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合集6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學習計算機沒有基礎,基本知識與技能的也沒有把握,但大部分學生都喜好計算機,或多或少接觸過計算機,對于windows系統的基本操作還不夠純熟或者不規范,少部分學生準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形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本學期的上課特點,所以,本學期將繼承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愛好外,著重繼承鞏固和加深對word的學習,讓學生能盡量認識和使用word,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提高計算機的應傭能力,為下階段的計算機學習打下較扎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采用的`是新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它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總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主要內容是交個新朋友,共4課,通過了解電腦及windows20xx,完成一些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聯的任務,進而把握完成這些任務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單元主要內容是學用鍵盤,共4課,在這一單元中,要讓學生學習對鍵盤的靈活運用,學會輸入文字;第三單元主要內容是美妙的圖畫世界,讓學生學會畫圖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技巧;第四單元主要內容是文件操作能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字輸入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如下:認識WORD,熟悉WORD軟件的界面;工具欄的選擇;輸入、刪除文字;選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檔;打開文檔;改變文字的字體、字號、顏色等;熟悉電腦中的圖標,會申請電子郵箱,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愛好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傭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傭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準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傭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
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叢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認真落實“五認真”的措施:
(1)認真備課: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要害,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領會大綱精神,鉆研教材內容,叢學生實際出發。
(2)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練習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范清晰,教態親切、自然,采傭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后記。
(3)認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復習工作,以利于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于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練習。
(4)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5)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傭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采傭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特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數學課標(20xx年版)》中的“圖形與幾何”領域相對應,注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幾何直觀,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與變化,在活動中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初步的創新意識,感受圖形之美。
二、學情分析
在此以前,學生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初步理解了表面積的意義,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的表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而且,經過五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具有類比的思想和知識遷移的能力,也具備一定的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能力,所以解決一些數學當中的圖形問題對學生來說并不難,只要將所學的數學幾何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教學目標
1、在探究長方體、正方體、圓的相關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猜想與驗證的過程;體會數學思想方法。
3、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與結果
四、教學措施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5)學生能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么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能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6)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7)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參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8)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10)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上,創建教學的問題情境,屬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五、【課時安排】
課時
內容
要求
第一課時
日積月累
畫1/2/3月份季度的日歷,在制作中掌握每月天數
第二課時
包裝盒的設計
小組討論老師包裝盒制作過程,使學生對操作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熟悉制作的一般順序。注意盒蓋和盒身的尺寸差別。
第三課時
博覽群書
閱讀數學相關書籍并分享
第四課時
設計魔方
知曉正方體的六個面完全相同,區別于長方體。
第五課時
合情合理
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概率
第六課時
擺一擺
用16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不同形狀的長方體,擺出后通過計算得出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有關與形狀無關。
第七課時
設計小小蓄水池
用8立方厘米、24立方厘米、27立方厘米設計正方體蓄水池,看看是否都能可以?了解后自己自主設計正方體蓄水池。
第八課時
長方形的變身
通過剪一剪發現圓柱體的側面積就是長方形。
第九課時
由曲變直
通過一個圓形物體的滾一滾、繞一繞得出曲線可以變成一條線段,初步了解圓的周長由來。
第十課時
智慧樹
思維導圖,知識結構網絡圖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 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兩年多的英語,學生以有一定的基礎,良好的聽、說、讀、寫英語的習慣以基本養成。但由于教材難度偏大,教學內容與課時不成比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兩極分化較嚴重。因此,本學期應注重轉化后進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共三年級起使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與DC加拿大國際交流中心編寫的一套中小學銜接的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小學英語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本冊供以三年級至六年級使用的全新的英語教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同時,又吸收了當今國內外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的小學外語教學實際相結合,已形成我國小學英語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實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4、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三、 教學目的的任務
1、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2、初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能按三會與四會的要求掌握所學詞語和句型。
4、能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5、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和錄音材料。
6、能在任務性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7、能演唱已學的英語歌曲,能誦讀已學過的英語歌謠。
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① 四會句型、單詞
② 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
