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歷史論文>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7-26 21:38:00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戈曉麗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教育局 教育教研中心)
      
      摘 要:近年來歷史高考命題關注"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強調"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考查學生的歷史意識、探究和創新能力,也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由此可見,重視對史料的運用和倡導合作探究式學習已成為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結合具體課例,探討和研究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合作探究教學,以期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高中歷史;合作探究教學;史料;實踐
      
      一、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教師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或小組間開展研究性學習、合作探索、共同討論、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的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
      
      與傳統教學接受模式相比,合作探究學習教學模式有自己鮮明的特征:
      
      1.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合作探究教學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學生在主體意識下,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在活動進程的各個環節中,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進行史料的研習、信息的搜集和處理,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知識和意義的建構者。
      
      2.學生學習的合作性。合作探究教學通過創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形式來改變教學結構,其目的就在于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并以此作為教學活動的動力,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見解的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3.學習過程的探究性。在合作探究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載體是問題情境,教師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接受知識的方式,引領學生圍繞問題情境,從不同角度思考、探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
      
      4.教學評價的過程性和小組整體性。以小組目標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是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
      
      5.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在合作探究教學中,教師指導和師生、生生合作學習,發揮了個體和集體的思維優勢,可以使學生從中養成科學的創新思維方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高中歷史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總體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其基本框架如表一:
      
      以"專題九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三、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一課進行案例分析: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材料——蘇聯解體,設置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目標展示 理解交流】
      
      教師:1.展示課程標準相關內容,引領學生再次明確學習目標,把握目標關鍵詞。了解學生自主學習中的疑難點,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分析突破。
      
      2.通過組織互查和提問的形式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檢查督促,(范文先生網 www.baimashangsha.com)引導學生梳理知識,夯實基礎。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材料一:1991年美國總統布什在其《國情咨文》中說:"我們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維持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求自由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
      
      材料二: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史料研習 合作探究】
      
      教師:展示材料和問題,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探究,在小組內形成對問題的統一認識。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探究,并做好記錄和展示交流的準備。
      
      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展示交流 拓展提升】
      
      教師:組織學習小組展示對問題的分析理解,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和完善,教師注意對小組及成員的及時評價,并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歸納解題思路,進行學法指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答案,評價其他小組的發言。
      
      教師:在學生展示交流后,展示相關內容,鼓勵創新思維。
      
      【自主建構 練習鞏固】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小結,通過設問"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重要知識?請用結構提綱或思維圖示或關鍵詞語進行總結",找學生歸納總結,教師可展示自己設計的知識結構圖供學生參考。在此基礎上設計問題,引領學生合作探究,進行知識升華。
      
      學生:回顧總結,發表見解。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讓學生做學案上的鞏固練習,要求限時訓練(3~5分鐘),小組內批改。
      
      學生:當堂練習,并對習題進行展示解析。
      
      【課后拓展】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必做題和選做題。
      
      【課下作業】
      
      1.整理學案,記憶相關知識點。(必做題)
      
      2.以史為鑒: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作為正日益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該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選做題)
      
      以上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案例,充分體現了教學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體現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以合作探究學習為手段和核心的模式操作流程。其實質是將史料研讀引入課堂教學,主要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參與到探究歷史問題的學習之中,通過史料創設問題情境,引領學生對信息進行研讀、提取、加工,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最終完成問題的解決。
      
      三、關于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1.關于小組的組建
      
      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科學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效的組織保證和重要前提。因此,合理的分組、系統的培訓、科學的評價應是小組組建的重點。
      
      (1)分組
      
      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劃分學習小組。所謂"組內異質",就是把學習成績、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性別、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學生分在一個學習小組。一般每組4~6人。組內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使每一個成員因承擔不同職責都有事可做,有責任感,人人都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角。這種組內分工要經常輪流交換,促使小組成員間的角色互賴,增進學生互動的有效性。
      
      (2)培訓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往往因缺乏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而影響合作的效果,需要教師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來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教給學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培養學生仔細聽取別人發言,不隨意打斷或插話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按照"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匯報交流—產生新的問題"的流程進行合作學習等。
      
      2.關于史料的選取和運用
      
      在歷史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中,史料作為問題情境創設和學生合作探究的抓手,它的選取和運用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關于史料的選取,應注意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準確、典型、有針對性的材料,既能代表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形式多樣,利于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又能關注到知識的重難點和學生思維的拓展點、創新點,為學生合作探究提供空間,從而拓展思維,提升能力。在史料的運用中,應遵循"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原則進行史料的研習,還要多關注對非文字史料的解讀和運用。
      
      3.關于合作探究問題的設計
      
      在合作探究教學中,探究問題引領著學生的思維、行動,問題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有效,關系著合作活動的成敗。在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注意做到:
      
      (1)目標明確,有針對性。教師要圍繞課程標準和學習目標進行問題設計,在把握課標、了解學情、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善于從教材中挖掘問題,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問題、切入問題,使問題緊扣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2)難度適中,有梯度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方面要對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思維特點和心理狀況有了解、有預設,設計的問題難度適中,讓學生經過一番努力,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要了解和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的問題有層次、有梯度,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既能調動不同層次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又能保證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和暢通性,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斷產生認知沖突,從解答問題中領悟到獲取新知識的愉快體驗,從而保持探究的熱情。
      
      (3)角度新穎,有啟發性。新穎的、有啟發性的問題會刺激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究和創新的沖動,是保證合作探究教學有效和高效的基礎。在合作探究教學中,要注意選取恰當的史料,為學生找到切入問題的準確角度,進行有啟發性的引導,使學生產生思維的沖突和碰撞,從而進行有價值的思考和
      
      認知。
      
      總之,"教學中不存在一種適合于所有教學情境的萬能模式或方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與特定的教學目標相聯系,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與對策能夠同時達成所有的教學目標。"多樣性的教學目標、豐富的教學資源、復雜的教學過程,決定了教育教學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作為眾多教學模式中的一種,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將會被繼續完善和創新。讓我們朝著理想的目標去探究理想的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我們的教育理想。
      
      參考文獻:
      
      [1]任美嬌。淺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2):54.
      
      [2]鄧華。關于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破壞法"在職業教學中的應用08-25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激趣"藝術探究08-25

    構建閱讀課"自主探究性"教學模式嘗試08-26

    "雙主互動"教學模式的感悟08-25

    "等效"在物理中的巧妙應用08-25

    課堂中的"精心"教學初探08-25

    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模式探究08-25

    論"制取氧氣"的教學策略及反思08-25

    "試題組合"在化學習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08-25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自拍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女同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欧美中文字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