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預習的策略
淺談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預習的策略
對農村小學生而言,識字、寫字、辨別形近字、同音字,就課文提出問題等是他們的困難之處,所以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處理字、詞,刻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農村孩子的閱讀能力差,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如果學生能在課前預習,一方面讀的次數會多起來,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幫助;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教材,學習寫法。下面我將自己的研究策略總結如下:
一、明確預習步驟
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進一步明確預習的內容,強化預習步驟:讀課文,劃出文中生詞;把生詞翻譯成拼音加括號的形式,抄在預習筆記上(后來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調整為讓學生在預習時,先找一找哪些詞語自己已經會了,哪些不會,把這些詞語畫上,再用學過的方法將這些詞記住。打破了原來預習詞語必須與書上的數量一致的形式,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劃出平翹舌生字,抄在預習筆記上,多讀幾遍;找出與生字字形相近或易混的字抄下來,組詞;找出新出現的多音字,注音,組詞;抄寫文中重點的詞語的意思,在后面畫括號,上課時填詞語。找出本課新出現的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再讀課文,讀通順;第三次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中年級學生概括能力差,這一步驟可以省略);第四次讀課文,就不懂的地方提問。
二、了解并解決問題
預習步驟明確后,我們及時了解學生在預習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在預習實施一段時間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能認真預習,而像詞語等不感興趣的則不去預習;一部分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應付預習作業,老師要檢查預習筆記,他們就照課外資料抄,抄完給老師檢查,自己根本不動腦思考,至于預習朗讀,他們根本就不做,認為老師上課時不能面面俱到,提問到自己的概率很小。"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以課題研究小組為單位集中進行交流,共同分析原因,共同討論、交流,制定出科學、實際的解決辦法。我們采用鼓勵激趣,競爭激趣,展示激趣等方法,調動學生的預習熱情,并隨時關注辦法的可行性,不斷調整,逐漸優化預習策略。
三、展示有個性的預習筆記
在進行一段時間的預習以后,有的學生會產生倦怠心理,這時候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發他們的預習興趣,展示有個性的預習筆記就是解決方法之一。我們挑選有個性的優秀預習筆記進行展示,這些內容要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要能體現預習的價值。通過對預習筆記的展示,一方面被展示的學生產生成就感,更加喜愛預習;另一方面其他學生也會在交流過程中學習新的方法,也希望自己的預習有被展示的機會。
四、變換形式,進行創新預習
語文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指出:"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對人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語文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可見,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創新能力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在課前預習中實施。在學生基本掌握了預習步驟后,我們開始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原來預習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例如,《荷蘭牧場》一課多音字較多,我在讓學生辨別多音字時編這樣段話:"現在一些農村提倡發展畜牧業,我家也買回一頭大公牛。我們全家人圍成圈看它,它可神氣了,大模大樣地站在那里。爸爸想把它牽到圈里,可是無論他怎樣吆喝,怎樣用力,它都不肯動彈。最后,還是爺爺用草把它引到了圈里,原來牲畜也禁不住誘惑。"學生對紅色的字進行辨音,它的好處是符合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對具體情境中的字比較感興趣,在這段話里面不僅是簡單的辨音,還包括對字義的理解,也包括對學生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除了在多音字方面,學生還可以自由地對自己感興趣的相關內容進行創新。學生見到這種方式興趣高漲,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斷涌現出來。
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運用的是自己在預習過程中了解的新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自己已有的語言積累和語文素養,如果課前不預習,在課上是很難給學生時間去創新的。
五、學生預習質量的考察
(1)采用課前檢查與課上檢查相結合的形式。學生經過課前預習學起課文來就會輕松,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放松,教師要把功夫花在檢查上,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在課前,教師要檢查學生預習得是否認真,預習是一項作業,應以作業的標準來衡量。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在課堂上統一處理;個別的問題可以在課前個別處理。只有課前檢查是不夠的,因為學生在預習筆記上所呈現的內容不一定是他們完全掌握的,還要在課上檢查。在課堂上除了要檢查學生預習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還要挑選所學課文中有代表性的知識進行檢查,看看學生預習到了什么程度,他們的難點是什么。在課前檢查時除了教師要精心設計檢測題外,還會挑選一些創新的預習筆記進行展示,如下面幾個學生的預習內容:
? 給多音字注音。
有一個小孩把自己最喜愛的玩具槍弄折( )了,就騙父母說自己的腳疼得受不了。他的父母怕他的腳骨折( ),要帶他上醫院,他堅決不去,說只要給他買一把玩具槍就好了。他的父母明白了他折( )騰的目的。
②選擇正確的字。
今天,一位(訓 馴)獸員(訓 馴)練了一匹狼,那匹狼非常(訓 馴)服。
③根據畫線部分的意思填寫詞語。
《紅樓夢》是一部意味深長,值得體會琢磨的名著。( )
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使學生的預習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學生的創新預習異彩紛呈。
(2)有效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學生預習中教師的檢查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課前教師要檢查學生每一項預習內容是否正確,那么不僅是增加教師的負擔,還可能有檢查遺漏的地方,這時就需要小組合作檢查。在檢查寫詞語時,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書寫完全正確的同學才計分,最后合計,寫在黑板上,作為本組今日得分。第二天再檢查時再這樣計分,與前一天的累計在一起,這樣學生就會形成競爭意識,為了小組的榮譽主動預習。小組成員也會互相監督,促進預習的進行。學生的預習方式不盡相同,在小組中,組員互相學習,互相討論、交流,取長補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通過這次的小課題研究,通過以上預習策略的使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到初中后的語文及其它學科的學習搭好橋。
【淺談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預習的策略】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論文05-31
淺談新課改下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08-25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策略08-24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鄉土文化”的策略研究08-24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策略08-25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08-24
小學高段語文有效預習探究08-24
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08-24
淺談初中二年級語文教學實踐與策略08-25
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