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計算機信息技術>論西部開發中陜北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

    論西部開發中陜北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

    時間:2023-02-22 15:50:46 計算機信息技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西部開發中陜北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


    1 西部開發,陜北持續穩定發展,這一切要求陜北進行經濟與文化并重的生態化建設  

    由于物質的貧困和地理環境的阻隔,陜北保持了較好的區域文化生態。但是,長期以來陜北貧困的經濟帶來了貧困的文化。這種貧困經濟和貧困文化的惡性循環,不但進一步惡化了自然生態環境,同時又時刻侵蝕著民族的傳統文化生態。因此,貧窮成為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的殺手,相對于自然生態來講,人文生態的破壞其恢復和重建則更為艱難,物質形態的保護具有可操作性,而觀念形態的文化承傳與改造則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隨著西部開發的進一步深入,陜北經濟必然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也為陜北文化的保護問題提出了新的挑戰。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應是促進西部經濟的繁榮以及西部優秀文化的偉大復興。因為區域文化是各自然區域人民賴以生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精神源泉,它具有物質經濟和自然條件無法替代的價值和功能。而圖書情報部門正是使區域文化能夠完整地存留下來并提供文化生態范式的一個文化傳承載體。因此,在西部大開發中,圖書情報部門亟需加速收集、整理反映陜北地方文化方方面面的陜北地方文獻,這樣有助于當地經濟文化的規律性發展,同時也給圖書情報部門的傳承使命注入了時代的活力。

    2 陜北地方文獻與陜北地方文化的關系

    2.1 陜北地方文獻的產生基礎是陜北地方文化 

      陜北地方文獻的首要特征是地域性。它在內容上涉及陜北的自然與社會基本情況,以不同的題材和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層面,系統反映了陜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歷史、地理、民族、風俗、民情、宗教等區域特色,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廣博性、實踐性、資料性、翔實性等特征。而所謂的陜北地方文化,從廣義上說,是陜北在其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看,陜北地方文獻就是對陜北地方文化的記錄和反映———它的內容恰恰包容了陜北在各個時代的各個方面的情況。陜北地方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與獨特的人文品格,能夠反映陜北人民生產斗爭、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有相當大的影響和優勢,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并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項目。從這個意義上講,陜北地方文獻是有關陜北地方特色文化的記錄,陜北地方文化是這部分地方文獻的源泉。

    陜北地方文獻本身就是陜北地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物質層面和心理層面相結合的部分。因此,它們二者是積淀歷史、記錄陜北人民的認識和實踐,并傳承于現代與未來,服務于社會的精神財富。發展陜北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收集、整理、保存并開發利用好當地的地方文獻。

    2.2 陜北地方文獻對地方文化的作用

    2.2.1 陜北地方文獻對當地群眾心理的影響

    陜北人自古古道熱腸,沉郁內忍,強悍堅毅,毫不屈服。貧瘠的黃土地造就了他們孤獨自強的心理內力和陽剛雄宏的生命氣質。我們說陜北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精神面貌是陜北地方文化最深層面的顯現。那么,陜北地方文獻在形成當地文化的層面起了怎樣的作用呢?

    2.2.1.1 增強了陜北人愛鄉愛國意識和民族自尊心

    陜北有著令當地人民和中華兒女為之驕傲的輝煌歷史。這些歷史上的輝煌事實正是靠地方文獻如實記錄和流傳下來,讓后人了解,對形成當地人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記述陜北現實情況的地方文獻,使人們了解了家鄉的發展和建設狀況,更加強了人們的愛鄉情、愛國心,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家鄉的現代化建設之中。這一點在西部開發熱潮興起的今天,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2.1.2 滿足當地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

    陜北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人物事跡、歷史掌故,這已構成了當地人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必備條件和自然特色。

    2.2.2 陜北地方文獻對當地物質文化建設的作用工作研究

    2.2.2.1 保持和發揚陜北地方原有的物質文化特色

    陜北地方文獻記錄了當地原有的物質文化特色,它記錄了這種特色的形成原因、發展基礎,以及當地經過長期的奮斗所取得的成就、形成的經驗。這種經驗對保持和發揚當地的物質文化特色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2.2.2.2 為建設新的物質文化提供動力


    西部大開發中的陜北大開發,必須最大限度地挖掘當地信息潛力,而地方文獻正是了解地方資源的分布狀況,從而選擇其新的發展點的知識寶庫。陜北地方文獻可以為認識陜北的歷史和現狀提供可靠資料;可以為陜北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決策、規劃及實施提供以資借鑒的經驗。陜北地方文獻對本地區政權組織、機構情況、歷代沿革變遷都有詳細記載,是研究陜北地方典章制度、政治史不可缺少的資料;陜北地方文獻記載了當地風俗習慣、名山、名勝等,對研究地方風俗史、旅游資源的開發有很大幫助;陜北地方文獻提供了當地民俗的生活、風俗習慣、生產等資料,對民族史研究有很大幫助;許多人物傳記資料,正史上不記載或語焉不詳,往往能在地方文獻中找到,陜北地方文獻還記載了大量的文化藝術資料,記載有古跡、藝術、歌謠、詩文、農諺,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是地方文化史的重要內容;對科技文獻的記載也是研究地方科技發展史的必要材料。

