000多種,期刊近900種。數量之多,內容之廣,包括了東北的城市、農村、森林、工業、商業、社會、民俗、地質與礦產等各有關方面。《東北地方文獻聯合目錄》就收錄了東三省的省、市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科研圖書館共17個單位1949年9月底以前所入藏的東北日文圖書。該目錄的編制有利于地方文獻的資源共享,有利于讀者檢索利用,它使圖書館在舊日文資料的整理和研究中充分發揮了信息中心的作用。
開發利用舊日文資料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對本地區的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都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利用的前提是提供,而提供的資料是否系統有效,關鍵在開發整理。筆者認為,為了把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源充分開發并有效地利用起來。各圖書館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根據讀者對舊日文資料利用的反饋情況來開發整理。其辦法是經常與讀者溝通情況,了解需求信息。這是我們開發利用舊日文資料的一個重要渠道。(2)提高咨詢人員素質。咨詢人員素質的高低,對舊日文資料的開發利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咨詢人員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業務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日語水平,還要能熟練地操作電腦。這樣,才能充分揭示舊日文文獻資料應有的信息價值,為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3)根據讀者需求,編制各類專題性文摘、題錄、索引。同時提供集課題分析、研究、檢索、編輯、加工等內容于一體的文獻服務。使文獻中所隱含的信息得到較好的開發和利用,由提供簡單的文獻服務向提供復雜的知識單元服務轉變。(4)建立專家、學者跟蹤服務系統。專家、學者一般都承擔著重要的課題項目,為他們提供系統的跟蹤服務,對于推動東北地區的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有著重要的意義。(5)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積極介入服務課題中。與自己的服務對象聯合起來,共同選題、共同調研、共同開發。在開發中整理,在整理中開發,形成文獻開發工作的良性循環局面。(6)建立課題服務檔案。每項服務課題都要有完整的服務記錄,整理后存檔保管,以備需要時檢索之用。這樣,既便于咨詢人員和讀者檢索利用,又可以避免重復勞動和人力浪費。
總之,舊日文資料在東北地方文獻中具有獨特的文獻價值、社會價值和使用價值。開發利用這部分寶貴的資源,就要對舊日文資料的形式和內容進行有系統、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層次劃分和揭示,以有效地整理和利用,更好地為編寫東北地方史志及對東北歷史與現實進行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3 遼寧省圖書館開發利用舊日文資料的實踐
近年來,我館所藏的部分舊日文資料(圖書、期刊、報紙等)及圖片文獻資料,經過科學的整理、開發,得到社會上廣泛的利用,深受讀者青睞。例如: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制定中街改造規劃時,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設計風格。突出地方特色,搞好沈陽市歷史街區的保護和規劃,專程派人來遼寧省圖書館社科部,希望我館提供有關滿族民居的文獻資料。我們通過全面檢索,為市規劃設計院提供了一系列清朝以來有關滿族民居和中街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其中絕大部分為館藏舊日文資料。這些寶貴資料,對把沈陽中街建設成具有傳統城市個性風貌的,又與現代化城市契合的新中街商業街區,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根據我館所提供的舊日文資料,撰寫了《沈陽歷史街區和滿族民居保護利用》為題的論文,于1998年11月份在日本橫濱召開的“亞洲太平洋國際會議”上,以中國代表的身份到會宣讀并獲得好評。根據市政府6.21工程的要求沈陽市規劃設計院已決定在沈陽中街附近建設盛京一條街,將滿族民居重現在沈陽市區內。此外,為沈陽市“九·一八”擴建辦公室提供的日本侵華有關資料及日偽統治東北時期的相關資料和圖片文獻;為哈爾濱市政府辦公廳編撰哈爾濱市政府志。提供1898年-1946年間涉及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特別區、清河縣等有關資料。實踐證明,充分開發利用舊日文資料,對東北地區的編史修志、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益。今后圖書館應從提供與利用兩個方面,與社會各界結成供用聯合體,把圖書館的地方文獻資源管理好,開發好,利用好。
參考文獻
1 趙威.淺談遼寧省圖書館館藏日偽時期圖片.圖書館學刊, 1994.(6)
2 金孝延.東北地方文獻中的舊日文資料.黑龍江圖書館, 1986.(4)
3 于鳴鏑.開發經濟文獻資源為經濟建設服務.圖書館學刊, 1995.(1)
〔出處〕 圖書館學刊 1999(2)
【東北地方文獻中舊日文資料的價值與開發利用】相關文章:
公允價值論文參考文獻08-19
淺談地方資源中寫作素材的開發利用08-15
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08-13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08-17
簡歷中個人資料的寫法02-07
讓個人價值在企業發展中升華08-15
淺談參考文獻在學術期刊審稿中的作用08-19
地理教案-新能源的開發利用08-17
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文本多元解讀文獻綜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