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生物論文>淺談中學生物探究教學

    淺談中學生物探究教學

    時間:2022-08-24 11:33:25 生物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中學生物探究教學

      淺談中學生物探究教學
      
      文/梁永波
      
      新課程標準的教材,增加了多個“探究”學習課題,旨在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等,從而掌握科學方法,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作為生物學教師,如何使探究活動盡可能成為“科學研究”的過程,讓學生通過主動地探索、實踐、發現和體驗生物學知識的探求過程,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科學素養呢?結合自身對新教材的認識及課堂教學實際淺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科學探究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學習者在觀察、調查、閱讀等學習過程中,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當前學習對象難以理解而產生疑問,問題的提出通常依賴于問題情境的創設。在教學中,教師若能根據教學目標,把握問題焦點,或者是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或感興趣的事實等,設置一些問題情境,往往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例如,探究影響鼠婦生活因素的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等提出問題:“誰能說說自己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鼠婦?”接著,教師搬開放在教室墻角的一塊磚,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發現了什么問題,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問“你在有陽光、干燥的地方見過鼠婦嗎?”“你想知道影響鼠婦分布的因素嗎?”這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好奇心自然會驅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活動。
      
      二、作出假設
      
      作出假設是科學探究的第二步,假設是根據已有的資料和客觀現實,對探討的問題設想出一種或幾種可能的答案。在教學中,要鼓勵、引導學生大膽做出假設,對學生的假設不立即給予評價正確與錯誤,只是作為一種觀點,因為假設是一種推論,所以必須通過實驗進行檢驗。例如,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人體生命開始于一個細胞——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和生長,人體完成生長發育。那么,人體的細胞在形態和結構上都一樣嗎?多數學生根據已有的細胞分裂的知識作出假設:人體的細胞都是一樣的。那么,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學生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人體血液永久涂片和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比較不同部位細胞的形態和結構,得出結論:人體不同部位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大小上有明顯的差異。
      
      三、制訂計劃
      
      假設提出后,就要想方設法檢驗它,用實際材料去推翻或支持假設。過些階段要讓學生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而不是僅僅聽老師或其他人的介紹和講解。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具體實例講清楚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創設條件使學生積極參與假設檢驗的設計。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實驗中,有意識地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分別就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淀粉,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條件是二氧化碳和光照等,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提出很多問題,如:(1)產生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可以維持動物呼吸。(3)動物產生的二氧化碳能夠供植物光合作用等等,從理論上看,凡是涉及氧氣的鑒定,可以用化學的方法作為設計的依據,但并非所有的方案都是可行的,還需要進行綜合考慮,經過一番選擇方可確定。
      
      四、實施計劃
      
      探究實驗是學生在一種好奇心驅使下的以問題為導向的,有著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體驗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其總的特征可以概括為“活”和“動”兩個字。“活”一方面表現為學生投入實驗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表現為實驗活動的生成性,實驗中發生的一切不可能由教師預設,學生在思維和操作上迸發出令教師想不到的創新火花;“動”表現了學生真正的動手動腦合作學習。
      
      在進行實驗觀察、控制實驗條件、記錄現象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交流、反思,增強情感體驗,調控探究過程、強化成功欲。
      
      五、得出結論
      
      在驗證假設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等活動,能發現規律,得出結論。對學生易得出的錯誤結論加以分析、驗證和釋疑,能得出科學的論斷。
      
      六、表達與交流
      
      讓學生交流他們的探究結果,可給學生提供對同一觀察資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釋或對不同探討的問題用不同實驗證據檢驗的機會。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還能通過交流分享成果,達到認識的升華,并獲得成就感。
      
      教師應成為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導師,為學生創設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發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激發學生對學科本身的興趣。指導學生應像科學家發現真理一樣,通過自己探究、學習和實踐活動去發現規律、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能力。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新惠三中)

    【淺談中學生物探究教學】相關文章:

    觀察與探究教學反思04-18

    中學生物教學反思01-11

    觀察與探究教學反思6篇04-18

    中學生物教學計劃05-15

    中學生物教學計劃03-08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巧設探究問題 激發探究熱情05-01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04-18

    中學生物教學反思9篇02-01

    中學生物教學反思10篇02-24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中文国产精品久久久 |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 特级婬片国产高清视频 | 亚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