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文: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學改革芻議
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學改革芻議吳赟婷鄒璇王鐘莊熊婷劉敏
摘要:《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專業課,做好《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是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本文將根據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培養目標,就《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材編寫和教學網站構建、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關鍵詞:數據庫原理;合作學習;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2008年教改課題“E-learning教學模式在獨立學院程序設計課程中的實踐研究”(編號:JXJG-08-78-8)和江西省2009年教改課題“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編號:JXJG-09-73-9)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吳赟婷(1983-).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開發:鄒璇(1982-),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開發;王鐘莊(1981-),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開發;熊婷(1979-),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開發;劉敏(1981-),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1)02-0047-03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數據庫技術已經成為計算機科學領域非常重要的一種應用技術,其理論和應用技術都在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后期.全國高校計算機專業將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列為專業核心課程。大部分本科的課程以數據庫原理為基礎.特點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獨立學院作為一個新興的辦學模式,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確定了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科學定位,但由于課時有限與學生自身學習情況等原因,使用傳統教學方式與教材.普遍導致了學生學不精、學不透的現象。為此.我們提出了基于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我們將根據我院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培養目標,就《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材和教學網站構建、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在學院和學科部領導大力支持下.我們經過二個學期的教改實踐,我們總結出原《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我們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一系列教學改革,就《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材編寫和教學網站構建、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希望這些教學改革方案能為其它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二、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現狀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根據教學計劃安排,開設在大二上學期。課程大多數還是采用由薩師煊、王珊主編的《數據庫系統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目前,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以下幾個方面不適合獨立學院的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
f一)教學大綱滯后。獨立學院是一個新興學院,在辦學的過程中,我們處在一個邊探索,邊發展的這么一個教學過程。《數據庫原理及應用》這門課程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原先都是參照南昌大學本部原有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在某種程度上,不符合我們學院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培養目標.制約了學院的教學發展,讓教學內容沒有緊跟時代發展。
(二)教材理論內容多。我們采用的是由薩師煊、王珊主編的《數據庫系統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介紹了數據庫理論、技術和方法,主要包括了數據庫模型、數據庫系統結構、關系數據庫系統、關系數據理論、SQL語言、數據庫設計、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系統新發展、面向對象數據庫系統、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等新技術內容。其中理論內容多,實踐內容比較少,學生在課堂上難理解、難吸收。
(三)實踐課時少。當今,數據庫技術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而且具有很強的應用性。根據現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安排,《數據庫原理及應用》這門課程的學時一般在64個左右,理論和實踐課時安排比例在3:1左右,實踐課時只有16個學時。在原先課本中.對上機實踐的內容就比較少,上機實踐操作也只不過是對理論內容進行一個驗證操作,沒有系統全面地對數據庫內容進行綜合設計實驗。
(四)實踐內容更新慢。由于數據庫技術發展非常快,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更新也非常快.采用的新技術比較多,但是.數據庫教材中的實驗內容更新卻比較慢,尤其是實驗環境無法緊跟當前的發展,、在教材實驗當中,數據庫管理系統總是落后于相前正在流行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比如,現在市面上大部分流行SQLServer2005.但是在教材當中,還是用SQLServer2000,學習的內容與時代脫節。對于數據庫的存取接口,目前大部分教材還采用ADO接口方式.現在在很多編程環境中都不再使用。對于實驗內容,我們在一開始主要設計E-R模型和轉換,然后簡單的用SQL語言來實現先前創建的E-R模型,并對模型進行簡單的SQL相關命令操作,像數據庫關鍵技術一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應用.涉及的都比較少。
(五)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少。目前,我院教學模式大部分還是采用面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場所只有教室。由于學院長年擴招,師生比例逐年降低,教師教學任務重,沒有太多時間和學生進行數據庫技術方面的溝通.