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2、難點: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五、 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就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位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氣氛,如:創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的運用已經學過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六、教學進度
第一周: Module 1 第二周: Module 2 第三周: Module 3 第四周: Module 4 第五周: Module 5 第六周: Module 6 第七周: Middle 第八周: Module 7 第九周: Module 8 第十周: Module 9 第十一周:Module 10 第十二周: Review Module 第十三周: Review Module 第十四周: Review Module 第十五周: Review Module 第十六周: Review Module 12 月以前完成全冊教學任務。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4
研究性學習是指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為了更好的貫徹研究性學習,在這一新課改的指導思想下,本學年計劃如下:
一、課程設置目的:
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著重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在開展接受學習的同時,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求,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育觀念、教學行為的改變,是開設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價值取向。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1、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獲得親身體驗,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積極欲望。
2、激活學生各學科學習中的知識儲存,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經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創意及成果。
4、培養學生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等。
5、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分為兩類。
1、探究性的小課題研究。本著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研究課題的能力的精神,通過對科學、技術、社會等主面的簡單研究,實現知識的綜合運用、訓練,提高學生解決綜合性問題的創造性能力。
2、實踐性的專題調查研究。旨在使學生通過對自然、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調查,掌握發現矛盾和問題的基本方法,形成質疑和創新思維的初步能力,培養探索的興趣和能力,同時使學生初步學會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增強學生對自然、社會和生活的關注。
課程實施基本要求:
1、研究性學習課程主要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加以綜合和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的一般理解和掌握。要注意研究內容和原有的知識能力以及經驗之間的聯系。
2、要面向全體學生。所有學生都要參與,自選其中一個課題。課題設置盡可能涉及各個學科。
3、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成:以小組合作研究為主,允許個人獨自完成,也可以采取個人研究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寫字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把漢字寫得正確、工整、 美觀,可以提高運用漢字這一交際工具的準確性和效率。對小學生進 行寫字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對學生進行道德 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的培養。小學寫字教育主要包 括寫字教學與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寫字教育與學生自主性的關系。 為 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本 學期要加強寫字教學,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經過幾年的寫字學習,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能 熟練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學生的書寫工整率還算可以,執筆方法和 寫字姿勢不正確,個別學生的書寫比較潦草,書法基礎較差,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
1.學生人手一本字帖,進一步了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特別是各種 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間大小及筆畫的變 化。
2、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體會中國漢字各種結構的常見寫法, 并能總結一般性的'規律。 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如下六種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 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漢字的結體方法一般有穿插、避讓、收、放等。
3、能掌握獨體字和合體字在寫法上的不同。學生人手一本字帖, 模仿字帖練習書寫。
4、對小學生的寫字提出要求,那就是六個字規范、端正、整。
5.寫字時做到字跡工整、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6.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7.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
8.激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提高學生對漢字書法的鑒賞 能力。
四、具體措施
1、 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認真上好每周一節的寫字指導課,優化寫字課堂教學,在教學 中要做到訓練有度,在教學內容上注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使學生 體驗到書寫的樂趣,樹立信心。
3.重視寫字課教學,先講后練,提示注意點,再讓學生去練習, 使學生的練習能夠有章可循,從而提高寫字水平。 語文教師要不折 不扣上好寫字課,要認真作寫字方面的指導。教師的講解不超過 10 分鐘,學生練習不少于 10 分鐘。
4.要做到課堂指導和課后練習相結合;處理好寫字與識字的關 系; 關注學生的作業習慣、書寫習慣,各科教師取得配合,共同督 促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學生提筆即是寫字時的意識。
5.培養和發展學生們的書法興趣和特長, 帶動全班同學參與到寫字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寫字水平。 展開競賽。以班為單位舉行競賽, 強化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概念
6、 發動同學互相督促,互相檢查寫字姿勢。
7、 教師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的書寫 習慣,教師的板書要給學生一種寫規范,寫漂亮的印象。
8、 班內開辟書法展覽角,定期展覽學生的書法作品,給每個 人展示自己的機會。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科書包括4個單元,14個活動主題和一個研究課題,主要綜合了《課程標準》中“我在成長”、“我與學校”、“我的家鄉”、“我是中國人”、“走近世界”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比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教材采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法來構建教材體系,本冊教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教育性、綜合性、參與性、直觀性。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教師工作的社會意義,小學生在學校工作中的責任與義務,我國的自然概況,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我國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以及科學技術與人們的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進行探究。
2、使學生感受學習生活的快樂,熱愛學習,尊重老師的勞動,增強作為學校小主人的責任感。
3、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的了解,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慣。
4、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自覺抵制各種迷信活動。
5、引導學生采用實際調查、動手操作、查閱資料、分析比較、討論交流等多種探究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教學策略。
1、對`話教學策略。
2、活動化教學策略。
3、體驗性教學策略。
四、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5課時
第二單元8課時
第三單元12課時
第四單元9課時
研究課題3課時
預計37課時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五年級美術教學的工作計劃02-28
美術教學五年級工作計劃11-19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08-17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03-15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11-08
五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8-17
五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3-08
五年級品德教學工作計劃11-04
五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4-22
五年級體育教學工作計劃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