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研究
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研究王曉娟
摘要:伴隨著全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社會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面向大學生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可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創業大學生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尤其是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使得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了大眾化的發展階段,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面臨就業問題,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因此而日趨嚴峻。大學生因其高素質、適應能力強、思維活躍等特質而成為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通過推進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夢想,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一、創新創業教育涵義
所謂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人才為目標,以培育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訓練基本的創業技能,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
二、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現狀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模糊
調查數據表明,相當一部分高校學生甚至教師對創新創業理念認識不清,將創新創業教育等同于簡單的就業培訓和企業家速成教育,忽略了創新創業教育對素質人才創新思想及能力的培養目標,違背了創新創業教育初衷。
(二)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
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只是一種“業余”教育,并沒有納入專業課程體系當中,即便是納入其中,往往也忽視了其與專業課程的內在邏輯關聯,沒有將其有效的融合到專業課程體系當中,使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
(三)高素質教師隊伍匱乏
目前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雖然知識較為豐富,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教師并沒有經過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培訓,缺少創業經驗和創業實踐指導能力,因而在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更多傾向于理論說教,無法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預期目標。
(四)創業氛圍與實踐環境不完善
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實踐環節。然而,由于諸多因素很多高校無法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和實踐平臺,失去了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教學氛圍和實踐機會,創新創業教育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三、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明確創新創業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學觀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培養,而創新創業教育則是將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置于首位,強調其創新思維和創業技能的培養。明確了創新創業教育意義,才能更好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既定目標。
(二)構建科學課程體系結構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要轉化為教育實踐,需要依托有效的課程載體,課程體系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教育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高校可根據自身教學特點和發展方向,將創新創業教育有計劃、分階段地逐漸融合到現有教育體系結構當中去,形成功能互補的多元化課程體系。如:在初期階段以公共課或專業基礎課形式開展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普及教育,其間可結合相關專題講座,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動力。第二階段可依據其專業特點開設創新創業專業課程以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的掌握與深化。對有較強創新、創業意愿和潛質的學生,亦可借助選修課程的選取拓展其個體能力的培養。第三階段則通過實踐課程或參與校內項目的研發引導學生將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從而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效果。
(三)加強課堂教學建設
改革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就需要以創新創業教育思想為指導,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內容,應依據其專業特點,結合現有創業案例設計教學活動及內容,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拓展創新思維,提升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清楚的意識到,課堂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授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輔助設備,發揮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教學優勢,配合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內容,采用多元教學方法,如:項目驅動法、體驗式教學法等方法有效完成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以體驗式教學為例,體驗式教學方法以創業環境狀況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模擬或參與創業實踐,幫助學生從教學和實踐中體驗創業理念、理解創業規律、激發創業熱情、培養創業能力。
考核形式,應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在完成對基本理論知識考核的基礎上,可通過學生參與完成具體創業項目案例的方式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及操作技能的考核。此外,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及應變能力的評估也應納入考核范疇之內。
(四)構建實踐教學環境
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實踐,通過創業實踐可以讓有志于創業的學生獲取創業活動的真實體驗,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與目標,為今后投身創業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高校應切實加強創業實踐基地建設和成果孵化基地建設,通過校企聯合等模式,廣泛搭建學生創業平臺,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供有力的操作平臺。
四、結語
總之,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時代需要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高校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對實現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提高高校學生就業能力具有其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王曉娟,就職于佳木斯大學信息電子技術學院,副教授。
【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研究】相關文章:
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08-27
地方性高校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08-26
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幾種模式論文(通用6篇)07-19
高校合作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08-18
商業模式創新研究開題報告08-18
教學研究型大學的使命與管理模式08-18
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08-19
創新教學研究模式 搭建區域互動平臺05-26
高職院校動漫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的應用研究08-21
高校人才培養方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