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刷新農產品市場準入之門
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準入是一項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人民消費安全的民心工程,全國各地按照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總體安排,立足自身特點,大膽探索,積極實踐,不斷延伸拓展,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準入之路。由市場檢測向基地檢測延伸
市場檢測是確保消費安全的重要環節,如果將檢測的關口前移至基地,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減輕了市場的壓力。江蘇省在去年1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在全省范圍內確定了136家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開展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準入工作。徐州市在開展市場準入的同時,大力開展基地建設,將農產品的安全檢測由市場延伸至生產基地。沛縣在基地開展農產品田間抽樣檢測,一旦發現超標,推遲采收期,防止了有毒有害農產品流入市場。南京市建立了層層檢測網絡,做到“村有檢測點、鄉有檢測站、縣(區)有檢測所、市有檢測中心”,對農產品從基地到市場進行層層把關,保證了農產品質量的有效控制。 四川省創建了6個部級無公害生產示范基地縣,全省已有321家生產單位申報創建第一批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近1000萬畝。目前省級檢測機構正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嚴格細致的檢測檢驗工作,已初步確定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基地面積達200萬畝。安徽省投入200萬元對2個無公害茶葉示范縣進行重點扶持,加強安全生產體系建設、制定無公害茶葉系列標準、檢測產地生產環境等工作。
由市場專銷向整體準入延伸
目前,農業部定點市場有65%以上的市場都建立了無公害蔬菜、放心菜等農產品專銷區,即經檢測質量安全合格的農產品允許在專銷區銷售,不合格或未檢測的不得進入。江蘇省要求開展準入的市場要建立安全農產品專門交易區,檢測合格的蔬菜進入專銷區交易,以期通過強制約束和優質優價雙向推動。南京白云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將準入范圍擴大,由設立市場專銷區延伸至對整個市場開展準入。在準入工作中,他們提出了“建立一個機構、明確兩個重點、實現三個確保”的工作思路,即市場建立一個快速檢測機構,明確葉菜類蔬菜和夏季高溫季節為檢測重點,確保不經檢測的蔬菜不準在市場交易、檢測不合格的蔬菜不得過磅、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不得流出市場,通過對整個市場開展準入工作,把住了農產品的質量關。市場開展準入以來未發生一起蔬菜農藥殘留超標造成的中毒事故。
由蔬菜檢測向其他農產品延伸
近一年來,各農產品批發市場對蔬菜的檢測基本做到了每天抽檢,使農藥超標菜無處可藏,但是,隨著市場準入的不斷加強,一些市場已經對其它鮮活農產品開始檢測。南京市農貿中心果品批發市場建立了果品檢測中心,購置了農殘速測儀,對市場中交易的果品開展檢測,防止農藥殘留超標的果品進入市場,走上消費者的餐桌。南京市應天路水產品批發市場依托市水科所建立了水產品檢測中心,由市場對進場交易的水產品進行采樣和前處理,然后由市水科所負責對樣品進行后續檢測,檢測結果通過網絡反饋回市場,保證了市場銷售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福建廈門大力提高對水產品的檢測水平及檢測范圍,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入力和資金投入,對該市的水產品做到每批必檢,確實做到從源頭把關。內蒙古、遼寧、山東、河南、湖南等省加大了對畜產品的檢測力度。
由分段監控向全程質量控制延伸
為了積極探索從“基地到餐桌”的全過程控制新路子,各地在推廣分段監控的同時,開始整體推進農產品全程質量安全控制。 江蘇省無錫朝陽蔬菜批發市場在立足市場檢測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前伸后延,實施農產品的全程質量控制。具體概括為“銜接基地、嚴格檢測、連鎖配送、保險承諾”四句話。市場充分發揮前伸功能,與基地加強連接,把近郊690多種植大戶組成無公害蔬菜產銷合作社,并對蔬菜經營戶發放“放心菜準入證”,把農產品安全檢測延伸到生產基地,從源頭上堵住農藥殘留超標蔬菜。對檢測殘留農藥超標的蔬菜,市場作為企業自律行為,將其銷毀,防止流出市場,危害消費者。市場對配送直銷的蔬菜實行定量包裝,定牌標志管理,樹立朝陽品牌,逐步實現優質優價。天惠超市專銷的放心蔬菜,已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無錫分公司承保產品責任險,保險總額達500萬元,保險期限一年。每次事故每人最高賠償額達10萬元。這一舉措將放心蔬菜的質量控制由內部管理行為推向規范運作、社會承諾。 黑龍江農墾積極倡導在墾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設立質檢站,跟蹤監控農產品質量。農場或企業集團選用快速檢測儀,開展從生產基地到加工車間或進入市場的農產品質量自檢自控,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監測、檢驗、檢疫監控體系,把好農產品進入市場準入關。 (摘自中華特產網)
【刷新農產品市場準入之門】相關文章:
刷新的作文05-26
市場準入的經濟學分析08-18
刷新優秀作文09-10
刷新自我作文03-09
刷新優秀作文03-03
刷新自我作文08-19
推開快樂之門07-11
步入幸福之門作文08-24
刷新自我中考作文09-11
刷新的作文15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