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培養高中學生的化學自學能力
淺談培養高中學生的化學自學能力文/蔡小瓊
摘 要:從課程標準和學生發展出發,提出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從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即課前預習、課堂組織、課后總結等,不斷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以及培養學生信息處理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高中化學;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培養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確立以學生為中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下面結合近幾年教學過程和反思談談個人的粗淺看法。
自學能力是學生自覺地運用科學學習方法,參考教科書及有關資料,獨立鉆研,自主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是一個人多種智力因素的結合和多種心理機制參與的綜合性能力,也是衡量一個人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說過:“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具體化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師生從心底意識到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化學雖然以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為主,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強調自主學習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因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勢在必行。曾經我們站在三尺講臺上,講得滔滔不絕,最終卻發現收效甚微。為什么呢?我們都知道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重教師講授輕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講授上,上課成了表演。(化學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另外,許多教師擔心學生的自學能力,唯恐漏掉任何一個細節,在課堂上教師從頭講到尾,只有灌輸的過程,沒有消化的過程,更談不上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源自內心的學習積極性,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大而全”“滿堂灌”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采用民主、開放式的做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教學中把他們當成學習的主人,引導他們多參與教學,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而不是強迫他們學習,這樣才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基礎,離不開閱讀書籍與文獻資料。教師應該有組織、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激發自學的樂趣和增強自學的信心。課前預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點、難點,促進師生互動,從而占領課堂。課前預習是由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好符合學生實際的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目的地閱讀教材,帶著問題去探索知識,并理解、記憶、消化要掌握的教學內容,同時發現問題。課前預習有利于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和解決問題,也使課堂上有更多時間進行各種練習,對課后歸納總結也大有幫助。例如,學習高中“化學反應原理”第一章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化學反應的焓變》這一節內容時,可擬定如下預習提綱:
1.重點
(1)掌握常見化學變化中能量變化的類型。
(2)了解常見吸熱反應、放熱反應。
(3)掌握熱化學方程式。
2.難點
(1)建立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觀點。
(2)準確掌握熱化學方程式。
學生根據提綱針對性地預習思考,將有疑問的地方記錄下來,寫出比較有效的思考。接下來,在課堂教學中,預習提綱中的有關問題可以用學生分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對于重點、難點問題則引導廣泛的交流,達成共識。至于在討論中不能解決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才是教師在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討論交流要避免草草了事或走過場,要充分利用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每學完一節課后,要引導學生及時進行總結,尤其是有疑難的地方。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的過程也就是自學能力訓練的過程,也有利于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例如,學完“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學生可以通過列表對比分析原電池和電解池相關知識,歸納出二者的聯系與區別。最后,還要督促學生進行課后閱讀,并通過適當的習題鞏固加強,讓學生從知識的掌握過程逐漸過渡到知識的應用過程。就這樣,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抓好課前、課堂和課后這幾個環節,對學生進行從慢速度到快速度、從粗讀到精讀、從低要求到高要求、從扶著走到放手走的訓練,逐步使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得到提高。提高閱讀能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三、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最終是通過解題來體現的,因此,信息處理能力十分重要。經常會有學生反映聽老師講題時覺得思路很清楚,過程很簡單,可一到自己做題時又無從下手,其實,這就是學生欠缺信息處理能力的表現。因此,在平時講解習題的過程中,不要為了節省時間而草草讀題,應該選擇典型題目讓學生仔細讀題,指導學生標出關鍵字、詞,引導學生敏銳地覺察“題眼”,發現題中“隱含”的條件,棄去“無用多余”的條件,抓住題目的實質迅速找到解題的突破口。綜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尤其是綜合能力測試題,主要就是信息題。通過信息題的方式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隨著高考命題改革的深入,可以預見高考化學試題將會進一步拓寬信息源,提高文本閱讀和非文本(圖像、圖表、實驗裝置等)能力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精心備課,有意識、全方位地通過學生思維的訓練培養信息處理能力。(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 www.baimashangsha.com)在平時教學中,要訓練學生運用已有的“雙基”知識去解決新問題,主要是針對題干所給出的信息,加以分解、聯想、遷移、轉換,找出新信息與已有知識的結合點,運用發散性思維解決新問題。也就是培養學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發揮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不斷提升學生對新信息的加工、吸收和存儲的能力,為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打好堅實的基礎。
葉圣陶先生倡導學生出了學校,從事工作之后做主動有為的人,要一輩子自學自勵。這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自學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只要我們身先示范,堅持不懈去實踐,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給予他們繼續學習和深造的動力就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
[2]馬慶年。淺議化學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4)。
[3]吳景環。化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究[J]。中學化學,2006(2)。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省泉州外國語中學)
【淺談培養高中學生的化學自學能力】相關文章: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08-20
淺談高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08-19
淺談班干部的培養08-25
重視數學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04-15
淺談對學生自育能力的培養08-23
淺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08-25
淺談班干部的培養班級管理08-23
淺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08-21
淺談英語會話能力的培養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