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素質教育論文>用孩子的心靈看藝術

    用孩子的心靈看藝術

    時間:2023-02-24 22:26:04 素質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用孩子的心靈看藝術

    用孩子的心靈看藝術
      
      四川省劍閣縣鶴齡中學 張全舉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藝術作為一個特殊的產業被人們接受,追逐……因而藝術教育就像剛出土的文物一樣,吸引著世人。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藝術教育被打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然而“功利心十足”的家長,“技術至上”的老師,“評價苛刻”的社會,把圣潔的藝術帶向了世俗,把天賦神童引向了平庸。作為一名中小學美術教師,我僅以美術教育實踐體驗淺談少兒藝術教育中的三大“頑疾”,希望家長,教師,社會能關注少兒藝術教育,能用孩子的心靈看待藝術。
      
      一、“功利心十足”的家長,是玷污孩子心靈,影響孩子成長的罪魁禍首
      
      著名鋼琴演奏家托薩告誡:“如果一個滿懷功利心的家長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賦神童,也難成大師。因為家長把音樂藝術作為追求成功的手段,功利心會污染孩子純潔的心靈,中斷對藝術的攀登”。兒童學習書畫,器樂,舞蹈等,既能培養藝術特長,也有益于修身養性,培養孩子健康的心靈,有助于培養孩子們做事的恒心和毅力。但是,家長卻把藝術教育當成競技教育,死盯著獲獎,考級,加分,急于求成,用成人的眼光與心靈去看待孩子的書畫,琴法,舞技……過多的功利主義,抹煞藝術教育的積極意義,對孩子的個性發展非常不利。
      
      前些年,我辦過一個名為“心靈之花”的少兒美術培訓班,帶了幾十個孩子,有四五歲的幼兒,也有十六七歲的少年。記得中途有一位家長來看五歲的兒子的學習情況,看著兒子“檔案夾”內的“作品”,對我大為不滿,對兒子大失所望,因為兒子畫的“西瓜”像個太陽公公,“桃子”似顆倒立的紅心,葫蘆里面鉆出了一個“葫蘆娃”——人不人,鬼不鬼……這樣的“鬼畫桃符”,家長怎能接受?以至于責怪我教學“失職”,埋愿孩子的“愚笨”。最后,帶走了五歲的兒子。其實,在我看來這位孩子是神童,是美術天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表現力,那“西瓜”流暢的線條,“桃子”獨特的造型,“葫蘆”中有“他自己心中的葫蘆娃”……到處流露出創意,到處閃爍著智慧和童心的純潔!可惜滿懷功利心,急于求成的家長用他世俗而模式化的眼光錯看了孩子,扼殺了天才。
      
      二、“技術至上”的傳統教育模式,挫傷了孩子的心靈,抹煞了孩子的個性
      
      北京師范大學鋼琴教育博士生導師周銘孫教授說過:“我國藝術教育的致命缺憾,就是過于強調技術至上,似乎技術練好了就懂了藝術。”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就是強調“技術至上”。教師就是給學生傳授各種藝術門類的技能技巧。例如西畫中就是傳授素描色彩的理論知識和技法、技巧。(論文范文 www.baimashangsha.com)如用筆、用線、用色,形體結構的塑造、明暗的表現等。國畫中就是傳授中國畫的筆墨方法,如勾、勒、皴、擦、點、染等技法。讓孩子們反復的練習傳統化、程式化的技法,掌握住繪畫的“技術”。然而單純的技能學習,過多的專業教學,會使孩子對藝術的欣賞和審美能力降低。機械化的記憶、模仿,讓孩子連滾帶爬地往高級別躥,無異于拔苗助長,這樣下去,即使使天賦神童也要被毀掉。
      
      藝術本來就是追求個性的,并沒有一律的標準。任何藝術最高的境界不是技巧,而是心靈的感悟,對生命的理解,對美的共鳴。我國唐代畫家張璨所謂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正說明了這一點。業余教育的好壞更不應以專業化的技術為標準,否則很容易削減孩子對藝術的感覺,甚至對它產生畏懼的心理。
      
