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職院校的內涵建設
淺談中職院校的內涵建設趙 飛
摘 要:職業教育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要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很關鍵。全面提升教師素養,奠定良好的內涵建設根基;創新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是內涵建設的關鍵。
關鍵詞:職業教育 內涵建設 教師 專業 企業 模塊 管理
職業教育越來越多地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如何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仍然是職業教育的核心任務。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從兩方面著手:學校的硬件建設和軟件擴展。硬件建設是指校園環境、校舍的建設與修繕、擴大,教學設施、實訓器材的添置購買等;軟件擴展是指師資隊伍、學生學風、校園文化、學校管理等無形的內涵建設。內涵建設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工程,包含的內容很多,筆者就職業學校如何加強內涵建設談幾點想法。
一、全面提升教師素養,擴大名師效應,為內涵建設奠定良好的根基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主體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發展教育的關鍵是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俗話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隨著教育改革和教師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全面提升教師素養,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專業水平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必須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并不斷地加以強化和擴展,扎實的專業知識是教學工作得以開展的基本保證,博學的專業知識是教育取得進步的根本階梯。俗話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在教學之余,教師要經常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成功之處以便繼續探索發揚,看到不足之處能夠虛心提高,是教師獲得較快進步的有效途徑。現代社會發展速度之快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我們不能仍舊生活在“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過去,要不斷地用新知識、新技能武裝自己,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利用寒暑假多參加些專業學習培訓,或者課余時間進行繼續教育的相關學習,當然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走出去和同行多交流溝通。
2.注重師德培養
“成才先成人,育才先育德”,要想我們的學生品德高尚,我們的施教者要先以德服人。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也正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來愛護和關心我們的學生,用我們的愛心感化學生,“感人心者莫過于愛”。教書育人是一個良心活,我們要讓教師成為名副其實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3.增強愛崗敬業的意識
“干一行,愛一行”做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當一個人對其所從事的職業真的感興趣,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時候,他才會心甘情愿地去奉獻。教師與其他職業又有所不同,大家把我們稱之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我們對學生乃至社會的影響之大。正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所以我們要比常人付出的更多,要讓我們的學生體會到,三尺講臺,充滿著我們無盡的愛。
4.加強教育科研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校教學的核心力量,教師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個學校辦學層次的高低;教師是學生的導航者,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所教授學生的水平優劣。(職教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因此,為了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我們要先高標準、嚴要求地對待我們的教師,按著優勝劣汰的原則,鼓勵教師強化業務,努力完善自己,積極爭做骨干教師;鼓勵教師手腦并舉,理論聯系實際,積極爭做雙師型教師;鼓勵教師多元化發展,成為學科專業的多面手,不僅擅長本專業所涉知識,而且略懂相關專業的知識技能,積極爭做學科帶頭人。只有這樣有層次性地發展,形成階梯型的教師隊伍,才能使我們的教研成果更上一層樓。
5.提升教師掌控課堂的能力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似乎不太適用,這些學生中的大部分耐力比較差,坐不住是他們的共性,而且他們的小聰明常常外露于課堂。有些學生喜歡通過某些與眾不同的行為在課堂上引起老師或者同學們的注意。這些都給我們中職學校教師的正常課堂教學制造了小小的障礙,輕者只是擾亂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重者則可能造成嚴重的教學事故,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對于中職學校的教師,不僅要求課講得好,而且要求擁有較強的控制課堂的能力。只有藝術地控制好課堂,使課堂教學得以正常有序地進行,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利用率,使學生們當堂消化吸收更多地知識,這樣也可以減輕學生們的課余負擔。
二、實行規范化管理,加強文化建設,營造內涵建設的良好氛圍
學校是文化傳承的圣地,而校園文化是其靈魂所在。1.堅定教學理念