(六)教師經驗少。由于獨立學院也是剛剛起步的一個學院,學院大部分還是以青年教師為主。青年教師很多都是直接從高校畢業.就來到學院工作,很少參與過實際的數據庫項目開發.數據庫技術掌握程度不高。
三、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
根據以上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這門課程,我們在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充分改變原來的不足,現提出幾個具體的措施來改變原來所存在的問題。
(一)針對教學大綱滯后的問題。2009年3月,我們成立了《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小組,由計算機系主任為組長,組織幾位長期上《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老師進行課程改革。首先,我們結合自已多年來上課的經驗,圍繞加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這么一個宗旨,各自提出教學大綱,然后集中討論和修改,在修訂完初稿后.率先在我院2007級計算機l班進行教改實驗,我們在一個學期的試驗中,不斷對初稿進行討論和修改,于2009年7月制定出符合獨立學院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培養目標等特點的新的教學大綱。
(二)教材改編,,市面上有很多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方面的教程,但是還沒有一本完全適合我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的教學大綱,我們根據自已重新修定的教學大綱,由系主任為主編.組織經驗豐富的教師一起.編輯一本適合我院計算機專業的《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材。在教材的安排上,我們參照《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精品課程,取長補短.在教材編寫的時候.我們考慮到數據庫技術是一門理論和實踐都非常強的技術.在過去的教材中,有需多概念較難理解,學習也較為枯燥,我們在對理論知識點整理的同時.我們結合教師的數據庫應用經驗.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采用了實際的案例來講述數據庫原理的重要作用和應用方法。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我們在講述觸發器的基本概念時,我們會結合我們在實際項目當中的數據庫設計案例.我們將案例中的一部分提取出來.詳細講述了觸發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過程所要注意的事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加深了對數據庫技術的理解,我們分別編寫了一本教材和一本實驗指導書.并于2010年9月已經出版發行、
(三)實踐課時少的問題。根據教學大綱的設定。課時少不是數據庫一門課程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所有的課程都存在課時少的問題。我們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不能把目光僅僅放在教學計劃上,課時少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擴展。我院從2005年開始.為了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每個學期都會組織二周的工程訓練,我們會根據每個學期所開設的專業課.做好工程訓練與專業課之間的銜接.合理安排二周的工程訓練.配合專業課程學時不夠的問題。在數據庫技術工程訓練中,我們會以SQLServer2005為平臺,提供以VB、C#、JAVA等語言開發的數據庫應用系統題目,讓學生在掌握數據庫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之前所學過某一種開發語言的基礎上.利用數據庫技術進行綜合課程設計。大大提高了學生掌握數據庫技術的能力。
(四)實踐內容更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數據庫技術發展非常快.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更新也非常快,采用的新技術比較多,實驗課程必須緊跟當前數據庫技術的發展,我們將在我們新的教學改革中,開設合理,先進的實驗課程。因此,需要在參考其實驗內容的基礎上.采用先進的實驗環境,提出新的實驗要求。我們在每年的實驗課程中不斷改進。對于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從較早的SQLServer2000到目前的SQLServer2005.對于數據庫的存取接口.從較早的ADO到目前較為流行的ODBC接口。對于實驗內容,從較早的SQL語言簡單編寫到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應用.并且我們在實驗課程中,特別提供以VB、C#、JAVA等語言開發的數據庫應用系統案例.可以讓學生能用所學的編程語言加上數據庫技術開發綜合的小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這些實驗環境、實驗過程、實驗內容的不斷更新.使學生能夠掌握最新的數據庫應用技能。
(五)針對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少的問題。我們計算機系根據自身特點.自己開發了一個網絡教學平臺.新的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給學生與教師之間一個全新的溝通平臺.我們可以利用它進行作業發布、在線答疑、網絡BLOG、教學視頻,讓教師在辦公室或家中,為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有效提高了學生與教師之前溝通問題。并且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加強學習的興趣。合作學習模式是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是學習者以小組形式參與的.在設定的激勵機制下為達到小組共同的學習目標以及獲得個人和小組習得成果最大化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關行為(學習行為)。合作學習強調通過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性互動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不但促進學生對智力內容的掌握,還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如人際交往、口頭表達與協作能力等。我們在進入SQLSERVER相關技術介紹的時候,我們會根據《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特點,布置多個課程設計的任務,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6人,每組完成一個題目.其中每人負責完成題目中的一個部分,然后分階段寫出設計的步驟.并且通過網絡,進行合作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六)針對教師經驗少的問題。由于數據庫的發展非常迅速,原有的數據庫技術知識漸漸落伍。因此,在傳授新知識、新技術的同時,也需要加強自身的研究工作,跟蹤學科發展的前沿方向舊。學院根據各專業自身發展特點,不斷完善教師培訓計劃,每年組織教師參加全國高校教師精品課程培訓.同時,系里通過組織教師互相聽課,老帶新的方式,不斷提高專業水平。經過幾年來的努力,我們系里已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團結協作的師資隊伍。
四、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考核方式
一個教學改革改的成不成功.關鍵看學生的成績。在教學改革之前,我們的考試方式都是采用筆試,筆試大部分都是以理論為主,實踐教學內容不屬于考試范圍內。很多學生都是為了考試而考試,考后基本上什么都不記得了,這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
數據庫技術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學科,針對以上現象,我們就考試方式進行轉變,我們不僅要考學生的理倫知識部分,而且要考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分二步來計算學生的期末總成績,我們把期末總成績分為30%平時成績和70%期末考試成績。30%平時成績,我們主要放在實踐課程當中,我們根據新的教學大綱,在每個學期末,我們會給4個學時,布置一個綜合實驗,實驗成績將作為最后的平時成績。70%期末考試成績,我們將結合一個學期理論知識來進行考核。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的動手能力比以往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五、結束語
經過二個學期的不斷實踐和完善,我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對于數據庫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掌控程度得到了提高。我們自己的教師也在教與學的環境下不斷成長起來。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更新與完善現有的數據庫理論和技術.了解最新的國家精品課程、優秀的教學改革方案,不斷吸取國內外數據庫課程的最新教學成果,來更好地服務學生。同時也希望這些教學改革方案能為其它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Ⅱ3Ⅱ5]薩師煊,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程全洲,王興.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5(7).
[4]李軍等.非計算機專業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方法探討[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6(12).
[6]張宗利,戚常林.E-leaming模式下理論教學與實驗環節的整合[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07).
【論文: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學改革芻議】相關文章:
[思品論文]思品課教學改革芻議08-17
作文教學改革芻議08-05
作文教學改革芻議08-17
計算機數據庫論文07-26
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08-08
思品課教學改革芻議08-17
[思品論文]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芻議08-17
芻議課改論文05-31