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一段難忘的旅程——編撰低年段校本誦讀所思所感

    一段難忘的旅程——編撰低年段校本誦讀所思所感

    時間:2022-07-25 02:04:27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段難忘的旅程——編撰低年段校本誦讀所思所感

      一段難忘的旅程——編撰低年段校本誦讀所思所感
      
      陸麗敏
      
      (江蘇省常州市西新橋小學)
      
      編教材,是第一次,極具挑戰和壓力,在不斷修改的過程中,越來越清楚:編寫的內容要適合二年級孩子,編寫后呈現的方式要適合二年級孩子,畢竟這不是語文書,校誦課也不是語文課,應該讓孩子帶著一顆愉悅的心來閱讀優美的語言文字,讓孩子愛上我們的校誦課本,愛上語言文字。在后來編撰的過程中,我時時刻刻都會設身處地地把自己當作孩子,而不僅僅是編者,這一路上,我一邊思索著,一邊欣賞著,一邊編撰著,享受著這個過程。
      
      一、內容適合才是王道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這句廣告很適合我們的教育。當然,對于我們編撰教材也是正確的指導。于是,我去經典誦讀網學習了一些相關文章,希望自己能少走彎路,避免前人編寫的經典誦讀書目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習,我更堅定自己在做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在兒童時期,經典誦讀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意義深遠、合乎人性的素質教育,具體的施教也是非常輕松愉快的。于是,我選擇每一部分內容時都會去想:這個內容對于二年級孩子來說,難嗎?他們會喜歡嗎?對孩子的成長,這個內容具有什么價值?
      
      對于低段的孩子來說,識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步階段,于是,在編寫教材時,我考慮到二年級孩子在識字方面已經建構了一些方法,但對于漢字的文化了解還是不夠的,對于中國人來說,漢字這個瑰寶應該從兒童開始,喜愛、珍視我們的漢字及漢字文化。于是,這也成為我們教材的一部分。
      
      古詩部分一學期我選擇了四首送別詩,分別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高適的《別董大》,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贈汪倫》。首先我給這四首詩尋找了匹配的體現中國山水畫特色的插圖,這也無聲地熏陶了我們的孩子。這四首詩膾炙人口,四首詩的意思只要根據插圖、詞語注解就比較好理解。通過這一組詩的學習,我們引導孩子提出學習后想了解的關于送別詩中的"文化":送別的方式不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送別方式。或許孩子還能提出自己希望去了解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一起進行古詩系列的探究式學習,從而激發孩子對古詩及古時文化的探究欲望。
      
      二、編排的樣式貼合孩子的心理
      
      無論是內容還是編排的樣式,我們編排時,首先應以兒童為中心,要時刻清楚:編排好的教材所面對的是西新二年級的孩子。于是,我們的編排樣式也大膽地進行了改變。(www.baimashangsha.com)特別是關于古詩詩人的注解,國內外兒童文學家或作家的注解。我們摒棄了以往傳統式的對詩人、作家的注解,用孩子更易懂的詞句,更想知道的內容來進行注解。
      
      如,李白,漢族,據說李白媽媽生他時,夢見了太白金星,于是給他起名白,字太白。李白被稱為"詩仙",很愛喝酒。有人說:"李白醉酒詩百篇".在古詩《贈汪倫》之后,還附了與本詩有關的一則故事:【小故事】有一位與李白素不相識的人叫汪倫,寫信給李白,邀他去涇縣旅游,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見汪倫乃涇川豪士,為人熱情好客,遂問:"桃園酒家何處?"汪倫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數日離去,臨行時,寫下上面這首詩贈別。
      
      可別小看這種小小的改變,我記得很清晰,自己小時候背古詩,最害怕的就是記詩人名字和朝代之類的文學常識,因為它太難了,而且有的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于是,我們用更貼合孩子心理需求的內容,孩子認知能力能達到的水平來給予孩子一些額外的"營養".讓孩子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這些"文學常識".用孩子的話來滲透知識,這也是我們編撰的校本誦讀的一大特點。
      
      在編排的過程中,我總是把自己當成二年級的孩子,讀著讀著會想什么?想知道什么?會有怎樣的反應?于是在排版時,我就巧妙設計了一些互動的環節,從而讓孩子的閱讀更有意思。還給孩子自由閱讀的空間,讓想象和書寫成為一種閱讀的習慣。
      
      三、反饋形式更接地氣
      
      校本誦讀的內容,不要過分增加孩子的負擔,不要從小就讓孩子成為經典的傀儡。它應該為孩子后續的發展注入前行的動力。如果這些文章只是讓孩子背誦一下,似乎在老師的規定下可以達到,那在這個評價體系的背后,我們失去了什么?或許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于是,我在每一篇文章之后,都會有相對應的一些學習要求——也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反饋。我們的反饋遵循了:適合孩子年齡特點,不同層次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挑戰。體驗成功是孩子繼續前行很大的外在驅力。
      
      如,讀完法國拉封丹著,遠方譯的現代詩歌《知了和螞蟻》,我從如何激發孩子表達的欲望,讓讀書后的所思用孩子的語言來表達。我是這樣設計的,知了們會怎樣去請求螞蟻的幫忙呢:"勤勞的小螞蟻,____________.""可愛的小螞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螞蟻,___________."那此時的螞蟻們會怎么回應知了們呢?"愛唱歌的知了,___________."
      
      用說話的方式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表達的指向性也很明確,就是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講故事給予自己的思考和啟迪,比起我們枯燥的說教要生動、靈動得多!
      
      當然,語言表達的練習只是我們反饋形式中的一種,我們還注重反饋設計的層次性、多樣性,讓不同層次的孩子能在不同方面得到提升,在閱讀中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和創造。反饋形式如果是富有兒童情趣的設計,那孩子會更容易地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和孩子一起閱讀自己編撰的教材,和孩子一起分享文字的魅力,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為西新孩子的幸福閱讀,編撰教材是一件幸福成長的事兒。用心去享受這個編撰的過程,自己在其中也成長了。做一個真正了解孩子的語文老師,才能讓孩子真正喜歡文字,真正喜歡閱讀。愿西新的孩子能在西新的校本誦讀課中體驗閱讀的快樂和魅力,讓自己能在閱讀中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
      
      王倩。試論兒童文學閱讀中的喚醒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9.
      

    【一段難忘的旅程——編撰低年段校本誦讀所思所感】相關文章:

    一段難忘的旅程作文05-03

    一段難忘的旅程作文(精選33篇)04-18

    一段令人難忘的旅程作文12-03

    一段難忘的旅程作文[范例8篇]12-24

    一段迤邐的旅程作文08-18

    一段幸福的旅程作文08-06

    一段美好的旅程作文12-07

    一段逐夢的旅程作文04-23

    一段什么的旅程的作文05-20

    一段美好的旅程作文(通用58篇)04-1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一级精品视频二区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一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 一级AV大片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