學校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對人的管理不等同于單純的對人的管束。在新體制、新時期的大前提條件下,學校管理中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根本出發點,強調人的主體性,要處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及其人際關系,這就包括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其他相關成員之間的關系,從而構建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
2.美化校園環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話足以證明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雄偉的建筑、明亮的場館、綠樹紅花、假山噴泉、林蔭小徑、豐富多彩地宣傳長廊;在教學樓和教室墻上鑲嵌著名人物的畫像以及名言警句或者催人奮進的俗語、詩詞,在每個班級的黑板上方統一定制懸掛學校的校訓,即“愛崗、敬業、成才、報國”;每個班級都要定期更換自己班級的墻報宣傳欄,并由學生管理部門統一組織板報評比;在課余時間組織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教師辦公室亦要布置得整潔、合理等等。諸如此類充滿了文化底蘊的環境設計,烘托出一種濃厚的育人氛圍,長期徜徉其中,師生必將受益匪淺,得以熏陶。這樣的環境不僅使師生置于其中倍感舒適、賞心悅目、心曠神怡,而且不經意間人格得以感化,道德得以升華。長此以往,形成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3.完善校園各項管理制度,使學校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可見,校園管理制度是保障校園文化建設得以順利開展的必要措施,制定完善可行的規章制度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我們既要抓好學校的黨政班子建設,又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師工作管理規章制度》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嚴格績效考核制度,完善教師的教學質量檢查和反饋測評機制,還要對學生大力宣貫《中職學校學生日常行為守則》等相關規章制度,加大學生半軍事化管理的力度……通過各種規章制度的強制推行,以此來規范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而營造良好有序的校園氛圍。
三、創新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走好內涵建設的關鍵一步
1.繼續開展模塊化教學,做好學生的校外實習工作在學以致用的大前提下,我們要繼續堅持做好學生的校外實習,實際上也是模塊化教學在校園外的一種實施手段,凸現了職業院校的育人特點,即手腦并舉,全面發展,而不是紙上談兵。這樣的培養模式,既增加了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能力,使學生提早接觸工作環境,熟悉工作流程,避免“閉門造車”的現象,又可以克服學校由于資金不足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實習設備滿足不了實習要求的窘境。
當然,我們要不斷完善校外實習管理制度,既保證學生實習期間的各項安全,又要嚴格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確保他們遵守企業勞動紀律,在鍛煉自己的同時,不斷發現自身的欠缺之處,以便提升,更要展現出當代職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讓企業走進校園,加強校企合作
積極尋找合作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教師要經常到企業調研考察或頂崗學習,了解企業所需的人才類型,定向培養。學校在專業設置、教學計劃與大綱的制定、課程安排、學生實習和就業等方面均要考慮企業的需求,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共同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同時也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難題。通過學生、學校和企業三者之間的統籌協調,使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得以加強、鞏固。校企合作,校企雙方互相扶持、互相滲透,互利互贏,還有待我們長期努力探究。
3.加強教育科研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
教師是學生的導航者,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水平。因此,為了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要先高標準、嚴要求地對待我們的教師,優勝劣汰,鼓勵教師在強化業務的基礎上,努力鉆研學科課題,成立教育科研處,并帶動教師的探索熱情,爭做骨干教師。
四、加大投入,加強數字校園建設
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制定學校基礎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進程。
加強信息化建設,首先是要升級校園網核心設備及軟件管理系統,這樣可以為數字化校園建設提供良好的運行平臺和環境。引進或開發新的數字化教學模擬軟件,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充實電子圖書庫,完善數字化資源庫建設。
二是在全校推廣使用職業學校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學校辦公、教務、教師、學生、學籍、招生、就業、獎助、財務、后勤、宿舍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夯實電子檔案管理基礎,提高辦公效率,暢通資源共享渠道,提高學校管理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三是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例如鼓勵教師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授課,使用電子教案,以此提高教學效果。
四是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青島海洋技師學院)
【淺談中職院校的內涵建設】相關文章:
淺談中職學校特色班建設08-03
淺談中職校園文化建設的舉措02-20
淺談實戰型中職商貿專業群綜合實訓室建設08-18
芻議中職院校體育改革與創新02-24
淺談新形勢下醫德工程建設及其內涵的拓展02-20
淺談中職語文教學論文02-26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管理與探索08-05
中職音樂教學論文:淺談中職音樂欣賞教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