      對于少兒而言,特別是幼兒,他們從身理到心理都處于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無論何種藝術,要因人而異,遵循個性發展,同時要注重“童心藝術”傾向,切莫急于求成,用成人的眼光、傳統的眼光,甚至功利、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藝術實踐。最好從孩子的心靈出發,用少兒特有的眼光,單純而豐富的心靈去看待藝術。藝術不僅是技術,更重要的通過它去表達一種思想,傳遞一種情感,給藝術賦予生命,少兒在學習中不能技術至上,而更應該注重藝術本身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通過它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能力,發展他們的個性,陶冶他們的情操,使孩子們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發展的潛能。
      
      三、評價苛刻的社會把藝術的天才扼殺在搖籃之中
      
      西方有位藝術大師曾經說:“藝術是時代的藝術。”也許正是這么一句不太全面的名言,造成了許多藝術天才的夭折。藝術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社會性、流派性、甚至政治性。這是古往尚存的現象,何況在當今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但是,正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產生了一系列的“苛刻的評價標準”。什么技法、形式、流派、創意……通過一系列的評價后,才會有作品的“好壞”,藝術的“優劣”。于是乎,一些少兒在藝術的大門口被判了“死刑”。雖然他們有大膽的創意,自我的思想,青春的激情,然而社會不認同他們,“苛刻的評價標準”不接納他們,他們只好乘興而學,敗興而終,作了一個難產的“死嬰”。
      
      六年前,我帶了五位初中學生到市上參加“藝術新苗大賽”繪畫組比賽。五位同學都是我一手培養的“得力弟子”,然而在初賽的自由畫中,我自認為天賦不錯的小陳卻被淘汰了。我找到評委,看到了小陳的畫,畫面以兒童國畫的形式,夸張諷喻的手法描繪了一位腳踩鈔票,伸手向上摘取“烏紗帽”的貪官形象。整個畫面從藝術形式到思想內容都表現得非常充分。當我詢問淘汰的原因,那位評委告訴我,“畫面內容脫離了學生生活實際,同時立場太偏見。”我聽后,只有難言的隱痛,難道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人生觀點嗎?難道他就不可以通過繪畫的藝術形式表達他對社會,對生活的認識嗎?在他們“苛刻的評價標準”面前,小陳只有被淘汰的命運。當其余四位同學在決賽后捧著證書出現在小陳面前的時候,他哭了。受傷的心靈從此蒙上了一層難以抹去的陰影。雖然我再三鼓勵、開導,他卻沒有了以前的學習激情,后來竟不再選學美術第二課堂了。不知是小陳的脆弱,還是現實的的殘酷。一個未來的天才畫家就這樣被“評價苛刻”的社會湮沒了。
      
      這真實生動的事例給予了我們深刻的教訓,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用成人化、教條化的“苛刻評價標準”來衡量一個少兒的藝術價值。為什么非要一棍子打死?為什么不用少兒的心靈去看待藝術,去評價藝術呢?孩子們有他們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思維,在藝術,特別是美術這一片天空里,可以給予他們適當寬松的環境,這樣或許更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教育的進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藝術教育要健康的發展,首先要醫治少兒藝術教育中的“三大頑疾”。提倡人文教育、“童心藝術教育”、個性教育、開放式教育……用孩子們的心靈去看藝術、去理解藝術,讓少兒藝術教育少一些功利性,少一些技術性,少一些“苛刻性”。還孩子一個自我,還藝術一片藍天,為我國少兒藝術教育的發展譜寫一曲壯美的贊歌!

    【用孩子的心靈看藝術】相關文章:

    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作文07-03

    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作文03-23

    (熱)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作文03-07

    【推薦】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作文11-16

    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作文14篇07-18

    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作文(通用28篇)10-17

    走進孩子的心靈08-16

    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08-17

    讓評價走進孩子的心靈08-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精品8MAV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e | 亚洲鲁鲁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