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把握與理解教材
淺談如何把握與理解教材磁小 趙慧娟
數學教材體系有兩條線索:第一條是數學知識,這是寫在教材上的明線;第二條是數學思想方法,這是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是一條暗線。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寫什么,后者是明確為什么要這樣寫。因此,解讀———深究———理解,對于數學教學非常重要。
只有教師把握、理解了教材,學生才能得以更好地發展。數學教師應如何比較準確地把握、理解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呢?通常是做到:
一、通讀教材,系統歸類,全面了解各部分內容在本單元和本冊書中的位置和作用
首先通讀教材,把教材內容按知識體系再進行歸納,實現把課本變薄。
其次對于要準確定位并實現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須把本節課放在本單元、本冊書中,清楚了解本冊書內容及前后單元間的聯系、課時與課時之間的聯系,做到對一節課在單元、本冊書中的位置和作用與上、下課時的聯系心中有數,實現目標“定位準確、不越位、不缺位”。
二、深入解讀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每節課的知識點
在清楚每節課在單元和整冊書中的位置和作用后,第二步教師要“鉆”進教材之中,集中精力備好每一節課,解讀其知識內容,弄清編排意圖。具體做到“兩看四找”,即一看本課時教材安排了哪些知識點,二看知識點間的關系,也就是教材中所提供的明線。(www.baimashangsha.com)
“四找”即一找起點。所謂起點,就是新知識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點,即提供給學生最近發展區域的信息。教材中用不同形式把這種新舊知識的交叉點提供給了我們。二找“重點”,重點是新知識的主體部分,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是一堂課的靈魂,體現在教材的呈現上是“知識的形成過程”。三找難點。所謂難點,即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難點和重點有時是一致的。四找訓練點。訓練點即根據新知所設計的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目。
三、深入鉆研挖掘教材,對教材的內涵更有廣度和深度理解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教師還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根據實際靈活變通教材中的與學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滯后于學生發展的素材,但注意的是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在充分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進行,不得隨意改變教學目的,違背學科教學特點。
總之,要較為準確地理解把握教材,既要通曉教材全面了解知識底數,又要鉆進教材之中研思解讀,還要高居教材之上審視并超越教材。只有這樣,把自己變成教材的主人,教師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
【淺談如何把握與理解教材】相關文章:
淺談對晨昏線的幾點理解08-25
淺談科研的理解與認識論文03-23
課文借生日的教材理解和教案08-26
如何理解“垂釣客”08-26
例談認識方程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08-24
淺談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08-25
淺談如何做父親08-24
淺談煤炭企業如何轉型04-26
淺談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論文05-31
如何把握第二輪復習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