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論文
【摘要】語文教師在課堂授課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和創新欲望,為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標,筆著從兩方面進行了淺議。
【關鍵詞】創新思維語文教學創設情景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更加重視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等的培養,其中創新思維是創新實踐的前提和先導,因此語文教師要立足于課堂,充分發揮好課堂的時效性,把思維活動的內容,思維活動的方法以及思維活動的途徑傳授于學生,讓學生靈活掌握,從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和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教師在課堂內特意設下空白,讓學生自我構造和完善,促使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格式塔心理學派“完形壓強”理論認為,當人們在觀看了一個不完滿即有“缺陷”或空白形狀時,會在知覺中情不自禁的產生一種緊張的內驅力,并促使大腦積極興奮地活動,去填補和完善那些“缺陷或空白”,使之趨向完善,建成一個完形整體,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獲得愉悅的感受。
因此教師在課堂授課時,把某些語文教材中具有創新教育的知識點有意識的留下不講,給學生暫時性的知識“空白”,這種空白的設計并不是對于這部分知識的舍棄,而是通過空白設計鞫學生思維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積極性,以引起學生思維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自己求知的過程中能動的去探索、去思考,并獲得空白處的內容,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師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在知識的自補、遷移、完形中形成良好的思維活動的方法和途徑;在課堂中教師不能以個人的知識體系來統一學生的理解,束縛學生的思維,因為思維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過程,在教學中有的教師往往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思維過程,問題一提出就要求學生馬上發言或回答,不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只要學生說出正確答案,教師就心滿意足,這種不注重要求學生認真思維就回答或發言的教學方式,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個性,阻礙并窒息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知識基礎和自己獨特的理解方式以及思維方式,因此教師在課堂內授課時應特意設下空白,讓學生以特有的經驗和方式對材料進行選擇、加工和處理,并正確的去構建和完善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二老師在課堂內創設適宜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在課堂內要有意創設適宜的教學情景,縮短自己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學習的緊張恐懼心理,讓學生以積極和主動的心理狀態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質疑發問的興趣和熱情。課堂內教師要創設一個民主、自由、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要向橫向和縱向拓展,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校園文化、現代多媒體設備等開拓學生的思維廣度,幫助學生仔細、認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教材知識或文章的內容,讓學生在鞏固已學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并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在良好情境的引領下讓學生的想象力向未知領域飛躍,從中拓寬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從而增加學生思維創新的情趣;傳統的語文教學由于形式單調,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利于開發學習手段和方法,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得知識和能力的一種動力,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會有學習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更進一步的去研究知識、思考問題、體會知識的內涵,并逐漸進行思維創新。恰當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是教學過程生動形象的體現,能夠全方位的調動學生的思維進行活動,充分發揮視覺和感知的作用,把學生的思維領入多姿多彩的語文世界內,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了學生的表象,為學生開拓思維提供了直觀的物質基礎,為學生開辟了多向立體的思維通道,促進了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形成,增強了聯想想象力的能力,引導了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最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教師在授課時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08-14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論文08-16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08-14
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的創新思維08-17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08-17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08-13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08-17
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08-18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初探08-12
語文教學中思維素質的培養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