    2.2.3 陜北地方文獻對繼承和發揚地方特色文化藝術的作用

    我們說,陜北特色文藝的形式主要包括剪紙、雕塑、布堆畫、農民畫、陜北民歌、安塞腰鼓、陜北說書、飲食、方言等內容。這些地方特色文化藝術形式,現在已經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并在世界范圍內也有著廣泛的影響。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地方文化遺產,對陜北特色文化項目的發揚光大,并構筑起更加顯著的文化優勢和更加顯明的民族特色無疑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3 如何進行陜北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

    3.1 陜北地方文獻大體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3.1.1 陜北地方出版機構的出版物,主要指陜西省、延安和榆林市及當地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出版物。

    3.1.2 地方作者的著作。地方作者指在該地區出生或不在該地區出生卻在該地區較長期生活和工作的作者,其作品可歸入陜北地方文獻。

    3.1.3 古今中外論述本地區內容的著作。如意大利族行家馬可·波羅游歷幾遍中國,曾至新疆、甘、陜等地,《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載了以上各地的風土人情、資源生產等情況。近、當代科學進步、交通發達、信息流通更快,無論本地區的人論述本地區的人、事、物,抑或外地區乃至外國人論述本地區內容的著述日益增多,這些都應歸屬于地方文獻。

    3.2 搜集、整理陜北地方文獻的途徑

    3.2.1 對地方志的搜集

    地方志,或稱方志,是我國傳統的一種記述地方情況的史書。它是以地域為單位(主要是行政區劃),按一定體例,綜合記載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自然方面的書籍。198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共錄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190個公共、科研、大專院校圖書館、博物館、文史館、檔案館等所收藏我國歷代地方志(截至1949年)8200余種,收錄范圍包括通志、府志、州志、廳志、縣志、鄉里志、里鎮志、衛志、所志、關志、島嶼志等。后來,還有許多新編陜北縣志、鄉土志、地區志等。

    3.2.2 專 著

    建國以來,較早編印的地方文獻書目《中國邊疆圖籍錄》就著錄了古今專著和地圖數千種。書中有西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資料等。專著的信息量大、密度高,對于社會決策和社會科學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是社會科學的重要信息源。

    3.2.3 報 刊

    各地方報紙具有地方文獻作用,全國性的報紙也有部分地方內容。如果能對報紙報道的材料或長期積累,或系統查閱,對我們搜集陜北地方文獻更有益處。延安地區報紙有:延安縣報、延川報、安塞報等。榆林地區報紙有《上郡日報》、《抗戰報》、《榆林報》、《米脂報》等。

    期刊主要有學術性刊物、政治理論性刊物和評論性刊物。由于期刊的出版周期短,對新知識反映快,兼容性強等特點,特別是其具有與現代科學發展一致性的優點,所以對社會科學研究的作用愈來愈大。僅延安地區期刊有:《解放》周刊、《共產黨人》、《草葉》、《延安文學》等。

    3.2.4 工具書

    工具書是供人們查閱檢索,作為參考工具使用的一種圖書。它是科學研究和工作時不可缺少的參考性檢索工具。要搜集地方性資料,除查閱一般性工具書以外,還應注意使用有關地區的工具書。

    3.2.5 統計資料

    它是通過對某一現象有關的數據的搜集、整理、計算和分析得出的統計數據。它可以是單項的,也可以是綜合的。如1993~1994年編印《延安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統計資料》。

    3.2.6 檔 案

    它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自然形成的“第一手材料”,是社會歷史的真實記錄,具有重要憑證作用。有時,檔案比普通文獻的利用價值還要高一些。它是一種數量龐大的信息資料,是長期積累保存下來的寶貴文獻,我們應充分進行利用。

    我國除中央檔案館以外,各地區也都設有地方檔案館,如陜西省檔案館、延安、榆林地、縣檔案館,另外,1986年,新建米脂、神木縣檔案庫。陜北檔案資料包括兩個部分:歷史檔案和建國后檔案。

    〔出處〕 現代情報2002(10)



    【論西部開發中陜北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相關文章:

    地方文獻的搜集與整理08-09

    地方文獻與西部開發08-09

    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與利用08-09

    淺談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與利用08-09

    淺談現代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08-09

    《紹興史綱》序——兼論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研究運用08-09

    開發地方文獻 服務西部大開發08-09

    談談搜集地方文獻中的幾個問題08-09

    省級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利用08-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综合 | 欲色天天网综合久久 | 日本在线a∨在线网站 | 夜夜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唯美国产伦综合 | 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