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學生合唱團的組建和訓練
淺談中學生合唱團的組建和訓練楊為華
樂山市第五中學,四川 樂山 614000
摘 要 合唱教學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過合唱教學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感、協調感、均衡感等綜合音樂感覺以及集體協作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在中學組建合唱團對于開展合唱教學有積極的作用,是實施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合唱教學又具有自己的教學規律,只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去提高教學水平,才能使合唱達到以美育德、以美啟智、以美健心的目的,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
關鍵詞 學生合唱團 組建 招收 聲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8-0005-02
近幾年,合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在音樂教育和教學中所占的的重要地位被逐步認識。在合唱的排練和教學過程中,含著對聲樂技能、技巧以及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與表現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想在中學有效地開展合唱教學就必須在合唱作品的選擇、音樂基本訓練到合唱練習的過程都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在中學生中開展合唱教學的重要意義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要加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在素質教育方面合唱教學也是重要的形式之一,通過合唱教學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感、協調感、均衡感等綜合音樂感覺以及集體協作精神和高尚完美的情操,培養青少年的整體觀念和合作精神,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重大的作用。所以合唱教學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合唱團的組建規模
實踐證明,以一個學校為單位組建合唱團,其人數規模大約在30至60人之間比較適宜。如果少于30人,只是一支小合唱的隊伍,并且在合唱聲部的配置上會產生一些問題,以至于和聲效果不理想。如果多于60人,從合唱水平提高和組織工作方面又會增加不小的難度。
一般的規律,學生合唱團的規模與其水平、能力、管理之間存在著反比的關系。規模大,其陣容強、影響力大、普及作用好,但合唱水平提高較難,整體效果偏低,組織管理工作難度加大;規模小,其陣容弱,影響力小,普及作用差,但合唱水平較易提高,整體效果相對高,組織管理工作難度減小。正因為這些方方面面相互制約、相互矛盾,所以要實事求是地確定一個科學的、合理的規模。
三、合唱隊員的招收
1.招收的方法
主要有兩種方法:在音樂課上挑選,即通過抽查個別學生的歌唱,從中了解這些學生的音樂能力(音準、節奏感、音色、表現力等);在學校和班級舉行文藝活動時挑選,可從中發現一些好的苗子。
2.招收的要求
招收合唱團隊員有不少的要求,如視唱能力、樂理知識、表演水平等,但這些可在學生進團后,通過老師的指導、訓練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學生是否具有較好的音準概念、較好的聲音條件、能勝任本聲部的音域、較強的節奏感這四方面的素質和潛力。
3.如何考查學生、挑選隊員
(1)音準
音準應該優先于其他能力,而作為第一條件來考慮。考查的辦法有兩種:一是,讓學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師給一音高而不給伴奏,等學生清唱完時,老師再用鋼琴核對其尾音是否準確;二是,老師在鋼琴上彈一組音,使其中一個音的音高略有變化,要求學生用唱名唱出來,看其能否準確地分辨和摹唱。
(2)聲音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可用簡單的方法來考查,讓學生演唱一首歌,從中來發現他的音質以及是否具有比較自然、舒展的歌唱狀態。要強調的是,我們挑選的是合唱隊員,而不是獨唱演員,所以最好挑選那些聲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學生。對于存在著聲音個性突出而融合度又差、用聲習慣不好等問題的學生的入選,關鍵在指導老師是否有能力加以糾正、解決。
(3)音域
音域的考查比較簡單,關鍵在老師分配隊員去哪個聲部的選擇。老師們一般習慣根據隊員音域的高低來進行聲部的分配,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聲部,否則就分到低聲部。實際上這種簡單的分配法不利于組建成一支優秀的合唱團。對于那些既能上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較寬的隊員,指導老師一定要按照合唱團、合唱作品的需要,作出合理、有效地安排。
(4)節奏感
考查時,老師可編一些簡單的節奏、兩條近似而又有差別的節奏等,用手示范,讓學生準確地辨別并模仿出來,以考查學生對節奏的反應能力和感悟能力。
考查時抓住上述的四個重要條件,就能招收到合格的合唱隊員,通過訓練,得到提高,使整個合唱團能夠完美地表現作品。
四、選擇適合的合唱作品
為充分發揮合唱教學的功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選擇好的并且合適的合唱作品便成為教學的前提條件。由于中學生音樂素質、年齡、性別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所選擇作品時我們應結合學生的生理年齡,嗓音,學生對音樂的熱愛程度、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的參與意識等。選曲一定要揚長避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可以實現合唱教學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合唱團聲部的配置與劃分
由于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作品多為二聲部、三聲部、四聲部作品,超過四聲部的童聲合唱作品較為少見。
1.二聲部配置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聲部配置,只有高與低兩個聲部。剛組建起來的合唱團,因為在許多方面沒有基礎性的訓練和準備,比較適宜這種聲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隊員的演唱能力容易達到,也更能發揮出整體的演唱水平。
2.三聲部配置
在高低兩個聲部的基礎上,加入一個中聲部,這就是三聲部配置。這樣的童聲合唱作品比較多,有利于訓練、演唱范圍的擴大,隊員們演唱能力的提高。同時可以把女聲合唱的作品納入其中,因為女聲與童聲的聲音相近似。這類作品在演唱時,其作品表現力上有一定的難度,對隊員的音樂素質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聲部配置
在高低兩個外聲部基礎上,加入兩個內聲部(中高聲部和中低聲部),這就是四聲部配置。這樣的作品很多,由于聲部多、演唱范圍廣,演唱的難度也較大,不僅要求隊員有較高的音樂素質,要求指揮也須具有相應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聲部的訓練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二是演出作品的選擇,要與合唱團的演唱能力相吻合,切忌好高騖遠。前者能使隊員獲得扎實的基本功,后者則不致因作品太難,隊員力所不能及,而造成無法準確地表現作品的主題和情感。
合唱團聲部的劃分,既要根據個體的音域、音質,來確定每個隊員演唱哪個聲部;又要強調合唱團各聲部間的平衡,以及從低聲部到高聲部之間的力量對比。這里有個原則,一般來說,聲部從低到高力量的配置,應類似于金字塔的形狀。低音部的聲音要飽滿、沉穩,人數可多點、聲音要大些。高聲部的聲音要清脆、明亮,人數可少點、聲音要小些。當然,聲部力量的配置有時要視作品的要求而定。
總之,合唱教學是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一項長期而嚴謹的工作,廣泛開展合唱教學是實施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合唱教學又具有自己的教學規律,只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去提高教學水平,才能使合唱達到以美育德、以美啟智、以美健心的目的,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淺談中學生合唱團的組建和訓練】相關文章:
淺談對中學生進行心理訓練的原則與方法08-20
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淺談08-20
淺談兒童少年的田徑訓練與恢復08-19
淺談識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論文05-31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說話訓練08-25
淺談少兒鋼琴教學中逆向思維的訓練08-18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閱讀訓練08-23
淺談朗讀訓練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08-24
淺談籃球核心力量訓練的方法和手段08-24
淺談科學小品文教學中的語感訓練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